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賈詡早有解決羌族的把握,隻是之前劉章那裏的情況一直不甚明朗,這才讓他的計劃一拖再拖。
可如今不但接到了劉章的傳訊,甚至根據傳迴來的情報顯示,曹操不但將許都周邊都劃給了劉章進行自治,就連那座皇宮都送給了劉章讓其“物盡其用”了,這還有什麽好說的?抱緊這條大腿就行了!
說迴雍、涼周邊的局勢。
與中原大地不同,目前的雍、涼二州才是真正的“四戰之地”,周邊三個方向都是敵人或是潛在的敵人。
雍州北方盤踞著羌胡,西北方向是河西鮮卑所占據的區域,西南方向的大片未開拓的土地則是有著大量羌胡與蠻族的混居,而涼州的西方還有著尚不算穩定的西域諸國。
而這其中又以雍州北方的那支羌胡的情況最為複雜。
這裏東接並州,北、西兩麵又與鮮卑大麵積接壤,羌胡、鮮卑以及匈奴後裔與少量漢人混雜而居。
錯綜複雜的勢力往往不單單意味著混亂,其所代表的更多的往往是難以整合。
實際上,馬騰的續弦夫人實際上就是出自這個地方,也就是如今趙雲之妻,馬雲祿生母的娘家就是在這個地區之中最大的幾個聚落之一。
而這裏的混亂本質上也是周邊幾家勢力共同經營的結果。
對於大漢這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而言,周圍這些遊牧民族是提供牛、馬等大型牲畜的鄰居,多數時間之中他們都是有益的,可這些鄰居的生產力是不穩定的,畢竟牛羊等肉類是無法長期穩定保存的。
然而這種生存方式讓這些鄰居們對風險的抵抗能力幾乎是無下限的降低了,而這時,鄰居們為了生存與種族的延續就會選擇遷徙,尋找更適合的草場與水源。
不過當他們的周圍出現了大漢這樣一個堪稱糧倉的存在之後,鄰居們發現,與其長途跋涉去尋找那未必存在的肥美草場,去搶鄰居的存糧要來得更加劃算。
畢竟在長途遷徙之中所產生的損耗,要遠遠高於局部戰爭產生的傷亡……
或者說,這本身就是遊牧民族不夠完善的生存體係造成的壓力下必然的選擇。
再看迴大漢的周圍,無論是已經基本消失了的匈奴還是鮮卑、烏桓、羌胡與南蠻,其本質上都保留著遊牧民族的明顯特征。
而這些在賈詡這種人的眼中,那就代表著其行動是可以預測的。
簡單來說,鄰居們對於自身未來的恐懼使其自身充滿了貪婪的欲望,更多的存糧,更龐大的族群,無論哪一種都是他們能清晰看到的可以讓族裔不斷發展的必要資源。
而為了這些資源,不但是大漢這樣的農耕文明會持續不斷的受到鄰居們的劫掠,甚至就連這些鄰居們之間也是爭奪不斷,直到決出一個唯一活下來的為止……
混亂?
賈詡看著火光笑了笑。
一個可以預測各方行動的混亂之地想要做些動作這很有難度嗎?
這一次他賈詡甚至都沒有準備動用涼州趙雲方麵的力量,傳訊給對方不過是為了示好,最多順帶著讓涼州的兵力調動吸引一下各方勢力的注意力罷了。
他真正要動用的,實際上隻有拱衛長安方向的夏侯淵那一支駐軍。
沒錯,夏侯淵這支駐軍實際上早在益州方麵的大體平定之後就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一直駐紮在那裏無非就是作為涼州方麵的一個保險,順帶著也能作為對西平郡以西藏地羌胡的一種威懾,可這根本不需要那麽多的駐軍,按照賈詡的估計,有個一到兩萬人的軍隊就能確保西邊邊境的安危了。
不過曹操一直留著,無非是想要用其作為限製趙雲的後手,最不濟出現變故之後,也能夠為曹操調動兵力解決內亂爭取一些時間。
畢竟之前一段時間對於劉章的安置一直沒有確定下來,而趙雲這個人不但是劉章推薦的,又與羌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以曹操的性格來說,這是不得不防的。
而現在,賈詡就是要打破這一戰略格局。
按照賈詡的構想,首先要解決的便是雍州北麵的羌胡,也就是黃河那個在地圖上那個幾字彎內部的廣大地區,其中有著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的騰格裏沙漠。
在賈詡看來,一旦將這裏收迴,大漢便會以黃河為界徹底連成一片,全麵與鮮卑接壤,屆時雙方給予彼此的強大軍事壓力便會強行將內部的矛盾轉化為兩家的衝突。
如此一來,也能夠變相的緩解曹操對張合、趙雲等人的忌憚,屆時無論兩家是否真的開戰,都可以使整個大漢內部的聲音趨於統一,等到這一代的將軍們老去,魏公與世子便可以從容不迫的將整個大漢的權力徹底消化幹淨。
所以麵對這一部分的羌胡,賈詡選擇了速平的策略。
用懷柔之策降低羌胡對於漢人的戒心,同時讓鮮卑人對這些羌族人產生危機感,一旦兩家產生摩擦,大漢便大量支援羌族物資,讓兩家在這個位置拚上一個你死我活……
若是對現代戰爭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讀到這裏或許就不難發現,這實際上正是後世醜國人常用的“代理人戰爭”那一套,唯一的區別就是,醜國人是通過這樣的戰爭方式去賺取金錢與資源。
而賈詡,則是盯上了這一片被遊牧民族強行占據的土地與他們的人口資源罷了。
至於另一個方向上的羌胡,賈詡的計劃甚至展開的更早,不過那又是另一種緩緩圖之的策略了,這裏暫且賣一個關子,容後再提。
先說黃河南緣這一處賈詡對於羌胡的策略,既然需要速平,那就不能簡單的任由其發展。
賈詡選擇的是大量興建道路與房屋,同時選擇一部分羌人部族進行交好。
不過這其中所選擇人選卻是經過賈詡精挑細選過的。
總體來說賈詡選擇的目標很有趣。
第一類是那種剛愎自用的,這種人往往會有一種點火就著的特性,尤其是他們得到大漢的資助人口與軍事力量膨脹起來之後,如同暴發戶一般肆無忌憚的兼並其他部族的行為,隻要稍加引導一下,與鮮卑人的摩擦就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這種人對於大漢的富饒其實更加的垂涎,不過對於這種人來說,捏柿子總是挑軟的來才更好,目前來說相比於已經初步完成政權統一的大漢,還是鮮卑人要更好欺負一點。
至於第二類,賈詡的選擇那就更加耐人尋味了,這一類往往是與鮮卑人有著長期殷勤關係的族群,這些人賈詡甚至比前一種要更為重視。
對於這類人,賈詡不但會資助其大量物資,甚至還會有意無意的對其宣揚水泥路的好處,為的就是讓他們去誘惑鮮卑人將道路修到漠北去……
同時,還可以讓這些有著強大鮮卑親戚作為外援的部族與第一類人產生摩擦。
有時候,雙方一旦產生了摩擦,那就是戰爭的導火索,而仇恨一旦締結下來,迎接著雙方的便隻有仇恨的連鎖,直至一個不死不休的結局出現……
而隨著賈詡的命令傳達了下去,大漢第一步的動作也就開始了,那就是——減少對羌人的物資援助……
可如今不但接到了劉章的傳訊,甚至根據傳迴來的情報顯示,曹操不但將許都周邊都劃給了劉章進行自治,就連那座皇宮都送給了劉章讓其“物盡其用”了,這還有什麽好說的?抱緊這條大腿就行了!
說迴雍、涼周邊的局勢。
與中原大地不同,目前的雍、涼二州才是真正的“四戰之地”,周邊三個方向都是敵人或是潛在的敵人。
雍州北方盤踞著羌胡,西北方向是河西鮮卑所占據的區域,西南方向的大片未開拓的土地則是有著大量羌胡與蠻族的混居,而涼州的西方還有著尚不算穩定的西域諸國。
而這其中又以雍州北方的那支羌胡的情況最為複雜。
這裏東接並州,北、西兩麵又與鮮卑大麵積接壤,羌胡、鮮卑以及匈奴後裔與少量漢人混雜而居。
錯綜複雜的勢力往往不單單意味著混亂,其所代表的更多的往往是難以整合。
實際上,馬騰的續弦夫人實際上就是出自這個地方,也就是如今趙雲之妻,馬雲祿生母的娘家就是在這個地區之中最大的幾個聚落之一。
而這裏的混亂本質上也是周邊幾家勢力共同經營的結果。
對於大漢這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而言,周圍這些遊牧民族是提供牛、馬等大型牲畜的鄰居,多數時間之中他們都是有益的,可這些鄰居的生產力是不穩定的,畢竟牛羊等肉類是無法長期穩定保存的。
然而這種生存方式讓這些鄰居們對風險的抵抗能力幾乎是無下限的降低了,而這時,鄰居們為了生存與種族的延續就會選擇遷徙,尋找更適合的草場與水源。
不過當他們的周圍出現了大漢這樣一個堪稱糧倉的存在之後,鄰居們發現,與其長途跋涉去尋找那未必存在的肥美草場,去搶鄰居的存糧要來得更加劃算。
畢竟在長途遷徙之中所產生的損耗,要遠遠高於局部戰爭產生的傷亡……
或者說,這本身就是遊牧民族不夠完善的生存體係造成的壓力下必然的選擇。
再看迴大漢的周圍,無論是已經基本消失了的匈奴還是鮮卑、烏桓、羌胡與南蠻,其本質上都保留著遊牧民族的明顯特征。
而這些在賈詡這種人的眼中,那就代表著其行動是可以預測的。
簡單來說,鄰居們對於自身未來的恐懼使其自身充滿了貪婪的欲望,更多的存糧,更龐大的族群,無論哪一種都是他們能清晰看到的可以讓族裔不斷發展的必要資源。
而為了這些資源,不但是大漢這樣的農耕文明會持續不斷的受到鄰居們的劫掠,甚至就連這些鄰居們之間也是爭奪不斷,直到決出一個唯一活下來的為止……
混亂?
賈詡看著火光笑了笑。
一個可以預測各方行動的混亂之地想要做些動作這很有難度嗎?
這一次他賈詡甚至都沒有準備動用涼州趙雲方麵的力量,傳訊給對方不過是為了示好,最多順帶著讓涼州的兵力調動吸引一下各方勢力的注意力罷了。
他真正要動用的,實際上隻有拱衛長安方向的夏侯淵那一支駐軍。
沒錯,夏侯淵這支駐軍實際上早在益州方麵的大體平定之後就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一直駐紮在那裏無非就是作為涼州方麵的一個保險,順帶著也能作為對西平郡以西藏地羌胡的一種威懾,可這根本不需要那麽多的駐軍,按照賈詡的估計,有個一到兩萬人的軍隊就能確保西邊邊境的安危了。
不過曹操一直留著,無非是想要用其作為限製趙雲的後手,最不濟出現變故之後,也能夠為曹操調動兵力解決內亂爭取一些時間。
畢竟之前一段時間對於劉章的安置一直沒有確定下來,而趙雲這個人不但是劉章推薦的,又與羌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以曹操的性格來說,這是不得不防的。
而現在,賈詡就是要打破這一戰略格局。
按照賈詡的構想,首先要解決的便是雍州北麵的羌胡,也就是黃河那個在地圖上那個幾字彎內部的廣大地區,其中有著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的騰格裏沙漠。
在賈詡看來,一旦將這裏收迴,大漢便會以黃河為界徹底連成一片,全麵與鮮卑接壤,屆時雙方給予彼此的強大軍事壓力便會強行將內部的矛盾轉化為兩家的衝突。
如此一來,也能夠變相的緩解曹操對張合、趙雲等人的忌憚,屆時無論兩家是否真的開戰,都可以使整個大漢內部的聲音趨於統一,等到這一代的將軍們老去,魏公與世子便可以從容不迫的將整個大漢的權力徹底消化幹淨。
所以麵對這一部分的羌胡,賈詡選擇了速平的策略。
用懷柔之策降低羌胡對於漢人的戒心,同時讓鮮卑人對這些羌族人產生危機感,一旦兩家產生摩擦,大漢便大量支援羌族物資,讓兩家在這個位置拚上一個你死我活……
若是對現代戰爭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讀到這裏或許就不難發現,這實際上正是後世醜國人常用的“代理人戰爭”那一套,唯一的區別就是,醜國人是通過這樣的戰爭方式去賺取金錢與資源。
而賈詡,則是盯上了這一片被遊牧民族強行占據的土地與他們的人口資源罷了。
至於另一個方向上的羌胡,賈詡的計劃甚至展開的更早,不過那又是另一種緩緩圖之的策略了,這裏暫且賣一個關子,容後再提。
先說黃河南緣這一處賈詡對於羌胡的策略,既然需要速平,那就不能簡單的任由其發展。
賈詡選擇的是大量興建道路與房屋,同時選擇一部分羌人部族進行交好。
不過這其中所選擇人選卻是經過賈詡精挑細選過的。
總體來說賈詡選擇的目標很有趣。
第一類是那種剛愎自用的,這種人往往會有一種點火就著的特性,尤其是他們得到大漢的資助人口與軍事力量膨脹起來之後,如同暴發戶一般肆無忌憚的兼並其他部族的行為,隻要稍加引導一下,與鮮卑人的摩擦就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這種人對於大漢的富饒其實更加的垂涎,不過對於這種人來說,捏柿子總是挑軟的來才更好,目前來說相比於已經初步完成政權統一的大漢,還是鮮卑人要更好欺負一點。
至於第二類,賈詡的選擇那就更加耐人尋味了,這一類往往是與鮮卑人有著長期殷勤關係的族群,這些人賈詡甚至比前一種要更為重視。
對於這類人,賈詡不但會資助其大量物資,甚至還會有意無意的對其宣揚水泥路的好處,為的就是讓他們去誘惑鮮卑人將道路修到漠北去……
同時,還可以讓這些有著強大鮮卑親戚作為外援的部族與第一類人產生摩擦。
有時候,雙方一旦產生了摩擦,那就是戰爭的導火索,而仇恨一旦締結下來,迎接著雙方的便隻有仇恨的連鎖,直至一個不死不休的結局出現……
而隨著賈詡的命令傳達了下去,大漢第一步的動作也就開始了,那就是——減少對羌人的物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