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崇文,這一點毋庸置疑。


    皇城之內,有專門為天南海北到此參加科舉士子所建造的酒樓客棧,規模極大,在這寸土寸金的於都城內獨占一方,亭台樓閣,假山浮雕,影壁庭院,應有盡有。


    米月與禹秀薇便是在此地落腳。


    來到客房跟前,米月躊躇片刻還是決定敲響屋門。


    至於將自己那個答案說出口後會有怎樣的後果,米月頓時臉色一苦。


    不過他還是那樣,強脾氣從來沒變,認準的事情誰勸都沒用。


    “咚咚咚~”


    叩門聲響起。


    很快客房門便被打開。


    四年過去,當初才剛剛抽條的少女,如今已是亭亭玉立之姿,隻不過相貌差了些,勉強算是個小家碧玉。


    “秀薇,那什麽.....”


    米月醞釀好的措辭還沒開口,眼角餘光便瞥見房間內還有一人。


    五十多歲的模樣,頭發花白,身穿繡雲錦衣,腰間記掛一枚青玉,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麵相並不出奇,可他身上卻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沉穩氣勢。


    禹秀薇見米月的打量眼神,偷偷踩了踩他的腳背,然後轉頭對老人開口介紹道:“這位是我同窗,也是同鄉,米月,三月也會參加殿試。”


    米月雖說暫時不知對方身份,不過還是行了個晚輩禮。


    那老人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唿。


    禹秀薇欲言又止。


    那老人擺擺手,笑道:“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老夫名為宋煬,有幸親自審批過你們二位的考卷,都很有意思。”


    米月聽到這個名字,心頭狂跳。


    宋煬,殿閣大學士,大慶正一品官員。


    天底下隻要是走科舉這條道路的,都繞不過這座大山。


    宋煬不光是當今天子的老師,還是科舉近二十年的一把手,最為關鍵的,參與科舉之人,都必須拜讀一本名為《太平六冊》的治國要術,米月也不例外,剛好,此書撰寫之人便是眼前貌不驚人的老者,說是整個大慶的官員之師都不為過。


    米月再次正色施禮道:“學生米月,見過宋老。”


    宋煬點頭,輕輕嗯了一聲。


    米月稍稍側頭,對著禹秀薇微笑道:“既然是宋老登門,那我便先不打擾了,你們聊。”


    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位老者親自登門的份量。


    還是這般風輕雲淡,身邊無任何隨從,禹秀薇的容貌也沒到傾國傾城的地步,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禹秀薇點頭,嗓音輕柔道:“待會兒我過去找你。”


    米月告辭一聲,轉身迴了對麵的客房。


    關上房門。


    宋煬摘下腰間那枚青玉擱在桌上。


    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鎮密以栗,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訕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


    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你的答卷我看過,挺好,當然,我說的好並非是你的考評。而是答卷上的文章,字裏行間都透著你對大慶的見解,女子之身,卻能在一篇篇國策中將國事理解到這般地步,擔得起一句大才難得。”


    對禹秀薇,宋煬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之意。


    禹秀薇心中緊張,不過麵色還是強裝鎮定,迴道:“宋老謬讚了。”


    “你覺著是謬讚嗎?我覺著不是。”


    宋煬喝了口茶水接著道:“如果你是男兒身,三月殿試,我定然成人之美,送你個三元的頭銜兒,將一鳴驚人做到極致。隻可惜.......”


    大慶雖說並不禁止女子走仕途,而且朝堂之上確實也有不少身居要職的女子官員。


    可像禹秀薇這般驚世駭俗的,開國以來還是頭一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女子過於優秀,出身無任何依靠,日後步入官場,必將被那些權臣所針對。


    九百年,好不容易出了個能壓所有讀書人一頭的女子,若是毀於官場,實在悲哀,所以他才會走這麽一趟。


    “如果你願意,就跟隨我走遍大慶東西南北,去看看那些飽受摧殘卻又滿懷希望的人間大地。不過前提是你得退出最後的殿試,放棄成為世上前無古人的女子三元。”


    宋煬給出選擇。


    言語中的意味很淺顯。


    放棄大考,便是他宋煬的學生,從紙上談兵中走出,知行合一,走萬裏路破萬卷書,暫時擱下那些聖賢道理,為國為民事必躬親,這便是宋煬所教授的為官之道。


    禹秀薇沉默,沒立即點頭或者搖頭。


    若是其他士子文人麵對這份潑天富貴,估計都不存在任何猶豫。


    畢竟一個虛名而已,未來的路還是一樣,不同的是,現在點頭答應就意味未來仕途便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禹秀薇的猶豫不是在想答應還是拒絕。


    她在宋煬的言語中尋到了一絲苦難的意味。


    “宋老,秀薇有個問題請教。”


    “請講。”


    禹秀薇眼眸低斂,緩緩說道:“王朝百年以來,可曾有過餓殍遍野,易子而食?”


    越是靠近這座京都,禹秀薇越是對史書上記載的災厄愈發有清晰的感受。


    不是說大慶做的不好,事實上朝廷已經將能做的都做了,可也隻能保持明麵上的平靜。


    她每路過一座縣城,都會翻開地方縣誌。


    其中對苦難的記載往往都隻是幾句言語,幾個文字,可能那些出身安穩的人無法想象其中的絕望。


    但禹秀薇明白,大慶,從來不像表麵上那般平靜。


    宋煬沒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閉眼緩緩道:“慶曆永平三年,南州洪水濤濤,農田盡毀,百姓流離失所......慶曆永豐六年,北方暴雪持續六月,路邊滿是凍死骨.....慶曆元鳳四年,西北大旱,大慶鐵騎不得不後撤三百裏,將十六城拱手相讓......慶曆元鼎七年,還是南州,本是稻田重地,蝗蟲過境,全年心血顆粒無收......直到如今,當今天子登基,罪己詔六封以告天地,你現在還覺著那些書上的文字僅僅隻是文字嗎?”


    宋煬斷斷續續將近百年王朝災厄悉數到來,一想到那些親眼所見的百姓慘狀,老人胸腔起伏,難掩痛苦之色。


    禹秀薇緩緩搖頭,“書上說,知行合一,我知道了卻未曾見過,宋老,我想親眼去看看。”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禹秀薇覺著自己書看的已經不少,那就離開文字牢籠,去親眼看看這座王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妖柳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婁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婁明並收藏大妖柳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