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沉默了下來,仔細迴憶著經曆的過往,這才發現,劉章所言不虛。
所謂四民之法,一直以來都粗暴的被認為是按其對國家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可現在仔細琢磨一下,裏麵的貓膩還真不少。
都說是士農工商了,可士坐高堂之上,民在地裏刨食。
那麽工和商呢?
商賈往往都是士的座上賓,工也因其製作的小玩意得到一些賞錢,反而是僅次於士的農者,不但要受到壓榨,甚至就連後代與自身往往都保不住,淪為了奴隸……
沒錯就是奴隸,連戶籍都沒有的奴隸。
所以說,這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呢?曹洪似乎明白了什麽,但似乎又不太明白,好吧,他第一次發現自己以前讀的書可能都是假的……
劉章一直在觀察著曹洪的表情,看著他神色不斷變幻也大概明白了曹洪的想法,不過劉章現在也不準備解釋,這事兒了解個大概也就行了,真講起來可不是簡單的論證關係能夠解釋清楚的。
“行了,從叔,這事兒講起來沒那麽簡單,你能明白其中有貓膩就行了,現在咱們主要說說這份大買賣,不知從叔可願賺這筆錢財?”
曹洪吧嗒吧嗒嘴,感覺口唇之間有點發幹,猶豫了一下才問道。
“念祖你不會坑我吧?”
劉章笑道。
“都是一家人,我坑從叔做什麽?其實這可是個天大的好處,不止是從叔一家,荀家、夏侯家我也準備讓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入商賈之道,有好處怎麽能便宜了外人,從叔您說是吧?”
“荀彧他們家也要從商?這……荀彧能同意嗎?”
劉章點了點頭,道。
“就是個觀念和風評的問題罷了,隻要時機合適,再配上恰當的宣傳,他們都會同意的。”
“真得假的?”
曹洪依舊帶著幾分警惕之心,劉章見狀想了想開口道。
“從叔,我就跟你講幾件事兒,您聽聽也就明白了,先說朝廷的賦稅問題,從叔您看啊,我大漢的賦稅體係之中,田產所需繳納的賦稅幾何?這商賈所繳納的賦稅又是幾何?”
曹洪想了想道。
“具體數字我不清楚,但田租為十五稅一至三十稅一之間,此是高祖所定所為的便是輕徭薄賦,意在減輕百姓的負擔,當然還有口算錢,也就是算賦,孩童二十三錢一年,十五歲以上者一百二十錢,而商稅則為五稅一……”
曹洪說著眉頭深深皺了起來,對金錢比較敏感的他也發現了這其中的漏洞……
這賦稅單獨拿出來計算看似都不算多,可結合田中的產出那就不一樣了,之前剛剛說過,大漢的糧食每石大約為30-80錢,結合土地產出,尤其是在劉章改良農具與耕種之法以前,田地之中粟米的產量約合每畝三石……
以一家五口計算(兩位老人、年輕的夫婦、孩子),每年所需要上繳的口算錢至少需要309錢,這還是老人與孩童隻按照23錢來進行計算,那麽要足額繳納口算錢,一家人至少要耕種十畝田地,而這還是隻夠交稅的,換句話說,一個五口之家至少要維持15畝以上的耕地才能勉強過活……
所以有時候甚至不是世家主動去兼並土地,而是百姓根本無法支撐起賦稅的開銷,不得不賣地求生,尤其是在年景稍差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就更加的司空見慣了。
可賣了地之後,次年的產量必然會受到影響,最終便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也就是現在大漢真正的模樣……
說白了,這就是賦稅不合理導致了務農者沒有盈餘,降低了務農者的風險抵抗能力。
但同時朝廷要維係開支又不能隨意降低賦稅,務農者為了生存隻能將耕地出售,自身一點點變成了所謂的隱籍,而世家則兼並了大量的土地,而朝廷的賦稅又是以編戶為準,世家囤積了糧食,百姓雖然失去了戶籍但生存有了基本保障,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但朝廷卻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了大量賦稅。
而這……也就促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
那麽將東西都擺上了台麵就能發現,世家囤糧,商賈囤財,而百姓失去了自由之身,國家也陷入了持續衰弱的怪圈之中無法自拔。
接連而來的便是民不聊生,不得不揭竿而起,而世家手中有糧,商賈手中有錢財,二者合流,以錢糧收攏百姓,最終推翻了曾經的統治者,並在成功之後形成了新的王朝。
而這樣的曆史,在這片土地上持續了很久……
講的直白一些,大漢看似輕徭薄賦,實際上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並不比之前強多少,作為統治者階層依然沒能改變搜刮民脂民膏的本質,但卻與世家豪強以及商賈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共同富裕。
而劉章之所以要發展商道,為的就是改變之前的這種模式,讓國家不會過度依賴於風險抵抗能力低下的土地經濟,轉而去在商貿上想辦法。
這看似有些不太靠譜,但實際上聯係到這個時代的特殊性,至少大漢可以維持一段相當長的經濟快速增長。
首先就是內需,改變原有的稅收體係,降低百姓的負擔,在提高了百姓每年的盈餘之時,也能夠變相的增強百姓乃至於整個國家的風險抵抗力。
同時百姓手中的盈餘也會變相提高商業需求,促進國家的內循環,而商業的繁榮又會影響國家基礎建設的進程。
這還隻是對內,對外的收益其實更恐怖,在劉章看來,這個時期的大漢,無論是絲綢還是鹽、酒、茶等等甚至連工匠製作的各類小東西都是可以進行對外貿易的。
同時期的大秦(羅馬帝國)現在是個什麽狀態?公共廁所還在用木棍清理穀道吧?廁紙了解一下?還有那些鉛製的餐具,見過陶器、瓷器、鐵器甚至是琉璃製造的餐具沒有?
更何況絲綢這東西的價值在歐洲一度等同於黃金。
而這個時代,古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之中除卻爭奪兩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漢朝的絲綢,迦太基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切斷了羅馬與大漢的直接貿易通道,致使絲綢價格數倍增幅……
就像是後世西方國家大肆販賣各種技術使用權一樣,劉章也準備在這個時代用商業手段徹底將歐洲搜刮一遍,而通過商業手段所獲得的利潤又可以進一步用於提高國內的民生、建設甚至是科技水平……
而曹家、夏侯家、荀家等幾個更為親近的家族也就成為了劉章計劃中最優秀的先驅者。
親近是一方麵,帶有官方背景是另一方麵,畢竟大把的利益送給這些人吃下去了,總要在國家建設需要時出上一把力吧,尤其是曹家,名義上的帝王都還是你自家親戚,你總不好死捏著錢口袋不撒手吧?
而這,也同時是劉章保障曹家利益的一個保險,畢竟來說,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一個人或是一個家族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沉默之中,無論是曹洪還是劉章都想了很多很多,也不知過了多久,曹洪抬頭看向劉章道。
“之前並未細想,如今才發現,若是繼續依照大漢那一套東西,恐怕我曹家的天下也是坐不久的,所以接下來念祖需要我做些什麽?”
劉章恍惚了一下,隨後笑道。
“從叔不擔心我是要坑你了?”
曹洪搖了搖頭,道。
“能有機會解決這些隱患,便真是個大坑我也跳了,不過念祖安心,這若真是個坑,你叔我就算是淹死在坑裏,也要拉著你劉章一家一起!”
“怎麽說?”
劉章有些疑惑。
“簡單,你家幾個娃娃待到成年之後無論男女,皆與我曹家……啊不,皆與我曹家、夏侯家還有荀家聯姻……”
劉章聞言深深看了曹洪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這曹洪學聰明了啊,還知道不能吃獨食的道理,竟然還想著雨露均沾了……”
劉章暗戳戳的想到……
所謂四民之法,一直以來都粗暴的被認為是按其對國家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可現在仔細琢磨一下,裏麵的貓膩還真不少。
都說是士農工商了,可士坐高堂之上,民在地裏刨食。
那麽工和商呢?
商賈往往都是士的座上賓,工也因其製作的小玩意得到一些賞錢,反而是僅次於士的農者,不但要受到壓榨,甚至就連後代與自身往往都保不住,淪為了奴隸……
沒錯就是奴隸,連戶籍都沒有的奴隸。
所以說,這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呢?曹洪似乎明白了什麽,但似乎又不太明白,好吧,他第一次發現自己以前讀的書可能都是假的……
劉章一直在觀察著曹洪的表情,看著他神色不斷變幻也大概明白了曹洪的想法,不過劉章現在也不準備解釋,這事兒了解個大概也就行了,真講起來可不是簡單的論證關係能夠解釋清楚的。
“行了,從叔,這事兒講起來沒那麽簡單,你能明白其中有貓膩就行了,現在咱們主要說說這份大買賣,不知從叔可願賺這筆錢財?”
曹洪吧嗒吧嗒嘴,感覺口唇之間有點發幹,猶豫了一下才問道。
“念祖你不會坑我吧?”
劉章笑道。
“都是一家人,我坑從叔做什麽?其實這可是個天大的好處,不止是從叔一家,荀家、夏侯家我也準備讓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入商賈之道,有好處怎麽能便宜了外人,從叔您說是吧?”
“荀彧他們家也要從商?這……荀彧能同意嗎?”
劉章點了點頭,道。
“就是個觀念和風評的問題罷了,隻要時機合適,再配上恰當的宣傳,他們都會同意的。”
“真得假的?”
曹洪依舊帶著幾分警惕之心,劉章見狀想了想開口道。
“從叔,我就跟你講幾件事兒,您聽聽也就明白了,先說朝廷的賦稅問題,從叔您看啊,我大漢的賦稅體係之中,田產所需繳納的賦稅幾何?這商賈所繳納的賦稅又是幾何?”
曹洪想了想道。
“具體數字我不清楚,但田租為十五稅一至三十稅一之間,此是高祖所定所為的便是輕徭薄賦,意在減輕百姓的負擔,當然還有口算錢,也就是算賦,孩童二十三錢一年,十五歲以上者一百二十錢,而商稅則為五稅一……”
曹洪說著眉頭深深皺了起來,對金錢比較敏感的他也發現了這其中的漏洞……
這賦稅單獨拿出來計算看似都不算多,可結合田中的產出那就不一樣了,之前剛剛說過,大漢的糧食每石大約為30-80錢,結合土地產出,尤其是在劉章改良農具與耕種之法以前,田地之中粟米的產量約合每畝三石……
以一家五口計算(兩位老人、年輕的夫婦、孩子),每年所需要上繳的口算錢至少需要309錢,這還是老人與孩童隻按照23錢來進行計算,那麽要足額繳納口算錢,一家人至少要耕種十畝田地,而這還是隻夠交稅的,換句話說,一個五口之家至少要維持15畝以上的耕地才能勉強過活……
所以有時候甚至不是世家主動去兼並土地,而是百姓根本無法支撐起賦稅的開銷,不得不賣地求生,尤其是在年景稍差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就更加的司空見慣了。
可賣了地之後,次年的產量必然會受到影響,最終便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也就是現在大漢真正的模樣……
說白了,這就是賦稅不合理導致了務農者沒有盈餘,降低了務農者的風險抵抗能力。
但同時朝廷要維係開支又不能隨意降低賦稅,務農者為了生存隻能將耕地出售,自身一點點變成了所謂的隱籍,而世家則兼並了大量的土地,而朝廷的賦稅又是以編戶為準,世家囤積了糧食,百姓雖然失去了戶籍但生存有了基本保障,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但朝廷卻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了大量賦稅。
而這……也就促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
那麽將東西都擺上了台麵就能發現,世家囤糧,商賈囤財,而百姓失去了自由之身,國家也陷入了持續衰弱的怪圈之中無法自拔。
接連而來的便是民不聊生,不得不揭竿而起,而世家手中有糧,商賈手中有錢財,二者合流,以錢糧收攏百姓,最終推翻了曾經的統治者,並在成功之後形成了新的王朝。
而這樣的曆史,在這片土地上持續了很久……
講的直白一些,大漢看似輕徭薄賦,實際上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並不比之前強多少,作為統治者階層依然沒能改變搜刮民脂民膏的本質,但卻與世家豪強以及商賈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共同富裕。
而劉章之所以要發展商道,為的就是改變之前的這種模式,讓國家不會過度依賴於風險抵抗能力低下的土地經濟,轉而去在商貿上想辦法。
這看似有些不太靠譜,但實際上聯係到這個時代的特殊性,至少大漢可以維持一段相當長的經濟快速增長。
首先就是內需,改變原有的稅收體係,降低百姓的負擔,在提高了百姓每年的盈餘之時,也能夠變相的增強百姓乃至於整個國家的風險抵抗力。
同時百姓手中的盈餘也會變相提高商業需求,促進國家的內循環,而商業的繁榮又會影響國家基礎建設的進程。
這還隻是對內,對外的收益其實更恐怖,在劉章看來,這個時期的大漢,無論是絲綢還是鹽、酒、茶等等甚至連工匠製作的各類小東西都是可以進行對外貿易的。
同時期的大秦(羅馬帝國)現在是個什麽狀態?公共廁所還在用木棍清理穀道吧?廁紙了解一下?還有那些鉛製的餐具,見過陶器、瓷器、鐵器甚至是琉璃製造的餐具沒有?
更何況絲綢這東西的價值在歐洲一度等同於黃金。
而這個時代,古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之中除卻爭奪兩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漢朝的絲綢,迦太基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切斷了羅馬與大漢的直接貿易通道,致使絲綢價格數倍增幅……
就像是後世西方國家大肆販賣各種技術使用權一樣,劉章也準備在這個時代用商業手段徹底將歐洲搜刮一遍,而通過商業手段所獲得的利潤又可以進一步用於提高國內的民生、建設甚至是科技水平……
而曹家、夏侯家、荀家等幾個更為親近的家族也就成為了劉章計劃中最優秀的先驅者。
親近是一方麵,帶有官方背景是另一方麵,畢竟大把的利益送給這些人吃下去了,總要在國家建設需要時出上一把力吧,尤其是曹家,名義上的帝王都還是你自家親戚,你總不好死捏著錢口袋不撒手吧?
而這,也同時是劉章保障曹家利益的一個保險,畢竟來說,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一個人或是一個家族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沉默之中,無論是曹洪還是劉章都想了很多很多,也不知過了多久,曹洪抬頭看向劉章道。
“之前並未細想,如今才發現,若是繼續依照大漢那一套東西,恐怕我曹家的天下也是坐不久的,所以接下來念祖需要我做些什麽?”
劉章恍惚了一下,隨後笑道。
“從叔不擔心我是要坑你了?”
曹洪搖了搖頭,道。
“能有機會解決這些隱患,便真是個大坑我也跳了,不過念祖安心,這若真是個坑,你叔我就算是淹死在坑裏,也要拉著你劉章一家一起!”
“怎麽說?”
劉章有些疑惑。
“簡單,你家幾個娃娃待到成年之後無論男女,皆與我曹家……啊不,皆與我曹家、夏侯家還有荀家聯姻……”
劉章聞言深深看了曹洪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這曹洪學聰明了啊,還知道不能吃獨食的道理,竟然還想著雨露均沾了……”
劉章暗戳戳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