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現在朝廷雖然不缺錢了,但是疆域這麽大,需要駐守的地方也多,糧食和人口確實是一個問題,每年稅收上來都不盡人意,呢可有辦法解決”


    “父皇,在雲南這幾個月,我想出了辦法,如今大唐疆域擴大了兩倍不止,遼東之地的水稻產量不錯,隻是缺乏人口屯田,瓊州,儋州一年可以兩熟,三熟,江南魚米之鄉更是糧食豐收之地,天竺也有大量平原可以農耕,缺乏人口是其一,稅製也是因素,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土地”


    “土地?”


    “土地增多了,人口也增多了,稅收沒有明顯的改進,說明地方存在土地兼並的情況,徹底杜絕土地兼並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你有徹底解決土地兼並問題之法?”


    “父皇,兒臣已經想到解決辦法,實施這個辦法需要強有力的軍製做做後盾”


    “懷玉,你是說,要首先改軍製,然後才可徹底解決土地兼並問題?”


    “父皇,土地兼並曆朝曆代都是頑疾,沒有徹底根除,隻能坐視門閥士族壯大,到最後百姓無地可耕,賣兒鬻女,流離失所,必然產生大量民亂,威脅皇權根本”


    “確實如此,你說說,軍製怎麽改”


    “裁汰老弱,精兵簡政,三權分立,成立新軍種”


    太宗本來拖著疲憊的身體,聽聞秦懷玉有解決土地兼並之法,他清楚,如果辦法真實可行,必然將大唐推到又一個高度,隻可惜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你詳細說說”


    “以長安來說,有北衙禁軍,南衙禁軍,左右千牛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皇城外還有左右金吾衛,幾十萬大軍,如今長安城牆已經全部重新修繕,又有大炮,有忠心耿耿的幾位將軍,長安固若金湯,實在用不了這麽多兵士,幾十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糧食不少”


    “長安是打探個根基所在,不能出事”


    “父皇,長安城內有十萬禁軍精銳,以練兵操典訓練,加以火炮,堅固的城牆,在兵工廠建一密營,選五萬精銳忠心士卒,以秘法訓練,與城內十萬禁軍遙相唿應,天下沒人可破長安,兵工廠和城外五萬大軍隻聽天子號令,直屬禦前”


    “剩下的幾十萬大軍作何安排?”太宗問道


    “各道州縣,同步軍製改革,挑選精銳訓練,鎮守地方,裁汰老弱,迴鄉屯田,挑選一部分道各道州縣,成立治安監察部隊,挑選擅長水戰之士,擴大海軍,在遼東靺鞨港口,江南道港口造船建港,為遠征做準備”


    “長安城五十萬士卒,如果裁汰老傷弱,起碼多出十萬屯田軍,多數兵士來自北方,到遼東屯田可行”


    “在老傷弱中,把有技術的挑選出來,按照技術工種不同安排到不同的皇家工坊,兵工廠,不用出力作戰,熱血仍在,依然為大唐發光發熱”


    “治安監察部隊,又是何種軍隊?”


    “將略次於精銳的士兵,又不適合海軍的士兵,按籍貫迴鄉,或者派往各縣,又縣尉帶領,具執法權,巡查治安,保民救災,抓捕罪犯,剿滅土匪之責,縣令具司法權,施民政,農政,戶籍,稅政,縣丞施商政,協同監察,卷宗歸檔,教育,宣傳,三權分立,相互監督,各司其職”


    太宗何許人也,一聽就懂,這不跟三省六部異曲同工麽


    “可行”


    “吏部的百官監察表,按照各自職責修改之後,重新發放,包括各都護府,都督府,一樣進行績效考核,將民政,律政,人口,稅收,商貿,百工,都納入其中,人人爭先,大唐必將萬世不朽”


    “大唐建立之初,事情從權,各道州縣權力過大,沒有形成好的監察製度,確有隱患”


    “現在還看不出來,如果權力過大,軍製不改,土地兼並無法根除,要不了百年,必然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秦懷玉想到安史之亂,就是這樣來的


    “軍製改革後,各縣三權分立,會不會推諉扯皮?”太宗擔心這樣一來,反而生亂


    “父皇,隻要軍隊還在朝廷手中,直屬禦前,就不會亂,這是一切製度的保障,有好的製度,有強大的軍力,可保萬全”


    “治安監察部隊也直屬禦前?”


    “隻要是軍隊,跟現在一樣,全部直屬禦前,隻是軍隊分為各軍種,軍隊分陸軍,海軍,炮兵,陸軍下轄騎兵,步兵,弓弩兵,工程兵;海軍和炮兵結合,直屬禦前;兵工廠,造船廠,和其他皇家專屬的百工技術,成立一個獨立的皇家庫司,專施裝備研發,裝備革新,核心技術嚴格保密,核心軍備和軍隊分開管理”


    “皇家庫司,又要在六部之外新成立一部,多加官員”


    “不用單獨成立一部,原本六部略作修改即可,兵部不再統兵,在兵部下抽調人手組成總參謀處,負責新兵基礎訓練,作戰計劃的初步擬定,情報搜集匯總,武科選舉,總管國防疆域圖繪製與更新,成立總裝備處,在原來裝備的管理下,增加裝備的運用研究,革新試驗;在戶部下抽調人手成立總後勤處,專施軍糧調撥和儲存,土地製度解決,再去美洲拿迴玉米耕種,大唐糧食會大幅度增收,可以將軍糧單獨拿出來,保證軍隊;在工部下新增國土發展建設處,專施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橋梁建設;禮部下抽調人手成立宣傳處,專施忠君愛國思想宣傳,大唐仁政宣傳,使民得以教化,新進學子可以先到宣傳處進行實習,經吏部考核後再任官;民部成立農耕技術革新小組,專施種子選優,耕種方法,農具革新,肥料製作與運用革新;各縣三權分立,縣丞由禦史台和縣令雙從管轄,官歸縣令官,令比丞高半級,監督之職責歸禦史台管轄,大理寺,禦史台有權越過縣令直接找縣丞調閱卷宗,重大刑案三者同權,共同簽署上報刑部,由大理寺複合;”


    “刑部作何修正”


    “刑部可暫不做修正,增加一條,刑部有義務對律法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出後由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審核後提交天子禦批,下旨修改或者特旨運用”


    “三省製度成立以來,也有許多不便之處,有拖累辦事效率之處”


    “父皇,自貞觀以來,這種效率舉世無雙,其實內朝已經超越了三省的存在,這都是陛下英明所至”


    “可否形成製度,對天下有用的製度?”


    “成立內閣,由同中書平章事,同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右仆射,外增加一名六部官員,侍郎以上,由吏部考核成績最優者組成五人議事團,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天子居中裁決,最終決定權依然在天子”


    太宗心如明鏡,就跟曆次內朝議事,由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魏征,秦懷玉等人議事,隻要天子不昏聵,五人必不能抱團,五人團舉手表決,永遠不會出現平均,由天子居中裁決,又保證了皇權威嚴,可保證效率,即使天子平庸一點,五人集體昏聵的可能性概率也很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家獨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得人族氣運:重新封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平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平散人並收藏穿越後得人族氣運:重新封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