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也不錯。後來呢?」
「正是因他在二人之間往來周旋,年輕的將領便與這斯文的太子伴讀有了交集。哎……初時本仙也並未看出什麽異常,出雲使這一世乃是武將,一開始十分看不上太子身邊這弱不禁風的小伴讀。但後來……哎,本仙為了增進太子和將軍的感情,便設下一個坎,鄰國犯境,將軍身陷敵營,太子親自出征去救。本想屆時人被救出,又是久別重逢,自有一番纏綿。誰知——」
「怎麽了?」
「誰知道那時廣陵神君被太子派去監軍,出雲使被敵軍圍困時,廣陵神君就在一旁。」
「啊,這……」
「正是啊……那一世廣陵神君泯滅神識投胎為人,未免節外生枝,下凡前又自斷六根,斷然不會與出雲使生情的。敵軍合圍之時,他深入敵陣出生入死,終為將軍贏來一線生機。其實這一切皆是為了太子——誰知那將軍卻會錯意了。將軍衝出敵陣後去而復返,救了尚存一息的伴讀一起逃走。二人在逃亡路上生死相依,這齣雲使雖缺心少肺,卻在路上對著重傷的廣陵神君生出一點真心。」
「……不是。司命星君,這兩人在凡間所作所為不是你在命格簿上寫定的麽?怎麽會你寫了東,他卻走了西?」
「東君,本仙隻定命數, 不定人心吶。這二人所為皆與命數一致,伴讀救將軍是為國為民為太子,將軍救伴讀亦因他是太子心腹,如此安排一切情理皆通,誰知出雲使心裏這路就走岔了?「
「……好罷。就算它合情合理,但此段同生共死也並非罕有,他與澤塗之間難道不曾經歷?」
「東君說的正是啊。至此三生三世,幾乎每一世出雲使都與澤塗君同生死共患難,但不論如何,他就是無動於衷啊。而出雲使三世都沒有的真心,對著廣陵神君,忽然便有了——這真是……」
「哎……莫非是因為馭蛟索的緣故麽?廣陵與出雲之間別有羈絆,故而這小蛟才對廣陵尤為不同。」
「出雲使自幼長於廣陵神君身側,再加馭蛟索之羈絆,東君所言確也不無可能。隻不過人間情愛至為難解,不能妄下定論……"
「哎。既如此,這一世想必也無法善終了。」
作者有話說:
先灑半盆狗血(逃走
第44章 什麽登西(下)
「哎。既如此,這一世想必也無法善終了。」
「正是。不過出雲使負了澤塗君兩世,第三世卻在廣陵神君身上吃透了六根清淨的苦,也算是報應不爽。」
「這三人最終是何結局?」
「那太子發覺將軍對伴讀有情後,賜死伴讀,將軍聞之悲痛欲絕,不多久便戰死沙場。將軍死後,皇帝後半生荒淫無度,後有大臣篡權謀逆,將其軟禁於宮中,最終自刎而死……這便是三人的結局。」
「……這也太慘了些。照這般,二人之間情沒有生出來,怨倒是生了不少,這紅線能拉得成才叫怪事。司命星君,你就不能在命格簿上做做文章,叫這三人依著你定的路走麽?」
「東君啊,天界雖設下司命一職以掌人間命脈,然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命理之伏線早在投胎轉世之時便已埋下了,前有毫釐之失,後便有千裏之決。小仙也隻是順勢而為罷了,豈能強行改命呀?」
「……那麽現今這一世呢?這一世的因果又是什麽?」
「這一世論起來,亦是前世的惡因才結了這一世的惡果。澤塗君三世求而不得,心中怨氣已極,投胎前還在閻王殿大鬧了一場……小仙見其如此,便知這一世再不能重蹈前三世之覆轍,遂做了此番安排,好叫澤塗君將三生的債都在這一世討迴來。"
「這一世,澤塗是向出雲討債來的?」
「不錯。這一世,出雲使轉世是有立國之功的定國侯之子,那澤塗君則是流亡在外的亡國皇子,澤塗君前世之怨化作今世之仇,這便是前因。這亡國皇子心存顛覆幹坤之誌,乃為報國讎家恨而來,臥薪嚐膽、暗中籌謀之時,遇到了這一世的出雲使,伺機接近。」
「……前世之怨作今世之仇啊。「
「嗯……東君有何指點麽?」
「沒有。本君隻是想起來二人第一世的時候尚是青梅竹馬,這一世卻成了世仇,聞之十分感慨。」
「這也無法……話說迴來,這亡國皇子接近出雲使雖是別有所圖,然而二人皆是少年意氣,朝夕相處,免不了日久生情,隻是這生情的仍是單單隻有澤塗君……」
「那出雲呢?難道他這迴又喜歡上廣陵了?「
「這個,哎,應當是吧……」
「應當?」
「咳。廣陵神君這迴下凡,隻是套了副凡人的軀殼,神識卻還保留著,因此在凡間就將出雲使認錯了幾迴……「
「他認錯人?」
「也不算認錯。隻是出雲使凡胎肉身,前事盡忘,不曉得廣陵神君叫的正是他的仙號,因此便以為他認錯了人——哎,亦是機緣巧合,正因如此,才促成了出雲使這一世轉投他懷,從而在澤塗君三世之怨上火上澆油,更又新添了一筆啊。」
「這怎麽說?他怎麽就轉投他懷了?」
「哎。正是因為廣陵神君對著他喊旁人名字,出雲使便以為廣陵神君早已心有所屬,對他種種隻因他與那人相似罷了,再加之出雲使上一世在廣陵神君處吃過的苦頭,因此在情根深種前他便及時抽身了,而澤塗君這時則恰好趁虛而入,遂成就了這『轉投他懷』。」
「正是因他在二人之間往來周旋,年輕的將領便與這斯文的太子伴讀有了交集。哎……初時本仙也並未看出什麽異常,出雲使這一世乃是武將,一開始十分看不上太子身邊這弱不禁風的小伴讀。但後來……哎,本仙為了增進太子和將軍的感情,便設下一個坎,鄰國犯境,將軍身陷敵營,太子親自出征去救。本想屆時人被救出,又是久別重逢,自有一番纏綿。誰知——」
「怎麽了?」
「誰知道那時廣陵神君被太子派去監軍,出雲使被敵軍圍困時,廣陵神君就在一旁。」
「啊,這……」
「正是啊……那一世廣陵神君泯滅神識投胎為人,未免節外生枝,下凡前又自斷六根,斷然不會與出雲使生情的。敵軍合圍之時,他深入敵陣出生入死,終為將軍贏來一線生機。其實這一切皆是為了太子——誰知那將軍卻會錯意了。將軍衝出敵陣後去而復返,救了尚存一息的伴讀一起逃走。二人在逃亡路上生死相依,這齣雲使雖缺心少肺,卻在路上對著重傷的廣陵神君生出一點真心。」
「……不是。司命星君,這兩人在凡間所作所為不是你在命格簿上寫定的麽?怎麽會你寫了東,他卻走了西?」
「東君,本仙隻定命數, 不定人心吶。這二人所為皆與命數一致,伴讀救將軍是為國為民為太子,將軍救伴讀亦因他是太子心腹,如此安排一切情理皆通,誰知出雲使心裏這路就走岔了?「
「……好罷。就算它合情合理,但此段同生共死也並非罕有,他與澤塗之間難道不曾經歷?」
「東君說的正是啊。至此三生三世,幾乎每一世出雲使都與澤塗君同生死共患難,但不論如何,他就是無動於衷啊。而出雲使三世都沒有的真心,對著廣陵神君,忽然便有了——這真是……」
「哎……莫非是因為馭蛟索的緣故麽?廣陵與出雲之間別有羈絆,故而這小蛟才對廣陵尤為不同。」
「出雲使自幼長於廣陵神君身側,再加馭蛟索之羈絆,東君所言確也不無可能。隻不過人間情愛至為難解,不能妄下定論……"
「哎。既如此,這一世想必也無法善終了。」
作者有話說:
先灑半盆狗血(逃走
第44章 什麽登西(下)
「哎。既如此,這一世想必也無法善終了。」
「正是。不過出雲使負了澤塗君兩世,第三世卻在廣陵神君身上吃透了六根清淨的苦,也算是報應不爽。」
「這三人最終是何結局?」
「那太子發覺將軍對伴讀有情後,賜死伴讀,將軍聞之悲痛欲絕,不多久便戰死沙場。將軍死後,皇帝後半生荒淫無度,後有大臣篡權謀逆,將其軟禁於宮中,最終自刎而死……這便是三人的結局。」
「……這也太慘了些。照這般,二人之間情沒有生出來,怨倒是生了不少,這紅線能拉得成才叫怪事。司命星君,你就不能在命格簿上做做文章,叫這三人依著你定的路走麽?」
「東君啊,天界雖設下司命一職以掌人間命脈,然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命理之伏線早在投胎轉世之時便已埋下了,前有毫釐之失,後便有千裏之決。小仙也隻是順勢而為罷了,豈能強行改命呀?」
「……那麽現今這一世呢?這一世的因果又是什麽?」
「這一世論起來,亦是前世的惡因才結了這一世的惡果。澤塗君三世求而不得,心中怨氣已極,投胎前還在閻王殿大鬧了一場……小仙見其如此,便知這一世再不能重蹈前三世之覆轍,遂做了此番安排,好叫澤塗君將三生的債都在這一世討迴來。"
「這一世,澤塗是向出雲討債來的?」
「不錯。這一世,出雲使轉世是有立國之功的定國侯之子,那澤塗君則是流亡在外的亡國皇子,澤塗君前世之怨化作今世之仇,這便是前因。這亡國皇子心存顛覆幹坤之誌,乃為報國讎家恨而來,臥薪嚐膽、暗中籌謀之時,遇到了這一世的出雲使,伺機接近。」
「……前世之怨作今世之仇啊。「
「嗯……東君有何指點麽?」
「沒有。本君隻是想起來二人第一世的時候尚是青梅竹馬,這一世卻成了世仇,聞之十分感慨。」
「這也無法……話說迴來,這亡國皇子接近出雲使雖是別有所圖,然而二人皆是少年意氣,朝夕相處,免不了日久生情,隻是這生情的仍是單單隻有澤塗君……」
「那出雲呢?難道他這迴又喜歡上廣陵了?「
「這個,哎,應當是吧……」
「應當?」
「咳。廣陵神君這迴下凡,隻是套了副凡人的軀殼,神識卻還保留著,因此在凡間就將出雲使認錯了幾迴……「
「他認錯人?」
「也不算認錯。隻是出雲使凡胎肉身,前事盡忘,不曉得廣陵神君叫的正是他的仙號,因此便以為他認錯了人——哎,亦是機緣巧合,正因如此,才促成了出雲使這一世轉投他懷,從而在澤塗君三世之怨上火上澆油,更又新添了一筆啊。」
「這怎麽說?他怎麽就轉投他懷了?」
「哎。正是因為廣陵神君對著他喊旁人名字,出雲使便以為廣陵神君早已心有所屬,對他種種隻因他與那人相似罷了,再加之出雲使上一世在廣陵神君處吃過的苦頭,因此在情根深種前他便及時抽身了,而澤塗君這時則恰好趁虛而入,遂成就了這『轉投他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