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有自信,他覺得即便是投靠趙桓以後,前幾年或許會過得不如意。


    但是他一定可以憑借自己的本事,讓趙桓重用他。


    隻要人活著,一切都有希望。


    何栗笑道:“本相的確不能攔著你見陛下……”


    童貫要見趙桓這很合理,沒有理由可以拒絕。


    而且趙桓雖然下了聖旨宣布童貫的罪狀,但是並沒有要殺他的意思,而且也沒說不見他。


    何栗還真沒有理由去拒絕童貫。


    畢竟在場的不是他們兩個人,還有這麽多人呢!


    童貫權勢滔天,又是宮中宦官,可想而知童貫在宮中的人脈有多麽深厚。


    今天何栗敢拒絕童貫,保不齊童貫扭頭就能通過別的渠道把這件事情告知趙桓。


    童貫聽到這話,嗤笑一聲,他得意的看著何栗。


    這梁子結下了,今天他童貫思慮不周,技不如人,栽到了何栗手中。


    明日等他在趙桓這邊取得信任,重新站起來的時候,定會銘記今日之事,給何栗迴一份大禮。


    看著童貫得意的神色,何栗悠悠然的突然話鋒一轉:“不過……”


    童貫的笑容瞬間凝固,他皺眉看向何栗。


    心中頓時警惕起來。


    何栗故意停頓,吊著童貫的心懸在半空不上不下。


    “不過什麽?”


    童貫最終還是沒忍住,厲色詢問。


    那種等待災厄來臨的心情太過折磨,還不如來個痛快,他索性就直接問了。


    何栗沒迴答,而是反問道:“你要見陛下所為何事?本相如何跟陛下迴稟?”


    童貫下意識的說道:“我見陛下自然是為了……”


    “什麽?”


    童貫剛開口說了半句,何栗突然就大喝一聲,嚇得童貫一哆嗦,愕然的停頓下來看向何栗。


    就見何栗臉色巨變,發瘋一般的咆哮道:“童貫,你這逆賊好大的膽子,陛下對你寬恩,你不思感激不說,竟然還想要刺殺陛下?”


    “亂臣賊子,留你不得!!!放箭!!!”


    隨著何栗一聲令下,前後的禁軍同時對童貫舉起了弩箭。


    童貫頓時瞪大了眼睛,驚慌的看著左右對著自己的弩箭。


    又驚又怒,童貫俊秀的麵容瞬間變得猙獰扭曲起來。


    “何栗,你陷害我?”


    童貫怒吼道:“我沒有說那話,我沒有說過……”


    “別殺我,別殺我,求你饒我一命……”


    咻咻咻……


    噗呲……


    童貫驚恐之中,他想要求饒的話剛出口,數百弩箭飛射而至。


    頓時童貫整個人被弩箭射得跟個刺蝟一樣。


    童貫低著頭,看著自己插滿弩箭的胸前,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死了?


    他位列三公,以宦官之身破格被封郡王的童貫,就這樣死了?


    童貫眼中滿是不甘,他無法接受自己這樣的下場,可事實的發生,讓他再怎麽不甘願,也無法扭轉結局。


    撲通……


    童貫無力支撐身體,雙腿跪下,旋即趴了下去。


    噗呲……


    他這一趴,胸前的弩箭受到擠壓,直接洞穿身軀從後背漏了出來。


    童貫眼中神采逐漸黯淡,他眼前走馬觀花的似的浮現出他這一生的畫麵。


    他以內侍之身,手握兵權,代表大宋出使別國,收複燕京,冊立封王,縱觀曆史,唯他一人爾。


    曆史上不乏出彩的太監,童貫不是最特殊,但絕對是個例外。


    他是中國曆史上,掌握兵權時間最長的太監。


    他也是中國曆史上,掌握軍權最大的宦官。


    他還是中國曆史上,爵位最高的太監。


    也是曆史上第一個能夠以宦官之身,代表國家出使的太監。


    同時,他也是中國曆史上少有被正式冊封為王的太監。


    他二十歲進宮,在宮內卑賤的活了二十年,直到四十六歲才遇見了他的“貴人”趙佶。


    他憑借鑽營揣摩趙佶的心思,以騰飛一般的速度,迅速從卑賤的太監,一躍成為大宋最有權勢的人。


    甚至一代奸相蔡京也是由於童貫的原因,才能在被貶斥出京後重新迴歸汴梁城,再次進入趙佶的眼眸。


    童貫或許在某些方麵的確罪大惡極,但是也並非全是有過而無功。


    當初童貫監軍西北,在大宋收複青海、甘肅等四州之戰時。


    大軍剛剛抵達戰線,便收到了皇帝趙佶傳來的手諭。


    趙佶言說,宮內起火,乃是不祥之兆,此時不宜出戰,責令大軍急速收兵。


    當時童貫看過手諭後,麵無表情,若無其事的跟主將王厚言說:“陛下,期待我們凱旋而歸。”。


    此戰之中,童貫雖為監軍,但卻行事低調,積極配合將領,並沒有任何作威作福的表現,甚至還格外配合。


    致使此戰,大獲全勝,順利平息西北叛亂,成功收複甘肅四州。


    而後在慶功大會上,他才拿出這份手諭,給激動的諸將查看。


    諸將看到手諭後,無人不惶恐,紛紛詢問當初童貫為何不遵聖令,阻止出兵?


    童貫言說:“彼時士氣正盛,若止兵而退,今後何戰可打?”


    在士氣最鼎盛的時候,因為皇宮起火的不祥之兆退兵,那麽以後還怎麽打仗?


    還有什麽仗能打?


    將士們還能有信心備戰嗎?


    主將王厚詢問:“若此戰我們輸了,又該如何?”


    童貫輕鬆一笑,言說:“陛下手諭僅我童某人一人觀看,若此戰輸了,那自然是我童貫一人迴去領罰,與諸君將士何幹?”


    不得不說,當時的童貫,確實很有人格魅力。


    這一番話,讓在場將領紛紛伏地拜謝他的恩德,對他感激涕零。


    此戰也成為了北宋末年腐朽朝之中,數得上的輝煌戰績。


    後來作為宦官,出使遼國,平方臘,收燕京,封郡王,權傾朝野,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頂級權宦。


    雖說,所謂收複燕京其實是用錢買迴來的,但童貫覺得錢財可以再賺,國土卻是不可再生。


    這如何能不算功績?


    童貫此人,確有本事,但卻無風骨。


    隨著瞳孔渙散,童貫眼前畫麵消散,變得黑暗無光。


    北宋末年,一代權監,童貫的罪惡一生,在這左掖門的宮道之中被亂箭終結。


    何栗走了過來,說起了剛才沒說出來的話。


    他居高臨下的看著童貫的身軀,嗤笑道:“不過……本相可以選擇讓你活著見陛下,還是死了見陛下。”


    -----------------


    新年第一個小目標,衝上9分!!!


    還沒五星書評的大佬們,到你們出手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貳玖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貳玖零並收藏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