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淵聞言淡淡瞥了他一眼,聲音沉冷,「朕何曾說過擔憂它?」
「是奴才多嘴,奴才多嘴。」孟德豫佯裝在自己臉上扇了兩下,抬眸看了眼小桌上半天都沒翻過一頁的書冊,暗暗癟了癟嘴。
季淵將大掌落在狸奴的脖頸上,輕柔地撫摸著,微一低身,便嗅到狸奴身上一股淺淡的香氣,似是花香,又比花香馥鬱些,說是脂粉香,卻更清幽雅致,總之應是女子身上的氣息。
他雙眸微眯,劍眉蹙起,「性子這般野,這是招惹了誰?」
看著季淵的神情動作,再聽他這番話,一旁的孟德豫隱隱猜到幾分。
應是這狸奴不意沾上了什麽氣味。
他家陛下素來愛潔,最不喜異味,尤其是香料香膏,故而他宮中從不點薰香。還記得前年,珍秀宮那位大著膽子往陛下身上撲,縱然隻沾到了一個衣角,季淵也厭嫌地命人將整件衣袍給燒了。
孟德豫始終覺著,以他家陛下這性情,清心寡欲,不近女色,恐是要一輩子無子無嗣了。
不過這狸奴髒了,又不能像衣袍一樣燒掉,隻能一會兒抱出去徹頭徹尾洗個幹淨。
正當孟德豫以為,季淵會命他將狸奴帶出去時,卻見季淵神色如常,撫摸狸奴的手不停,孟德豫一臉錯愕,甚至懷疑,是他猜錯了。
季淵的確不喜那些香料香膏,可嗅著狸奴身上這香味,卻難得沒有生厭,甚至覺得有幾分沁人心腑。
「東西可都備好了?」他驀然問道。
「都備好了。」孟德豫愣了一瞬,恭恭敬敬地答,「如往年一般,都吩咐下去了,這兩日絕不會有人來叨擾陛下。」
每年的八月初一初二,是孝賢太後和高祖皇帝的忌日,孝賢太後即昭陽公主當年被人下毒毒害,而高祖皇帝則在次日殺盡宮人後,隨孝賢太後而去。前任皇帝慶安帝還在時,宮中對此事諱莫如深,誰都不敢提,自然也無人祭奠。
而季淵即位後,加封父親季承嗣為高祖皇帝,母親為孝賢太後,在每年的這兩日閉門齋戒,以此來為父母祈福。
「既準備好了,便都出去吧。」
孟德豫站在原地不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少頃,遲疑道:「陛下一人,奴才實在是不放心,要不,奴才還是留下來陪您吧。」
「不必,都出去!」季淵定定道。
「是。」
孟德豫施了一禮,本欲離開,可抬眸瞥見榻上的狸奴,便伸手去抱它。
燕沅見孟德豫靠近,激動地站起來,能兩日不必見到暴君,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眼看著孟德豫沖她伸出手,然還未觸到她絲毫,一隻大掌驀然按住了她,男人低沉的聲兒旋即響起。
「將它留下。」
「是。」孟德豫還是收迴手,躬身退出殿外,留下一臉茫然的燕沅微張著嘴,對著孟德豫漸行漸遠的背影欲哭無淚地「喵」了一聲。
孟德豫走後,殿外零碎的腳步聲漸遠,很快周遭能聽見的便隻剩下風吹樹葉發出的簌簌聲。
少頃,原慵懶躺在小榻上的季淵站起來,迴首淡淡望了狸奴一眼。
燕沅頓時緊張地繃緊身子,卻見季淵並未理會她,徑直走到花梨木桌案前。
他將手伸到桌下,不知動了什麽機關,東麵忽得傳來一聲細微的聲響,一道暗門緩緩移開。
燕沅看得目瞪口呆時,季淵已提步入了門內。她本想繼續躺在小榻上休憩,不去理會,可好奇卻如羽毛般撓得她心下發癢難耐。
暗門合上的一瞬,身子已不由自主地竄了進去。
門後是一條逼仄的密道,漆黑潮濕,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燕沅大著膽子走了一陣,便見一條石階赫然出現在眼前。
石階向下,深不見底,不知延伸到何處。
這密道裏陰氣森森的,細微的動靜都能出現迴響,燕沅驀地有些後悔,想退迴去,可進來的門已然關上了。
她隻能硬著頭皮跳下石階,沒一會兒,便重新迴到了平地上,可一抬頭,燕沅卻是懵了。
眼前突然出現了兩條岔路,她坐在原地仔細嗅了嗅,雙耳一豎,往右側跑去。
右側的密道中依稀殘留著季淵的氣息,燕沅跑了一陣便覺眼前逐漸明亮了起來,一條向上的石階盡頭終於出現了出口。
暗門正在緩緩閉合,燕沅一鼓作氣,飛快地竄上去,剛好從微小的縫隙中擠出。
看著身後閉得嚴絲合縫的暗門,燕沅迴頭望了望險些被夾住的尾巴,慶幸地舒了口氣。
她繞過暗門前的屏風,舉目四眺,便見自己身處於一個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宮殿中。
殿內一片寂靜,細細傾聽,並未聽見周遭太多人聲,隻有一道極輕的腳步聲,應是來自季淵。
燕沅跑出殿外,秋風蕭瑟而過,裹挾著殘敗的落葉吹到她的腳下。燕沅一抬頭,不由得愣住了,隻見朱牆外,高大的翠竹如翻滾的波濤般迎風搖曳,層層疊疊,竹葉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在她耳畔縈繞不息。
她怔忪著緩緩走出敞開的殿門外,一片密密的竹林映入眼簾,似乎看不到盡頭。
燕沅記得,在莊子上時,李嬤嬤曾與她說過一些坊間流傳的皇宮密辛。
高祖皇帝季承嗣在謀朝篡位後,將前朝昭陽公主即孝賢太後囚在了寢宮中,四周以密密竹林圍之,使之如籠中鳥一般難以脫逃。
「是奴才多嘴,奴才多嘴。」孟德豫佯裝在自己臉上扇了兩下,抬眸看了眼小桌上半天都沒翻過一頁的書冊,暗暗癟了癟嘴。
季淵將大掌落在狸奴的脖頸上,輕柔地撫摸著,微一低身,便嗅到狸奴身上一股淺淡的香氣,似是花香,又比花香馥鬱些,說是脂粉香,卻更清幽雅致,總之應是女子身上的氣息。
他雙眸微眯,劍眉蹙起,「性子這般野,這是招惹了誰?」
看著季淵的神情動作,再聽他這番話,一旁的孟德豫隱隱猜到幾分。
應是這狸奴不意沾上了什麽氣味。
他家陛下素來愛潔,最不喜異味,尤其是香料香膏,故而他宮中從不點薰香。還記得前年,珍秀宮那位大著膽子往陛下身上撲,縱然隻沾到了一個衣角,季淵也厭嫌地命人將整件衣袍給燒了。
孟德豫始終覺著,以他家陛下這性情,清心寡欲,不近女色,恐是要一輩子無子無嗣了。
不過這狸奴髒了,又不能像衣袍一樣燒掉,隻能一會兒抱出去徹頭徹尾洗個幹淨。
正當孟德豫以為,季淵會命他將狸奴帶出去時,卻見季淵神色如常,撫摸狸奴的手不停,孟德豫一臉錯愕,甚至懷疑,是他猜錯了。
季淵的確不喜那些香料香膏,可嗅著狸奴身上這香味,卻難得沒有生厭,甚至覺得有幾分沁人心腑。
「東西可都備好了?」他驀然問道。
「都備好了。」孟德豫愣了一瞬,恭恭敬敬地答,「如往年一般,都吩咐下去了,這兩日絕不會有人來叨擾陛下。」
每年的八月初一初二,是孝賢太後和高祖皇帝的忌日,孝賢太後即昭陽公主當年被人下毒毒害,而高祖皇帝則在次日殺盡宮人後,隨孝賢太後而去。前任皇帝慶安帝還在時,宮中對此事諱莫如深,誰都不敢提,自然也無人祭奠。
而季淵即位後,加封父親季承嗣為高祖皇帝,母親為孝賢太後,在每年的這兩日閉門齋戒,以此來為父母祈福。
「既準備好了,便都出去吧。」
孟德豫站在原地不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少頃,遲疑道:「陛下一人,奴才實在是不放心,要不,奴才還是留下來陪您吧。」
「不必,都出去!」季淵定定道。
「是。」
孟德豫施了一禮,本欲離開,可抬眸瞥見榻上的狸奴,便伸手去抱它。
燕沅見孟德豫靠近,激動地站起來,能兩日不必見到暴君,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眼看著孟德豫沖她伸出手,然還未觸到她絲毫,一隻大掌驀然按住了她,男人低沉的聲兒旋即響起。
「將它留下。」
「是。」孟德豫還是收迴手,躬身退出殿外,留下一臉茫然的燕沅微張著嘴,對著孟德豫漸行漸遠的背影欲哭無淚地「喵」了一聲。
孟德豫走後,殿外零碎的腳步聲漸遠,很快周遭能聽見的便隻剩下風吹樹葉發出的簌簌聲。
少頃,原慵懶躺在小榻上的季淵站起來,迴首淡淡望了狸奴一眼。
燕沅頓時緊張地繃緊身子,卻見季淵並未理會她,徑直走到花梨木桌案前。
他將手伸到桌下,不知動了什麽機關,東麵忽得傳來一聲細微的聲響,一道暗門緩緩移開。
燕沅看得目瞪口呆時,季淵已提步入了門內。她本想繼續躺在小榻上休憩,不去理會,可好奇卻如羽毛般撓得她心下發癢難耐。
暗門合上的一瞬,身子已不由自主地竄了進去。
門後是一條逼仄的密道,漆黑潮濕,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燕沅大著膽子走了一陣,便見一條石階赫然出現在眼前。
石階向下,深不見底,不知延伸到何處。
這密道裏陰氣森森的,細微的動靜都能出現迴響,燕沅驀地有些後悔,想退迴去,可進來的門已然關上了。
她隻能硬著頭皮跳下石階,沒一會兒,便重新迴到了平地上,可一抬頭,燕沅卻是懵了。
眼前突然出現了兩條岔路,她坐在原地仔細嗅了嗅,雙耳一豎,往右側跑去。
右側的密道中依稀殘留著季淵的氣息,燕沅跑了一陣便覺眼前逐漸明亮了起來,一條向上的石階盡頭終於出現了出口。
暗門正在緩緩閉合,燕沅一鼓作氣,飛快地竄上去,剛好從微小的縫隙中擠出。
看著身後閉得嚴絲合縫的暗門,燕沅迴頭望了望險些被夾住的尾巴,慶幸地舒了口氣。
她繞過暗門前的屏風,舉目四眺,便見自己身處於一個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宮殿中。
殿內一片寂靜,細細傾聽,並未聽見周遭太多人聲,隻有一道極輕的腳步聲,應是來自季淵。
燕沅跑出殿外,秋風蕭瑟而過,裹挾著殘敗的落葉吹到她的腳下。燕沅一抬頭,不由得愣住了,隻見朱牆外,高大的翠竹如翻滾的波濤般迎風搖曳,層層疊疊,竹葉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在她耳畔縈繞不息。
她怔忪著緩緩走出敞開的殿門外,一片密密的竹林映入眼簾,似乎看不到盡頭。
燕沅記得,在莊子上時,李嬤嬤曾與她說過一些坊間流傳的皇宮密辛。
高祖皇帝季承嗣在謀朝篡位後,將前朝昭陽公主即孝賢太後囚在了寢宮中,四周以密密竹林圍之,使之如籠中鳥一般難以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