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九層觀星台
穿越後得人族氣運:重新封神 作者:長平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懷玉拿出地圖給女孩看,並告訴女孩現在的華夏是一個叫做“唐”的王朝統治,都城在‘長安’,並指出了地圖的位置,告訴她們,自己從大海邊上的港口出發,坐輪船來到這個地方,並把航線告訴了他們
女孩和幾位長老看了看地圖,詢問了一些問題,她們並不知道現在華夏變成了這樣子,隻知道他們來的時候,在發生戰爭的那些歲月,海平麵上升,淹沒了自己叫做‘夏國’的地方,在成立‘夏國’,人們都生活在北邊的,更北邊是冰封的,北邊的人都往南遷,就遷到了南邊的大片幹涸溫暖的河穀地帶,建立的‘夏國’,大家開始合作,農耕,知道後來發生了大火,洪水,北邊的冰封開始融化,華夏大地出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夏國’,沒有來得及北返的人就留在了當地的山上,北返的幾個部族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因為神農氏原本居住的地方變成了一片汪洋,有巢氏居住的地方變成一片澤國,在那個漫長的歲月裏,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原本知道農耕的曆法失效了,大地一片陰沉,一片死寂,太陽北遮天蔽日的雲霧遮擋,死了很多很多
她的祖先女媧氏為了迴到原本生活的地區,和神農氏,有巢氏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一邊戰鬥一邊修訂新的曆法,在太陽慢慢出現在人們的頭上之後,就對太陽曆進行修訂,時至今日,部落還有觀星台,對太陽曆法進行修訂
“你說的是否是歲星曆失去了指導農耕的作用,從而根據太陽的運動,在原本的太陽曆上修訂新的曆法,找新的星星坐標”
“對,這個曆法的修訂,部落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好多人因為誤了農耕而死去,活下來的人為了抵禦周邊部落的搶奪,展開了追殺也複仇”
“所以,你們是追殺其他部落一路追到這裏的?”
秦懷玉在地圖上勾勒了幾個大的湖泊群,比如巨野澤,雲夢澤,瀚海的存在,然後畫出了幾條線路,其中一條線路跟這次航海幾乎重疊,唯一不同的是,一條是陸路,一條是水路
女孩看了看,從身上解下一個牛皮袋子,從裏麵取出一張已經發黃有些腐爛的牛皮,牛上勾勾畫畫依稀可以辨別有一些路線的記載
巧合的是,幾乎和這次路線差不多
“你知道南遷的夏國在哪裏麽?”
“不知道,這是部落的一個古老傳說,隻在首領臨死之前口口相傳告訴給下一任先知和首領,但是你的圖上標注的長安所在的地區,是古老的神農氏居住的地方,圖上標注的劍南道大概是女媧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巢氏聚在江南道各地,很久很久以前,久到還沒有發生冰封之前,人們就是這樣生活的”
“後來呢?”
“後來,天氣寒冷,北方一片冰封,神農氏被迫南遷玉有巢氏發生戰爭,冰封蔓延到女媧族生活的盆地,幾個部族都還是南遷,與當地的部落展開長期的戰爭,冰封導致海水枯竭,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幾個部族都死了很多人,於是開始合作,在南邊的盆地建立了‘夏國’,共同抵禦突如其來的災難,在那裏,我們繼續使用太陽曆,太陰曆,歲星曆,養牛羊,種稻穀,安居樂業”
“後來因為一場大地震,引發大火,火山噴發,遮天蔽日,冰封融化,造成華夏大地大量洪水,海水上漲,淹沒了家園,大家不得不再次北返,開始搶奪地盤,開始了長期的戰爭和仇殺”秦懷玉接著女孩的話說道
“是的,女媧族派出了還幾支追殺的隊伍,向東,西,北幾個方向追殺神農氏,我們隻是其中一支”
聽完女孩的故事,李淳風好像恍然大悟
“王爺,太不可思議了”
“沒有什麽不可思議的,在黃帝以前,有更璀璨的華夏文明,經曆數次自然災害,華夏先民屢次與自然做作鬥爭,才有了今天的大唐盛世”
“黃帝,你說黃帝?”
“你知道黃帝?”李淳風問那個女孩
“滔天的洪水,道路隔絕,人們在華夏大地分為北方的玄帝,中央的黃帝,南方的白帝,東麵的青帝,東南的赤帝,先輩說,那是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大家都為了曆法而四處奔走,日晷重新測定,重新觀測太陽,月亮,歲星的運動規律”
“王爺,首領說的這個是一個傳說,可是聽起來感覺是真的”李淳風好像在一些古書上看過類似的記載
“是真的,很多傳說隻是因為人們不識字,隻能口口相傳,九了就變成傳說,實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先輩追殺到這片土地,也追丟了目標,很多年以後,我們得知他們
生活南邊很遠的叢林裏”
“你們的觀星台,能帶我們去看看麽”
女孩帶著秦懷玉朝向東邊的大山走去,走了大約一個時辰,在一片山坡上,看到了幾座觀星台,一個四四方方的石製方台,底部寬,頂部窄,遠處看就像一個巨大的墳堆,秦懷玉看到這個觀星台,腦海中出現的是‘始皇陵封土堆’的樣子
最大的一座觀星台有一百米高,四麵都有台階,沒上一層,就縮小一些尺寸,一共分九層,最頂層放著日晷
“這是九層觀星台,跟長安欽天監的觀星台如此相似”李淳風看著這高高的觀星台,不禁感歎,這輩子還能看見如此雄偉的觀星台
“首領,在你們女媧族生活的盆地,就是劍南道,有這樣的觀星台麽”
“王爺,你為什麽這麽問,成都平原至今沒有發現如此大規模的觀星台”
“有,在地圖上的劍南道,雲南道都有,劍南道洛河之邊的觀星台是土製的方台,比這個觀星台還要高,雲南道的觀星台是石頭製的,比這個也更高,那就是族人觀星測曆的地方”
“啊!!!不會吧”李淳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天罡是劍南道人,沒聽他說起過”
“從未聽他說起過”
“我知道在哪裏,迴長安了,我告訴你在哪裏?”
“在哪裏?”
“你可知道成都城外有一座羊子山?”
“知道,王爺,你是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淳風聽袁天罡說過羊子山,袁天罡也曾登上過羊子山,按照袁天罡的描述,那確實酷似金字塔,聽秦懷玉這麽說,恍然大悟
李淳風默默的思考著什麽,在高台上駐足觀望,時而點頭稱頌
秦懷玉想到了始皇陵封土堆,莫非也是一座九層觀星台?
女孩和幾位長老看了看地圖,詢問了一些問題,她們並不知道現在華夏變成了這樣子,隻知道他們來的時候,在發生戰爭的那些歲月,海平麵上升,淹沒了自己叫做‘夏國’的地方,在成立‘夏國’,人們都生活在北邊的,更北邊是冰封的,北邊的人都往南遷,就遷到了南邊的大片幹涸溫暖的河穀地帶,建立的‘夏國’,大家開始合作,農耕,知道後來發生了大火,洪水,北邊的冰封開始融化,華夏大地出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夏國’,沒有來得及北返的人就留在了當地的山上,北返的幾個部族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因為神農氏原本居住的地方變成了一片汪洋,有巢氏居住的地方變成一片澤國,在那個漫長的歲月裏,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原本知道農耕的曆法失效了,大地一片陰沉,一片死寂,太陽北遮天蔽日的雲霧遮擋,死了很多很多
她的祖先女媧氏為了迴到原本生活的地區,和神農氏,有巢氏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一邊戰鬥一邊修訂新的曆法,在太陽慢慢出現在人們的頭上之後,就對太陽曆進行修訂,時至今日,部落還有觀星台,對太陽曆法進行修訂
“你說的是否是歲星曆失去了指導農耕的作用,從而根據太陽的運動,在原本的太陽曆上修訂新的曆法,找新的星星坐標”
“對,這個曆法的修訂,部落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好多人因為誤了農耕而死去,活下來的人為了抵禦周邊部落的搶奪,展開了追殺也複仇”
“所以,你們是追殺其他部落一路追到這裏的?”
秦懷玉在地圖上勾勒了幾個大的湖泊群,比如巨野澤,雲夢澤,瀚海的存在,然後畫出了幾條線路,其中一條線路跟這次航海幾乎重疊,唯一不同的是,一條是陸路,一條是水路
女孩看了看,從身上解下一個牛皮袋子,從裏麵取出一張已經發黃有些腐爛的牛皮,牛上勾勾畫畫依稀可以辨別有一些路線的記載
巧合的是,幾乎和這次路線差不多
“你知道南遷的夏國在哪裏麽?”
“不知道,這是部落的一個古老傳說,隻在首領臨死之前口口相傳告訴給下一任先知和首領,但是你的圖上標注的長安所在的地區,是古老的神農氏居住的地方,圖上標注的劍南道大概是女媧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巢氏聚在江南道各地,很久很久以前,久到還沒有發生冰封之前,人們就是這樣生活的”
“後來呢?”
“後來,天氣寒冷,北方一片冰封,神農氏被迫南遷玉有巢氏發生戰爭,冰封蔓延到女媧族生活的盆地,幾個部族都還是南遷,與當地的部落展開長期的戰爭,冰封導致海水枯竭,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幾個部族都死了很多人,於是開始合作,在南邊的盆地建立了‘夏國’,共同抵禦突如其來的災難,在那裏,我們繼續使用太陽曆,太陰曆,歲星曆,養牛羊,種稻穀,安居樂業”
“後來因為一場大地震,引發大火,火山噴發,遮天蔽日,冰封融化,造成華夏大地大量洪水,海水上漲,淹沒了家園,大家不得不再次北返,開始搶奪地盤,開始了長期的戰爭和仇殺”秦懷玉接著女孩的話說道
“是的,女媧族派出了還幾支追殺的隊伍,向東,西,北幾個方向追殺神農氏,我們隻是其中一支”
聽完女孩的故事,李淳風好像恍然大悟
“王爺,太不可思議了”
“沒有什麽不可思議的,在黃帝以前,有更璀璨的華夏文明,經曆數次自然災害,華夏先民屢次與自然做作鬥爭,才有了今天的大唐盛世”
“黃帝,你說黃帝?”
“你知道黃帝?”李淳風問那個女孩
“滔天的洪水,道路隔絕,人們在華夏大地分為北方的玄帝,中央的黃帝,南方的白帝,東麵的青帝,東南的赤帝,先輩說,那是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大家都為了曆法而四處奔走,日晷重新測定,重新觀測太陽,月亮,歲星的運動規律”
“王爺,首領說的這個是一個傳說,可是聽起來感覺是真的”李淳風好像在一些古書上看過類似的記載
“是真的,很多傳說隻是因為人們不識字,隻能口口相傳,九了就變成傳說,實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先輩追殺到這片土地,也追丟了目標,很多年以後,我們得知他們
生活南邊很遠的叢林裏”
“你們的觀星台,能帶我們去看看麽”
女孩帶著秦懷玉朝向東邊的大山走去,走了大約一個時辰,在一片山坡上,看到了幾座觀星台,一個四四方方的石製方台,底部寬,頂部窄,遠處看就像一個巨大的墳堆,秦懷玉看到這個觀星台,腦海中出現的是‘始皇陵封土堆’的樣子
最大的一座觀星台有一百米高,四麵都有台階,沒上一層,就縮小一些尺寸,一共分九層,最頂層放著日晷
“這是九層觀星台,跟長安欽天監的觀星台如此相似”李淳風看著這高高的觀星台,不禁感歎,這輩子還能看見如此雄偉的觀星台
“首領,在你們女媧族生活的盆地,就是劍南道,有這樣的觀星台麽”
“王爺,你為什麽這麽問,成都平原至今沒有發現如此大規模的觀星台”
“有,在地圖上的劍南道,雲南道都有,劍南道洛河之邊的觀星台是土製的方台,比這個觀星台還要高,雲南道的觀星台是石頭製的,比這個也更高,那就是族人觀星測曆的地方”
“啊!!!不會吧”李淳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天罡是劍南道人,沒聽他說起過”
“從未聽他說起過”
“我知道在哪裏,迴長安了,我告訴你在哪裏?”
“在哪裏?”
“你可知道成都城外有一座羊子山?”
“知道,王爺,你是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淳風聽袁天罡說過羊子山,袁天罡也曾登上過羊子山,按照袁天罡的描述,那確實酷似金字塔,聽秦懷玉這麽說,恍然大悟
李淳風默默的思考著什麽,在高台上駐足觀望,時而點頭稱頌
秦懷玉想到了始皇陵封土堆,莫非也是一座九層觀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