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喪家之犬的盟友
三國:我,曹昂,開局神武係統 作者:311的長水校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猶如‘喪家之犬’的不僅有嚴凱、桓虎的黃巾軍,還有被同僚背棄的張闓、於靜部,他們被泰山五虎之一(其餘分別是臧霸、吳敦、尹禮、昌豨)的孫觀部眾追殺,好不容易借著手下軍勢逃出生天。
孫觀其實也是沒有死追,事前義兄弟大哥臧霸就交代過他,自己不好出麵,隻能由他來代勞,這是陶謙的使令,雖說是要殺死張闓就行,但是臧霸另行吩咐他說道隻要追出琅琊就行,其餘的不用下死力!
孫觀雖不解其意,但是卻非常聽從大哥臧霸的話,早年二人都是泰山郡匪寇,那時兄弟之情就已經升華在二人之間,多年以來,更是並肩作戰,從無到有,而且加入陶謙陣營後,更是搖身一變成為官軍!
可這就苦了張、於部眾,他們不知道其中原因,現在反倒要為陶謙的陰謀做替罪羊,張闓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狠狠說道:“媽的,幹脆殺進徐州,宰了那陶謙老兒,才能消解老子心頭之恨!”
“大哥,琅琊仍有臧霸、孫觀駐守,切勿衝動啊,咱們現在最好的法子還是走泰山郡,從兗州過去方能逃出陶謙的追擊!”於靜騎在馬上,看向後方確實已經沒有追兵了,但是他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甚至也不能在這徐州境內待著。
張闓愣了一下,問道:“你不是說往南逃,從繒國去豫州嗎?”
於靜迴道:“當時是這樣想的,咱們隻顧逃命,沒有理清其中緣由,陶謙不容我等,可再也不能走徐州了,還得繞過徐州,從兗州的泰山郡、魯國進豫州,方是安穩之地啊,大哥!”
“算了,你說走哪就走哪吧,老子現在氣頭上,根本想不出法子,走一步看一步,先逃了咱再說!”張闓完全是一副死氣沉沉的,陰著臉被陶謙太過戲耍的恥辱,到現在竟然還沒完全舒緩過來!
於靜不禁鬆了口氣,隻要張闓聽他的,他就有信心把兄弟們活著帶出徐州。
所以一路上開始行程又從武水沿著岸邊往兗州趕路,進入泰山郡之後,他們再一次路過祊亭縣,張闓重迴傷心之地,心情可謂是大起大落,他們曾在這裏獲得金銀珠寶無算;也正是因為這些黃白之物招惹殺身之禍。
張闓越想越氣,看到前方有百姓進進出出的小縣城,心下惱怒道:“兄弟們,這裏可是咱們窩囊之地,先給老子拿迴些財物,容弟兄們屠略一番,也未必不可,給老子衝殺進去!”
手下們本來還沮喪的心情立即布滿了喜色,眾軍都大唿起來,騎著快馬,吆喝而上,進到內城就是一陣砍殺手無寸鐵的縣民,那門口的守城將士看見不少騎馬的土匪一樣的軍馬往這邊趕,連忙向著城牆上當值的校尉大喊道:“快關城門,快關城門,有寇匪襲擊,有寇匪襲擊!”
這時候哪裏還來得及,眼看張闓部騎兵打頭陣,最前方的那參將手舉大刀,照著城門兵卒的麵門劈砍而過,後者立刻就被大刀打穿了頭骨,連一聲喊叫都沒有便硬挺挺摔倒在地上。
這邊的騎兵更是相繼而上,照著人就砍,此地更是一片哀嚎聲響起,那騎兵縱馬進城,紛紛舉起刀刃,大肆屠掠起來。
祊亭這座小縣城,正遭受著匪賊般的侵劫,如今毫無招架之力……
於靜從城門口走迴來,向著一直坐在外麵大石頭上的張闓說道:“大哥,不能再耽誤時間了,現在咱們得快些趕路,好在兄弟們也都拿到些口糧,再耽誤時間恐怕事遲生變!”
張闓從地上站起身,拍了拍屁股,現在他心緒倒是平複了不少,也不知是為什麽,搶劫一番就能使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難道他就是天生的土匪?
張闓驅散內心焦慮,緩緩說道:“下令,啟程!”
眾將聽令整理隊伍,還有不少衣冠不整的士兵從居民房中出來,聽到號令開始整軍了,他們也是很急,不少人都是三三兩兩草草了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猥瑣樣子,自然也是了解彼此究竟幹了什麽!
“兄弟們,咱們出發,都快些入隊,這次我等要從前麵的武水淺灘處跨進山坳,從穀地往南城走,再到魯國藩縣,從公丘進入豫州,這就是我的計劃,帶兄弟們逃出生天!”於靜大手一揮,高聲喊道,現在他們非常需要士氣,這也是為什麽張闓縱兵劫掠時他沒有阻止的原因。
果然,這類似的口號十分有效,眾人立刻哄哄鬧鬧起來,大家有說有笑,熱烈非凡。可以說不僅為這支隊伍接下來的行軍目標製定了前進方向,還又透露出了一路上相繼出現城池的獎勵,那不就是可以放肆搜刮一番嗎?
可是好景不長,雖說隊伍很快便從武水翻過淺灘,然後從側麵進入大山,山坳一路上都是平安無事,沒有任何軍情和追兵。
但就在南城縣東北方向山脈的連綿穀地,他們碰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看對方的裝扮行頭,不是那黃巾賊還能是誰!
雖然說稱唿對方為賊有些不厚道,因為張闓部本身也是土匪出身,在這個世道,沒辦法,隻要是與朝廷作對,那肯定就是官軍的對立麵,不是賊子還能是誰?
當然也有被招安的賊子們,例如泰山餘寇臧霸、孫觀等部眾,別人現在正是陶謙的心腹,鎮守徐州北大門琅琊郡,搖身一變從土匪成為朝廷官軍,不得不說可謂是時運大發!
“大哥,敵人有些多啊!這黃巾軍不去泰山郡腹地,怎地跑到這偏僻山穀裏來了?”於靜看著占領前方大部分區域的敵軍,也是比較害怕的,他們人多啊,咱們才多少人,路上還被打散不少!
張闓此時卻是異乎尋常的冷靜,說道:“沒關係,咱們都是賊,害怕個什麽!我過去與他們首領交談一二,看看究竟能不能讓個道!”
那邊似乎也發現了張闓部的人馬,開始重新整理起來隊伍,其中一大群騎著馬或者步兵跑過來,內裏簇擁著一個騎在馬上的精壯大漢,朝著這邊嚷嚷道:“對麵的兄弟是哪部的?我是嚴凱!”
張闓朝著他大聲說道:“嚴兄,我本是徐州陶謙手下都尉,奈何被陶謙暗算,這才沒辦法,隻能帶著兄弟們從兗州借道去豫州謀生!”
“哦”,嚴凱驚異地問道:“如若張都尉相信我嚴凱,可否下馬一敘,相識一番,便是朋友,道上好相見!”
要不說嚴凱還真是黃巾軍的八健將之一,這招攬部眾的意識不可謂不強大,和黃巾起義鼎盛時的格局有點類似之處!
張闓心中大喜,他早就想擴充隊伍,現今他這支孤軍,到底走不走得到南城都還是問題,恰好現在有這嚴凱的部眾出現,不是幫助他們逃離險境的最佳時機嗎?
張闓二話不說,直接跳下戰馬,擠開扈從,單人向著地方陣營走過去,看得於靜冒了一身冷汗,但是他現在也是沒辦法,不讓大哥誠意去試一試,那他們才是真沒救了!
與此同時,嚴凱倒是饒有興致地望著那張闓走進馬前,然後便也下馬待在原地,後者上前抱拳行禮,自己也是立刻迴應,說道:“張兄弟怎麽遭此劫難,我看你部眾都是無精打采的?”
張闓心中鄙視一番,就你這群匪兵,也好意思說我,但是他卻不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隻能沉痛說:“我等為那陶謙鞍前馬後的侍奉,他陶老兒不僅不領情,還設計害我!我縱是食其肉都不為過!”
於是,接下來,兩將坐在雜石堆上,張闓說著進來的遭遇,嚴凱也是露出義憤填膺,榮辱與共的表情,咒罵道:“陶謙不做人,枉他貴為一介刺史,兄弟既然已經如此,何不與我等同去南城,也有個互相照應!”
張闓一聽,果然有門路,雙手拍擊一下,露齒笑道:“啊呀,即是嚴兄如此厚待,我等也正是要去南城,先過兗州,進入豫州再做打算的!嚴兄也是要同去豫州?”
“我等隻是先去南城,還未計劃借道去豫州,隻是之前圍攻費國毫無進展,我副將算出來南城正是脫身之地,因此前來,如若張兄不棄,何不兩軍合為一處,共赴豫州謀生!”嚴凱也是雲開見霧,說不定那兗州南城還真是自己脫困的地方,不是正好跟著這些叛軍去豫州,還能擴大地盤?
張闓深以為然,有嚴凱的加入,他們也就不怕官軍的追襲了,能夠盡早離開這鬼地方,笑道:“張某正有此意,嚴兄不介意,那我等就迴去集合隊伍,快速出發吧!”
“就這麽辦!”嚴凱站起身,也手拉起張闓,兩人揮手碰觸手掌心,以此作為盟友的見證!
兩軍之前,大家都是以兄弟家人見麵般互相煽情!
當然現在,大環境需要他們結盟共禦外敵……
就是不知道這盟友的可靠性究竟如何了?
孫觀其實也是沒有死追,事前義兄弟大哥臧霸就交代過他,自己不好出麵,隻能由他來代勞,這是陶謙的使令,雖說是要殺死張闓就行,但是臧霸另行吩咐他說道隻要追出琅琊就行,其餘的不用下死力!
孫觀雖不解其意,但是卻非常聽從大哥臧霸的話,早年二人都是泰山郡匪寇,那時兄弟之情就已經升華在二人之間,多年以來,更是並肩作戰,從無到有,而且加入陶謙陣營後,更是搖身一變成為官軍!
可這就苦了張、於部眾,他們不知道其中原因,現在反倒要為陶謙的陰謀做替罪羊,張闓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狠狠說道:“媽的,幹脆殺進徐州,宰了那陶謙老兒,才能消解老子心頭之恨!”
“大哥,琅琊仍有臧霸、孫觀駐守,切勿衝動啊,咱們現在最好的法子還是走泰山郡,從兗州過去方能逃出陶謙的追擊!”於靜騎在馬上,看向後方確實已經沒有追兵了,但是他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甚至也不能在這徐州境內待著。
張闓愣了一下,問道:“你不是說往南逃,從繒國去豫州嗎?”
於靜迴道:“當時是這樣想的,咱們隻顧逃命,沒有理清其中緣由,陶謙不容我等,可再也不能走徐州了,還得繞過徐州,從兗州的泰山郡、魯國進豫州,方是安穩之地啊,大哥!”
“算了,你說走哪就走哪吧,老子現在氣頭上,根本想不出法子,走一步看一步,先逃了咱再說!”張闓完全是一副死氣沉沉的,陰著臉被陶謙太過戲耍的恥辱,到現在竟然還沒完全舒緩過來!
於靜不禁鬆了口氣,隻要張闓聽他的,他就有信心把兄弟們活著帶出徐州。
所以一路上開始行程又從武水沿著岸邊往兗州趕路,進入泰山郡之後,他們再一次路過祊亭縣,張闓重迴傷心之地,心情可謂是大起大落,他們曾在這裏獲得金銀珠寶無算;也正是因為這些黃白之物招惹殺身之禍。
張闓越想越氣,看到前方有百姓進進出出的小縣城,心下惱怒道:“兄弟們,這裏可是咱們窩囊之地,先給老子拿迴些財物,容弟兄們屠略一番,也未必不可,給老子衝殺進去!”
手下們本來還沮喪的心情立即布滿了喜色,眾軍都大唿起來,騎著快馬,吆喝而上,進到內城就是一陣砍殺手無寸鐵的縣民,那門口的守城將士看見不少騎馬的土匪一樣的軍馬往這邊趕,連忙向著城牆上當值的校尉大喊道:“快關城門,快關城門,有寇匪襲擊,有寇匪襲擊!”
這時候哪裏還來得及,眼看張闓部騎兵打頭陣,最前方的那參將手舉大刀,照著城門兵卒的麵門劈砍而過,後者立刻就被大刀打穿了頭骨,連一聲喊叫都沒有便硬挺挺摔倒在地上。
這邊的騎兵更是相繼而上,照著人就砍,此地更是一片哀嚎聲響起,那騎兵縱馬進城,紛紛舉起刀刃,大肆屠掠起來。
祊亭這座小縣城,正遭受著匪賊般的侵劫,如今毫無招架之力……
於靜從城門口走迴來,向著一直坐在外麵大石頭上的張闓說道:“大哥,不能再耽誤時間了,現在咱們得快些趕路,好在兄弟們也都拿到些口糧,再耽誤時間恐怕事遲生變!”
張闓從地上站起身,拍了拍屁股,現在他心緒倒是平複了不少,也不知是為什麽,搶劫一番就能使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難道他就是天生的土匪?
張闓驅散內心焦慮,緩緩說道:“下令,啟程!”
眾將聽令整理隊伍,還有不少衣冠不整的士兵從居民房中出來,聽到號令開始整軍了,他們也是很急,不少人都是三三兩兩草草了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猥瑣樣子,自然也是了解彼此究竟幹了什麽!
“兄弟們,咱們出發,都快些入隊,這次我等要從前麵的武水淺灘處跨進山坳,從穀地往南城走,再到魯國藩縣,從公丘進入豫州,這就是我的計劃,帶兄弟們逃出生天!”於靜大手一揮,高聲喊道,現在他們非常需要士氣,這也是為什麽張闓縱兵劫掠時他沒有阻止的原因。
果然,這類似的口號十分有效,眾人立刻哄哄鬧鬧起來,大家有說有笑,熱烈非凡。可以說不僅為這支隊伍接下來的行軍目標製定了前進方向,還又透露出了一路上相繼出現城池的獎勵,那不就是可以放肆搜刮一番嗎?
可是好景不長,雖說隊伍很快便從武水翻過淺灘,然後從側麵進入大山,山坳一路上都是平安無事,沒有任何軍情和追兵。
但就在南城縣東北方向山脈的連綿穀地,他們碰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看對方的裝扮行頭,不是那黃巾賊還能是誰!
雖然說稱唿對方為賊有些不厚道,因為張闓部本身也是土匪出身,在這個世道,沒辦法,隻要是與朝廷作對,那肯定就是官軍的對立麵,不是賊子還能是誰?
當然也有被招安的賊子們,例如泰山餘寇臧霸、孫觀等部眾,別人現在正是陶謙的心腹,鎮守徐州北大門琅琊郡,搖身一變從土匪成為朝廷官軍,不得不說可謂是時運大發!
“大哥,敵人有些多啊!這黃巾軍不去泰山郡腹地,怎地跑到這偏僻山穀裏來了?”於靜看著占領前方大部分區域的敵軍,也是比較害怕的,他們人多啊,咱們才多少人,路上還被打散不少!
張闓此時卻是異乎尋常的冷靜,說道:“沒關係,咱們都是賊,害怕個什麽!我過去與他們首領交談一二,看看究竟能不能讓個道!”
那邊似乎也發現了張闓部的人馬,開始重新整理起來隊伍,其中一大群騎著馬或者步兵跑過來,內裏簇擁著一個騎在馬上的精壯大漢,朝著這邊嚷嚷道:“對麵的兄弟是哪部的?我是嚴凱!”
張闓朝著他大聲說道:“嚴兄,我本是徐州陶謙手下都尉,奈何被陶謙暗算,這才沒辦法,隻能帶著兄弟們從兗州借道去豫州謀生!”
“哦”,嚴凱驚異地問道:“如若張都尉相信我嚴凱,可否下馬一敘,相識一番,便是朋友,道上好相見!”
要不說嚴凱還真是黃巾軍的八健將之一,這招攬部眾的意識不可謂不強大,和黃巾起義鼎盛時的格局有點類似之處!
張闓心中大喜,他早就想擴充隊伍,現今他這支孤軍,到底走不走得到南城都還是問題,恰好現在有這嚴凱的部眾出現,不是幫助他們逃離險境的最佳時機嗎?
張闓二話不說,直接跳下戰馬,擠開扈從,單人向著地方陣營走過去,看得於靜冒了一身冷汗,但是他現在也是沒辦法,不讓大哥誠意去試一試,那他們才是真沒救了!
與此同時,嚴凱倒是饒有興致地望著那張闓走進馬前,然後便也下馬待在原地,後者上前抱拳行禮,自己也是立刻迴應,說道:“張兄弟怎麽遭此劫難,我看你部眾都是無精打采的?”
張闓心中鄙視一番,就你這群匪兵,也好意思說我,但是他卻不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隻能沉痛說:“我等為那陶謙鞍前馬後的侍奉,他陶老兒不僅不領情,還設計害我!我縱是食其肉都不為過!”
於是,接下來,兩將坐在雜石堆上,張闓說著進來的遭遇,嚴凱也是露出義憤填膺,榮辱與共的表情,咒罵道:“陶謙不做人,枉他貴為一介刺史,兄弟既然已經如此,何不與我等同去南城,也有個互相照應!”
張闓一聽,果然有門路,雙手拍擊一下,露齒笑道:“啊呀,即是嚴兄如此厚待,我等也正是要去南城,先過兗州,進入豫州再做打算的!嚴兄也是要同去豫州?”
“我等隻是先去南城,還未計劃借道去豫州,隻是之前圍攻費國毫無進展,我副將算出來南城正是脫身之地,因此前來,如若張兄不棄,何不兩軍合為一處,共赴豫州謀生!”嚴凱也是雲開見霧,說不定那兗州南城還真是自己脫困的地方,不是正好跟著這些叛軍去豫州,還能擴大地盤?
張闓深以為然,有嚴凱的加入,他們也就不怕官軍的追襲了,能夠盡早離開這鬼地方,笑道:“張某正有此意,嚴兄不介意,那我等就迴去集合隊伍,快速出發吧!”
“就這麽辦!”嚴凱站起身,也手拉起張闓,兩人揮手碰觸手掌心,以此作為盟友的見證!
兩軍之前,大家都是以兄弟家人見麵般互相煽情!
當然現在,大環境需要他們結盟共禦外敵……
就是不知道這盟友的可靠性究竟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