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安樂公與泰山封禪
三國:炮灰劉封逆襲之路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縣侯之下,乃是鄉侯。
按說鄉侯也是不小。
原世界中,張飛功勳卓著,不過西鄉侯,諸葛亮功勞蓋世,亦不過武鄉侯。
而如今諸如:劉磐,霍峻、鞏誌、王平、徐盛、丁奉、馬忠、張嶷、周倉、雷銅、吳蘭、吳班、傅肜、趙累、陳震、程畿、張著等有功之臣,皆得鄉侯之爵。
另外張遼、徐晃、曹真、於禁、張合等參與北伐的魏將,也因下洛陽之功得鄉侯之位。
還有神醫張仲景、大工匠蒲元等亦被封為鄉侯。
然後,又設亭侯、關內侯等爵級以彰賞各級官員。
而這其中,有個人令劉封頗為苦惱。
那就是司馬懿之子,司馬昭。
本來劉封不想留下司馬懿之後。
或者說留下一個瘋傻的司馬幹。
但司馬懿臨死一個獻命絕計,將司馬昭架到忠義台上。
其洛陽獻圖,確有大功一件。
不可明殺,那暗殺……
劉封想了想,還是否定了這個決定。
因為以他現在這個身份,去大動幹戈暗殺一個十歲孩童,的確不值得。
因為他確實有更大的能力,更穩妥的辦法,使這個孩子一生無甚作為。
他看著角落裏坐著的那個小孩。
“司馬昭何在?”
司馬昭趕緊跪到殿前,一躬到底:“臣司馬昭拜見陛下。”
劉封點點頭:“你抬起頭來。”
“是!”
司馬昭抬起頭,雖仰望劉封,卻目光閃躲,看上去有些膽怯。
“你今年多大了?”
“臣……臣今年剛滿十歲。”
劉封點點頭:
“汝……思父否?”
司馬昭一愣,沒想到劉封竟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一時間他有些不知該如何迴答。
說思父!
父親是誣陷丞相的壞人。
乃當今陛下最恨之人。
說不思父。
那便是不孝,亦是當今陛下最恨之人。
“我……我……”
作為一個孩童,他能看清這一點,卻不知該如何應對。
最終他說道:“我雖思念父親,但……不苟同於父親之舉。”
劉封饒有意味的一笑:“果是忠孝兩全之子。”
司馬昭緊張的跪在地上,等候命運的安排。
“既忠臣,當許你勳爵,既孝子,當允你守孝。”
“陛下……”
“朕已將仲達葬在虎塚村,汝可願在那裏為其守孝。”
“臣……臣願意。”
劉封點點頭:“既有功,當賜一勳爵……朕希望你在虎塚村安然妥善,樂享天年,把塚虎村改為安樂鄉,就封你個……安樂公……”
他沒有問司馬昭,而是轉頭問劉禪:“阿鬥,你覺得如何?”
阿鬥點點頭:“這個名字很好,真的很適合他。”
“那就這麽辦?”
“大哥真仁義之君也。”
然後阿鬥給司馬昭使了個眼色:“還不快快謝恩啊……”
司馬昭趕緊躬身下拜:
“謝陛下。”
司馬懿剩餘族親皆放在安樂鄉。
命重兵把守,若無詔令,不可出安樂鄉一步。
封罷司馬昭,功臣分封已經差不多了。
這時候,李嚴拱手上前:“陛下,群臣皆已封爵,然世人皆知陛下功蓋寰宇,天下無敵,是不是也該……”
劉封很疑惑:“朕既是皇帝,還有什麽可封的?”
李嚴笑了笑:“臣的意思是,以陛下之功績,完全可以登泰山,以拜禪!”
劉封笑了笑:“朕命費先生閱讀詔書時,未曾避諱,各位也不必如此。正方說的是封禪吧。”
李嚴點點頭:“封禪泰山之帝王共有三位,乃秦皇嬴政,我大漢武帝以及光武帝皆文治武功彪炳於世,而如今,陛下匡漢室於困危,三造大漢,功績遠勝三帝。
當有資格於泰山封禪。”
他話說完,台下文武皆跟著響應,就連諸葛亮都點頭讚許,覺得此事可行。
關羽嗬嗬一笑:“正方此言有理,陛下之功,當行泰山封禪之禮。”
劉封淡淡一笑,心中有了計較,卻擺擺手:“泰山封禪,需文治武功名傳於世,朕雖有武功,卻無文治,實無麵目登泰山封禪。”
法正上前說道:“陛下,您詩文享譽天下。當得起武皇帝,亦當得起文皇帝。怎說無此資格?”
劉封搖搖頭:“文采與文治不可混為一談。文采再好,不得使國泰久安,民生富庶,亦非文治皇帝也。”
“陛下!”
黃權搖搖頭,拱手出列:“據臣所知,陛下治江夏、治江陵、治漢中、治漢陽皆有大成,士族競相擁護,百姓交口稱讚。怎說無問治之功?”
黃權本為烈臣,但他對此時的劉封那是奉若神聖,萬般推崇。
但劉封還是謙虛的擺了擺手:“治一郡之地,怎能與治國同日而語?夫文治者,當定國策,安天下,福臣民,清政法,舉人才,清貧困。對此,朕皆無功也!”
說到此,劉封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有種英雄壯誌難酬的感覺。
世人皆知三興大漢劉封身為皇帝,功高至偉。
他不肯泰山封禪,卻讓那些已經封了勳爵之臣,有些如坐針氈。
法正適時上前,拱手道:“陛下,您於江夏、江陵、漢中以及漢陽皆有政策,並成效匪淺。這足以說明陛下有治世之功。
陛下,您何不在此製定國策,我等願齊力執行,以成陛下文治之功。”
劉封心中感慨。
難怪父親喜歡法正,他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你最舒服的助攻。
劉封點點頭,似乎對泰山封禪頗為向往。
而法正的話,也使得眾臣皆盡響應。
大家都覺得劉封這樣完美的帝王,若沒能完成封禪,那就太可惜了。
劉封點點頭:“既如此,那朕便在此提出三條國策,還望眾公支持。”
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有誰能不支持啊!
眾臣齊齊拜道:“願奉陛下國策。”
“好!”劉封點點頭:“那請各位記好:
這第一條國策:攤丁入畝!
盡可能使百姓有田種,按人口比例分配田地,免得富者有田無種,使地荒蕪,又或是窮者有力無地,走投無路。
這第二條國策:便是科舉選拔。
三年一次科考,無計貴賤,選拔有德有能入朝為仕,免如桓靈帝時,奸臣惡宦互相推舉,使朝堂奸佞當道。
這第三條國策,開辦學堂,分文政與理工,士族子弟可修文政亦可修理工,百姓子弟可修理工。
亦科考選拔,績優者,可重用,於國有功者,亦可以此封爵。
此三條國策,若得功成,朕方有臉麵去泰山封禪。
朕能否去得上泰山,在此,便拜托各位了。”
按說鄉侯也是不小。
原世界中,張飛功勳卓著,不過西鄉侯,諸葛亮功勞蓋世,亦不過武鄉侯。
而如今諸如:劉磐,霍峻、鞏誌、王平、徐盛、丁奉、馬忠、張嶷、周倉、雷銅、吳蘭、吳班、傅肜、趙累、陳震、程畿、張著等有功之臣,皆得鄉侯之爵。
另外張遼、徐晃、曹真、於禁、張合等參與北伐的魏將,也因下洛陽之功得鄉侯之位。
還有神醫張仲景、大工匠蒲元等亦被封為鄉侯。
然後,又設亭侯、關內侯等爵級以彰賞各級官員。
而這其中,有個人令劉封頗為苦惱。
那就是司馬懿之子,司馬昭。
本來劉封不想留下司馬懿之後。
或者說留下一個瘋傻的司馬幹。
但司馬懿臨死一個獻命絕計,將司馬昭架到忠義台上。
其洛陽獻圖,確有大功一件。
不可明殺,那暗殺……
劉封想了想,還是否定了這個決定。
因為以他現在這個身份,去大動幹戈暗殺一個十歲孩童,的確不值得。
因為他確實有更大的能力,更穩妥的辦法,使這個孩子一生無甚作為。
他看著角落裏坐著的那個小孩。
“司馬昭何在?”
司馬昭趕緊跪到殿前,一躬到底:“臣司馬昭拜見陛下。”
劉封點點頭:“你抬起頭來。”
“是!”
司馬昭抬起頭,雖仰望劉封,卻目光閃躲,看上去有些膽怯。
“你今年多大了?”
“臣……臣今年剛滿十歲。”
劉封點點頭:
“汝……思父否?”
司馬昭一愣,沒想到劉封竟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一時間他有些不知該如何迴答。
說思父!
父親是誣陷丞相的壞人。
乃當今陛下最恨之人。
說不思父。
那便是不孝,亦是當今陛下最恨之人。
“我……我……”
作為一個孩童,他能看清這一點,卻不知該如何應對。
最終他說道:“我雖思念父親,但……不苟同於父親之舉。”
劉封饒有意味的一笑:“果是忠孝兩全之子。”
司馬昭緊張的跪在地上,等候命運的安排。
“既忠臣,當許你勳爵,既孝子,當允你守孝。”
“陛下……”
“朕已將仲達葬在虎塚村,汝可願在那裏為其守孝。”
“臣……臣願意。”
劉封點點頭:“既有功,當賜一勳爵……朕希望你在虎塚村安然妥善,樂享天年,把塚虎村改為安樂鄉,就封你個……安樂公……”
他沒有問司馬昭,而是轉頭問劉禪:“阿鬥,你覺得如何?”
阿鬥點點頭:“這個名字很好,真的很適合他。”
“那就這麽辦?”
“大哥真仁義之君也。”
然後阿鬥給司馬昭使了個眼色:“還不快快謝恩啊……”
司馬昭趕緊躬身下拜:
“謝陛下。”
司馬懿剩餘族親皆放在安樂鄉。
命重兵把守,若無詔令,不可出安樂鄉一步。
封罷司馬昭,功臣分封已經差不多了。
這時候,李嚴拱手上前:“陛下,群臣皆已封爵,然世人皆知陛下功蓋寰宇,天下無敵,是不是也該……”
劉封很疑惑:“朕既是皇帝,還有什麽可封的?”
李嚴笑了笑:“臣的意思是,以陛下之功績,完全可以登泰山,以拜禪!”
劉封笑了笑:“朕命費先生閱讀詔書時,未曾避諱,各位也不必如此。正方說的是封禪吧。”
李嚴點點頭:“封禪泰山之帝王共有三位,乃秦皇嬴政,我大漢武帝以及光武帝皆文治武功彪炳於世,而如今,陛下匡漢室於困危,三造大漢,功績遠勝三帝。
當有資格於泰山封禪。”
他話說完,台下文武皆跟著響應,就連諸葛亮都點頭讚許,覺得此事可行。
關羽嗬嗬一笑:“正方此言有理,陛下之功,當行泰山封禪之禮。”
劉封淡淡一笑,心中有了計較,卻擺擺手:“泰山封禪,需文治武功名傳於世,朕雖有武功,卻無文治,實無麵目登泰山封禪。”
法正上前說道:“陛下,您詩文享譽天下。當得起武皇帝,亦當得起文皇帝。怎說無此資格?”
劉封搖搖頭:“文采與文治不可混為一談。文采再好,不得使國泰久安,民生富庶,亦非文治皇帝也。”
“陛下!”
黃權搖搖頭,拱手出列:“據臣所知,陛下治江夏、治江陵、治漢中、治漢陽皆有大成,士族競相擁護,百姓交口稱讚。怎說無問治之功?”
黃權本為烈臣,但他對此時的劉封那是奉若神聖,萬般推崇。
但劉封還是謙虛的擺了擺手:“治一郡之地,怎能與治國同日而語?夫文治者,當定國策,安天下,福臣民,清政法,舉人才,清貧困。對此,朕皆無功也!”
說到此,劉封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有種英雄壯誌難酬的感覺。
世人皆知三興大漢劉封身為皇帝,功高至偉。
他不肯泰山封禪,卻讓那些已經封了勳爵之臣,有些如坐針氈。
法正適時上前,拱手道:“陛下,您於江夏、江陵、漢中以及漢陽皆有政策,並成效匪淺。這足以說明陛下有治世之功。
陛下,您何不在此製定國策,我等願齊力執行,以成陛下文治之功。”
劉封心中感慨。
難怪父親喜歡法正,他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你最舒服的助攻。
劉封點點頭,似乎對泰山封禪頗為向往。
而法正的話,也使得眾臣皆盡響應。
大家都覺得劉封這樣完美的帝王,若沒能完成封禪,那就太可惜了。
劉封點點頭:“既如此,那朕便在此提出三條國策,還望眾公支持。”
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有誰能不支持啊!
眾臣齊齊拜道:“願奉陛下國策。”
“好!”劉封點點頭:“那請各位記好:
這第一條國策:攤丁入畝!
盡可能使百姓有田種,按人口比例分配田地,免得富者有田無種,使地荒蕪,又或是窮者有力無地,走投無路。
這第二條國策:便是科舉選拔。
三年一次科考,無計貴賤,選拔有德有能入朝為仕,免如桓靈帝時,奸臣惡宦互相推舉,使朝堂奸佞當道。
這第三條國策,開辦學堂,分文政與理工,士族子弟可修文政亦可修理工,百姓子弟可修理工。
亦科考選拔,績優者,可重用,於國有功者,亦可以此封爵。
此三條國策,若得功成,朕方有臉麵去泰山封禪。
朕能否去得上泰山,在此,便拜托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