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裏或許有人就不理解了,不過是幾塊石碑而已,至於麽?
當然至於,而且很至於。
這便是時代大環境的影響了。
漢代選拔官吏最重要的一條製度就是孝廉製。
在這個製度下,出身與人品是一條重要的考核標準,先人下葬受到國家認可,這無形之中就是一筆政治資產。
而且有句老話說得好,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先人德傳海內,出了門那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這是實打實的好處,也就後世某一時期西方的糟粕思想入侵,產生了某些人一切向錢看的糟糕思想才會使得一段時間內整個國家內亂象頻出……
當然劉章師徒也是開心的不行。
上古文獻我刻成碑埋大墓裏,這樣的操作方式雖然看似怪異,但好處那也是顯而易見的。
無論後麵如何,能爬上前麵幾檔的,那都不是平民百姓家能做到的事兒,即便是後世曹氏王朝衰落了,你外族人打進來有本事把各大世家的祖墳都刨了試試?
你看你皇位還坐不坐得穩吧。
而且那些碑文被埋進先人的墓中,子孫後代還能不把這些碑文拓印下來留著傳家?
所以啊,這一招就是對於上古傳承進行多渠道流通,外來戶到時候再想徹底篡改啥東西,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兒。
當然你要是有本事把華夏血脈徹底滅了自然隨便你改,隻不過人都沒了,這玩意改不改還有意義麽?
所以,這便是從根本上杜絕了史料被人為篡改的可能。
至於這些統治者為何要篡改華夏的曆史,隻能說如果這都想不到,那真的需要去測一下智商了。
喪葬法的事兒總算是告一段落,龐德公也是匆匆離開,訪友去了。
畢竟這碑文可是需要大量上古文獻的,他龐德公一家的收藏可滿足不了劉章的胃口。
當然了,劉章這裏也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除了喪葬製度的事兒,他還有青蓮學宮那一攤子事兒要處理呢。
首先就是生源製度,之前因為是試點,學宮實打實的找了不少梳著羊角辮的孩童,不過也就隻有這一屆了。
隨著各地學館的鋪設,劉章這邊可不準備繼續做幼兒園的生意了,青蓮學宮的定位必然會是大漢最高學府以及最現代化的科研基地。
當然了,目前這個目標還遠著呢。
不過看著喘著白氣咆哮不停的蒸汽機,劉章覺得,那一天的到來應該也用不了太久。
世間萬物最難的無非是從零到一,但有了這個一之後,發展速度會是驚掉人眼球的那樣迅速!
而這台蒸汽機,就是劉章所帶來的那個一,盡管它現在的工藝,還是顯得有點兒粗糙……
……
時光匆匆而過,一晃便是三載之久。
這三年裏發生的事兒絕對不算少,但也基本都在劉章的預料之內。
先說遼東問題。
喪葬法實施的第二年,遼東戰事便走向了另一個階段,公孫淵被漢軍、公孫晃軍與高句麗三方夾擊滅於辰韓之地。
然而毋丘儉卻並不滿足於此,報請朝廷之後,直接揮軍北上,目標直指分布在內外東北地區的扶餘、沃沮以及婁挹三個小國。
至於出兵的借口嘛……
高句麗作為大漢的蜀國多年以來屢遭三國進犯……
對此曾有學宮的學生問劉章曰:我大漢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三國並未像匈奴那般侵我國土,何以攻之?
劉章答曰:國與國之間,唯有弱小方謂之為罪,過去種種無非三國之地路途遙遠,今國家運力與日俱增,臥榻之旁又豈容他人安睡?
後劉章複取遼東縣誌曰:周邊小國依附於我大漢久已,國力強盛之時或甘做屬臣,四時朝貢不斷,然大漢國力衰微之時,其與匈奴、鮮卑之流無異,於邊城奪我財富,殺我漢民之事常有之,但凡種種,何以對其以禮乎?
章見眾人不語,又曰:國家興辦學宮,便是要爾等學以致用,保持我國祚強盛,不使外地窺伺疆土,人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有以德報怨者,無非蠢材也。
至此,學宮之中再無對國事口稱教化外邦之人,甚至劉章逝世之後,青蓮學宮的大門之處掛上了一副對聯。
上聯曰:凡國事,皆以弱小為罪,當勤學以報家國。
下聯曰:常思量,權當以直報怨,不可沽名稱教化。
當然了,這是後話,按下暫且不提。
不過遼東戰事變成了東北戰事,劉章估摸著毋丘儉跟魯肅這對搭檔怕是要在北邊打上好多年了。
東北那疙瘩,現在可沒什麽道路可言,運兵運糧都是大問題,這會兒毋丘儉正在邊修路邊打仗呢。
當然好消息也不是沒有,原本遼東一帶的百姓最近幾年可謂是熱情高漲,一個個兒的完全不需要國家動員,修路遷徙那都是跟著漢軍的屁股後麵一直跑。
新路周邊有商機不說,甚至等到北邊被打下來,還有肥沃的土地可以供他們優先挑選,這哪裏是受苦?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怎麽可能不搶著去?
東北戰事就這樣平穩的推進著,等著後續的情報吧。
然後是西南,益州這邊三年裏也是戰事不斷。
許是當初曹衝的隱瞞刺激到了曹彰,升任益州刺史之後,曹彰先是敲打了一番地方世家,隨後便委任孟達為三軍主帥攻打蠻族。
可憐之前黃忠在世的時候就把蠻族打得人口凋敝,這還沒緩過氣來呢,漢軍就又打過來了。
沒辦法,蠻族首領隻得收縮到了深山老林之中苟延殘喘。
不過曹彰也不介意,大手一揮直接下令修路,終點直指交州之地!
這一下不但是讓蠻族苦不堪言,連同一直搖擺不定的孫氏集團也坐不住了,久久未能下定決心的孫權,直接就把孫紹送去了洛陽,與之同行的,還有孫權的長子孫登……
但曹彰的戰果雖然豐厚,卻是讓得到戰報的劉章看得頻頻皺眉。
至於為何如此嘛……
曹彰這小子竟然動輒放火燒山!
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大火燒了三個多月才因一場大雨熄滅!
也就是劉章急吼吼的寫了一封信痛罵了曹彰一頓之後,這家夥才算是有所收斂。
不過結果還算是好的,南蠻各大部族因此對曹彰那是又懼又恨,偏偏還拿他沒什麽辦法,最終不少部族翻越十萬大山遠走他鄉,另一部分蠻族則是試探著與曹彰議和最終融入了漢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當然至於,而且很至於。
這便是時代大環境的影響了。
漢代選拔官吏最重要的一條製度就是孝廉製。
在這個製度下,出身與人品是一條重要的考核標準,先人下葬受到國家認可,這無形之中就是一筆政治資產。
而且有句老話說得好,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先人德傳海內,出了門那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這是實打實的好處,也就後世某一時期西方的糟粕思想入侵,產生了某些人一切向錢看的糟糕思想才會使得一段時間內整個國家內亂象頻出……
當然劉章師徒也是開心的不行。
上古文獻我刻成碑埋大墓裏,這樣的操作方式雖然看似怪異,但好處那也是顯而易見的。
無論後麵如何,能爬上前麵幾檔的,那都不是平民百姓家能做到的事兒,即便是後世曹氏王朝衰落了,你外族人打進來有本事把各大世家的祖墳都刨了試試?
你看你皇位還坐不坐得穩吧。
而且那些碑文被埋進先人的墓中,子孫後代還能不把這些碑文拓印下來留著傳家?
所以啊,這一招就是對於上古傳承進行多渠道流通,外來戶到時候再想徹底篡改啥東西,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兒。
當然你要是有本事把華夏血脈徹底滅了自然隨便你改,隻不過人都沒了,這玩意改不改還有意義麽?
所以,這便是從根本上杜絕了史料被人為篡改的可能。
至於這些統治者為何要篡改華夏的曆史,隻能說如果這都想不到,那真的需要去測一下智商了。
喪葬法的事兒總算是告一段落,龐德公也是匆匆離開,訪友去了。
畢竟這碑文可是需要大量上古文獻的,他龐德公一家的收藏可滿足不了劉章的胃口。
當然了,劉章這裏也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除了喪葬製度的事兒,他還有青蓮學宮那一攤子事兒要處理呢。
首先就是生源製度,之前因為是試點,學宮實打實的找了不少梳著羊角辮的孩童,不過也就隻有這一屆了。
隨著各地學館的鋪設,劉章這邊可不準備繼續做幼兒園的生意了,青蓮學宮的定位必然會是大漢最高學府以及最現代化的科研基地。
當然了,目前這個目標還遠著呢。
不過看著喘著白氣咆哮不停的蒸汽機,劉章覺得,那一天的到來應該也用不了太久。
世間萬物最難的無非是從零到一,但有了這個一之後,發展速度會是驚掉人眼球的那樣迅速!
而這台蒸汽機,就是劉章所帶來的那個一,盡管它現在的工藝,還是顯得有點兒粗糙……
……
時光匆匆而過,一晃便是三載之久。
這三年裏發生的事兒絕對不算少,但也基本都在劉章的預料之內。
先說遼東問題。
喪葬法實施的第二年,遼東戰事便走向了另一個階段,公孫淵被漢軍、公孫晃軍與高句麗三方夾擊滅於辰韓之地。
然而毋丘儉卻並不滿足於此,報請朝廷之後,直接揮軍北上,目標直指分布在內外東北地區的扶餘、沃沮以及婁挹三個小國。
至於出兵的借口嘛……
高句麗作為大漢的蜀國多年以來屢遭三國進犯……
對此曾有學宮的學生問劉章曰:我大漢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三國並未像匈奴那般侵我國土,何以攻之?
劉章答曰:國與國之間,唯有弱小方謂之為罪,過去種種無非三國之地路途遙遠,今國家運力與日俱增,臥榻之旁又豈容他人安睡?
後劉章複取遼東縣誌曰:周邊小國依附於我大漢久已,國力強盛之時或甘做屬臣,四時朝貢不斷,然大漢國力衰微之時,其與匈奴、鮮卑之流無異,於邊城奪我財富,殺我漢民之事常有之,但凡種種,何以對其以禮乎?
章見眾人不語,又曰:國家興辦學宮,便是要爾等學以致用,保持我國祚強盛,不使外地窺伺疆土,人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有以德報怨者,無非蠢材也。
至此,學宮之中再無對國事口稱教化外邦之人,甚至劉章逝世之後,青蓮學宮的大門之處掛上了一副對聯。
上聯曰:凡國事,皆以弱小為罪,當勤學以報家國。
下聯曰:常思量,權當以直報怨,不可沽名稱教化。
當然了,這是後話,按下暫且不提。
不過遼東戰事變成了東北戰事,劉章估摸著毋丘儉跟魯肅這對搭檔怕是要在北邊打上好多年了。
東北那疙瘩,現在可沒什麽道路可言,運兵運糧都是大問題,這會兒毋丘儉正在邊修路邊打仗呢。
當然好消息也不是沒有,原本遼東一帶的百姓最近幾年可謂是熱情高漲,一個個兒的完全不需要國家動員,修路遷徙那都是跟著漢軍的屁股後麵一直跑。
新路周邊有商機不說,甚至等到北邊被打下來,還有肥沃的土地可以供他們優先挑選,這哪裏是受苦?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怎麽可能不搶著去?
東北戰事就這樣平穩的推進著,等著後續的情報吧。
然後是西南,益州這邊三年裏也是戰事不斷。
許是當初曹衝的隱瞞刺激到了曹彰,升任益州刺史之後,曹彰先是敲打了一番地方世家,隨後便委任孟達為三軍主帥攻打蠻族。
可憐之前黃忠在世的時候就把蠻族打得人口凋敝,這還沒緩過氣來呢,漢軍就又打過來了。
沒辦法,蠻族首領隻得收縮到了深山老林之中苟延殘喘。
不過曹彰也不介意,大手一揮直接下令修路,終點直指交州之地!
這一下不但是讓蠻族苦不堪言,連同一直搖擺不定的孫氏集團也坐不住了,久久未能下定決心的孫權,直接就把孫紹送去了洛陽,與之同行的,還有孫權的長子孫登……
但曹彰的戰果雖然豐厚,卻是讓得到戰報的劉章看得頻頻皺眉。
至於為何如此嘛……
曹彰這小子竟然動輒放火燒山!
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大火燒了三個多月才因一場大雨熄滅!
也就是劉章急吼吼的寫了一封信痛罵了曹彰一頓之後,這家夥才算是有所收斂。
不過結果還算是好的,南蠻各大部族因此對曹彰那是又懼又恨,偏偏還拿他沒什麽辦法,最終不少部族翻越十萬大山遠走他鄉,另一部分蠻族則是試探著與曹彰議和最終融入了漢民族的大家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