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皇城司
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 作者:壹貳玖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京通過一番交談,才知道此人名叫李效忠,乃是寧州彭原人,後來遷居鞏州後從軍。
金人大舉進攻大宋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不對勁。
他覺察到完顏宗翰意在直指都城汴梁,便提議率領軍隊過來阻攔。
可在大宋軍隊調動哪是那麽容易的事?
更何況還是要帶領軍隊跨越州府,趕往開封。
真的這麽做了,可能還沒遇到金人,就先被朝廷當成逆賊給殺了。
再加上,李效忠人微言輕,更加沒有人聽他的話,所以隻能眼睜睜看著完顏宗翰帶兵包圍了開封府。
後來李效忠,自己變賣家產,毀家紓難,招募了三千兵馬直奔開封府勤王。
而後被封為承節郎,留在都城汴梁。
之前李效忠在知道朝廷任命李綱當河北宣撫使的時候,就覺得有失妥當。
他和李綱打過交道,不可否認,開封府若無李綱固守,絕計撐不了這麽久。
可以說能夠保全都城,李綱功不可沒,但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善兵者。
從他力保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且阻攔種師道老將軍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
此人善守而不善攻,搞得還是文人那一套。
如今李綱受命前往河北帶兵馳援太原,可卻躊躇不前,延誤戰機。
李效忠忍不了,他這個人恩怨分明,李綱的優秀他不否認,但是李綱的庸碌他也決計不能坐視不管。
當即,李效忠便上疏彈劾李綱,言說李綱“不知兵,若他為帥,恐將誤國。”。
結果這奏書剛剛呈上去還沒兩天,他就被下令追捕。
幸好,他提前聽到風聲,有所準備,這才從開封府逃了出來。
郭京聽完他的話後,沉吟不語。
李綱不是不知兵,他隻是沒有全心應戰。
這一點,郭京不過多做評論。
他看向李效忠問道:“是誰給你通風報信的?又是誰下令抓捕你的?”
如果確實如同李效忠所言這樣,他隻是因為彈劾李綱而遭受追捕。
那麽追捕他的人,議和派和主戰派都有可能這麽做。
議和派的話,就是故意為之,並非要幫李綱,而是要以此事為借口,助長主戰派的氣焰,迴頭再去趙桓麵前進獻讒言,好讓趙桓出手收拾主戰派。
一旦軍政改革成功,李綱的位置那就是個香餑餑。
他們要為以後謀劃。
可以借此攻殲李綱,說李綱無容人之量,專權獨橫。
用一個承節郎,拉李綱下馬,他們就賺大了。
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主戰派動手。
並非是為了維護李綱,而是為了維護他郭京。
畢竟李綱是郭京舉薦上去的,李效忠彈劾李綱不知兵,會讓人聯想到他借故攻訐郭京。
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郭京正要率兵前往太原。
主戰派一個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正是緊張的嚴防死守生怕議和派挑事的時候。
很有可能會本著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原則,對李效忠出手。
李效忠悶聲說道:“我雖然信得過國師的人品,但我卻不能出賣幫助過我的人,國師若是要追究責任,我李效忠一人承擔即可。”
李效忠不願意說出給他通風報信的人,哪怕他相信郭京不會挾私報複,也不可能扭頭把救命恩人給賣了。
郭京知道他這種帶著江湖義氣的人,都有一個固執的特點,所以也不勉強。
“至於追捕我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是誰……”
李效忠雖然和對方交過手,但是對方也沒有穿官服,對方也沒說。
雙方一見麵就開打,他也沒機會問,所以他也不清楚是誰。
郭京眉頭一皺,這啥都不知道,讓他怎麽辦?
想要給李效忠翻案,都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荊超見狀遲疑了下,猶豫著說道:“國師……”
郭京看向荊超,就見他眼神一瞥往旁邊示意了下。
見此情況,郭京心中明了,應當是荊超看出來了。
但他卻不方便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
郭京已經猜到追捕李效忠的人是什麽人了,但為了保險,他還是起身和荊超確認了一下。
“你知道是誰?”
荊超點了點頭壓低聲音,用隻有郭京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屬下看他們應當是皇城司的人,方才他們不肯離去,屬下不得已亮出國師的身份,他們這才作罷。”
郭京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能讓荊超這般混不吝的人都忌諱,也就隻有令人聞風喪膽的皇城司了。
要是皇城司出手的話,這就難辦了。
哪怕是樞密院出手,郭京都能給李效忠平了此事,但皇城司郭京卻不好插手。
大宋的皇城司,和明朝的錦衣衛,清朝的粘杆處大同小異,都是直接聽命皇帝,監察百官的特務機構。
不同的是,錦衣衛主要是針對文武官員,粘杆處是主要針對漢人官員以及漢人。
而皇城司則是以監察武將為主,附帶著文官和其餘眾人。
皇城司的老大是“勾當皇城司”直接聽從皇帝吩咐,誰的麵子都可以不給。
而且通常都是由皇帝的心腹內侍擔任,就是為了更好的讓皇帝掌控這個機構。
他們除了明麵上充當皇帝的“保鏢”之外。
暗地裏還有各種“皇城司遣親事卒”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察子”。
他們隱匿在百姓以及各種部門,各種隊伍之中,搜集相關情報專供皇帝查閱。
可以說,隻要皇帝想知道的事情,就沒有他們查不出來的,甚至於誰吃了幾碗飯,拉了幾次屎,都能事無巨細的告訴皇帝。
起初皇城司隻有監察之責沒有審問之權,但後來權力膨脹後,連審問的權利都有了,就更加猖狂肆無忌憚。
皇城司的權力能膨脹到什麽地步呢?
這麽說吧!
如今居住在瑤華宮清修的,玉清妙靜仙師,也就是宋哲總的孟皇後,就是深受其害才落得如此下場。
孟皇後當年還是哲宗皇後的時候,因為女兒福慶公主重病,藥石無效,不得已改信道家符水治病。
結果就被哲宗的另一個妃子,給誣賴成了詛咒哲宗。
本來哲宗是不信的,但是耐不住別的妃子一直給他吹耳邊風,他也不由得心生疑惑。
便派遣皇城司的人負責調查此事。
那麽皇城司是怎麽調查這位皇後的呢?
金人大舉進攻大宋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不對勁。
他覺察到完顏宗翰意在直指都城汴梁,便提議率領軍隊過來阻攔。
可在大宋軍隊調動哪是那麽容易的事?
更何況還是要帶領軍隊跨越州府,趕往開封。
真的這麽做了,可能還沒遇到金人,就先被朝廷當成逆賊給殺了。
再加上,李效忠人微言輕,更加沒有人聽他的話,所以隻能眼睜睜看著完顏宗翰帶兵包圍了開封府。
後來李效忠,自己變賣家產,毀家紓難,招募了三千兵馬直奔開封府勤王。
而後被封為承節郎,留在都城汴梁。
之前李效忠在知道朝廷任命李綱當河北宣撫使的時候,就覺得有失妥當。
他和李綱打過交道,不可否認,開封府若無李綱固守,絕計撐不了這麽久。
可以說能夠保全都城,李綱功不可沒,但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善兵者。
從他力保姚平仲夜襲金營,並且阻攔種師道老將軍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
此人善守而不善攻,搞得還是文人那一套。
如今李綱受命前往河北帶兵馳援太原,可卻躊躇不前,延誤戰機。
李效忠忍不了,他這個人恩怨分明,李綱的優秀他不否認,但是李綱的庸碌他也決計不能坐視不管。
當即,李效忠便上疏彈劾李綱,言說李綱“不知兵,若他為帥,恐將誤國。”。
結果這奏書剛剛呈上去還沒兩天,他就被下令追捕。
幸好,他提前聽到風聲,有所準備,這才從開封府逃了出來。
郭京聽完他的話後,沉吟不語。
李綱不是不知兵,他隻是沒有全心應戰。
這一點,郭京不過多做評論。
他看向李效忠問道:“是誰給你通風報信的?又是誰下令抓捕你的?”
如果確實如同李效忠所言這樣,他隻是因為彈劾李綱而遭受追捕。
那麽追捕他的人,議和派和主戰派都有可能這麽做。
議和派的話,就是故意為之,並非要幫李綱,而是要以此事為借口,助長主戰派的氣焰,迴頭再去趙桓麵前進獻讒言,好讓趙桓出手收拾主戰派。
一旦軍政改革成功,李綱的位置那就是個香餑餑。
他們要為以後謀劃。
可以借此攻殲李綱,說李綱無容人之量,專權獨橫。
用一個承節郎,拉李綱下馬,他們就賺大了。
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主戰派動手。
並非是為了維護李綱,而是為了維護他郭京。
畢竟李綱是郭京舉薦上去的,李效忠彈劾李綱不知兵,會讓人聯想到他借故攻訐郭京。
尤其是這個節骨眼上,郭京正要率兵前往太原。
主戰派一個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正是緊張的嚴防死守生怕議和派挑事的時候。
很有可能會本著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原則,對李效忠出手。
李效忠悶聲說道:“我雖然信得過國師的人品,但我卻不能出賣幫助過我的人,國師若是要追究責任,我李效忠一人承擔即可。”
李效忠不願意說出給他通風報信的人,哪怕他相信郭京不會挾私報複,也不可能扭頭把救命恩人給賣了。
郭京知道他這種帶著江湖義氣的人,都有一個固執的特點,所以也不勉強。
“至於追捕我的人……我不知道他們是誰……”
李效忠雖然和對方交過手,但是對方也沒有穿官服,對方也沒說。
雙方一見麵就開打,他也沒機會問,所以他也不清楚是誰。
郭京眉頭一皺,這啥都不知道,讓他怎麽辦?
想要給李效忠翻案,都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荊超見狀遲疑了下,猶豫著說道:“國師……”
郭京看向荊超,就見他眼神一瞥往旁邊示意了下。
見此情況,郭京心中明了,應當是荊超看出來了。
但他卻不方便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
郭京已經猜到追捕李效忠的人是什麽人了,但為了保險,他還是起身和荊超確認了一下。
“你知道是誰?”
荊超點了點頭壓低聲音,用隻有郭京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屬下看他們應當是皇城司的人,方才他們不肯離去,屬下不得已亮出國師的身份,他們這才作罷。”
郭京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能讓荊超這般混不吝的人都忌諱,也就隻有令人聞風喪膽的皇城司了。
要是皇城司出手的話,這就難辦了。
哪怕是樞密院出手,郭京都能給李效忠平了此事,但皇城司郭京卻不好插手。
大宋的皇城司,和明朝的錦衣衛,清朝的粘杆處大同小異,都是直接聽命皇帝,監察百官的特務機構。
不同的是,錦衣衛主要是針對文武官員,粘杆處是主要針對漢人官員以及漢人。
而皇城司則是以監察武將為主,附帶著文官和其餘眾人。
皇城司的老大是“勾當皇城司”直接聽從皇帝吩咐,誰的麵子都可以不給。
而且通常都是由皇帝的心腹內侍擔任,就是為了更好的讓皇帝掌控這個機構。
他們除了明麵上充當皇帝的“保鏢”之外。
暗地裏還有各種“皇城司遣親事卒”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察子”。
他們隱匿在百姓以及各種部門,各種隊伍之中,搜集相關情報專供皇帝查閱。
可以說,隻要皇帝想知道的事情,就沒有他們查不出來的,甚至於誰吃了幾碗飯,拉了幾次屎,都能事無巨細的告訴皇帝。
起初皇城司隻有監察之責沒有審問之權,但後來權力膨脹後,連審問的權利都有了,就更加猖狂肆無忌憚。
皇城司的權力能膨脹到什麽地步呢?
這麽說吧!
如今居住在瑤華宮清修的,玉清妙靜仙師,也就是宋哲總的孟皇後,就是深受其害才落得如此下場。
孟皇後當年還是哲宗皇後的時候,因為女兒福慶公主重病,藥石無效,不得已改信道家符水治病。
結果就被哲宗的另一個妃子,給誣賴成了詛咒哲宗。
本來哲宗是不信的,但是耐不住別的妃子一直給他吹耳邊風,他也不由得心生疑惑。
便派遣皇城司的人負責調查此事。
那麽皇城司是怎麽調查這位皇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