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沒有能做大筆生意的?
軍婚後愛:穿到和糙漢軍官離婚前 作者:鹿九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滿月在空間裏尋找改頭換麵的工具的時候,陸慶有也已經趕到了縣城。
他直奔郵局,掏出胸口口袋裏裝著的紙條,交給了電報員。
“同誌你好,我要打電報到這個地址,麻煩你幫個忙。”
電報員確認了地址,陸慶有便把李桂芬交代的七個字仔仔細細的報了一遍。
“一共七個字,兩毛一分錢。”
陸慶有連忙掏了錢,電報員收了錢之後,又跟陸慶有核對了一遍電報內容,幫陸慶有填好了單子做憑證,接著把電報發了出去。
“這是電報單子,同誌你拿好。”
電報員把一式兩份的電報單子交給了陸慶有,他折起來放在胸口,跟電報員道了謝之後又往國營商店去了。
雲州部隊軍區的郵局收到了這封電報,很快就送到了陸凜手上。
此時的陸凜不知道為什麽爸媽會突然給他發來要他放假迴家離婚的電報,雖說他也早有離婚的念頭,但他正要去執行任務,暫時還迴不了家。
陸凜隻好去郵局給爸媽迴了一封電報,說明了自己要去執行任務的事,並保證任務結束就會迴家。
薑滿月對此一無所知,她這會兒正頂著被自己狠狠改造過的造型,在黑市裏閑逛呢。
嚴格來說也不是閑逛,是在打探黑市裏物資的價錢。
這裏買東西不要票,價格就會貴一點,比如糧站的大米憑票購買,價格大約是在一毛五到一毛七之間,黑市不要票,就要賣到三毛或者三毛五分錢一斤。
貴是貴一點,但也沒有薑滿月想象的那麽貴,尋常人家實在缺票據了,膽子大的都可以過來買。
而且這裏還可以換票,拿家裏用不上的工業票之類的票去換需要的糧票,還有專門的人來做這個生意。
薑滿月逛了一大圈,大概把黑市的情況了解清楚了,心裏也對自己要做的生意有了個譜。
像糧食這種東西在黑市是不怎麽值錢的,她要賣就賣價格高的,比如肉罐頭、皮鞋之類的,先把超市裏那些存貨清掉再說。
薑滿月昨天巡視超市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男女款皮鞋堆放在服裝區的角落裏,顯然是許久無人問津了。
超市裏的那些皮鞋,薑滿月以前逛超市的時候也看見過,款式很老氣不說,還特別貴,估計一年都賣不出去兩雙。
但這些被現代人嫌老氣的皮鞋放在這個年代,那就是頂頂洋氣的時髦款式,絕對大受歡迎。
薑滿月想了想,找到了在黑市裏負責維持秩序的人。
“你們這裏有沒有能做大筆生意的?我有筆買賣,一大批滬市那邊進來的最新款的皮鞋,不知道有沒有人感興趣。”
那人聽了,嘿嘿一笑,“做生意的自然是有,進了這裏就都是自己人,跟我來吧。”
黑市是憑暗號進出的,還隨著日期變動每日一換,一般能進來的都是信得過的,所以這男人也不怕薑滿月搗什麽鬼,直接把她帶去了那些真正的倒爺所在的地方。
薑滿月跟著他七轉八轉,終於到了一個十分隱蔽的小院裏。
“兄弟夥,有筆大買賣上門了,滬市來的皮鞋!”
一聽是滬市來的皮鞋,裏頭好幾個人都看了過來。
不過薑滿月是個生麵孔,其中一個臉上有道疤的男人上下打量了薑滿月幾眼,懶洋洋的來了一句,“看看貨?”
薑滿月直接從她隨身背著的大包裏掏出了一雙全新的女式小皮鞋,放到了幾人麵前的矮桌子上。
皮鞋是全黑色的,鞋頭麵上還鑲著塑料做的水晶,看著亮閃閃的,十分漂亮。
“嘖,還真是時髦貨,滬市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看著比咱們這兒國營商店裏的洋氣太多了。”
“就這皮料,這手感,還有這花樣,你一說這是滬市來的,她們不得搶瘋了?”
幾人對著皮鞋嘖嘖稱奇,刀疤男直接看向薑滿月,“你有多少雙,能給到多少錢一雙?”
薑滿月淡定看他,“女式的皮鞋大概一百來雙,還有男式皮鞋,數量也差不多,常穿的碼都有。”
其實超市裏的存貨遠遠不止這些,薑滿月是想隔一段時間出手一次,看起來更像是從別的地方那邊進過來的,還能做長期生意。
“至於價錢嘛,不管男女式的皮鞋,我都給你十五塊錢一雙,能賣到多少錢,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薑滿月指了指還在幾人手上傳看的皮鞋,“滬市來的最新款,別的地方都找不到,十五一雙拿給你,你且有得掙。”
刀疤男思索片刻,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他手頭上有不少人脈,這批貨被他吃下來,還可以倒手再往別處賣,就算是十六七塊一雙出手,他也能掙個幾百塊錢,穩賺不虧。
“好,那就這麽定了,三天後我來找你,咱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三百多雙皮鞋,總共將近五千塊錢的貨款,薑滿月給了刀疤男三天時間籌款,約定在三天後正式交易。
刀疤男同意了,薑滿月也沒拿那雙皮鞋,直接空著手出去了。
談成了這麽大一筆買賣,將近五千塊錢即將進賬,薑滿月心情很好,走在路上都忍不住哼著歌。
七十年代的五千塊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在廠裏上班的人一個月也才二三十塊,五千塊錢是他們十幾年工資了。
薑滿月喜滋滋地去了剛剛藏身的地方,把衣服造型都換了過來,又喜滋滋地往廢品迴收站去了。
廢品迴收站不大,也很破舊,就一個老頭坐在門口眯著眼曬太陽。
薑滿月要往裏走,老頭就喊一句,“淘到東西出來過秤,通通一分錢一斤。”
一分錢一斤還真算便宜,薑滿月朝老頭點了點頭,直接進去了。
廢品收購站裏亂糟糟的,不過好在書籍畫冊是放在一個房間裏的,也方便她找了。
薑滿月進房間裏翻找了半天,並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東西。
之前還聽說有人在六七十年代的廢品站裏淘到什麽名家字畫之類的,照這情況看來,基本等於瞎說。
這裏除了舊報紙就是舊報紙,還有些字都看不清了的破書,別說名家字畫了,就是連環畫都沒有一本。
他直奔郵局,掏出胸口口袋裏裝著的紙條,交給了電報員。
“同誌你好,我要打電報到這個地址,麻煩你幫個忙。”
電報員確認了地址,陸慶有便把李桂芬交代的七個字仔仔細細的報了一遍。
“一共七個字,兩毛一分錢。”
陸慶有連忙掏了錢,電報員收了錢之後,又跟陸慶有核對了一遍電報內容,幫陸慶有填好了單子做憑證,接著把電報發了出去。
“這是電報單子,同誌你拿好。”
電報員把一式兩份的電報單子交給了陸慶有,他折起來放在胸口,跟電報員道了謝之後又往國營商店去了。
雲州部隊軍區的郵局收到了這封電報,很快就送到了陸凜手上。
此時的陸凜不知道為什麽爸媽會突然給他發來要他放假迴家離婚的電報,雖說他也早有離婚的念頭,但他正要去執行任務,暫時還迴不了家。
陸凜隻好去郵局給爸媽迴了一封電報,說明了自己要去執行任務的事,並保證任務結束就會迴家。
薑滿月對此一無所知,她這會兒正頂著被自己狠狠改造過的造型,在黑市裏閑逛呢。
嚴格來說也不是閑逛,是在打探黑市裏物資的價錢。
這裏買東西不要票,價格就會貴一點,比如糧站的大米憑票購買,價格大約是在一毛五到一毛七之間,黑市不要票,就要賣到三毛或者三毛五分錢一斤。
貴是貴一點,但也沒有薑滿月想象的那麽貴,尋常人家實在缺票據了,膽子大的都可以過來買。
而且這裏還可以換票,拿家裏用不上的工業票之類的票去換需要的糧票,還有專門的人來做這個生意。
薑滿月逛了一大圈,大概把黑市的情況了解清楚了,心裏也對自己要做的生意有了個譜。
像糧食這種東西在黑市是不怎麽值錢的,她要賣就賣價格高的,比如肉罐頭、皮鞋之類的,先把超市裏那些存貨清掉再說。
薑滿月昨天巡視超市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男女款皮鞋堆放在服裝區的角落裏,顯然是許久無人問津了。
超市裏的那些皮鞋,薑滿月以前逛超市的時候也看見過,款式很老氣不說,還特別貴,估計一年都賣不出去兩雙。
但這些被現代人嫌老氣的皮鞋放在這個年代,那就是頂頂洋氣的時髦款式,絕對大受歡迎。
薑滿月想了想,找到了在黑市裏負責維持秩序的人。
“你們這裏有沒有能做大筆生意的?我有筆買賣,一大批滬市那邊進來的最新款的皮鞋,不知道有沒有人感興趣。”
那人聽了,嘿嘿一笑,“做生意的自然是有,進了這裏就都是自己人,跟我來吧。”
黑市是憑暗號進出的,還隨著日期變動每日一換,一般能進來的都是信得過的,所以這男人也不怕薑滿月搗什麽鬼,直接把她帶去了那些真正的倒爺所在的地方。
薑滿月跟著他七轉八轉,終於到了一個十分隱蔽的小院裏。
“兄弟夥,有筆大買賣上門了,滬市來的皮鞋!”
一聽是滬市來的皮鞋,裏頭好幾個人都看了過來。
不過薑滿月是個生麵孔,其中一個臉上有道疤的男人上下打量了薑滿月幾眼,懶洋洋的來了一句,“看看貨?”
薑滿月直接從她隨身背著的大包裏掏出了一雙全新的女式小皮鞋,放到了幾人麵前的矮桌子上。
皮鞋是全黑色的,鞋頭麵上還鑲著塑料做的水晶,看著亮閃閃的,十分漂亮。
“嘖,還真是時髦貨,滬市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看著比咱們這兒國營商店裏的洋氣太多了。”
“就這皮料,這手感,還有這花樣,你一說這是滬市來的,她們不得搶瘋了?”
幾人對著皮鞋嘖嘖稱奇,刀疤男直接看向薑滿月,“你有多少雙,能給到多少錢一雙?”
薑滿月淡定看他,“女式的皮鞋大概一百來雙,還有男式皮鞋,數量也差不多,常穿的碼都有。”
其實超市裏的存貨遠遠不止這些,薑滿月是想隔一段時間出手一次,看起來更像是從別的地方那邊進過來的,還能做長期生意。
“至於價錢嘛,不管男女式的皮鞋,我都給你十五塊錢一雙,能賣到多少錢,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薑滿月指了指還在幾人手上傳看的皮鞋,“滬市來的最新款,別的地方都找不到,十五一雙拿給你,你且有得掙。”
刀疤男思索片刻,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他手頭上有不少人脈,這批貨被他吃下來,還可以倒手再往別處賣,就算是十六七塊一雙出手,他也能掙個幾百塊錢,穩賺不虧。
“好,那就這麽定了,三天後我來找你,咱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三百多雙皮鞋,總共將近五千塊錢的貨款,薑滿月給了刀疤男三天時間籌款,約定在三天後正式交易。
刀疤男同意了,薑滿月也沒拿那雙皮鞋,直接空著手出去了。
談成了這麽大一筆買賣,將近五千塊錢即將進賬,薑滿月心情很好,走在路上都忍不住哼著歌。
七十年代的五千塊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在廠裏上班的人一個月也才二三十塊,五千塊錢是他們十幾年工資了。
薑滿月喜滋滋地去了剛剛藏身的地方,把衣服造型都換了過來,又喜滋滋地往廢品迴收站去了。
廢品迴收站不大,也很破舊,就一個老頭坐在門口眯著眼曬太陽。
薑滿月要往裏走,老頭就喊一句,“淘到東西出來過秤,通通一分錢一斤。”
一分錢一斤還真算便宜,薑滿月朝老頭點了點頭,直接進去了。
廢品收購站裏亂糟糟的,不過好在書籍畫冊是放在一個房間裏的,也方便她找了。
薑滿月進房間裏翻找了半天,並沒有找到什麽有用的東西。
之前還聽說有人在六七十年代的廢品站裏淘到什麽名家字畫之類的,照這情況看來,基本等於瞎說。
這裏除了舊報紙就是舊報紙,還有些字都看不清了的破書,別說名家字畫了,就是連環畫都沒有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