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過年迴家
軍婚後愛:穿到和糙漢軍官離婚前 作者:鹿九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桂芬觀察了半天,看薑滿月確實臉色紅潤,並沒有難受不舒服的感覺,這才放下心來。
京市離老家的距離和雲州離老家的距離差不多,陸凜早上把她們送上車,要到第二天傍晚才能到家。
在把她們送上車以後,陸凜就給家裏打了電報,薑家老四和老五兩個人第二天下午就在火車站等著了。
李桂芬和薑滿月抱著孩子又提著行李下了車,薑建斌和薑建濤一眼就看見他們了,趕緊過來幫忙提起了行李。
“四哥五哥!沒等久吧?冷不冷?”
薑建斌趕緊搖頭,“剛來沒一會兒,我們倆大老爺們怎麽會冷,身上熱乎著呢,倒是你們,趕緊迴去吧,孩子可受不住在外麵吹風。”
幾人走出火車站,薑滿月發現車站門口已經有拉客的車了。
隻不過這車還沒那麽先進,都是牲畜拉的板車,因為冬天的緣故,上麵還搭著小棚子掛起了簾子擋風。
“咱們就坐車迴去吧,別帶著孩子吹風了。”
薑建斌做主,直接叫了一輛板車過來,把行李都放了上去。
薑滿月和李桂芬抱著孩子先上了車,薑建濤又把陸鈞安抱上去,他們倆最後才上了車。
“這車站門口都能拉客了?咱這縣城是不是也開始可以做買賣了?”
薑滿月問起做生意的事,薑建濤點了點頭,“是,秋天那會兒就已經開始可以擺攤了,年前還有大集呢,現在都不抓了。”
薑建斌又問道,“滿月,你之前來信說做生意的事兒,你想好沒?咱家能幹好嗎?”
薑滿月毫不猶豫的點頭,“當然能幹好了,我都想好了,你說媽和幾個嫂子做飯都有一手,咱開個早點鋪子,連帶著做中飯,累是累點,但也沒種地累啊,而且掙錢也不少呢!”
“還有裁縫鋪子,現在衣服花樣多了,那小姑娘都愛美,裁縫鋪指定掙錢,到時候你們要是能有那個魄力,裁縫鋪還能擴張成服裝店,賣那種新潮時尚的衣服,可賺錢了!”
薑建斌和薑建濤心裏聽得都十分火熱,恨不得趕緊就能把生意做起來。
“四哥五哥你們別急,我這不是提前迴來了嘛,到時候在縣城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要是有就盤下來,趁早盤下來,肯定比之後便宜。”
薑建斌和薑建濤連忙點頭,他們對這些事不是很懂,就指望著在大城市見過世麵的小妹來指點他們呢。
板車一路迴了大隊,在陸家門口停下了。
“媽都給你們收拾好了,直接就能住,先把行李放下吧。”
薑建斌和薑建濤幫著把行李都搬進了屋,李桂芬看著已經打掃得幹幹淨淨的房子,特別感謝親家一家人。
“建斌建濤啊,真是謝謝你們家了,這還幫我們把房子打掃好了,我還挺不好意思呢。”
薑建濤憨憨一笑,“嬸兒,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小妹挺著大肚子不方便,你歲數也大了,又坐了這麽久的車,下來還打掃房間多累啊,我們順帶手的事就給收拾了。”
“對了滿月,你放了行李就跟我倆迴家唄,媽在家等著呢。”
薑滿月連忙應了一聲,把裝著給娘家人的禮物的行李袋塞到四哥手上,又把兩個兒子都塞到五哥手上,自己牽著陸鈞安就往薑家去了。
苗向華看見薑滿月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她等了大半天了,急得恨不得去火車站親自接人。
“瞧你這大肚子,坐火車難受不?”
薑滿月笑著坐下了,“不難受,之前那不是害喜嘛,現在好了。”
苗向華樂嗬嗬的去摸薑滿月的肚子,“檢查過沒有?男孩女孩?”
薑滿月歎了口氣,“還是男孩,本來想要個姑娘的,又沒成。”
四嫂陳麗抱著孩子在旁邊笑,“我就說咱家閨女緣淺吧,你看媽生了五個兒子才生出你呢,你婆婆那也是兩個兒子,你想要姑娘啊,那得再努努力了。”
薑滿月搖頭,“可不能努力了,生一大堆孩子在家幹嘛呀,全是男孩淘的要死,上房揭瓦了要。”
苗向華嗔怪的拍了她一下,“孩子多還不好?家裏多熱鬧啊!”
薑滿月趕緊討饒,“我受不了那個熱鬧,加上肚子裏這個,家裏已經四個男孩了,夠了,真的夠了。”
苗向華想想也是,他們家孩子也是夠多的了,四個兒子換做誰家都夠夠的了。
“我聽那個婦女主任說,上頭還要搞什麽計劃生孩子,也不知道啥意思。”
三嫂張春紅一邊嗑瓜子,一邊說起她從婦女主任那邊聽來的消息。
“計劃生孩子?啥叫計劃生孩子啊?孩子還有計劃一說的?不都是懷上了就生嘛。”
苗向華聽不懂了,誰家生孩子不是順著天意來的,那孩子就是老天爺想讓你有就讓你有,又不是你說現在馬上有一個就能有的。
“哎呀媽,那意思就是說,不讓這麽一直生了,要有計劃的去生,一對夫妻好像是讓生幾個來著,我給忘了。”
在苗向華這輩人的觀念裏,並沒有什麽避孕不避孕一說,她搞不明白,怎麽孩子還不讓生了,那懷上了咋辦?直接就不要了?
“媽,人家那叫計劃生育,是好事,不然以後人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緊缺,供少於求,對社會經濟是負麵影響。”
薑滿月的話,苗向華更聽不懂了,“這大城市迴來的是不一樣,說的話咋一個字都聽不明白。”
薑滿月又換了種說法,“就是以後怕人多了,工作供不過來,地也不夠種,那不能大家都當無業遊民吧?”
這迴苗向華聽明白了,她就開始為自家孫輩擔心了,“那不能等咱家這幫孩子長大了,啥好工作都輪不上,連地都沒得種吧?”
薑滿月被她逗笑了,“不會的,等他們長大了,好好讀書,肯定有好工作,我還在京市遇見之前咱隊裏的知青了,人家是大學老師,都說要恢複高考了,咱家的孩子以後要是能考上大學,那就能有大出息。”
京市離老家的距離和雲州離老家的距離差不多,陸凜早上把她們送上車,要到第二天傍晚才能到家。
在把她們送上車以後,陸凜就給家裏打了電報,薑家老四和老五兩個人第二天下午就在火車站等著了。
李桂芬和薑滿月抱著孩子又提著行李下了車,薑建斌和薑建濤一眼就看見他們了,趕緊過來幫忙提起了行李。
“四哥五哥!沒等久吧?冷不冷?”
薑建斌趕緊搖頭,“剛來沒一會兒,我們倆大老爺們怎麽會冷,身上熱乎著呢,倒是你們,趕緊迴去吧,孩子可受不住在外麵吹風。”
幾人走出火車站,薑滿月發現車站門口已經有拉客的車了。
隻不過這車還沒那麽先進,都是牲畜拉的板車,因為冬天的緣故,上麵還搭著小棚子掛起了簾子擋風。
“咱們就坐車迴去吧,別帶著孩子吹風了。”
薑建斌做主,直接叫了一輛板車過來,把行李都放了上去。
薑滿月和李桂芬抱著孩子先上了車,薑建濤又把陸鈞安抱上去,他們倆最後才上了車。
“這車站門口都能拉客了?咱這縣城是不是也開始可以做買賣了?”
薑滿月問起做生意的事,薑建濤點了點頭,“是,秋天那會兒就已經開始可以擺攤了,年前還有大集呢,現在都不抓了。”
薑建斌又問道,“滿月,你之前來信說做生意的事兒,你想好沒?咱家能幹好嗎?”
薑滿月毫不猶豫的點頭,“當然能幹好了,我都想好了,你說媽和幾個嫂子做飯都有一手,咱開個早點鋪子,連帶著做中飯,累是累點,但也沒種地累啊,而且掙錢也不少呢!”
“還有裁縫鋪子,現在衣服花樣多了,那小姑娘都愛美,裁縫鋪指定掙錢,到時候你們要是能有那個魄力,裁縫鋪還能擴張成服裝店,賣那種新潮時尚的衣服,可賺錢了!”
薑建斌和薑建濤心裏聽得都十分火熱,恨不得趕緊就能把生意做起來。
“四哥五哥你們別急,我這不是提前迴來了嘛,到時候在縣城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要是有就盤下來,趁早盤下來,肯定比之後便宜。”
薑建斌和薑建濤連忙點頭,他們對這些事不是很懂,就指望著在大城市見過世麵的小妹來指點他們呢。
板車一路迴了大隊,在陸家門口停下了。
“媽都給你們收拾好了,直接就能住,先把行李放下吧。”
薑建斌和薑建濤幫著把行李都搬進了屋,李桂芬看著已經打掃得幹幹淨淨的房子,特別感謝親家一家人。
“建斌建濤啊,真是謝謝你們家了,這還幫我們把房子打掃好了,我還挺不好意思呢。”
薑建濤憨憨一笑,“嬸兒,這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小妹挺著大肚子不方便,你歲數也大了,又坐了這麽久的車,下來還打掃房間多累啊,我們順帶手的事就給收拾了。”
“對了滿月,你放了行李就跟我倆迴家唄,媽在家等著呢。”
薑滿月連忙應了一聲,把裝著給娘家人的禮物的行李袋塞到四哥手上,又把兩個兒子都塞到五哥手上,自己牽著陸鈞安就往薑家去了。
苗向華看見薑滿月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她等了大半天了,急得恨不得去火車站親自接人。
“瞧你這大肚子,坐火車難受不?”
薑滿月笑著坐下了,“不難受,之前那不是害喜嘛,現在好了。”
苗向華樂嗬嗬的去摸薑滿月的肚子,“檢查過沒有?男孩女孩?”
薑滿月歎了口氣,“還是男孩,本來想要個姑娘的,又沒成。”
四嫂陳麗抱著孩子在旁邊笑,“我就說咱家閨女緣淺吧,你看媽生了五個兒子才生出你呢,你婆婆那也是兩個兒子,你想要姑娘啊,那得再努努力了。”
薑滿月搖頭,“可不能努力了,生一大堆孩子在家幹嘛呀,全是男孩淘的要死,上房揭瓦了要。”
苗向華嗔怪的拍了她一下,“孩子多還不好?家裏多熱鬧啊!”
薑滿月趕緊討饒,“我受不了那個熱鬧,加上肚子裏這個,家裏已經四個男孩了,夠了,真的夠了。”
苗向華想想也是,他們家孩子也是夠多的了,四個兒子換做誰家都夠夠的了。
“我聽那個婦女主任說,上頭還要搞什麽計劃生孩子,也不知道啥意思。”
三嫂張春紅一邊嗑瓜子,一邊說起她從婦女主任那邊聽來的消息。
“計劃生孩子?啥叫計劃生孩子啊?孩子還有計劃一說的?不都是懷上了就生嘛。”
苗向華聽不懂了,誰家生孩子不是順著天意來的,那孩子就是老天爺想讓你有就讓你有,又不是你說現在馬上有一個就能有的。
“哎呀媽,那意思就是說,不讓這麽一直生了,要有計劃的去生,一對夫妻好像是讓生幾個來著,我給忘了。”
在苗向華這輩人的觀念裏,並沒有什麽避孕不避孕一說,她搞不明白,怎麽孩子還不讓生了,那懷上了咋辦?直接就不要了?
“媽,人家那叫計劃生育,是好事,不然以後人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緊缺,供少於求,對社會經濟是負麵影響。”
薑滿月的話,苗向華更聽不懂了,“這大城市迴來的是不一樣,說的話咋一個字都聽不明白。”
薑滿月又換了種說法,“就是以後怕人多了,工作供不過來,地也不夠種,那不能大家都當無業遊民吧?”
這迴苗向華聽明白了,她就開始為自家孫輩擔心了,“那不能等咱家這幫孩子長大了,啥好工作都輪不上,連地都沒得種吧?”
薑滿月被她逗笑了,“不會的,等他們長大了,好好讀書,肯定有好工作,我還在京市遇見之前咱隊裏的知青了,人家是大學老師,都說要恢複高考了,咱家的孩子以後要是能考上大學,那就能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