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的帥船在營寨前的江麵上緩緩劃行,泰不華與眾官員戰在船頭。泰不華身披鎧甲,手按寶劍,目光凝視著前方。
遠處,燈火通明,官軍正忙著構築防禦設施。江麵,船隻往來如梭,船上裝滿石塊、圓木等。官軍有的在築木柵,有的在拖鋼鏈,有的在放鐵棘藜……到處是一派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江水中,兩名官軍扶著一根木樁,陳子豪站水中平台上掄起大錘夯擊,木樁被一點點夯入江裏……看到泰不華的帥船駛了過,陳子豪放下手中的大錘,跳上身後的小船,劃船迎了過來。
陳子豪上前拱手:“啟稟大人——”
“子豪,準備的如何?”泰不華問。
“大人,放心吧。”陳子豪說,“這江麵之下布滿了暗樁,到處是鋼鏈、鐵棘藜,方寇敢來,準讓他們一個也不會活著迴去。”
“好。”泰不華點點頭,迴身看了看眾官員說,“方賊自恃船堅勢眾,輕率來犯。這條毒蛇,已鑽入我為其編製的竹簍。方才之戰,滅其前鋒,我稱之為‘斬蛇首’。蛇尾麽,也被臨海縣尉李輔德切斷。方寇這條毒蛇現在是無首無尾,隻剩下僵死的蛇身。”
眾人點頭,議論紛紛。
泰不華說:“不過,古人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防其反咬一口。”
眾官員齊聲說:“謹奉軍令,不敢懈怠。”
“嗯,”泰不華點點頭說,“千戶赤盞暉聽令!”
“赤盞暉在。”赤盞千戶答道。
泰不華說:“命你率所部水軍伏於江麵,方寇來犯伺機殲滅之!”
“赤盞暉領命。”
“總管白景亮聽令!”泰不華說。
白景亮上前拱手說:“下官在!”
泰不華說:“命你率所部繼續伏於岸上,方寇若棄船上岸,立即予以痛擊!”
白景亮答道:“下官遵命!”
泰不華說:“方寇水軍雖然成了僵死的蛇身,但是現在我們還不能一口吃下它,我已派人向四周路府求援,待援軍一到,再分而食之。”
方國珍在帥船船艙內焦急地踱來踱去,劉仁本坐在帥案前,麵色沉穩。傳令士兵跑了進來。
“報——”傳令士兵說,“官軍在我義軍後麵的江心沉下數十條漁船,通往海上的水路已被切斷。”
“什麽?”方國珍大驚失色,“我義軍的後路也被斷了?”
“唉,”劉仁本歎息說,“看來泰不華要下一盤大棋呀!”
“先別管他棋局是大是小,”方國珍說,“我義軍該如何應招,先生快拿個主意,難道就這樣坐以等斃?”
“主帥莫急,”劉仁本說,“讓我好好想想。”
“好吧。”方國珍說。
劉仁本沉思,方國珍焦急地踱來踱去。過了一會兒,劉仁本眼睛忽然一亮,說:“有了。”
方國珍停下腳步,驚喜的望著劉仁本,問:“先生有何妙計?快說說。”
劉仁本說:“歸降!”
“歸降?”方國珍疑惑地問。
“正是。”劉仁本說。
“這算何妙計,”方國珍失望地說,“先生莫要戲言。”
“主帥,”劉仁本說,“大敵當前,我豈能戲言。”
方國珍說:“兩軍尚未決戰,先生即讓我歸降,這豈不是戲言?”
劉仁本微微一笑說:“隻怕等到決戰之時,我義軍再想歸降已無機會。”
“先生何出此言?”方國珍問。
劉仁本說:“泰不華滅我前鋒,又斷我退路,已將我困於這澄江之上。如果我預料不錯的話,他此時已派人四下邀集官軍前來合擊我義軍,待各路官軍一到,我義軍豈不成了刀俎上之魚肉,任其分食?”
聽了劉仁本的一番話,方國珍慢慢瞪大驚恐的眼睛,他透過舷窗向岸上望去,岸上蘆葦的黑影隨風搖曳,仿佛無數神兵。
“先生所言極是,”方國珍頹喪地說,“若各路官軍匯齊,我義軍隻能任其分食。不過,若以先生之計,拱手把十萬水軍白白送人,我心又不甘。”
劉仁本笑笑說:“我並非要主帥真降,而是以降誘之,覓得時機,再一舉大破官軍。”
“哦,先生之意是詐降,”方國珍說,“我義軍已往幾番陷入絕境皆以歸降轉危為安……不過,已往此計能成,皆因有官吏貪圖小利,可泰不華不是那等貪圖小利之人,定不會接受我義軍歸降,此計恐怕不能奏效。”
“以利誘之,當然不能奏效。”劉仁本說,“不過,我料定泰不華必會接受我義軍歸降。”
“未必吧,”方國珍搖了搖頭,說,“先生常說泰不華不比常人,尚未決戰,我即歸降,他豈能不知這其中有詐?”
“主帥放心,”劉仁本說,“泰不華即便知道其中有詐,也定會接受我義軍歸降。此計不妨再用一迴。”
“先生有這等把握?”方國珍問。
“當然。”劉仁本說,“眼下四麵援軍未到,泰不華實力又不足與我義軍決戰,我想,他此時正在謀劃如何與我義軍周旋,以拖延時日,等待援軍趕到。若我義軍此時前去歸降,正合他心意,他明知有詐,也會欣然接受。”
“先生言之有理。”方國珍點點頭說,“我現在就修書一封,明日著人送往官軍營寨。”
方國珍提筆,書寫歸降信,書寫畢,交與劉仁本,劉仁本接過,看書信。
方國珍問:“先生以為派何人送信最為合適?”
劉仁本說:“陳仲達合適。”
“嗯,”方國珍說,“我想也是仲達。”
澄江江畔,台州水師營寨。淡淡晨霧中現出高大結實的木寨門,寨門緊閉,裏邊巡邏的戰船正來迴遊弋。寨門一側聳著高高的了望台,了望台上,軍士警惕地注視著江麵……
帥帳內,泰不華坐在書案前,戎裝未卸。書案上放著一張地形圖,泰不華伏在地形圖上打起了盹。抱琴端了一杯熱茶走過來,輕輕放在帥案上。泰不華被驚醒,坐直身子,揉了揉眼睛。
“天已大亮,為何不喊醒我?”泰不華問。
抱琴抱歉地說:“老爺,你剛眯了一會兒,並未熟睡。”
“哦。”泰不華笑了笑,端起熱茶,喝了一口問,“白大人到了嗎?”
抱琴說:“已在帳外等候。”
“快快請他進來。”泰不華說。
“是。”
抱琴離開片刻,引總管白景亮進來。
白景亮上前施禮:“啟稟大人——”
“白大人,快快請坐。”泰不華說。
白景亮在書案前椅子上坐下。
泰不華問:“白大人你那裏情況如何,方寇有何動靜?”
白景亮說:“昨夜我率眾將士嚴陣以待,可未見方寇有任何動靜。”
“奇怪呀……”泰不華說,“方寇前鋒被殲滅,理應前來報複,可它竟然一夜按兵不動,這是為何?”
“下官也感到有些蹊蹺,”白景亮:莫非經昨夜一敗,方寇嚇破了賊膽,不敢出戰了?
“不,決不會。”泰不華搖了搖頭說,“方寇擁十萬水軍,雖遭昨夜一敗,並未傷筋動骨。”
白景亮說:“方寇雖擁十萬水軍,可江水之下險灘暗布,巨艦不能縱橫馳騁。方國珍一定是在耍什麽花招。”
“嗯。”泰不華點了點頭。
一隻小船鑽出迷霧,出現在官軍水寨外的江麵。了望台上的軍士立即緊張起來,大喊:“營寨外發現一隻小船……”
巡邏的戰船立刻迎了上去,軍士拈弓搭箭,瞄準了小船。
“前麵的小船,快快停下,”軍士大喊,“再往前劃,就放箭了——”
“別放箭,別放箭,”陳仲達從船艙裏走出來,搖著白旗高喊,“我是義軍的信使,專程來遞降書,請壯士代為通稟。”
“好吧,”軍士說,“我這就前去通稟,你就在原地等候,不可再靠近半步。”
“好,”陳仲達說,“多謝,多謝!”
官軍帥帳內,泰不華正與白景亮商議軍事,傳令軍士快步走了進來。
“啟稟大人,”傳令軍士說,“寨門外來了一位方寇信使,來遞降書。”
“來遞降書?”泰不華與白景亮對視了一下。
“遞降書?”白景亮笑了笑,“嗤,還未開打,方寇就歸降了?”
泰不華擺了擺手,傳令軍士離開,泰不華問:“白大人因何發笑?”
“嗬嗬,”白景亮笑道,“我笑他方國珍一夜未眠,就想出了這一餿主意。”
“嗬嗬,白大人有所不知,”泰不華笑著說,“在他方國珍看來,這並非一餿主意。”
“哦?”白景亮有些疑惑。
泰不華說:“方國珍每陷危境,即用此計,且屢用不爽。”
“可惜,那都是老黃曆了,”白景亮說,“他方國珍未曾想到,此計不靈了。”
泰不華故作不解地問:“嗯,為何不靈?”
白景亮說:“此次受其降者,乃泰大人你。”
“白大人差矣。”泰不華笑了笑說,“他人皆能成人之美,我泰不華又有何不可?不妨再成全他一次,允其歸降!”
白景亮詫異地問:“大人,你果真要接納方寇歸降?”
“有何不可?”泰不華問。
白景亮說:“我官軍與方寇才經一戰,勝負並未明決,方寇此時來降,必定有詐,大人豈能輕易答應!”
泰不華笑笑說:“白大人多慮了。”
“大人……”白景亮很是著急。
“白大人不必再多言,我自有主張。”泰不華轉向帳外喊,“來人——”
“在。”侍衛走了進來。
“請方寇信使進帳。”泰不華說。
“是。”侍衛走出帳外。
陳仲達站在船頭,焦急地等待著。
水師營寨門打開,一隻小船劃了出來,來到陳仲達的小船旁。
傳令軍士說:“大人有令,請信使上船進寨。”
“多謝,多謝!”陳仲達拱手言謝,上了官軍小船。
蘆葦叢中泊一艘戰船,千戶赤盞暉坐在船頭,靠著欄杆,疲憊睡意一起來襲,他努力地睜了睜雙眼,還是驅趕不走睡意,上下眼皮慢慢合在一起,盔甲上掛滿了露珠……
傳令軍士來到他的身邊。
“啟稟千戶。”傳令軍士上前稟報。
赤盞千戶被驚醒,他猛然睜開雙眼,問:“有何消息,快快報來。”
“啟稟千戶,”傳令軍士說,“水師營寨外發現昨夜逃脫的方寇頭領。”
“什麽?”赤盞千戶瞪大驚奇的眼睛問,“昨夜僥幸逃脫,今天他送上門來了?他現在何處?”
傳令軍士說:“已經進了我水軍營寨。”
“進了我水軍營寨?”赤盞千戶拔出寶劍說,“走看看去!”
戰船向水師營寨劃去。
泰不華坐在帥案後,白景亮、抱琴站在一旁。陳仲達走進帥帳,來到帥案前,跪下。
“草民陳仲達代我家主帥奉上降書。”陳仲達叩拜,將降書舉過頭頂。
“呈上來。”泰不華說。
抱琴來到陳仲達身旁,接過降書,遞給泰不華。泰不華接過降書,打開觀看,陳仲達暗中察言觀色。
“看這份降書,言辭倒是懇切。”泰不華說,“不過,我看你家主帥方國珍未必是真心歸降。”
“千真萬確,千真萬確。”陳仲達說,“昨夜之敗,已讓我家主帥幡然醒悟。”
“我看未必吧。”泰不華說,“昨夜之戰,並未傷及方國珍的元氣,他豈能就此俯首歸順?”
“達魯花赤大人有所不知,”陳仲達說,“昨夜之敗雖未傷及元氣,可刺痛極深。我家主帥徹夜未眠,深感朝廷對其寬仁優渥,而其不思報效,反而有背恩德,實為世人所不齒。”
“嗯,能自悔反省,表明其善德尚未全泯。”泰不華點了點頭說,“既然如此,當初為何要反叛?”
陳仲達說:“此番反叛,皆為情勢所逼。”
“為何情勢所逼?”泰不華問,“莫非因朝廷征募戰船?”
“不不不,”陳仲達說,“受朝廷俸祿,為朝廷效力,理所當然,況且朝廷征募戰船是為剿寇平亂,我家主帥豈能因此事而反叛?”
“那又為何?”泰不華問。
陳仲達說:“隻因那巡檢司私扣我糧船,囚禁方國瑛,我家主帥救胞弟心切,情急之下,未慮及周全,遂再入歧途。”
“嗯,雖說如此,”泰不華抖了抖降書說,“就憑這一紙降書,又怎能令本官信服?”
陳仲達問:“達魯花赤大人想要何憑據?”
“憑據麽……”泰不華大笑說,“嗬嗬嗬,就以澄江上的百艘巨艦作為憑據如何?”
“百艘巨艦……”陳仲達驚訝地說,“此事……此事重大,草民還要迴稟我家主帥,才能迴複達魯花赤大人。”
“好,”泰不華說,“你這就去迴稟方國珍。”
“謝大人。”陳仲達拜了兩拜,站起身,轉身欲離開帥帳。
帳外傳來一聲大喝:“哪裏走!”
遠處,燈火通明,官軍正忙著構築防禦設施。江麵,船隻往來如梭,船上裝滿石塊、圓木等。官軍有的在築木柵,有的在拖鋼鏈,有的在放鐵棘藜……到處是一派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江水中,兩名官軍扶著一根木樁,陳子豪站水中平台上掄起大錘夯擊,木樁被一點點夯入江裏……看到泰不華的帥船駛了過,陳子豪放下手中的大錘,跳上身後的小船,劃船迎了過來。
陳子豪上前拱手:“啟稟大人——”
“子豪,準備的如何?”泰不華問。
“大人,放心吧。”陳子豪說,“這江麵之下布滿了暗樁,到處是鋼鏈、鐵棘藜,方寇敢來,準讓他們一個也不會活著迴去。”
“好。”泰不華點點頭,迴身看了看眾官員說,“方賊自恃船堅勢眾,輕率來犯。這條毒蛇,已鑽入我為其編製的竹簍。方才之戰,滅其前鋒,我稱之為‘斬蛇首’。蛇尾麽,也被臨海縣尉李輔德切斷。方寇這條毒蛇現在是無首無尾,隻剩下僵死的蛇身。”
眾人點頭,議論紛紛。
泰不華說:“不過,古人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防其反咬一口。”
眾官員齊聲說:“謹奉軍令,不敢懈怠。”
“嗯,”泰不華點點頭說,“千戶赤盞暉聽令!”
“赤盞暉在。”赤盞千戶答道。
泰不華說:“命你率所部水軍伏於江麵,方寇來犯伺機殲滅之!”
“赤盞暉領命。”
“總管白景亮聽令!”泰不華說。
白景亮上前拱手說:“下官在!”
泰不華說:“命你率所部繼續伏於岸上,方寇若棄船上岸,立即予以痛擊!”
白景亮答道:“下官遵命!”
泰不華說:“方寇水軍雖然成了僵死的蛇身,但是現在我們還不能一口吃下它,我已派人向四周路府求援,待援軍一到,再分而食之。”
方國珍在帥船船艙內焦急地踱來踱去,劉仁本坐在帥案前,麵色沉穩。傳令士兵跑了進來。
“報——”傳令士兵說,“官軍在我義軍後麵的江心沉下數十條漁船,通往海上的水路已被切斷。”
“什麽?”方國珍大驚失色,“我義軍的後路也被斷了?”
“唉,”劉仁本歎息說,“看來泰不華要下一盤大棋呀!”
“先別管他棋局是大是小,”方國珍說,“我義軍該如何應招,先生快拿個主意,難道就這樣坐以等斃?”
“主帥莫急,”劉仁本說,“讓我好好想想。”
“好吧。”方國珍說。
劉仁本沉思,方國珍焦急地踱來踱去。過了一會兒,劉仁本眼睛忽然一亮,說:“有了。”
方國珍停下腳步,驚喜的望著劉仁本,問:“先生有何妙計?快說說。”
劉仁本說:“歸降!”
“歸降?”方國珍疑惑地問。
“正是。”劉仁本說。
“這算何妙計,”方國珍失望地說,“先生莫要戲言。”
“主帥,”劉仁本說,“大敵當前,我豈能戲言。”
方國珍說:“兩軍尚未決戰,先生即讓我歸降,這豈不是戲言?”
劉仁本微微一笑說:“隻怕等到決戰之時,我義軍再想歸降已無機會。”
“先生何出此言?”方國珍問。
劉仁本說:“泰不華滅我前鋒,又斷我退路,已將我困於這澄江之上。如果我預料不錯的話,他此時已派人四下邀集官軍前來合擊我義軍,待各路官軍一到,我義軍豈不成了刀俎上之魚肉,任其分食?”
聽了劉仁本的一番話,方國珍慢慢瞪大驚恐的眼睛,他透過舷窗向岸上望去,岸上蘆葦的黑影隨風搖曳,仿佛無數神兵。
“先生所言極是,”方國珍頹喪地說,“若各路官軍匯齊,我義軍隻能任其分食。不過,若以先生之計,拱手把十萬水軍白白送人,我心又不甘。”
劉仁本笑笑說:“我並非要主帥真降,而是以降誘之,覓得時機,再一舉大破官軍。”
“哦,先生之意是詐降,”方國珍說,“我義軍已往幾番陷入絕境皆以歸降轉危為安……不過,已往此計能成,皆因有官吏貪圖小利,可泰不華不是那等貪圖小利之人,定不會接受我義軍歸降,此計恐怕不能奏效。”
“以利誘之,當然不能奏效。”劉仁本說,“不過,我料定泰不華必會接受我義軍歸降。”
“未必吧,”方國珍搖了搖頭,說,“先生常說泰不華不比常人,尚未決戰,我即歸降,他豈能不知這其中有詐?”
“主帥放心,”劉仁本說,“泰不華即便知道其中有詐,也定會接受我義軍歸降。此計不妨再用一迴。”
“先生有這等把握?”方國珍問。
“當然。”劉仁本說,“眼下四麵援軍未到,泰不華實力又不足與我義軍決戰,我想,他此時正在謀劃如何與我義軍周旋,以拖延時日,等待援軍趕到。若我義軍此時前去歸降,正合他心意,他明知有詐,也會欣然接受。”
“先生言之有理。”方國珍點點頭說,“我現在就修書一封,明日著人送往官軍營寨。”
方國珍提筆,書寫歸降信,書寫畢,交與劉仁本,劉仁本接過,看書信。
方國珍問:“先生以為派何人送信最為合適?”
劉仁本說:“陳仲達合適。”
“嗯,”方國珍說,“我想也是仲達。”
澄江江畔,台州水師營寨。淡淡晨霧中現出高大結實的木寨門,寨門緊閉,裏邊巡邏的戰船正來迴遊弋。寨門一側聳著高高的了望台,了望台上,軍士警惕地注視著江麵……
帥帳內,泰不華坐在書案前,戎裝未卸。書案上放著一張地形圖,泰不華伏在地形圖上打起了盹。抱琴端了一杯熱茶走過來,輕輕放在帥案上。泰不華被驚醒,坐直身子,揉了揉眼睛。
“天已大亮,為何不喊醒我?”泰不華問。
抱琴抱歉地說:“老爺,你剛眯了一會兒,並未熟睡。”
“哦。”泰不華笑了笑,端起熱茶,喝了一口問,“白大人到了嗎?”
抱琴說:“已在帳外等候。”
“快快請他進來。”泰不華說。
“是。”
抱琴離開片刻,引總管白景亮進來。
白景亮上前施禮:“啟稟大人——”
“白大人,快快請坐。”泰不華說。
白景亮在書案前椅子上坐下。
泰不華問:“白大人你那裏情況如何,方寇有何動靜?”
白景亮說:“昨夜我率眾將士嚴陣以待,可未見方寇有任何動靜。”
“奇怪呀……”泰不華說,“方寇前鋒被殲滅,理應前來報複,可它竟然一夜按兵不動,這是為何?”
“下官也感到有些蹊蹺,”白景亮:莫非經昨夜一敗,方寇嚇破了賊膽,不敢出戰了?
“不,決不會。”泰不華搖了搖頭說,“方寇擁十萬水軍,雖遭昨夜一敗,並未傷筋動骨。”
白景亮說:“方寇雖擁十萬水軍,可江水之下險灘暗布,巨艦不能縱橫馳騁。方國珍一定是在耍什麽花招。”
“嗯。”泰不華點了點頭。
一隻小船鑽出迷霧,出現在官軍水寨外的江麵。了望台上的軍士立即緊張起來,大喊:“營寨外發現一隻小船……”
巡邏的戰船立刻迎了上去,軍士拈弓搭箭,瞄準了小船。
“前麵的小船,快快停下,”軍士大喊,“再往前劃,就放箭了——”
“別放箭,別放箭,”陳仲達從船艙裏走出來,搖著白旗高喊,“我是義軍的信使,專程來遞降書,請壯士代為通稟。”
“好吧,”軍士說,“我這就前去通稟,你就在原地等候,不可再靠近半步。”
“好,”陳仲達說,“多謝,多謝!”
官軍帥帳內,泰不華正與白景亮商議軍事,傳令軍士快步走了進來。
“啟稟大人,”傳令軍士說,“寨門外來了一位方寇信使,來遞降書。”
“來遞降書?”泰不華與白景亮對視了一下。
“遞降書?”白景亮笑了笑,“嗤,還未開打,方寇就歸降了?”
泰不華擺了擺手,傳令軍士離開,泰不華問:“白大人因何發笑?”
“嗬嗬,”白景亮笑道,“我笑他方國珍一夜未眠,就想出了這一餿主意。”
“嗬嗬,白大人有所不知,”泰不華笑著說,“在他方國珍看來,這並非一餿主意。”
“哦?”白景亮有些疑惑。
泰不華說:“方國珍每陷危境,即用此計,且屢用不爽。”
“可惜,那都是老黃曆了,”白景亮說,“他方國珍未曾想到,此計不靈了。”
泰不華故作不解地問:“嗯,為何不靈?”
白景亮說:“此次受其降者,乃泰大人你。”
“白大人差矣。”泰不華笑了笑說,“他人皆能成人之美,我泰不華又有何不可?不妨再成全他一次,允其歸降!”
白景亮詫異地問:“大人,你果真要接納方寇歸降?”
“有何不可?”泰不華問。
白景亮說:“我官軍與方寇才經一戰,勝負並未明決,方寇此時來降,必定有詐,大人豈能輕易答應!”
泰不華笑笑說:“白大人多慮了。”
“大人……”白景亮很是著急。
“白大人不必再多言,我自有主張。”泰不華轉向帳外喊,“來人——”
“在。”侍衛走了進來。
“請方寇信使進帳。”泰不華說。
“是。”侍衛走出帳外。
陳仲達站在船頭,焦急地等待著。
水師營寨門打開,一隻小船劃了出來,來到陳仲達的小船旁。
傳令軍士說:“大人有令,請信使上船進寨。”
“多謝,多謝!”陳仲達拱手言謝,上了官軍小船。
蘆葦叢中泊一艘戰船,千戶赤盞暉坐在船頭,靠著欄杆,疲憊睡意一起來襲,他努力地睜了睜雙眼,還是驅趕不走睡意,上下眼皮慢慢合在一起,盔甲上掛滿了露珠……
傳令軍士來到他的身邊。
“啟稟千戶。”傳令軍士上前稟報。
赤盞千戶被驚醒,他猛然睜開雙眼,問:“有何消息,快快報來。”
“啟稟千戶,”傳令軍士說,“水師營寨外發現昨夜逃脫的方寇頭領。”
“什麽?”赤盞千戶瞪大驚奇的眼睛問,“昨夜僥幸逃脫,今天他送上門來了?他現在何處?”
傳令軍士說:“已經進了我水軍營寨。”
“進了我水軍營寨?”赤盞千戶拔出寶劍說,“走看看去!”
戰船向水師營寨劃去。
泰不華坐在帥案後,白景亮、抱琴站在一旁。陳仲達走進帥帳,來到帥案前,跪下。
“草民陳仲達代我家主帥奉上降書。”陳仲達叩拜,將降書舉過頭頂。
“呈上來。”泰不華說。
抱琴來到陳仲達身旁,接過降書,遞給泰不華。泰不華接過降書,打開觀看,陳仲達暗中察言觀色。
“看這份降書,言辭倒是懇切。”泰不華說,“不過,我看你家主帥方國珍未必是真心歸降。”
“千真萬確,千真萬確。”陳仲達說,“昨夜之敗,已讓我家主帥幡然醒悟。”
“我看未必吧。”泰不華說,“昨夜之戰,並未傷及方國珍的元氣,他豈能就此俯首歸順?”
“達魯花赤大人有所不知,”陳仲達說,“昨夜之敗雖未傷及元氣,可刺痛極深。我家主帥徹夜未眠,深感朝廷對其寬仁優渥,而其不思報效,反而有背恩德,實為世人所不齒。”
“嗯,能自悔反省,表明其善德尚未全泯。”泰不華點了點頭說,“既然如此,當初為何要反叛?”
陳仲達說:“此番反叛,皆為情勢所逼。”
“為何情勢所逼?”泰不華問,“莫非因朝廷征募戰船?”
“不不不,”陳仲達說,“受朝廷俸祿,為朝廷效力,理所當然,況且朝廷征募戰船是為剿寇平亂,我家主帥豈能因此事而反叛?”
“那又為何?”泰不華問。
陳仲達說:“隻因那巡檢司私扣我糧船,囚禁方國瑛,我家主帥救胞弟心切,情急之下,未慮及周全,遂再入歧途。”
“嗯,雖說如此,”泰不華抖了抖降書說,“就憑這一紙降書,又怎能令本官信服?”
陳仲達問:“達魯花赤大人想要何憑據?”
“憑據麽……”泰不華大笑說,“嗬嗬嗬,就以澄江上的百艘巨艦作為憑據如何?”
“百艘巨艦……”陳仲達驚訝地說,“此事……此事重大,草民還要迴稟我家主帥,才能迴複達魯花赤大人。”
“好,”泰不華說,“你這就去迴稟方國珍。”
“謝大人。”陳仲達拜了兩拜,站起身,轉身欲離開帥帳。
帳外傳來一聲大喝:“哪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