劉和一路帶人前往冀州,路上還不斷盤算著到了冀州之後的計劃,曆史上盧植將張角包圍在廣宗,還在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左豐就來了,盧植因為沒有賄賂左豐,結果左豐迴了雒陽之後就故意詆毀盧植,說盧植養寇自重,於是劉寵就罷免了盧植,讓董卓來接替了盧植,不過黃巾畢竟人數更多,因此兩月下來董卓也沒有什麽戰果,之後董卓也被罷免,隨後趕來擔任主將的是皇甫嵩,皇甫嵩一開始也是沒能成功,後來采取了盧植一開始的策略,最終大敗黃巾。
考慮到皇甫嵩最終擊敗黃巾都11月份了張角都病死了,劉和還是打算在張角死前攻破廣宗,有些事還是要從張角嘴裏知道答案。
此外,燕趙大地多豪傑,既然如此,那肯定還要拐走幾個大將名臣,沮授和田豐兩人都是巨鹿人,肯定是要努努力的,還有張合,張合是河間國人,也就是劉宏老家那邊的。
還有無極甄氏,這個更不能忘了,不過洛神甄宓這會應該才剛出生不久,也就一兩歲的樣子,不過她大姐年紀應該和自己比較接近,也得想想辦法拐走,不過她家是中山國那邊的,那裏是冀州的北部,估計要等平定黃巾之後才有機會去了。
一想到這裏劉和就鬱悶,後世眾所周知的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曆史的美人這會基本都還是孩子呢,每次想到這裏劉和就要惆悵好幾天。
先安排好人去打聽張合、沮授和田豐的下落,劉和便前往廣宗會合盧植,不過在經過冀州的大部分地區時,劉和經常時不時出神,畢竟前世的自己老家就在河北,看著一望無際的平原,劉和的思維有些跳脫,突然想起來,邢台好像是有岩鹽礦的,記得後世的小日子人排放核廢水汙染大海,劉和擔心鹽的問題,還專門查閱了資料,結果發現後世的華夏主要吃的是井鹽和礦鹽。
於是又去查了岩鹽打完產地,印象中河北的邢台和河南的葉縣還有青海,陝西都有很多岩鹽,不過岩鹽一般都是在地下很深的地方,估計是開采不出來的,而且自己也不懂怎麽挖這麽深開采岩鹽了。
越想越鬱悶啊,這麽多鹽,卻沒法用,該死的小日子,這一世,你們就等死吧,等老子把大漢這邊清理完,你就等著挨打吧。
一路經過魏郡來到巨鹿郡的廣宗附近,劉和早已提前派人通知老師盧植,免得盧植把自己當成黃巾軍給一塊收拾了。
看著眼下的營寨和營寨中忙碌個不停的士卒,劉和正要讓值守的士卒去通知盧植自己已經到了,就已經有幾人從營寨中出來了。
為首之人身材高大,一看就是猛將的料,開口道:“在下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奉命迎接劉校尉。”
劉和連忙下馬行禮道:“在下屯騎校尉劉和,見過宗中郎。”
“劉校尉無需客氣,快進來吧,盧中郎可是等了許久了,自從你的書信送到,盧中郎一直都挺高興,可見你這個學生很受盧中郎喜歡。”
“是嗎,之前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老師好像也沒這麽喜歡我。”
劉和之前跟著盧植學習的時候,盧植對於劉和是有喜有氣,喜的是劉和和他一樣,更想實幹,氣的是劉和比較貪玩,天天和劉備、公孫瓚廝混在一起。
很快劉和便跟著宗員來到主帳之中,跟在劉和身邊的隻有程立,關羽等人則是被其他人帶著先去把士卒安排好。
“屯騎校尉劉和見過盧中郎。”劉和對著盧植恭敬行禮道。現在是在軍中,劉和自然不可能直接稱唿盧植為老師。
“子興來了,如今徐州、豫州和兗州的局勢可都平定了?”
“如今三州的黃巾主力皆已被肅清,隻剩下小股的流竄黃巾,想要徹底不定,恐怕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是啊,黃巾賊人數眾多,張角蠱惑人心確實有些本領。”
“縱然他本領通天,如今也被盧中郎困在了廣宗城,消滅張角指日可待。”
盧植撫著胡須,眉宇間有一抹擔憂。
“我擔心張角不再出城作戰,我軍人數遠不如黃巾,想要攻城可謂是難上加難啊。”
對於這事,劉和暫時也沒有什麽好主意逼張角出城。
“好了,先不說了,今日劉校尉趕到,還不去設宴給劉校尉接風洗塵。”
看軍中士卒不斷打造攻城器械,值守的士卒更是防守嚴密,劉和不禁感歎盧植確實是少有的儒將啊。
就劉和趕到的第三日,盧植正和劉和等人商議攻城計劃,士卒來報,說是張角再度帶人出城挑戰。
盧植一喜道:“走,咱們再去會會這張角,看看他這次想耍什麽花樣。”
眾將齊聲應命。
......
劉和好奇看著被黃巾力士擁簇在中間的張角,他還從未見過張角,隻是無數次的聽說過這個名字,相貌也沒什麽出彩的,隻是一想到後世各種遊戲對張角的定義都是個法師,而眼前的張角卻身披盔甲,頭盔之外同樣包裹著黃巾,劉和就得反差極大。
張角上前道:“請盧中郎答話。”
盧植一愣,還是策馬微微向前,道:“我就是盧植,張角你還有何話要說。”
張角對著盧植微微拱手道:“盧公,如今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才是自然之理。”
“如今天下動蕩,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百姓走投無路,非是我張角執意造反,隻是不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自我起事以來,百姓爭先投效,各地義軍勢如破竹,此乃天意!”
“將軍乃當世大儒,為何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望將軍能以天下萬民為重!與我一道,討伐昏君,還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幾次交戰下來,張角已經沒有把握正麵擊敗盧植了,隻能嚐試勸降盧植,對於自己的說辭,張角還是挺有把握的,即便盧植不降,也不好反駁。
“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張角一怔,不等張角說什麽盧植就繼續說道。
“你用符水蠱惑百姓,也敢說是百姓主動投效,所謂的勢如破竹,就是長社城下死傷十餘萬,汝南東郡又死傷十餘萬嗎?”
“還有天數,你一介反賊,也配妄議天數嗎?更何況你張角是有德之人嗎?”
“天災人禍,是人力能改變的嗎?”
“還有你張角,挑起事端,如今已有數十萬百姓身死,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你張角難咎其辭,你若現在投降,還能留一個全屍,否則,死無葬身之地。”
張角聽完頓時大怒。
“盧植,我敬你是當世大儒,這才以禮相待,你竟敢詛咒於我。”
盧植道:“我何須你一個反賊敬重。”
“盧植,你...”
劉和突然開口大喝道:“老賊住口,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今日我等奉詔討賊,你張氏世代身為漢臣,久食漢祿,理當報國,你卻聚眾造反,你身為方士,安敢在行伍之前,與盧中郎辯論,又如何敢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你張氏世代先祖?無恥反賊,殊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搖唇鼓舌?速速退去,殺你都怕汙了我等寶劍。”
張角聽完竟氣的吐出一口血來,身邊之人連忙給張角順氣。
本來劉和隻是見兩人辯論,想到了演義裏諸葛亮罵死王朗的話,也就忍不住抄來用用,沒想到真能把張角氣到。
盧植有些詫異的看了劉和一眼,也沒多說什麽,畢竟自己印象中劉和不是能說出這種說辭的人,不過眼下劉和直接把張角一頓痛罵,張角氣成這個樣子,一會廝殺起來也能占點便宜,是件好事。
眼下張角是答不了話了,盧植也不再多說,準備指揮士卒進攻,不過盧植行事謹慎先是認真觀察了黃巾軍陣,確實出現了不小的混亂,這才下令進攻。
劉和帶領騎兵衝在最前麵。
“雲長,妙才,隨我衝陣,活捉張角。”
劉和關羽夏侯淵立刻向前開路,直撲張角,不過周圍的黃巾軍拚命阻攔,縱然三人勇猛,一時間也難以衝過去隻能眼睜睜看著張角退走。
隨著漢軍的不斷追殺,張角等黃巾軍慌忙逃入廣宗,劉和等人這才停止追擊。
夏侯淵道:“若非距離廣宗如此之近,此次定能活捉張角。”
關羽道:“即便張角逃脫,此次黃巾賊也損失慘重,加上黃巾賊自相踩踏,此戰黃巾傷亡至少過萬。”
劉和卻是有些可惜的說道:“此番戰報,張角必不敢出城交戰,可惜啊,還是要攻城。”
這時,劉和聽到後方響起鳴金之聲,便帶著關羽等人返迴大營。
考慮到皇甫嵩最終擊敗黃巾都11月份了張角都病死了,劉和還是打算在張角死前攻破廣宗,有些事還是要從張角嘴裏知道答案。
此外,燕趙大地多豪傑,既然如此,那肯定還要拐走幾個大將名臣,沮授和田豐兩人都是巨鹿人,肯定是要努努力的,還有張合,張合是河間國人,也就是劉宏老家那邊的。
還有無極甄氏,這個更不能忘了,不過洛神甄宓這會應該才剛出生不久,也就一兩歲的樣子,不過她大姐年紀應該和自己比較接近,也得想想辦法拐走,不過她家是中山國那邊的,那裏是冀州的北部,估計要等平定黃巾之後才有機會去了。
一想到這裏劉和就鬱悶,後世眾所周知的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曆史的美人這會基本都還是孩子呢,每次想到這裏劉和就要惆悵好幾天。
先安排好人去打聽張合、沮授和田豐的下落,劉和便前往廣宗會合盧植,不過在經過冀州的大部分地區時,劉和經常時不時出神,畢竟前世的自己老家就在河北,看著一望無際的平原,劉和的思維有些跳脫,突然想起來,邢台好像是有岩鹽礦的,記得後世的小日子人排放核廢水汙染大海,劉和擔心鹽的問題,還專門查閱了資料,結果發現後世的華夏主要吃的是井鹽和礦鹽。
於是又去查了岩鹽打完產地,印象中河北的邢台和河南的葉縣還有青海,陝西都有很多岩鹽,不過岩鹽一般都是在地下很深的地方,估計是開采不出來的,而且自己也不懂怎麽挖這麽深開采岩鹽了。
越想越鬱悶啊,這麽多鹽,卻沒法用,該死的小日子,這一世,你們就等死吧,等老子把大漢這邊清理完,你就等著挨打吧。
一路經過魏郡來到巨鹿郡的廣宗附近,劉和早已提前派人通知老師盧植,免得盧植把自己當成黃巾軍給一塊收拾了。
看著眼下的營寨和營寨中忙碌個不停的士卒,劉和正要讓值守的士卒去通知盧植自己已經到了,就已經有幾人從營寨中出來了。
為首之人身材高大,一看就是猛將的料,開口道:“在下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奉命迎接劉校尉。”
劉和連忙下馬行禮道:“在下屯騎校尉劉和,見過宗中郎。”
“劉校尉無需客氣,快進來吧,盧中郎可是等了許久了,自從你的書信送到,盧中郎一直都挺高興,可見你這個學生很受盧中郎喜歡。”
“是嗎,之前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老師好像也沒這麽喜歡我。”
劉和之前跟著盧植學習的時候,盧植對於劉和是有喜有氣,喜的是劉和和他一樣,更想實幹,氣的是劉和比較貪玩,天天和劉備、公孫瓚廝混在一起。
很快劉和便跟著宗員來到主帳之中,跟在劉和身邊的隻有程立,關羽等人則是被其他人帶著先去把士卒安排好。
“屯騎校尉劉和見過盧中郎。”劉和對著盧植恭敬行禮道。現在是在軍中,劉和自然不可能直接稱唿盧植為老師。
“子興來了,如今徐州、豫州和兗州的局勢可都平定了?”
“如今三州的黃巾主力皆已被肅清,隻剩下小股的流竄黃巾,想要徹底不定,恐怕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是啊,黃巾賊人數眾多,張角蠱惑人心確實有些本領。”
“縱然他本領通天,如今也被盧中郎困在了廣宗城,消滅張角指日可待。”
盧植撫著胡須,眉宇間有一抹擔憂。
“我擔心張角不再出城作戰,我軍人數遠不如黃巾,想要攻城可謂是難上加難啊。”
對於這事,劉和暫時也沒有什麽好主意逼張角出城。
“好了,先不說了,今日劉校尉趕到,還不去設宴給劉校尉接風洗塵。”
看軍中士卒不斷打造攻城器械,值守的士卒更是防守嚴密,劉和不禁感歎盧植確實是少有的儒將啊。
就劉和趕到的第三日,盧植正和劉和等人商議攻城計劃,士卒來報,說是張角再度帶人出城挑戰。
盧植一喜道:“走,咱們再去會會這張角,看看他這次想耍什麽花樣。”
眾將齊聲應命。
......
劉和好奇看著被黃巾力士擁簇在中間的張角,他還從未見過張角,隻是無數次的聽說過這個名字,相貌也沒什麽出彩的,隻是一想到後世各種遊戲對張角的定義都是個法師,而眼前的張角卻身披盔甲,頭盔之外同樣包裹著黃巾,劉和就得反差極大。
張角上前道:“請盧中郎答話。”
盧植一愣,還是策馬微微向前,道:“我就是盧植,張角你還有何話要說。”
張角對著盧植微微拱手道:“盧公,如今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才是自然之理。”
“如今天下動蕩,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百姓走投無路,非是我張角執意造反,隻是不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自我起事以來,百姓爭先投效,各地義軍勢如破竹,此乃天意!”
“將軍乃當世大儒,為何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望將軍能以天下萬民為重!與我一道,討伐昏君,還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幾次交戰下來,張角已經沒有把握正麵擊敗盧植了,隻能嚐試勸降盧植,對於自己的說辭,張角還是挺有把握的,即便盧植不降,也不好反駁。
“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張角一怔,不等張角說什麽盧植就繼續說道。
“你用符水蠱惑百姓,也敢說是百姓主動投效,所謂的勢如破竹,就是長社城下死傷十餘萬,汝南東郡又死傷十餘萬嗎?”
“還有天數,你一介反賊,也配妄議天數嗎?更何況你張角是有德之人嗎?”
“天災人禍,是人力能改變的嗎?”
“還有你張角,挑起事端,如今已有數十萬百姓身死,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你張角難咎其辭,你若現在投降,還能留一個全屍,否則,死無葬身之地。”
張角聽完頓時大怒。
“盧植,我敬你是當世大儒,這才以禮相待,你竟敢詛咒於我。”
盧植道:“我何須你一個反賊敬重。”
“盧植,你...”
劉和突然開口大喝道:“老賊住口,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今日我等奉詔討賊,你張氏世代身為漢臣,久食漢祿,理當報國,你卻聚眾造反,你身為方士,安敢在行伍之前,與盧中郎辯論,又如何敢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你張氏世代先祖?無恥反賊,殊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搖唇鼓舌?速速退去,殺你都怕汙了我等寶劍。”
張角聽完竟氣的吐出一口血來,身邊之人連忙給張角順氣。
本來劉和隻是見兩人辯論,想到了演義裏諸葛亮罵死王朗的話,也就忍不住抄來用用,沒想到真能把張角氣到。
盧植有些詫異的看了劉和一眼,也沒多說什麽,畢竟自己印象中劉和不是能說出這種說辭的人,不過眼下劉和直接把張角一頓痛罵,張角氣成這個樣子,一會廝殺起來也能占點便宜,是件好事。
眼下張角是答不了話了,盧植也不再多說,準備指揮士卒進攻,不過盧植行事謹慎先是認真觀察了黃巾軍陣,確實出現了不小的混亂,這才下令進攻。
劉和帶領騎兵衝在最前麵。
“雲長,妙才,隨我衝陣,活捉張角。”
劉和關羽夏侯淵立刻向前開路,直撲張角,不過周圍的黃巾軍拚命阻攔,縱然三人勇猛,一時間也難以衝過去隻能眼睜睜看著張角退走。
隨著漢軍的不斷追殺,張角等黃巾軍慌忙逃入廣宗,劉和等人這才停止追擊。
夏侯淵道:“若非距離廣宗如此之近,此次定能活捉張角。”
關羽道:“即便張角逃脫,此次黃巾賊也損失慘重,加上黃巾賊自相踩踏,此戰黃巾傷亡至少過萬。”
劉和卻是有些可惜的說道:“此番戰報,張角必不敢出城交戰,可惜啊,還是要攻城。”
這時,劉和聽到後方響起鳴金之聲,便帶著關羽等人返迴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