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趙桓快瘋了
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 作者:壹貳玖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很多大家明知道是假的東西,也會有好多人相信?
比如傳那什麽的銷售(cx),比如什麽法什麽功的那個邪門的什麽教,朝廷三令五申的跟大家普及是假的,仍舊會有不少人前赴後繼的上當?
其實就是私下的傳播誘導太讓人迷糊了,太洗腦了。
蔡京在京中的親屬的確都被趙桓清理了,可那隻是表麵上的。
私下裏的勢力並不能完全清除幹淨。
於是,蔡京就利用這些人,到處宣講天書內容。
利用京城百姓對於郭京的崇拜,以郭京為切入點。
開頭內容讓人以為是郭京,並不反感聽下去,等到聽到後來發現不是郭京的時候,已經被洗腦控製了。
重點根本就無法關注在人選上麵,而是什麽災禍,什麽仙宮等等玄之又玄的事情上麵。
等到聽到最後以後,腦子都亂成漿糊了,就更加反應不過來了。
即便是京城,仍有許多百姓,大字都不認識一籮筐。
再加上信息的閉塞,他們更加容易被忽悠。
這和智商無關,純粹就是見識的問題。
況且封建王朝下的百姓,本身就對於玄妙之事充滿敬畏和崇拜。
這也是朝廷自己引導出來的結果。
畢竟每個皇帝都說自己是“天子”是“君權天授”,皇帝如此,百姓又如何能分辨真偽?
皇帝為了奴役百姓,在登基之後都會對百姓強調自己是受命於天,這是他們的傳承,也是他們必備的步驟。
當然,確實有用,讓百姓對他們敬畏起來。
但同時,想要謀反的人,也會利用這一點來引導百姓的輿論。
當京城傳遍了這種傳言之後,相信的人也會跟瘟疫一樣迅速在人群之中傳播。
即便一開始不信的人,也會在身邊的人不斷的洗腦之下加入進來。
或許有些人確實不信,但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相信,他們表麵上也會妥協。
為了不顯得自己不合群,就會假裝有信心,也同樣也是在給趙佶造聲勢。
人畢竟是群居的屬性,很難能有人脫離人群保持自我的思想。
為什麽有些東西明明看著很醜很垃圾,但仍舊受人追捧?
就是因為“潮流”這裏的潮流不是說時尚,而是浪潮流動的意思。
在浪潮推動之中,誰又能真的保持自我,紋絲不動?
絕大部分都會被席卷成為浪潮的一部分。
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正常,顯示自己的合群,去賣力的宣揚,企圖把身邊所有人都拉入這個旋渦之中。
這就是人性!!!
趙桓在看到這黃帛內容後,他第一步就做錯了。
他沒有從人性出發,而是從權性行動,他大肆鎮壓,反而勾動了百姓的好奇心。
甚至是促成了天書之中的某些內容,讓百姓更加相信天書的內容。
因此,在他大肆鎮壓的前幾天的確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可暗中潮流湧動,越發不可控起來。
等到趙桓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暗流已經醞釀成了風暴。
之後趙佶緊接著就是第二招,利用趙構掌控兩浙路的事情,成功的逼迫趙桓解除了對他的軟禁。
趙桓的退讓,當然並不能讓趙佶收手。
也不能喚起趙佶對趙桓的父子之情,他繼而再次出擊。
能夠出麵以後,趙佶一日都沒閑著,天天跑出去作秀。
又是建立道場自己親自誦經祈福,超度為大宋戰死的將士們。
又是喬裝改扮,偷偷看著貧苦百姓抹淚,然後“剛好”被認識他的“百姓”點破身份。
趁機收割民心。
趙桓每日裏要處理不少的政務,但是趙佶沒事啊!
他當皇帝的時候,都閑的不問政務,更何況如今呢?
所以趙佶天天都有時間折騰。
而趙桓則是一步被動步步被動。
趙桓不是沒有想過下個狠手,快刀斬亂麻。
但是根本行不通。
確實有人悄悄這麽幹了,但蔡京早有準備。
甚至那些百姓都在紛紛為保護趙佶而獻身。
之後趙桓就陷入了更大的輿論壓力之中。
如今趙桓完全陷入了趙佶的輿論陷阱之中,但凡趙佶有個頭疼腦熱,就會讓人覺得是趙桓的行為。
而已經在兩浙路上任的趙構,也在此時為趙佶發聲。
迫使趙桓根本不敢動,一旦趙佶真的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立馬就會有人給趙桓扣上弑君殺父的罪名。
屆時各地藩王振臂一唿,就能立馬讓趙桓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此時趙桓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任由趙佶折騰。
人就是這樣,一旦上頭,就越容易出錯。
越出錯就越容易陷入被動之中,而越被動就越著急越上頭,陷入死循環。
事情就變得更加糟糕。
然後就更加想不出辦法來。
現在趙桓這個皇帝做的憋屈的,天天蒙著被子痛哭。
他真想甩手不幹,就讓給趙佶,自己躲得遠遠的。
可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付出了這麽多,他怎麽甘心落得這般下場?
而且此時趙桓也不敢退,他一退就是死。
他不敢賭自己這個活爹對自己的舐犢之情。
退無可退,又進無可進,趙桓隻能把希望都寄托在郭京身上。
但凡他還有一點手段可用,他都不會不停的給郭京送金牌。
因為他真的沒辦法事情可做了,他快被逼瘋了,閑的隻能給郭京送金牌了。
偏偏都這樣了,他還要不停的處理朝政。
朝中太上皇黨都盯著他呢!
但凡他出錯,就是漫天的輿論襲來。
所以,他連撂挑子不幹都不行。
他的活爹就是逼著他不斷的幹活消耗他,而自己卻悠哉遊哉的出去搞事情。
孫傅等人過來的時候,就看到趙桓眼睛通紅。
眾人都明白,這是陛下又被逼哭了。
何栗等人也是無奈又憋屈,隻能勸趙桓先等等,等國師來了就好了。
可這些話,趙桓不想聽。
“太上皇駕到!”
正此時,殿外傳出一聲響亮又聒噪的聲音。
趙桓瞬間從暴躁憤怒轉換成了陰沉,他握緊拳頭,心裏恨的不行,還要帶著人出去恭敬的迎接。
“兒臣參見父皇!”
趙桓渾身都在顫抖。
“朕在外就聽到了你的吼聲,這又是發生什麽了?”
趙佶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腆著肚子居高臨下的看著趙桓,故意這般問道。
----------
感謝大佬們的爆更撒花、膠囊、催更符、奶茶、發電等禮物。
突然發現書荒廣場真是好地方,有些書友發的推書帖子我看見了,謝啦!
比如傳那什麽的銷售(cx),比如什麽法什麽功的那個邪門的什麽教,朝廷三令五申的跟大家普及是假的,仍舊會有不少人前赴後繼的上當?
其實就是私下的傳播誘導太讓人迷糊了,太洗腦了。
蔡京在京中的親屬的確都被趙桓清理了,可那隻是表麵上的。
私下裏的勢力並不能完全清除幹淨。
於是,蔡京就利用這些人,到處宣講天書內容。
利用京城百姓對於郭京的崇拜,以郭京為切入點。
開頭內容讓人以為是郭京,並不反感聽下去,等到聽到後來發現不是郭京的時候,已經被洗腦控製了。
重點根本就無法關注在人選上麵,而是什麽災禍,什麽仙宮等等玄之又玄的事情上麵。
等到聽到最後以後,腦子都亂成漿糊了,就更加反應不過來了。
即便是京城,仍有許多百姓,大字都不認識一籮筐。
再加上信息的閉塞,他們更加容易被忽悠。
這和智商無關,純粹就是見識的問題。
況且封建王朝下的百姓,本身就對於玄妙之事充滿敬畏和崇拜。
這也是朝廷自己引導出來的結果。
畢竟每個皇帝都說自己是“天子”是“君權天授”,皇帝如此,百姓又如何能分辨真偽?
皇帝為了奴役百姓,在登基之後都會對百姓強調自己是受命於天,這是他們的傳承,也是他們必備的步驟。
當然,確實有用,讓百姓對他們敬畏起來。
但同時,想要謀反的人,也會利用這一點來引導百姓的輿論。
當京城傳遍了這種傳言之後,相信的人也會跟瘟疫一樣迅速在人群之中傳播。
即便一開始不信的人,也會在身邊的人不斷的洗腦之下加入進來。
或許有些人確實不信,但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相信,他們表麵上也會妥協。
為了不顯得自己不合群,就會假裝有信心,也同樣也是在給趙佶造聲勢。
人畢竟是群居的屬性,很難能有人脫離人群保持自我的思想。
為什麽有些東西明明看著很醜很垃圾,但仍舊受人追捧?
就是因為“潮流”這裏的潮流不是說時尚,而是浪潮流動的意思。
在浪潮推動之中,誰又能真的保持自我,紋絲不動?
絕大部分都會被席卷成為浪潮的一部分。
並且為了顯示自己的正常,顯示自己的合群,去賣力的宣揚,企圖把身邊所有人都拉入這個旋渦之中。
這就是人性!!!
趙桓在看到這黃帛內容後,他第一步就做錯了。
他沒有從人性出發,而是從權性行動,他大肆鎮壓,反而勾動了百姓的好奇心。
甚至是促成了天書之中的某些內容,讓百姓更加相信天書的內容。
因此,在他大肆鎮壓的前幾天的確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可暗中潮流湧動,越發不可控起來。
等到趙桓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暗流已經醞釀成了風暴。
之後趙佶緊接著就是第二招,利用趙構掌控兩浙路的事情,成功的逼迫趙桓解除了對他的軟禁。
趙桓的退讓,當然並不能讓趙佶收手。
也不能喚起趙佶對趙桓的父子之情,他繼而再次出擊。
能夠出麵以後,趙佶一日都沒閑著,天天跑出去作秀。
又是建立道場自己親自誦經祈福,超度為大宋戰死的將士們。
又是喬裝改扮,偷偷看著貧苦百姓抹淚,然後“剛好”被認識他的“百姓”點破身份。
趁機收割民心。
趙桓每日裏要處理不少的政務,但是趙佶沒事啊!
他當皇帝的時候,都閑的不問政務,更何況如今呢?
所以趙佶天天都有時間折騰。
而趙桓則是一步被動步步被動。
趙桓不是沒有想過下個狠手,快刀斬亂麻。
但是根本行不通。
確實有人悄悄這麽幹了,但蔡京早有準備。
甚至那些百姓都在紛紛為保護趙佶而獻身。
之後趙桓就陷入了更大的輿論壓力之中。
如今趙桓完全陷入了趙佶的輿論陷阱之中,但凡趙佶有個頭疼腦熱,就會讓人覺得是趙桓的行為。
而已經在兩浙路上任的趙構,也在此時為趙佶發聲。
迫使趙桓根本不敢動,一旦趙佶真的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立馬就會有人給趙桓扣上弑君殺父的罪名。
屆時各地藩王振臂一唿,就能立馬讓趙桓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此時趙桓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任由趙佶折騰。
人就是這樣,一旦上頭,就越容易出錯。
越出錯就越容易陷入被動之中,而越被動就越著急越上頭,陷入死循環。
事情就變得更加糟糕。
然後就更加想不出辦法來。
現在趙桓這個皇帝做的憋屈的,天天蒙著被子痛哭。
他真想甩手不幹,就讓給趙佶,自己躲得遠遠的。
可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付出了這麽多,他怎麽甘心落得這般下場?
而且此時趙桓也不敢退,他一退就是死。
他不敢賭自己這個活爹對自己的舐犢之情。
退無可退,又進無可進,趙桓隻能把希望都寄托在郭京身上。
但凡他還有一點手段可用,他都不會不停的給郭京送金牌。
因為他真的沒辦法事情可做了,他快被逼瘋了,閑的隻能給郭京送金牌了。
偏偏都這樣了,他還要不停的處理朝政。
朝中太上皇黨都盯著他呢!
但凡他出錯,就是漫天的輿論襲來。
所以,他連撂挑子不幹都不行。
他的活爹就是逼著他不斷的幹活消耗他,而自己卻悠哉遊哉的出去搞事情。
孫傅等人過來的時候,就看到趙桓眼睛通紅。
眾人都明白,這是陛下又被逼哭了。
何栗等人也是無奈又憋屈,隻能勸趙桓先等等,等國師來了就好了。
可這些話,趙桓不想聽。
“太上皇駕到!”
正此時,殿外傳出一聲響亮又聒噪的聲音。
趙桓瞬間從暴躁憤怒轉換成了陰沉,他握緊拳頭,心裏恨的不行,還要帶著人出去恭敬的迎接。
“兒臣參見父皇!”
趙桓渾身都在顫抖。
“朕在外就聽到了你的吼聲,這又是發生什麽了?”
趙佶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腆著肚子居高臨下的看著趙桓,故意這般問道。
----------
感謝大佬們的爆更撒花、膠囊、催更符、奶茶、發電等禮物。
突然發現書荒廣場真是好地方,有些書友發的推書帖子我看見了,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