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河岸走,小疊突然站定,做冥思苦想狀:“太子哥哥,我總覺得有人在跟蹤咱們,會是誰啊?”
海朱一怔,故作輕鬆地拍拍她的頭:“小腦瓜在想什麽呢!誰會那麽無聊跟著咱們。”
忽聞一陣悠揚醉人的瓢笙傳來,帶著別樣的神秘古韻,飄蕩在空曠河岸,十分動聽悅耳。
小疊興奮道:“甸國樂舞,咱們去瞧瞧。”
“宮裏有的是,街邊的有什麽看頭。”
“這可不一樣,貨真價實的甸國人表演,自帶韻味,豈是宮裏的歌伎舞姬能相比?”
海朱隻得依了她。吹瓢笙的中年男子頭裹布巾,戴一隻大耳圈,裝扮與穆蘇國民大不相同。
一個同樣的中年婦人隨著笙樂翩翩起舞,腰肢嫋如風,步履輕似雲,臂彎柔若水。
正是甸國流行的金雀舞,有著最純正的甸國韻味,其舞姿美輪美奐,足以讓人驚歎。
婦人長得並不美麗,笑容卻很純粹,沒有華麗的服飾,甚至一隻鞋上還破了個洞。
如此邋遢的外形與曼妙的舞姿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下子引得人們駐足觀看,人們看的不是裝扮,而是舞者的靈魂。
“公子小姐賞點錢吧!”
有枯瘦如柴的老叫花子沙啞著嗓音,顫顫巍巍地走過來。
還有汙黑得像碳灰裏扒出來的小叫花,都伸出髒兮兮的手乞討。
真是煞風景,海朱正想嗬斥,小疊卻是眉心一展,頓時喜形於色。
趕緊從自己袖袋裏摸出一把金瓜子,又從海朱袋裏摸出一把金瓜子,施舍給大大小小的叫花們。
小疊和海朱歡歡喜喜地撒錢,叫花子們歡歡喜喜地搶錢,場麵好不熱鬧。
此情此景,長孫蕙氣得快發瘋,憤怒、不解、鄙視、嫉妒、痛恨、驚怒交錯翻覆,如有千斤巨石壓得胸口發痛,喘不過來氣。
先前還說什麽要多給你和太子哥哥機會,暗地裏自己卻勾搭上,全是假仁假義。衝著青琴低吼道:“迴府!”
長孫蕙不聲不響,不吵不鬧,並非變得乖巧,而是眼前這兩尊菩薩惹不起。
在她看來,以前海朱勾搭的孟清疊乃一介民女,隨便怎麽摔打都行,縱然取了其性命,又奈之如何?
但眼下這位可是大穆蘇長公主,王皇後疼在心坎上,捧在手心裏。
他們再怎麽出格,隻能敢怒不敢言,卻找不到申冤的地兒。
況二人身份那麽的尷尬令人不齒,這狀是萬萬告不得的。
王皇後為掩人耳目,說她誹謗汙蔑皇室子嗣,反倒拿她來問罪,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朝堂上,海朱坐於高位,紫衣高冠,斂去素日裏的隨意懶散,眉目冷峻,一派嚴肅。
兩班文武百官峨冠博帶,手持牙笏,分文武兩班齊整整例於殿堂,有事上奏,無事靜觀。
戶部尚書一臉心急火燎:“昨夜三更快馬來報,西平嶺州郡發生七級地震,山穀飭裂,又遭連日暴雨,民舍城寺皆塌,糧田損毀萬頃。
百姓傷亡慘重,流離所失,若不好生防範安撫百姓,怕引起瘟疫,又恐流民聚眾鬧事,到時一發而動全身,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此事還請太子殿下定奪。”
底下的文武百官立時交頭接耳,嗡嗡聲此起彼伏,紛紛相互打聽災情,嗟歎的同時,各抒己見如何震災。
海朱一聲輕咳,下麵頓時鴉雀無聲。
銳利如電的目光將適才竊竊私語的大臣們一番掃視,聲音冷厲,極具威懾。
“左侍郎李大人因病告假,派戶部右侍郎為欽差大臣前往災區坐鎮。
太倉離平嶺最近,就用此倉的糧賑濟災民,銀兩暫訂一萬,災棚的搭建多多鼓動民間義士參與其中。
具體的賑災措施,戶部趕緊擬好奏章再呈上來。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不等眾人再作議論,戶部尚書上前幾步,呈上奏折:
“微臣知災情緊急,早已擬好,基本與殿下所言相差無二,具體事項載明與奏章中,隻等殿下過目準奏。”
禦前太監連忙接了呈遞上去,海朱展目一觀,戶部的方案做得不錯,考慮周全,連糧食和食鹽,災後瘟疫的防控,生產的部署,種子的發放等一係列措施都有詳細注明。
本以為時間倉促,現正等著他拿主意,不想卻考慮得事無巨細,麵麵俱到,當下心中暗自讚許。
下麵又是一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皆點頭稱道。
這廂剛完,那廂兵部尚書出班奏曰:
“東泰州梵天教起義久未平定,教主智全興兵作亂,越演越烈,燒殺搶奪,大敗州軍。人員發展壯大,已兩萬有餘。”
海朱手指輕敲在龍書案,尋思:都是些七拚八湊的草寇,不以為懼。
遂令戶部提供足夠軍需,軍糧軍餉一應供給,不得克扣,直接派輔國將軍藍天朔,安定候薛浪任提督總兵,率六千精兵鎮壓起義軍,各人領命而行。
整個早朝上,長孫丞相老臉繃得緊緊的,對平嶺地震一言不發,仿若事不關己。至於東邊的教徒起義,持隔岸觀火狀,滅佛令也讓他損失不小。
原本借京畿最大的安國寺掩護,放貸收息,經營地下古玩買賣,青樓暗娼,經太子這麽一搞。安國寺人去樓空,所有的收入都沒了。
好在他擔任丞相一職,經過暗箱操作,免去了操家殺頭的風險。
昨日長孫蕙好一陣哭訴,丞相大人對太子親兄妹暗生情愫之事自是不信,覺著荒謬可笑,也知道自家女兒對太子用情過深亂吃幹醋,並不以為意。
但這家夥對阿惠那個態度始終不冷不熱,隻字不提嫁娶之事,直氣得心肝痛,真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散朝時,群臣皆退,唯長孫兆遲疑著終究沒有離開,瞧得殿內已經空曠,上前且慢且恭敬地一禮,當下直言不諱。
“殿下,邊關年年戰事,人口銳減。殿下監國,今非昔比,定要拿出國君的風範,首當做出表率。”
一番莫名其妙之言,海朱聽得麵有訝色,身子不覺向前傾了傾,狹長了雙目。
“噢!丞相大人倒是說說看,本宮有哪裏做得不對,言行有何不妥,隻管說出來,願洗耳恭聽。”
“殿下已過弱冠之年,現又監國,當取一太子妃為皇室開枝散葉,將來登基坐殿才好立小太子。
現在正是要增加人口數量之際,而如今太子殿下不婚不育,隻怕百姓效仿,給世人留下話柄,不利於登基坐殿......。”
“丞相大人說得好!”說話間殿門首傳來一老婦的聲音。
抬頭,方見太後在一幫宮娥太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走將進來,樂嗬嗬道:
“如若早點娶了太子妃,現在重孫子怕也有桌子高了,虧得丞相思慮甚周,及時上奏。”
海朱一怔,故作輕鬆地拍拍她的頭:“小腦瓜在想什麽呢!誰會那麽無聊跟著咱們。”
忽聞一陣悠揚醉人的瓢笙傳來,帶著別樣的神秘古韻,飄蕩在空曠河岸,十分動聽悅耳。
小疊興奮道:“甸國樂舞,咱們去瞧瞧。”
“宮裏有的是,街邊的有什麽看頭。”
“這可不一樣,貨真價實的甸國人表演,自帶韻味,豈是宮裏的歌伎舞姬能相比?”
海朱隻得依了她。吹瓢笙的中年男子頭裹布巾,戴一隻大耳圈,裝扮與穆蘇國民大不相同。
一個同樣的中年婦人隨著笙樂翩翩起舞,腰肢嫋如風,步履輕似雲,臂彎柔若水。
正是甸國流行的金雀舞,有著最純正的甸國韻味,其舞姿美輪美奐,足以讓人驚歎。
婦人長得並不美麗,笑容卻很純粹,沒有華麗的服飾,甚至一隻鞋上還破了個洞。
如此邋遢的外形與曼妙的舞姿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下子引得人們駐足觀看,人們看的不是裝扮,而是舞者的靈魂。
“公子小姐賞點錢吧!”
有枯瘦如柴的老叫花子沙啞著嗓音,顫顫巍巍地走過來。
還有汙黑得像碳灰裏扒出來的小叫花,都伸出髒兮兮的手乞討。
真是煞風景,海朱正想嗬斥,小疊卻是眉心一展,頓時喜形於色。
趕緊從自己袖袋裏摸出一把金瓜子,又從海朱袋裏摸出一把金瓜子,施舍給大大小小的叫花們。
小疊和海朱歡歡喜喜地撒錢,叫花子們歡歡喜喜地搶錢,場麵好不熱鬧。
此情此景,長孫蕙氣得快發瘋,憤怒、不解、鄙視、嫉妒、痛恨、驚怒交錯翻覆,如有千斤巨石壓得胸口發痛,喘不過來氣。
先前還說什麽要多給你和太子哥哥機會,暗地裏自己卻勾搭上,全是假仁假義。衝著青琴低吼道:“迴府!”
長孫蕙不聲不響,不吵不鬧,並非變得乖巧,而是眼前這兩尊菩薩惹不起。
在她看來,以前海朱勾搭的孟清疊乃一介民女,隨便怎麽摔打都行,縱然取了其性命,又奈之如何?
但眼下這位可是大穆蘇長公主,王皇後疼在心坎上,捧在手心裏。
他們再怎麽出格,隻能敢怒不敢言,卻找不到申冤的地兒。
況二人身份那麽的尷尬令人不齒,這狀是萬萬告不得的。
王皇後為掩人耳目,說她誹謗汙蔑皇室子嗣,反倒拿她來問罪,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朝堂上,海朱坐於高位,紫衣高冠,斂去素日裏的隨意懶散,眉目冷峻,一派嚴肅。
兩班文武百官峨冠博帶,手持牙笏,分文武兩班齊整整例於殿堂,有事上奏,無事靜觀。
戶部尚書一臉心急火燎:“昨夜三更快馬來報,西平嶺州郡發生七級地震,山穀飭裂,又遭連日暴雨,民舍城寺皆塌,糧田損毀萬頃。
百姓傷亡慘重,流離所失,若不好生防範安撫百姓,怕引起瘟疫,又恐流民聚眾鬧事,到時一發而動全身,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此事還請太子殿下定奪。”
底下的文武百官立時交頭接耳,嗡嗡聲此起彼伏,紛紛相互打聽災情,嗟歎的同時,各抒己見如何震災。
海朱一聲輕咳,下麵頓時鴉雀無聲。
銳利如電的目光將適才竊竊私語的大臣們一番掃視,聲音冷厲,極具威懾。
“左侍郎李大人因病告假,派戶部右侍郎為欽差大臣前往災區坐鎮。
太倉離平嶺最近,就用此倉的糧賑濟災民,銀兩暫訂一萬,災棚的搭建多多鼓動民間義士參與其中。
具體的賑災措施,戶部趕緊擬好奏章再呈上來。各位愛卿以為如何?”
不等眾人再作議論,戶部尚書上前幾步,呈上奏折:
“微臣知災情緊急,早已擬好,基本與殿下所言相差無二,具體事項載明與奏章中,隻等殿下過目準奏。”
禦前太監連忙接了呈遞上去,海朱展目一觀,戶部的方案做得不錯,考慮周全,連糧食和食鹽,災後瘟疫的防控,生產的部署,種子的發放等一係列措施都有詳細注明。
本以為時間倉促,現正等著他拿主意,不想卻考慮得事無巨細,麵麵俱到,當下心中暗自讚許。
下麵又是一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皆點頭稱道。
這廂剛完,那廂兵部尚書出班奏曰:
“東泰州梵天教起義久未平定,教主智全興兵作亂,越演越烈,燒殺搶奪,大敗州軍。人員發展壯大,已兩萬有餘。”
海朱手指輕敲在龍書案,尋思:都是些七拚八湊的草寇,不以為懼。
遂令戶部提供足夠軍需,軍糧軍餉一應供給,不得克扣,直接派輔國將軍藍天朔,安定候薛浪任提督總兵,率六千精兵鎮壓起義軍,各人領命而行。
整個早朝上,長孫丞相老臉繃得緊緊的,對平嶺地震一言不發,仿若事不關己。至於東邊的教徒起義,持隔岸觀火狀,滅佛令也讓他損失不小。
原本借京畿最大的安國寺掩護,放貸收息,經營地下古玩買賣,青樓暗娼,經太子這麽一搞。安國寺人去樓空,所有的收入都沒了。
好在他擔任丞相一職,經過暗箱操作,免去了操家殺頭的風險。
昨日長孫蕙好一陣哭訴,丞相大人對太子親兄妹暗生情愫之事自是不信,覺著荒謬可笑,也知道自家女兒對太子用情過深亂吃幹醋,並不以為意。
但這家夥對阿惠那個態度始終不冷不熱,隻字不提嫁娶之事,直氣得心肝痛,真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散朝時,群臣皆退,唯長孫兆遲疑著終究沒有離開,瞧得殿內已經空曠,上前且慢且恭敬地一禮,當下直言不諱。
“殿下,邊關年年戰事,人口銳減。殿下監國,今非昔比,定要拿出國君的風範,首當做出表率。”
一番莫名其妙之言,海朱聽得麵有訝色,身子不覺向前傾了傾,狹長了雙目。
“噢!丞相大人倒是說說看,本宮有哪裏做得不對,言行有何不妥,隻管說出來,願洗耳恭聽。”
“殿下已過弱冠之年,現又監國,當取一太子妃為皇室開枝散葉,將來登基坐殿才好立小太子。
現在正是要增加人口數量之際,而如今太子殿下不婚不育,隻怕百姓效仿,給世人留下話柄,不利於登基坐殿......。”
“丞相大人說得好!”說話間殿門首傳來一老婦的聲音。
抬頭,方見太後在一幫宮娥太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走將進來,樂嗬嗬道:
“如若早點娶了太子妃,現在重孫子怕也有桌子高了,虧得丞相思慮甚周,及時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