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武侯諸葛亮,拳拳臣子心
三國:炮灰劉封逆襲之路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諸葛亮明白,眼前的這個對手絕非普通的魏將。
他是一個暗藏韜晦,陰沉內斂,聰明至極的對手。
可惜的是,他偏偏遇見了陛下,還有……自己。
臨行前,陛下便跟他言明,如遇司馬懿,必小心應付。
陛下的辦法很絕,也很保守,更很隱蔽。
因為誰也想不到一個公認天下第一的神將,會如此重視一個名氣平平的新興魏將。
他曾想,莫非是陛下因長安之敗,心中有火氣,非報此仇不可?
這也不像陛下的胸襟?
後來,諸葛亮明白了,陛下那毒辣的眼光,早已將司馬懿這個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和陛下的幾番配合,東西輪流出兵,將司馬懿溜得無所適從,疲於奔命。
但這怪不得司馬懿。
如今季漢部隊雖和魏軍相差無幾,但人才濟濟,謀臣武將不勝枚舉。
司馬懿有什麽?
手下能獨當一麵的大將太少了,很多事都必須親力親為。
這讓諸葛亮多少有些心疼司馬懿。
因為從現在看來,司馬懿的確是個忠心耿耿的魏臣。
他若死戰於此,為大魏盡忠,必成千古美名。
諸葛亮也一定會親自去他的墳前祭拜,並表奏劉封,善待其家眷。
因為換做是他是司馬懿,他就會那麽做。
他也教育他的兒子,學生皆是如此。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肝膽臣心,久煉成金!
哪怕陛下幾次三番懷疑於我,哪怕陛下以家眷相脅,哪怕……
不!
我家陛下絕不會這麽做,他甚至將整個西線的指揮權全都給了自己。
可是曹丕……
他明白,曹丕也有曹丕的為難之處。
他不像陛下那麽聰明,也不像陛下那般強勢。
他需要權衡謀士的建議,製衡各個派係間的力量。
難免會對臣子做出錯誤的判斷。
諸葛亮心中有些慶幸,又替司馬懿感到苦澀。
他不是不想殺了司馬懿,隻是不想這個惺惺相惜的對手真的走向弑主之路,背上千古罵名。
如果司馬懿肯在此時出城交戰,他甚至願意幫助司馬懿一把,率大軍應戰。
然後徹底擊潰司馬懿的四十萬大軍,殺掉司馬懿以成全他的忠義之名!
然而,今時今日,司馬懿竟給了他寫一封字條。
他從這張字條中看到了濃濃的殺意。
於是,他想勸勸司馬懿,別去做個亂臣賊子。
或許……
曹丕真的沒有對不起他。
他隻是做了一個尋常帝王該做的一切罷了。
但此時的司馬懿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智,根本聽不進去諸葛亮的話,他憤怒的撕了諸葛亮的字條。
第二天,便拔營東去。
魏延迴報:“丞相,司馬懿大軍已經拔營離開了!咱們要不要立刻攻打弘農?”
“不,再等等吧!”
“喏!”
魏延領命離去,帳房內,剩馬謖,馬良,呂凱,薑維,諸葛喬,諸葛恪幾個人。
這些人,莫非他的兒子侄子便是他的學生,都是與他十分親近的人。
諸葛亮歎了一口氣,神色有些憂鬱:“仲達終非我類……哎……”
馬謖問道:“丞相,這是何意?”
“司馬懿此行,恐與曹丕決裂,怕是要行弑君叛主之事啊!”
這時候,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很傲嬌的說道:“叔父,我倒覺得司馬懿這麽做沒什麽不對!”
說話的是諸葛恪。
諸葛瑾駐守南中,這次北伐,諸葛亮也將他帶進軍中曆練,今年十六七歲,與薑維年紀相仿,其人聰明伶俐,不亞於薑維。
諸葛亮抬頭以一種玩味的眼神看著他:“你……覺得司馬懿做得對?”
“哼,先是那曹丕待司馬懿不仁,司馬懿才對他不義,禮尚往來,這怪不得司馬懿?”
聞聽此言,諸葛亮眉頭緊皺。
“元遜啊!身為人臣,出征為將,便是將國家的生死存亡放在你的肩頭。自當忠君報國,以死效命,如此計較,君臣安有信也?國家安有命在?”
諸葛亮說的很大聲,他很少說話這麽大聲,似乎已經動了怒。
諸葛恪卻絲毫不懼,他昂起了頭:“那叔父,我且問你,倘若你是那司馬懿,你又當如何?”
“肩負大任,自當熬身損心,勵誌竭精,護佑百姓,誓死報國!”
諸葛亮迴答得斬釘截鐵。
然而,諸葛恪又繼續問道:
“倘若,陛下在你出征時殺了叔父的家眷,又當如何?”
“大膽!”諸葛喬大罵:“汝敢在大帳胡言亂語!”
說著,上前抓著諸葛恪的領子就要動手。
“喬兒,放開……”
“父親!”
“你雖為吾兒,卻是恪兒胞弟,你可知,陛下最忌諱什麽?”
諸葛喬:“……”
薑維說道:“陛下最忌諱兄弟相殘。”
諸葛喬想了想,也朗聲道:“可陛下也不會允許任何人汙蔑其父啊!”
“這……”一句話,給薑維問住了。
說得還真有道理。
諸葛亮苦笑著搖搖頭:“你先放開!”
“是,父親!”
諸葛亮走上前,靜靜看著諸葛恪,他並沒有責備諸葛恪,而是認真的迴答了諸葛恪的問題。
“倘若陛下真如曹丕,我亦無他法,唯有先拚力拒敵,保國安民,待大軍得勝,再以死明誌,以正吾心!”
諸葛亮的聲音不大,但一字一句都斬釘截鐵,堅定不移。
這讓在場的幾個年輕人都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敬意。
丞相不是隨便敷衍,而是真會這麽做,這也是他和司馬懿最大的不同。
“你們可知,你們有多幸運?”
幾人互相望了望,不明所以。
“先帝也好,陛下也好,皆不會如曹丕孫權一般,他們都是千古難遇的明君賢主。這意味著,你們也有機會成為千古賢臣!”
他又看向了諸葛恪:
“你們記著,在我孔明帳下之人,必須忠於陛下,忠於國家,忠於百姓,但有計較得失,心懷私利者,當立刻滾出我的營帳,他不配成為陛下的臣子。”
諸葛亮平日裏說話溫文爾雅,從不吐露尖銳利言,但今天他說得很不客氣,似乎是動了真情,也動了真怒。
幾個青年一起拱手:“弟子明白。”
諸葛恪也終於理解了父親和叔父的不同,他也拱手道:“叔父,侄兒明白了。”
他是一個暗藏韜晦,陰沉內斂,聰明至極的對手。
可惜的是,他偏偏遇見了陛下,還有……自己。
臨行前,陛下便跟他言明,如遇司馬懿,必小心應付。
陛下的辦法很絕,也很保守,更很隱蔽。
因為誰也想不到一個公認天下第一的神將,會如此重視一個名氣平平的新興魏將。
他曾想,莫非是陛下因長安之敗,心中有火氣,非報此仇不可?
這也不像陛下的胸襟?
後來,諸葛亮明白了,陛下那毒辣的眼光,早已將司馬懿這個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和陛下的幾番配合,東西輪流出兵,將司馬懿溜得無所適從,疲於奔命。
但這怪不得司馬懿。
如今季漢部隊雖和魏軍相差無幾,但人才濟濟,謀臣武將不勝枚舉。
司馬懿有什麽?
手下能獨當一麵的大將太少了,很多事都必須親力親為。
這讓諸葛亮多少有些心疼司馬懿。
因為從現在看來,司馬懿的確是個忠心耿耿的魏臣。
他若死戰於此,為大魏盡忠,必成千古美名。
諸葛亮也一定會親自去他的墳前祭拜,並表奏劉封,善待其家眷。
因為換做是他是司馬懿,他就會那麽做。
他也教育他的兒子,學生皆是如此。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肝膽臣心,久煉成金!
哪怕陛下幾次三番懷疑於我,哪怕陛下以家眷相脅,哪怕……
不!
我家陛下絕不會這麽做,他甚至將整個西線的指揮權全都給了自己。
可是曹丕……
他明白,曹丕也有曹丕的為難之處。
他不像陛下那麽聰明,也不像陛下那般強勢。
他需要權衡謀士的建議,製衡各個派係間的力量。
難免會對臣子做出錯誤的判斷。
諸葛亮心中有些慶幸,又替司馬懿感到苦澀。
他不是不想殺了司馬懿,隻是不想這個惺惺相惜的對手真的走向弑主之路,背上千古罵名。
如果司馬懿肯在此時出城交戰,他甚至願意幫助司馬懿一把,率大軍應戰。
然後徹底擊潰司馬懿的四十萬大軍,殺掉司馬懿以成全他的忠義之名!
然而,今時今日,司馬懿竟給了他寫一封字條。
他從這張字條中看到了濃濃的殺意。
於是,他想勸勸司馬懿,別去做個亂臣賊子。
或許……
曹丕真的沒有對不起他。
他隻是做了一個尋常帝王該做的一切罷了。
但此時的司馬懿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智,根本聽不進去諸葛亮的話,他憤怒的撕了諸葛亮的字條。
第二天,便拔營東去。
魏延迴報:“丞相,司馬懿大軍已經拔營離開了!咱們要不要立刻攻打弘農?”
“不,再等等吧!”
“喏!”
魏延領命離去,帳房內,剩馬謖,馬良,呂凱,薑維,諸葛喬,諸葛恪幾個人。
這些人,莫非他的兒子侄子便是他的學生,都是與他十分親近的人。
諸葛亮歎了一口氣,神色有些憂鬱:“仲達終非我類……哎……”
馬謖問道:“丞相,這是何意?”
“司馬懿此行,恐與曹丕決裂,怕是要行弑君叛主之事啊!”
這時候,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很傲嬌的說道:“叔父,我倒覺得司馬懿這麽做沒什麽不對!”
說話的是諸葛恪。
諸葛瑾駐守南中,這次北伐,諸葛亮也將他帶進軍中曆練,今年十六七歲,與薑維年紀相仿,其人聰明伶俐,不亞於薑維。
諸葛亮抬頭以一種玩味的眼神看著他:“你……覺得司馬懿做得對?”
“哼,先是那曹丕待司馬懿不仁,司馬懿才對他不義,禮尚往來,這怪不得司馬懿?”
聞聽此言,諸葛亮眉頭緊皺。
“元遜啊!身為人臣,出征為將,便是將國家的生死存亡放在你的肩頭。自當忠君報國,以死效命,如此計較,君臣安有信也?國家安有命在?”
諸葛亮說的很大聲,他很少說話這麽大聲,似乎已經動了怒。
諸葛恪卻絲毫不懼,他昂起了頭:“那叔父,我且問你,倘若你是那司馬懿,你又當如何?”
“肩負大任,自當熬身損心,勵誌竭精,護佑百姓,誓死報國!”
諸葛亮迴答得斬釘截鐵。
然而,諸葛恪又繼續問道:
“倘若,陛下在你出征時殺了叔父的家眷,又當如何?”
“大膽!”諸葛喬大罵:“汝敢在大帳胡言亂語!”
說著,上前抓著諸葛恪的領子就要動手。
“喬兒,放開……”
“父親!”
“你雖為吾兒,卻是恪兒胞弟,你可知,陛下最忌諱什麽?”
諸葛喬:“……”
薑維說道:“陛下最忌諱兄弟相殘。”
諸葛喬想了想,也朗聲道:“可陛下也不會允許任何人汙蔑其父啊!”
“這……”一句話,給薑維問住了。
說得還真有道理。
諸葛亮苦笑著搖搖頭:“你先放開!”
“是,父親!”
諸葛亮走上前,靜靜看著諸葛恪,他並沒有責備諸葛恪,而是認真的迴答了諸葛恪的問題。
“倘若陛下真如曹丕,我亦無他法,唯有先拚力拒敵,保國安民,待大軍得勝,再以死明誌,以正吾心!”
諸葛亮的聲音不大,但一字一句都斬釘截鐵,堅定不移。
這讓在場的幾個年輕人都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敬意。
丞相不是隨便敷衍,而是真會這麽做,這也是他和司馬懿最大的不同。
“你們可知,你們有多幸運?”
幾人互相望了望,不明所以。
“先帝也好,陛下也好,皆不會如曹丕孫權一般,他們都是千古難遇的明君賢主。這意味著,你們也有機會成為千古賢臣!”
他又看向了諸葛恪:
“你們記著,在我孔明帳下之人,必須忠於陛下,忠於國家,忠於百姓,但有計較得失,心懷私利者,當立刻滾出我的營帳,他不配成為陛下的臣子。”
諸葛亮平日裏說話溫文爾雅,從不吐露尖銳利言,但今天他說得很不客氣,似乎是動了真情,也動了真怒。
幾個青年一起拱手:“弟子明白。”
諸葛恪也終於理解了父親和叔父的不同,他也拱手道:“叔父,侄兒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