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清穿]四爺,養生了解一下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一撥人就是那些貪官的屬下,知道這些貪官估計救不出來了,不過貪官還私藏了一些錢財在別處,卻擔心被四阿哥等人發現,就被前麵一撥人忽悠著一起準備挑撥書生們,好趁亂去搶財物,然後逃之夭夭。
可惜他們千算萬算,前頭挑撥書生,那些書生卻隻在府衙外邊坐著,沒一頭熱血就衝進去鬧事。
另一邊還選了個膽小的小賊,這人還賊心不改,去那些書生住的客棧路上還要伸手偷東西,恰好被十四阿哥發現抓住,然後引來後邊一連串的事來。
隻能說運氣還在四阿哥他們這邊的,沒叫這些人給得逞了。
四阿哥在摺子詳細寫了這些人的事,從頭到尾一點不落。
他寫完後還抓住剛看完卷子的三阿哥看一遍摺子,三阿哥無奈道:「四弟寫得那麽仔細,我還有什麽好看的?前麵這撥鬧事的人有些蹊蹺,估計皇阿瑪會派人來帶他們去親自審問一遍。」
三阿哥還是幫忙細細看了一遍,確實沒什麽遺漏的,放下摺子後道:「這次鄉試最後取五十五人,就是解元卻遲遲沒能定下來。」
四阿哥還奇怪道:「那麽多大儒都沒能定下解元,是優秀的人才太多很難選誰了?」
聞言,三阿哥搖頭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哪個都不合適,怎麽都選不下去。」
這話聽得四阿哥無語了:「是三哥和大儒們的要求太高了嗎?」
畢竟隻是鄉試,怎麽都能挑出一個來的吧!
三阿哥索性帶著四阿哥去後邊看卷子了,指著十張卷子道:「就這些了,其他的實在沒辦法放進來。」
這次卷子分成兩套,考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還有就是策問了。
四書五經還好,隻需要背誦和理解就是,策問就要具體事情來分析解決。
兩套卷子,策問一是治理黃河之事,二是如何充盈國庫。
要是前麵一個,書生們怎麽都能說出一二來,比如建堤壩,比如撈泥沙清理河道之類的。
然而三阿哥的手氣太好,愣是抽到了第二個。
書生們大多對俗務都不清楚,更別提是做買賣,很多書生甚至覺得做買賣的人渾身銅臭味還敬而遠之,哪裏會知道怎麽充盈國庫啊!
於是策問就寫得花團錦簇,看完感覺文筆不錯,壓根沒什麽內容,全是廢話。
三阿哥看了幾十份之後就看不下去了,大儒們也是費盡心思挑出幾個好歹說出點東西來的。
四阿哥如今一看,也能明白他們為何挑不出來了。
要麽說是增加稅收的,要麽說是減少官員俸祿的,要麽說是讓犯事之人增加贖罪金。
還有拍馬屁說國庫已經滿得要溢出來了,哪裏還需要充盈,後邊一個勁開始拍龍屁覺得皇帝英明,國庫是用之不竭之類的。
四阿哥頭疼地放下旁邊的卷子,伸手拿起三阿哥他們選出的十張來。
總算答案沒那麽辣眼睛,最上麵這個還算言之有物,說是要增加西洋人進貨的稅收,因為舶來品的價格定得非常高。
另外還用他們的紅茶反過來作為英吉利茶來賣出天價來,讓本地紅茶賣得反而沒那麽好不說,這些洋人又壓低收購的價格,遏製此事隻能用重稅,還能給國庫增益。
四阿哥看得有趣:「此人對茶山倒是十分熟悉。」
三阿哥看了看對方的籍貫和身份道:「聽聞前頭幾代都是茶農,家裏有兩座茶山。後來被洋人擠兌得不行,從小苦讀打算出仕來改變現狀。」
雖然讀書到當官需要很多年,但他總歸是在努力了。
四阿哥點點頭道:「洋人此事確實過了,之前九弟就跟我提過,原本是正山小種改頭換麵叫英吉利茶,價格就翻了百倍。」
三阿哥知道英吉利茶賣得價格不便宜,卻沒怎麽嚐過,居然是正山小種嗎?
「那確實過了,該整治一番才是。」
四阿哥點點頭,又看了第二張卷子,此人提出的是清理貪官,尤其是鄉鎮小官。
他們大規模侵占良田,為了避開地稅,要麽在田契上改為荒地,上下沆瀣一氣,就是把良田分給佃農。
名義上是佃農的,收成他們隻有三成,還需要承擔地稅。
地稅是人丁和田畝雙重稅收,讓佃農苦不堪言,辛苦一年,到頭來手上幾乎沒有糧食,還得跟地主借。
這一借還有利息,利滾利,最後根本還不起,世世代代都變成農奴了。
四阿哥的指尖在卷子上點了點:「這人對佃農的事十分熟悉,難不成……」
三阿哥看了眼對方的身份還挑眉驚訝道:「這人真有意思,他不是佃農的孩子,而是一個鄉紳的兒子。」
一個鄉紳的兒子居然給佃農抱不平,真是夠稀罕的。
但要不是他說出來,恐怕都沒人知道這些鄉村不起眼地方的佃農過著什麽樣的悲慘生活。
「他同情佃農,卻不知道是不是清楚說出這件事後,鄉紳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四阿哥不確定這人是同情心泛濫,連家裏人都不顧,還是當地佃農的下場太慘,讓他都於心不忍,願意大義滅親的。
三阿哥深以為然:「所以我沒把他放在最上麵,不太合適。」
如果真是大義滅親,哪怕成為解元,家裏人一旦落罪,他也止步於此,沒必要白占了一個解元的身份。
可惜他們千算萬算,前頭挑撥書生,那些書生卻隻在府衙外邊坐著,沒一頭熱血就衝進去鬧事。
另一邊還選了個膽小的小賊,這人還賊心不改,去那些書生住的客棧路上還要伸手偷東西,恰好被十四阿哥發現抓住,然後引來後邊一連串的事來。
隻能說運氣還在四阿哥他們這邊的,沒叫這些人給得逞了。
四阿哥在摺子詳細寫了這些人的事,從頭到尾一點不落。
他寫完後還抓住剛看完卷子的三阿哥看一遍摺子,三阿哥無奈道:「四弟寫得那麽仔細,我還有什麽好看的?前麵這撥鬧事的人有些蹊蹺,估計皇阿瑪會派人來帶他們去親自審問一遍。」
三阿哥還是幫忙細細看了一遍,確實沒什麽遺漏的,放下摺子後道:「這次鄉試最後取五十五人,就是解元卻遲遲沒能定下來。」
四阿哥還奇怪道:「那麽多大儒都沒能定下解元,是優秀的人才太多很難選誰了?」
聞言,三阿哥搖頭道:「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哪個都不合適,怎麽都選不下去。」
這話聽得四阿哥無語了:「是三哥和大儒們的要求太高了嗎?」
畢竟隻是鄉試,怎麽都能挑出一個來的吧!
三阿哥索性帶著四阿哥去後邊看卷子了,指著十張卷子道:「就這些了,其他的實在沒辦法放進來。」
這次卷子分成兩套,考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還有就是策問了。
四書五經還好,隻需要背誦和理解就是,策問就要具體事情來分析解決。
兩套卷子,策問一是治理黃河之事,二是如何充盈國庫。
要是前麵一個,書生們怎麽都能說出一二來,比如建堤壩,比如撈泥沙清理河道之類的。
然而三阿哥的手氣太好,愣是抽到了第二個。
書生們大多對俗務都不清楚,更別提是做買賣,很多書生甚至覺得做買賣的人渾身銅臭味還敬而遠之,哪裏會知道怎麽充盈國庫啊!
於是策問就寫得花團錦簇,看完感覺文筆不錯,壓根沒什麽內容,全是廢話。
三阿哥看了幾十份之後就看不下去了,大儒們也是費盡心思挑出幾個好歹說出點東西來的。
四阿哥如今一看,也能明白他們為何挑不出來了。
要麽說是增加稅收的,要麽說是減少官員俸祿的,要麽說是讓犯事之人增加贖罪金。
還有拍馬屁說國庫已經滿得要溢出來了,哪裏還需要充盈,後邊一個勁開始拍龍屁覺得皇帝英明,國庫是用之不竭之類的。
四阿哥頭疼地放下旁邊的卷子,伸手拿起三阿哥他們選出的十張來。
總算答案沒那麽辣眼睛,最上麵這個還算言之有物,說是要增加西洋人進貨的稅收,因為舶來品的價格定得非常高。
另外還用他們的紅茶反過來作為英吉利茶來賣出天價來,讓本地紅茶賣得反而沒那麽好不說,這些洋人又壓低收購的價格,遏製此事隻能用重稅,還能給國庫增益。
四阿哥看得有趣:「此人對茶山倒是十分熟悉。」
三阿哥看了看對方的籍貫和身份道:「聽聞前頭幾代都是茶農,家裏有兩座茶山。後來被洋人擠兌得不行,從小苦讀打算出仕來改變現狀。」
雖然讀書到當官需要很多年,但他總歸是在努力了。
四阿哥點點頭道:「洋人此事確實過了,之前九弟就跟我提過,原本是正山小種改頭換麵叫英吉利茶,價格就翻了百倍。」
三阿哥知道英吉利茶賣得價格不便宜,卻沒怎麽嚐過,居然是正山小種嗎?
「那確實過了,該整治一番才是。」
四阿哥點點頭,又看了第二張卷子,此人提出的是清理貪官,尤其是鄉鎮小官。
他們大規模侵占良田,為了避開地稅,要麽在田契上改為荒地,上下沆瀣一氣,就是把良田分給佃農。
名義上是佃農的,收成他們隻有三成,還需要承擔地稅。
地稅是人丁和田畝雙重稅收,讓佃農苦不堪言,辛苦一年,到頭來手上幾乎沒有糧食,還得跟地主借。
這一借還有利息,利滾利,最後根本還不起,世世代代都變成農奴了。
四阿哥的指尖在卷子上點了點:「這人對佃農的事十分熟悉,難不成……」
三阿哥看了眼對方的身份還挑眉驚訝道:「這人真有意思,他不是佃農的孩子,而是一個鄉紳的兒子。」
一個鄉紳的兒子居然給佃農抱不平,真是夠稀罕的。
但要不是他說出來,恐怕都沒人知道這些鄉村不起眼地方的佃農過著什麽樣的悲慘生活。
「他同情佃農,卻不知道是不是清楚說出這件事後,鄉紳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四阿哥不確定這人是同情心泛濫,連家裏人都不顧,還是當地佃農的下場太慘,讓他都於心不忍,願意大義滅親的。
三阿哥深以為然:「所以我沒把他放在最上麵,不太合適。」
如果真是大義滅親,哪怕成為解元,家裏人一旦落罪,他也止步於此,沒必要白占了一個解元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