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物盡其用
安陵容重生:絕不和甄嬛做姐妹 作者:麻醬涼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州清晏。
眾妃嬪已經就座,隻等著皇上和太後前來。
夏冬春與我坐得遠,開宴之前仿佛得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一直悄悄對我使眼色。
隻是她這擠眉弄眼的我實在看不明白,最後把她急得還是打發了紫霞過來。
紫霞慎重地附在我的耳邊,輕輕一句:“隆科多大人剛剛往暢春園的方向去了。”
我眼皮一抖,看向正空著的兩位正座,忽然明白了這重陽節是為誰而過。
隆科多在阿蘭善修城開墾已有一年,明明不是迴京述職的時候,卻出現在這兒,用意還不明顯嗎?
連年世蘭都能手刃親兄了,太後若是對隆科多下不去手,皇上就更沒有留著她的意義了。
殿中華光璀璨,妃嬪其樂融融,慎貝勒許久不見也成了翩翩少年。
“皇上駕到!太後駕到!”
皇上進殿,率先去問候了懷有身孕的惠妃,“夜裏風涼,可要加件披風啊。”
我習慣性地看向華貴妃,發現她正一人飲酒,毫不在意。從前這個時候,她怕是白眼要翻上天了,現在卻很穩重淡定。
惠妃點頭溫和一笑,“多謝皇上關懷,臣妾一切都好。”
皇上看著滿殿的嬪妃欣然地一甩手中的珠串,忽然看到慎貝勒旁邊的位子還空著,指著那空座笑道:“老十七!”
大家都十分捧場地笑了,畢竟十七爺是遲到大王,他哪一日不遲到了,隻怕皇上都不知道要用什麽說辭開場了。
太後也跟著大家笑起來,滿臉無奈地笑著看向十七爺的座位,“是該娶個福晉,好好管管他了。”
太後說罷立刻咳嗽起來,雖然太後今日穿戴華貴,但整個人的虛弱疲憊一覽無餘。若非皇上命太醫吊著她的命,隻怕是早就不成了。
大家聽了太後的話又跟著笑起來,說說笑笑地討論起十七爺怎麽還沒娶親的事兒。
“臣弟來晚啦!”
果郡王突然從門口出現,穿著一身銀鼠灰衣裳,器宇軒昂走進殿內。
“還請皇額娘、皇兄恕罪。”
果郡王趕忙走到上座之前,拱手作揖,一臉乖順。
皇上笑嗬嗬的心情很不錯,沒有指責,而是像個兄長一樣慈愛道:“朕早就習慣你在宴席上遲到早退,當初你執意要去西南一帶遊曆,一年多沒在朕跟前,宴會上缺了你,反倒沒趣了。”
大家又跟著捧場地笑起來,仿佛都在嘲笑果郡王毫無遮攔,還是少年心性。
我卻略略蹙眉,當初的事旁人不知,我卻一清二楚。皇上親口下旨要賜孟靜嫻為側福晉與果郡王成婚,他是逃婚才借口去了西南遊曆,如今提起倒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太後也跟著關心道:“老十七有些日子沒到哀家跟前了,最近都忙什麽呢?看著倒比從前更瘦了?”
他身後的仆從剛要迴話,果郡王就抬手攔住了,親自解釋道:“不過是在清涼台吟詩作畫,偶爾去看望衝靜元師,過些吃齋念佛、砍柴燒水的簡單日子。”
太後聽到十七爺這麽說,臉上反倒有些不高興了,“老十七身邊是缺個照顧起居的人了。”
我低頭一笑,心想:原來如此。
太後好不容易被皇上搬出來一迴,原來是來幹老母親催婚的活計的。
皇上也跟著附和道:“如今可有中意的人嗎?”
果郡王會心一笑,眼底透出一分溫柔,“臣弟若有中意的人,就不會隻身前來了。隻怕臣弟畢生所求不過是莊生曉夢罷了。”
皇上盯著果郡王看了一會兒,忽然詭異地“嗬嗬”一笑,意味不明。
太後注意到皇上奇怪的情緒,看向後麵的慎貝勒,“允禧也長大了,也該找個福晉好好靜靜心了。”
此刻,我才慢慢反應過來,皇上剪去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羽翼,自然要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聯姻結親是最快最有效的紐帶。他不選秀,就讓果郡王和慎貝勒娶親。
人人都是他的籌碼,人人都是他的棋子,一個都不例外。
慎貝勒趕緊起身作揖任性道:“兒臣和十七哥心思一樣,必要求一位心愛之人才好。”
果郡王微微一笑看向慎貝勒,兩兄弟惺惺相惜,像是深有同感一般。皇上的臉色卻不似剛剛那麽好看了,隻怕是他又想到了夫妻伉儷的敦親王夫婦,眼看著這倆幼弟還能執著於心愛之人,讓他如何不嫉恨。
“你看,大的不好教壞小的,允禧都不敢娶妻了。”
太後對著果郡王埋怨,臉上卻還是慈愛的表情,這話聽著和婉,實則有些厲害。
果郡王也察覺出了話語中的分寸,趕緊作揖解釋道:“大清,隻要皇兄一人枝繁葉茂就好了。”
皇上原還有些惱,聽了這一句神情緩和了一些。
“再說了,臣弟們本就胸無大誌,自然應該偷偷閑了。”
果郡王和慎貝勒相視一笑,“偷偷閑”聽著像是隱晦的風流笑話,惹得皇上和眾嬪妃都跟著笑起來。
見皇上開懷,果郡王看向惠妃,“還未及向惠妃娘娘道喜。”
惠妃不明所以地起身,尷尬地向果郡王迴禮,“多謝王爺。”
皇上舉杯祝酒,恭賀太後身體康健,眾妃與宗親一同起身恭賀太後重陽之喜。
“眾位小主給太後獻禮!”
太後身邊的太監大聲一賀,眾妃嬪身後的宮女都接連從後頭捧著禮物站定,等著一一敬獻。
“華貴妃敬獻赤金蓮花蜜蠟多寶手鐲一隻。”
我都不用見,便知那赤金鐲子上肯定鑲滿了寶石。竹息姑姑拿起鐲子送到太後跟前,我才遠遠看見那鐲子通身鏤刻佛教蓮花紋,以玉石和翡翠鑲嵌其中,頂端拱著一大顆蜜蠟。
怎一個貴字了得?華貴妃即便是沒了娘家補貼,全靠著這些年攢的首飾,化作這麽一件寶器,也是難得。
太後滿意地頷首,“華貴妃有心了。”
眾人送的名畫、古籍、經文與她一比,則顯得遜色很多,誰也沒有她得臉。
我送的一幅百鳥朝鳳的刺繡也隻能聊表心意,沒有金銀珍寶就隻能用手藝來湊。
過了一會兒,輪到親王們獻禮。
“兒臣前些日子去圍場狩獵,兩箭射中黑熊眼睛,得了一張上好的黑熊皮,特獻給皇額娘,給皇額娘冬日禦寒所用!”
旁人送的不過是些尋常玩意兒,倒是慎貝勒這一張黑熊皮足見心意。
“允禧有心了,哀家很是中意。”
太後對著慎貝勒笑了笑,然後又側臉看向皇上,母子倆默契地對視一眼。
眾妃嬪已經就座,隻等著皇上和太後前來。
夏冬春與我坐得遠,開宴之前仿佛得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一直悄悄對我使眼色。
隻是她這擠眉弄眼的我實在看不明白,最後把她急得還是打發了紫霞過來。
紫霞慎重地附在我的耳邊,輕輕一句:“隆科多大人剛剛往暢春園的方向去了。”
我眼皮一抖,看向正空著的兩位正座,忽然明白了這重陽節是為誰而過。
隆科多在阿蘭善修城開墾已有一年,明明不是迴京述職的時候,卻出現在這兒,用意還不明顯嗎?
連年世蘭都能手刃親兄了,太後若是對隆科多下不去手,皇上就更沒有留著她的意義了。
殿中華光璀璨,妃嬪其樂融融,慎貝勒許久不見也成了翩翩少年。
“皇上駕到!太後駕到!”
皇上進殿,率先去問候了懷有身孕的惠妃,“夜裏風涼,可要加件披風啊。”
我習慣性地看向華貴妃,發現她正一人飲酒,毫不在意。從前這個時候,她怕是白眼要翻上天了,現在卻很穩重淡定。
惠妃點頭溫和一笑,“多謝皇上關懷,臣妾一切都好。”
皇上看著滿殿的嬪妃欣然地一甩手中的珠串,忽然看到慎貝勒旁邊的位子還空著,指著那空座笑道:“老十七!”
大家都十分捧場地笑了,畢竟十七爺是遲到大王,他哪一日不遲到了,隻怕皇上都不知道要用什麽說辭開場了。
太後也跟著大家笑起來,滿臉無奈地笑著看向十七爺的座位,“是該娶個福晉,好好管管他了。”
太後說罷立刻咳嗽起來,雖然太後今日穿戴華貴,但整個人的虛弱疲憊一覽無餘。若非皇上命太醫吊著她的命,隻怕是早就不成了。
大家聽了太後的話又跟著笑起來,說說笑笑地討論起十七爺怎麽還沒娶親的事兒。
“臣弟來晚啦!”
果郡王突然從門口出現,穿著一身銀鼠灰衣裳,器宇軒昂走進殿內。
“還請皇額娘、皇兄恕罪。”
果郡王趕忙走到上座之前,拱手作揖,一臉乖順。
皇上笑嗬嗬的心情很不錯,沒有指責,而是像個兄長一樣慈愛道:“朕早就習慣你在宴席上遲到早退,當初你執意要去西南一帶遊曆,一年多沒在朕跟前,宴會上缺了你,反倒沒趣了。”
大家又跟著捧場地笑起來,仿佛都在嘲笑果郡王毫無遮攔,還是少年心性。
我卻略略蹙眉,當初的事旁人不知,我卻一清二楚。皇上親口下旨要賜孟靜嫻為側福晉與果郡王成婚,他是逃婚才借口去了西南遊曆,如今提起倒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太後也跟著關心道:“老十七有些日子沒到哀家跟前了,最近都忙什麽呢?看著倒比從前更瘦了?”
他身後的仆從剛要迴話,果郡王就抬手攔住了,親自解釋道:“不過是在清涼台吟詩作畫,偶爾去看望衝靜元師,過些吃齋念佛、砍柴燒水的簡單日子。”
太後聽到十七爺這麽說,臉上反倒有些不高興了,“老十七身邊是缺個照顧起居的人了。”
我低頭一笑,心想:原來如此。
太後好不容易被皇上搬出來一迴,原來是來幹老母親催婚的活計的。
皇上也跟著附和道:“如今可有中意的人嗎?”
果郡王會心一笑,眼底透出一分溫柔,“臣弟若有中意的人,就不會隻身前來了。隻怕臣弟畢生所求不過是莊生曉夢罷了。”
皇上盯著果郡王看了一會兒,忽然詭異地“嗬嗬”一笑,意味不明。
太後注意到皇上奇怪的情緒,看向後麵的慎貝勒,“允禧也長大了,也該找個福晉好好靜靜心了。”
此刻,我才慢慢反應過來,皇上剪去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羽翼,自然要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聯姻結親是最快最有效的紐帶。他不選秀,就讓果郡王和慎貝勒娶親。
人人都是他的籌碼,人人都是他的棋子,一個都不例外。
慎貝勒趕緊起身作揖任性道:“兒臣和十七哥心思一樣,必要求一位心愛之人才好。”
果郡王微微一笑看向慎貝勒,兩兄弟惺惺相惜,像是深有同感一般。皇上的臉色卻不似剛剛那麽好看了,隻怕是他又想到了夫妻伉儷的敦親王夫婦,眼看著這倆幼弟還能執著於心愛之人,讓他如何不嫉恨。
“你看,大的不好教壞小的,允禧都不敢娶妻了。”
太後對著果郡王埋怨,臉上卻還是慈愛的表情,這話聽著和婉,實則有些厲害。
果郡王也察覺出了話語中的分寸,趕緊作揖解釋道:“大清,隻要皇兄一人枝繁葉茂就好了。”
皇上原還有些惱,聽了這一句神情緩和了一些。
“再說了,臣弟們本就胸無大誌,自然應該偷偷閑了。”
果郡王和慎貝勒相視一笑,“偷偷閑”聽著像是隱晦的風流笑話,惹得皇上和眾嬪妃都跟著笑起來。
見皇上開懷,果郡王看向惠妃,“還未及向惠妃娘娘道喜。”
惠妃不明所以地起身,尷尬地向果郡王迴禮,“多謝王爺。”
皇上舉杯祝酒,恭賀太後身體康健,眾妃與宗親一同起身恭賀太後重陽之喜。
“眾位小主給太後獻禮!”
太後身邊的太監大聲一賀,眾妃嬪身後的宮女都接連從後頭捧著禮物站定,等著一一敬獻。
“華貴妃敬獻赤金蓮花蜜蠟多寶手鐲一隻。”
我都不用見,便知那赤金鐲子上肯定鑲滿了寶石。竹息姑姑拿起鐲子送到太後跟前,我才遠遠看見那鐲子通身鏤刻佛教蓮花紋,以玉石和翡翠鑲嵌其中,頂端拱著一大顆蜜蠟。
怎一個貴字了得?華貴妃即便是沒了娘家補貼,全靠著這些年攢的首飾,化作這麽一件寶器,也是難得。
太後滿意地頷首,“華貴妃有心了。”
眾人送的名畫、古籍、經文與她一比,則顯得遜色很多,誰也沒有她得臉。
我送的一幅百鳥朝鳳的刺繡也隻能聊表心意,沒有金銀珍寶就隻能用手藝來湊。
過了一會兒,輪到親王們獻禮。
“兒臣前些日子去圍場狩獵,兩箭射中黑熊眼睛,得了一張上好的黑熊皮,特獻給皇額娘,給皇額娘冬日禦寒所用!”
旁人送的不過是些尋常玩意兒,倒是慎貝勒這一張黑熊皮足見心意。
“允禧有心了,哀家很是中意。”
太後對著慎貝勒笑了笑,然後又側臉看向皇上,母子倆默契地對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