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上沒什麽娛樂方式,哪怕隻有一天,兩個小姑娘對此還是格外期待,伸頭往外看,等著嚴家的車準備好。
一輛白色大奔停在了越野車後麵,約莫過了三分鍾後,駕駛座的嚴明亮衝著前頭大聲喊:「都整理好了,可以出發了。」
夏倦書穩穩啟動車子,看後頭的任靈靈和喻美晨還在張望著,溫聲叮囑了句:「準備把車窗升起來了,頭別伸出去,森林裏有鳥或者樹枝丫,萬一不小心劃到臉就不好了。」
兩人聞言齊齊收迴了身子,乖巧坐著。
夏倦書把車窗升起來,穩妥起見,走上了最常走的一條路,車子一路駛離延林鎮,往人煙稀少的森林去。
阮思歌時不時盯著後視鏡裏的白色大奔,生怕掉了隊,轉頭看到夏倦書清雋的臉,正專心致誌開著車,因為膚色白那眼下的黛青色格外明顯了下,關心問了句:「昨晚沒睡好嗎?」
她不說倒還好,一說夏倦書真打了個哈欠,「睡得質量不太好,中間醒了兩次。」
阮思歌便說著話幫他提神,「你常來這裏露營嗎?」
「一年來個一兩次吧,基本夏秋比較多,夏天那邊鳳塘湖邊還會有螢火蟲,風景不錯,就是蚊蟲太多。」
夏倦書迴道:「所以轉成春秋兩季過來了。」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森林入口,隻能徒步過去,夏倦書把露營用品搬下來背到身上,單手又拎起阮思歌的包,招唿著兩個小朋友下了車。
幾分鍾後,嚴明亮的車也隨後趕到。
夏倦書迎上去,拍拍手把大家聚到了一起,「家長記得牽好自家孩子的手,等下我們去找露營的地點,大概要步行個二十分鍾,可能要辛苦些。撐不住就喊一聲,我們原地休息再出發。」
「等下跟著我走,我們去找露營地點。」
眾人紛紛應了聲好,大人拿上行李,手裏牽著小朋友,跟在夏倦書後麵往森林裏走,浩浩蕩蕩的。
這裏巨大筆直的樹木林立,枝繁葉茂,直衝雲霄,日光漸薄,整個森林透著一股神秘氣息,引人去探索。
阮思歌第一次來,對森林格外陌生,邊走邊抬頭往上看,綠葉間隙泄出幾縷光線來,去年冬日的落葉和枯草堆了一地,踩在上麵嘎吱作響,分外治癒。
當然她一個人肯定不敢過來。
這是在寶譚山附屬的一個小山腳下,路途還算平坦,沒什麽磕絆,夏倦書沉聲跟她介紹,「這裏多是黃檀木,百年前就有的。」
「是做玩具和雕刻的好木。」
樹皮是暗灰色的,一片片倒著的,好像跟她平日裏見過的樹幹也沒多大的區別,阮思歌上手摸了下樹枝幹,美眸中閃過驚訝:「你一看就能認出來了?」
「算是必修課吧,認木材是最基本的。」
夏倦書語氣中帶了點他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懷念:「小時候隨爺爺經常來這裏,聽他介紹久而久之就認識不少樹種了。」
阮思歌知道他說的是任炳,弦記真正的創始人,早些年前無論是木材收購還是琵琶製作都一併包攬的大佬,從省樂器廠離開後自個開了弦記。
「我聽說過他,據說有把琵琶送去懷樹市博物館珍藏了?」
森林裏沒什麽人踩多了就走出來的大路,加之前兩天下雨,雜草覆蓋下的土壤也潮潮的,夏倦書點點頭,領頭帶著往前走,姿態隨意,步伐穩健果斷,對環境極為熟稔,「嗯,是他生前親手製作的最後一把琵琶了,本來我打算自己留念的,但當時的博物館館長來求,想著讓大家了解到這個職業也不錯,就捐了。」
「有時間一定去瞻仰看看。」
瞻仰一詞,分量就大了,但也顯出足夠的敬重。
夏倦書沖她笑笑,又帶著人往前走了一段路,終於在一個湖邊空地招手停下,「就這裏了,大家辛苦了,特別小朋友們都很棒。」
鎮上長大的孩子滿街亂跑習慣了,一路走到露營地點倒也沒鬧上一句,非常乖巧地堅持到了露營地點,聽到誇獎後都高興地跳了起來。
碧水映綠山,迎著日漸落幕的夕陽,構成了一副暮色畫卷。
湖水清澈,一路平穩流向延林鎮,考慮到第二天下雨湖水可能會漲,夏倦書把營地紮在了距湖邊約一百米的地方。
大家開始掏出背包裏的露營用品來,帳篷除了夏倦書都是第一次用,沒什麽經驗,他隻能先教大人學會,再依次幫著搭。
八個人共四頂帳篷,三家每戶一頂帳篷,阮思歌隨王瑞華一家睡一頂,夏倦書單獨一頂帳篷,剩下一頂留做公眾做晚飯吃飯用。
嚴明亮學得很快,又有力氣,看了一遍夏倦書搭帳篷,很快自己也搭好了一頂,又去幫喻美晨媽媽宋清芸搭。
阮思歌這邊,跟王瑞華配合也默契,照著說明書不急不緩也搭好了自己的帳篷。
夏倦書動作利索,一頂公共敞開型的帳篷很快搭好立住,他又檢查了一遍大家的帳篷和位置,都搭得不錯,便招唿大家可以準備晚飯了,末了重點交代了一句:「森林裏注意防火,不要留火星子或者讓小朋友玩火把。」
按照他的習慣,簡單燒好炭火架上湯鍋吃頓泡麵就行,誰知夏倦書剛把鍋拿出來,就被王瑞華攔住了,表情非常不滿意,「出來玩還吃什麽泡麵,當然要吃烤肉啊。」
一輛白色大奔停在了越野車後麵,約莫過了三分鍾後,駕駛座的嚴明亮衝著前頭大聲喊:「都整理好了,可以出發了。」
夏倦書穩穩啟動車子,看後頭的任靈靈和喻美晨還在張望著,溫聲叮囑了句:「準備把車窗升起來了,頭別伸出去,森林裏有鳥或者樹枝丫,萬一不小心劃到臉就不好了。」
兩人聞言齊齊收迴了身子,乖巧坐著。
夏倦書把車窗升起來,穩妥起見,走上了最常走的一條路,車子一路駛離延林鎮,往人煙稀少的森林去。
阮思歌時不時盯著後視鏡裏的白色大奔,生怕掉了隊,轉頭看到夏倦書清雋的臉,正專心致誌開著車,因為膚色白那眼下的黛青色格外明顯了下,關心問了句:「昨晚沒睡好嗎?」
她不說倒還好,一說夏倦書真打了個哈欠,「睡得質量不太好,中間醒了兩次。」
阮思歌便說著話幫他提神,「你常來這裏露營嗎?」
「一年來個一兩次吧,基本夏秋比較多,夏天那邊鳳塘湖邊還會有螢火蟲,風景不錯,就是蚊蟲太多。」
夏倦書迴道:「所以轉成春秋兩季過來了。」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森林入口,隻能徒步過去,夏倦書把露營用品搬下來背到身上,單手又拎起阮思歌的包,招唿著兩個小朋友下了車。
幾分鍾後,嚴明亮的車也隨後趕到。
夏倦書迎上去,拍拍手把大家聚到了一起,「家長記得牽好自家孩子的手,等下我們去找露營的地點,大概要步行個二十分鍾,可能要辛苦些。撐不住就喊一聲,我們原地休息再出發。」
「等下跟著我走,我們去找露營地點。」
眾人紛紛應了聲好,大人拿上行李,手裏牽著小朋友,跟在夏倦書後麵往森林裏走,浩浩蕩蕩的。
這裏巨大筆直的樹木林立,枝繁葉茂,直衝雲霄,日光漸薄,整個森林透著一股神秘氣息,引人去探索。
阮思歌第一次來,對森林格外陌生,邊走邊抬頭往上看,綠葉間隙泄出幾縷光線來,去年冬日的落葉和枯草堆了一地,踩在上麵嘎吱作響,分外治癒。
當然她一個人肯定不敢過來。
這是在寶譚山附屬的一個小山腳下,路途還算平坦,沒什麽磕絆,夏倦書沉聲跟她介紹,「這裏多是黃檀木,百年前就有的。」
「是做玩具和雕刻的好木。」
樹皮是暗灰色的,一片片倒著的,好像跟她平日裏見過的樹幹也沒多大的區別,阮思歌上手摸了下樹枝幹,美眸中閃過驚訝:「你一看就能認出來了?」
「算是必修課吧,認木材是最基本的。」
夏倦書語氣中帶了點他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懷念:「小時候隨爺爺經常來這裏,聽他介紹久而久之就認識不少樹種了。」
阮思歌知道他說的是任炳,弦記真正的創始人,早些年前無論是木材收購還是琵琶製作都一併包攬的大佬,從省樂器廠離開後自個開了弦記。
「我聽說過他,據說有把琵琶送去懷樹市博物館珍藏了?」
森林裏沒什麽人踩多了就走出來的大路,加之前兩天下雨,雜草覆蓋下的土壤也潮潮的,夏倦書點點頭,領頭帶著往前走,姿態隨意,步伐穩健果斷,對環境極為熟稔,「嗯,是他生前親手製作的最後一把琵琶了,本來我打算自己留念的,但當時的博物館館長來求,想著讓大家了解到這個職業也不錯,就捐了。」
「有時間一定去瞻仰看看。」
瞻仰一詞,分量就大了,但也顯出足夠的敬重。
夏倦書沖她笑笑,又帶著人往前走了一段路,終於在一個湖邊空地招手停下,「就這裏了,大家辛苦了,特別小朋友們都很棒。」
鎮上長大的孩子滿街亂跑習慣了,一路走到露營地點倒也沒鬧上一句,非常乖巧地堅持到了露營地點,聽到誇獎後都高興地跳了起來。
碧水映綠山,迎著日漸落幕的夕陽,構成了一副暮色畫卷。
湖水清澈,一路平穩流向延林鎮,考慮到第二天下雨湖水可能會漲,夏倦書把營地紮在了距湖邊約一百米的地方。
大家開始掏出背包裏的露營用品來,帳篷除了夏倦書都是第一次用,沒什麽經驗,他隻能先教大人學會,再依次幫著搭。
八個人共四頂帳篷,三家每戶一頂帳篷,阮思歌隨王瑞華一家睡一頂,夏倦書單獨一頂帳篷,剩下一頂留做公眾做晚飯吃飯用。
嚴明亮學得很快,又有力氣,看了一遍夏倦書搭帳篷,很快自己也搭好了一頂,又去幫喻美晨媽媽宋清芸搭。
阮思歌這邊,跟王瑞華配合也默契,照著說明書不急不緩也搭好了自己的帳篷。
夏倦書動作利索,一頂公共敞開型的帳篷很快搭好立住,他又檢查了一遍大家的帳篷和位置,都搭得不錯,便招唿大家可以準備晚飯了,末了重點交代了一句:「森林裏注意防火,不要留火星子或者讓小朋友玩火把。」
按照他的習慣,簡單燒好炭火架上湯鍋吃頓泡麵就行,誰知夏倦書剛把鍋拿出來,就被王瑞華攔住了,表情非常不滿意,「出來玩還吃什麽泡麵,當然要吃烤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