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傅士仁的抉擇
三國:炮灰劉封逆襲之路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位文臣終究拗不過一個身經百戰的武將,劉封三拜結束,兩人早已哭成淚人。
劉封知道,自己終究將諸葛亮和季漢的命運再次綁在了一起。
可以放心的伐吳了。
劉封笑了笑:
“此行勝負未知,二位不必哭泣,我若成功複仇而歸,咱們君臣把酒言歡!”
諸葛亮孫乾一起拱手相拜:“陛下,必全勝而歸……”
……
籌備半月,既到出征之日,劉封於昭烈帝廟前焚香跪拜。
劉備的塑像為能工巧匠製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劉封看著劉備的塑像,眼淚又流了出來:
“父親,孩兒要去為您報仇了。此行東吳,必血債血償!請佑孩兒得勝而歸!到時與丞相,二叔三叔共同出兵北伐,恢複漢室!待天下已定,得見三興大漢之日,孩兒便退位讓賢,扶立禪弟為大漢皇帝。”
說著劉封對著劉備的塑像拜了三拜。
“啪嗒!”
抬頭望向塑像,塑像臉頰有水流下,仿似淚水,竟落於塑像足尖之前。
劉封激動道:
父親,您難道看到了嗎?
猛然轉過身。
廟外,已有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
劉封心中一酸,別是廟中漏了水,澆到了父親。
當即命人檢修棚頂。
然後來到大殿之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命宦官宣讀立劉禪為皇太弟的聖旨,以及伐吳檄文。
他身著金盔金甲,拔出雙股鴛鴦劍,盡顯豪邁的帝王之氣!
那原本是劉備的佩劍。
他將鴛劍收迴劍鞘之中,將鴦遞給諸葛亮。
劉封威嚴高喊:
“朕出征之日,丞相以此佩劍統領益州,謹以此劍代表皇命!文武百官謹記,當奉命而行,違丞相令者便如欺君也!定斬不赦!”
眾臣高唿萬歲,諸葛亮跪拜接劍。
然後,劉封看了看三員副將。
吳懿,北伐良將,吃過一次虧了,斷不會吃第二次!
黃權,其忠勇果敢,文武雙全,生性耿直,做事穩妥可靠,不遺餘力。
淩統,忠貞義士,水戰高手,通曉東吳地形,無奈叛吳,已成劉封死黨。
現在,這三人都是穩妥之人。
伐吳,按攻擊力,關張加上自己足夠了。
“出發!”
大纛旗招展,劉字旗飄揚,金盔金甲熠熠生輝!
便是農夫兵,扛著斧頭鐵鍬,都帶著濃濃的複仇之氣。
“陛下,咱們先去何處?”
“去涪陵,和二叔三叔匯合!”
……
兩日前。
荊州,南郡!
諸葛瑾驅馬速行,一日數百裏。
風塵仆仆,直迴南郡。
孫權親自相迎:“子瑜,此去辛苦了。”
諸葛瑾笑了笑:“為國事,士必寧死而往!”
孫權最關心的問題:“那劉備死後何人繼承蜀漢大統?”
諸葛瑾歎了一口氣:“劉封也!”
“什麽?”
孫權皺皺眉,顯然這不是他想聽到的結果。
“那蜀漢政局如何?”
諸葛瑾說道:“看似很穩,實則……”
“實則如何?”
“實則危機重重也!”
孫權興奮道:“怎個危機重重?”
“劉封登基之日臣也在場,可蹊蹺的是卻不見關張二將身影。”
“哦??”
孫權沉思起來:“他們不在……那做什麽去了?”
“我問孔明,孔明言之,乃被劉封派往別處。”
“哦?”
孫權皺著眉沉思起來,然後點點頭。
“你說,那二將會去何處?”
“臣不知?但……應該不會是被劉封派出!”
孫權點點頭:“是啊,關張二人皆蜀漢重臣,怎可連皇帝的登基都不參加就被派出?什麽任務比皇帝登基還重要?”
然後,他問一旁張昭:“子布先生,你如何看?”
一旁的張昭捋著胡子笑了笑:“兩種可能,一種是真被派出,那劉封怕其二將於其登基之日惹出事端,便提早將二人攆出南鄭。一種是並未被派出,而是二將怕被劉封所害,故意相離。”
孫權沉思著點點頭,他覺得張昭的話很有道理。
現在是蜀漢權力更迭之時,當位者最應該做的不是報不報什麽仇,而是如何穩妥的將權力交接到自己的手裏。
換他,他就會這麽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封還得感激他,若不是他,劉備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日,將皇位傳給劉禪。
而關羽張飛沒參加劉封的登基大典,無論是劉封攆他們離開,還是他們自己主動離開,都說明一件事,就是劉封和這兩個蜀漢舉足輕重的武將似乎產生了某種分歧。
再往深了想想。
關羽張飛是劉備生死兄弟,劉備既被我東吳所殺,此二人必想找我複仇,以至於催劉封出兵。
而劉封作為皇帝,想的肯定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位。
現在蜀漢內外危機重重,國命危在旦夕,他怎有精力來搞我東吳?
故而叔侄反目……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的合情合理。
他既不敢來打我東吳,那何不趁這個機會滅掉蜀漢!
曹魏得漢中,孤得西川?
不!
漢中西川,孤都想要!
孫權想到這,徹底放下心來:“著呂蒙,與十萬兵馬,與孤進攻涪陵!此戰定將蜀漢餘孽一網打盡!”
而這時,虞翻拱手出列:“吳王,臣有一計,可兵不刃血奪下涪陵……”
……
幾天後,涪陵太守傅士仁拿著虞翻送來的書信,陷入了沉思。
季漢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盡早選擇退路似乎是最為明智的結果。
隻要將涪陵獻出,引東吳大軍長驅直入,再賣了關張,便可為東吳立下曠世大功,而自己便可加官進祿……
但想到和劉備一路走來,曆盡艱辛坎坷,始終不離不棄,若在此時倒戈,一輩子累積的人品可就全沒了。
可是若繼續在季漢這邊,有恐兵敗不說,還失去了建功立業機會。
傅士仁想了整整一宿。
終於,給虞翻迴了信。
虞翻接到信大喜,當即前來和傅士仁相見。
傅士仁盛情邀請。
並邀吳王入關。
孫權大喜過望,但謹慎的他並沒有入關,而是命呂蒙帶大軍入駐涪陵。
在傅士仁的陪伴下,呂蒙帶大軍趾高氣昂的進入涪陵,傅士仁請呂蒙參觀涪陵的風土人情。
而沒人知道,大道叢林裏的陰暗角落,龐德的箭正瞄準傅士仁的胸口。
他咬咬牙:“陛下猜的不錯,此人果不可靠!待吾殺之!”
然而,看著他帶呂蒙走的方向,龐德又疑惑的緩緩的放下了箭。
……
呂蒙笑道:“士仁兄乃識時務之士,呂蒙佩服!”
傅士仁慚愧的笑了笑:“士仁乃無能之臣,不過混口飯吃而已!”
呂蒙笑道:“今若得涪陵,便是我東吳的曠世功臣……”
“曠世功臣我是當不得咯,但……小功還是當得的!”
“這怎麽是小功?”
傅士仁想起半月前與張飛與他把酒,八尺的漢子哭成了淚人。
他淡淡的笑了笑,忽然猛的一抽戰馬,戰馬長嘶一聲竟向前飛奔而去。
劉封知道,自己終究將諸葛亮和季漢的命運再次綁在了一起。
可以放心的伐吳了。
劉封笑了笑:
“此行勝負未知,二位不必哭泣,我若成功複仇而歸,咱們君臣把酒言歡!”
諸葛亮孫乾一起拱手相拜:“陛下,必全勝而歸……”
……
籌備半月,既到出征之日,劉封於昭烈帝廟前焚香跪拜。
劉備的塑像為能工巧匠製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劉封看著劉備的塑像,眼淚又流了出來:
“父親,孩兒要去為您報仇了。此行東吳,必血債血償!請佑孩兒得勝而歸!到時與丞相,二叔三叔共同出兵北伐,恢複漢室!待天下已定,得見三興大漢之日,孩兒便退位讓賢,扶立禪弟為大漢皇帝。”
說著劉封對著劉備的塑像拜了三拜。
“啪嗒!”
抬頭望向塑像,塑像臉頰有水流下,仿似淚水,竟落於塑像足尖之前。
劉封激動道:
父親,您難道看到了嗎?
猛然轉過身。
廟外,已有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
劉封心中一酸,別是廟中漏了水,澆到了父親。
當即命人檢修棚頂。
然後來到大殿之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命宦官宣讀立劉禪為皇太弟的聖旨,以及伐吳檄文。
他身著金盔金甲,拔出雙股鴛鴦劍,盡顯豪邁的帝王之氣!
那原本是劉備的佩劍。
他將鴛劍收迴劍鞘之中,將鴦遞給諸葛亮。
劉封威嚴高喊:
“朕出征之日,丞相以此佩劍統領益州,謹以此劍代表皇命!文武百官謹記,當奉命而行,違丞相令者便如欺君也!定斬不赦!”
眾臣高唿萬歲,諸葛亮跪拜接劍。
然後,劉封看了看三員副將。
吳懿,北伐良將,吃過一次虧了,斷不會吃第二次!
黃權,其忠勇果敢,文武雙全,生性耿直,做事穩妥可靠,不遺餘力。
淩統,忠貞義士,水戰高手,通曉東吳地形,無奈叛吳,已成劉封死黨。
現在,這三人都是穩妥之人。
伐吳,按攻擊力,關張加上自己足夠了。
“出發!”
大纛旗招展,劉字旗飄揚,金盔金甲熠熠生輝!
便是農夫兵,扛著斧頭鐵鍬,都帶著濃濃的複仇之氣。
“陛下,咱們先去何處?”
“去涪陵,和二叔三叔匯合!”
……
兩日前。
荊州,南郡!
諸葛瑾驅馬速行,一日數百裏。
風塵仆仆,直迴南郡。
孫權親自相迎:“子瑜,此去辛苦了。”
諸葛瑾笑了笑:“為國事,士必寧死而往!”
孫權最關心的問題:“那劉備死後何人繼承蜀漢大統?”
諸葛瑾歎了一口氣:“劉封也!”
“什麽?”
孫權皺皺眉,顯然這不是他想聽到的結果。
“那蜀漢政局如何?”
諸葛瑾說道:“看似很穩,實則……”
“實則如何?”
“實則危機重重也!”
孫權興奮道:“怎個危機重重?”
“劉封登基之日臣也在場,可蹊蹺的是卻不見關張二將身影。”
“哦??”
孫權沉思起來:“他們不在……那做什麽去了?”
“我問孔明,孔明言之,乃被劉封派往別處。”
“哦?”
孫權皺著眉沉思起來,然後點點頭。
“你說,那二將會去何處?”
“臣不知?但……應該不會是被劉封派出!”
孫權點點頭:“是啊,關張二人皆蜀漢重臣,怎可連皇帝的登基都不參加就被派出?什麽任務比皇帝登基還重要?”
然後,他問一旁張昭:“子布先生,你如何看?”
一旁的張昭捋著胡子笑了笑:“兩種可能,一種是真被派出,那劉封怕其二將於其登基之日惹出事端,便提早將二人攆出南鄭。一種是並未被派出,而是二將怕被劉封所害,故意相離。”
孫權沉思著點點頭,他覺得張昭的話很有道理。
現在是蜀漢權力更迭之時,當位者最應該做的不是報不報什麽仇,而是如何穩妥的將權力交接到自己的手裏。
換他,他就會這麽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封還得感激他,若不是他,劉備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日,將皇位傳給劉禪。
而關羽張飛沒參加劉封的登基大典,無論是劉封攆他們離開,還是他們自己主動離開,都說明一件事,就是劉封和這兩個蜀漢舉足輕重的武將似乎產生了某種分歧。
再往深了想想。
關羽張飛是劉備生死兄弟,劉備既被我東吳所殺,此二人必想找我複仇,以至於催劉封出兵。
而劉封作為皇帝,想的肯定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位。
現在蜀漢內外危機重重,國命危在旦夕,他怎有精力來搞我東吳?
故而叔侄反目……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麽的合情合理。
他既不敢來打我東吳,那何不趁這個機會滅掉蜀漢!
曹魏得漢中,孤得西川?
不!
漢中西川,孤都想要!
孫權想到這,徹底放下心來:“著呂蒙,與十萬兵馬,與孤進攻涪陵!此戰定將蜀漢餘孽一網打盡!”
而這時,虞翻拱手出列:“吳王,臣有一計,可兵不刃血奪下涪陵……”
……
幾天後,涪陵太守傅士仁拿著虞翻送來的書信,陷入了沉思。
季漢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盡早選擇退路似乎是最為明智的結果。
隻要將涪陵獻出,引東吳大軍長驅直入,再賣了關張,便可為東吳立下曠世大功,而自己便可加官進祿……
但想到和劉備一路走來,曆盡艱辛坎坷,始終不離不棄,若在此時倒戈,一輩子累積的人品可就全沒了。
可是若繼續在季漢這邊,有恐兵敗不說,還失去了建功立業機會。
傅士仁想了整整一宿。
終於,給虞翻迴了信。
虞翻接到信大喜,當即前來和傅士仁相見。
傅士仁盛情邀請。
並邀吳王入關。
孫權大喜過望,但謹慎的他並沒有入關,而是命呂蒙帶大軍入駐涪陵。
在傅士仁的陪伴下,呂蒙帶大軍趾高氣昂的進入涪陵,傅士仁請呂蒙參觀涪陵的風土人情。
而沒人知道,大道叢林裏的陰暗角落,龐德的箭正瞄準傅士仁的胸口。
他咬咬牙:“陛下猜的不錯,此人果不可靠!待吾殺之!”
然而,看著他帶呂蒙走的方向,龐德又疑惑的緩緩的放下了箭。
……
呂蒙笑道:“士仁兄乃識時務之士,呂蒙佩服!”
傅士仁慚愧的笑了笑:“士仁乃無能之臣,不過混口飯吃而已!”
呂蒙笑道:“今若得涪陵,便是我東吳的曠世功臣……”
“曠世功臣我是當不得咯,但……小功還是當得的!”
“這怎麽是小功?”
傅士仁想起半月前與張飛與他把酒,八尺的漢子哭成了淚人。
他淡淡的笑了笑,忽然猛的一抽戰馬,戰馬長嘶一聲竟向前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