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閑來居鄉裏六
長姐當家,我在大明做外貿 作者:種菊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阿公吃了一驚,沒聽說過女兒家要與娘家的兄弟們一起分家產的,他畢竟活了幾十歲,這次沒有衝動地插話,靜靜地聽大小姐把話說完。
“阿公要記住,在咱們家,男子女子都一樣,不僅地產要平分,就是接下來的幾樁生意,也要平均分配。”
這是給接下來的分配方案定了調。
隻聽舜華繼續說道:“家裏的茶葉買賣、幺叔的集裝箱生產廠的股份、長江裝卸和長江航運的股分,還有麻紡廠裏的股份,都是我在袁家村的時候開創的生意,這些,全都算做家裏的收入。
三弟秉望那裏,有一本收入明細,這部分財產,分做七分,和七姐弟各占一份。”
周阿公雖然不清楚家裏這些生意,每年到底能賺多少錢,但他看隔壁袁鴻泰修的那個園子,就知道不少。
袁鴻泰雖然多了個卡板作坊,那作坊,也有自家兩成股份呢,自己家的茶葉生意,可沒有袁鴻泰的股份!
所以,自己家每年的收入,比隔壁的袁鴻泰,隻多不少!就算分做七份,每一份也不老少!
“本來呢,”舜華看著手上的思維導圖,繼續說道:“我有一份縣主的收入,隻要不作死,這輩子是餓不死的,本來可以不參與家產分配。
但我們姐弟七人,是一個整體,我拿著這份收入也好,將來看誰家經營不善,也可以接濟一二。”
旁邊的王衍爵冷不丁插話道:“可以拿這份收入到南洋投資,將來的收入,都是你的,算你的嫁妝。”
舜華聞言,轉過頭對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連酒窩都笑出來了,她柔聲說:“這個,可以有。”
說完了財產分配方案,已經到了晚飯時間,今日的晚飯,隻有舜華夫妻和秉望兄弟、芸姨娘五口人。
舜華望著清瘦的秉望,心裏很不是滋味,既生氣他,幾年了還走不出劉潤娘的陰影。
又心疼他,既要努力讀書,又要管理兩間長江公司的總賬,還無人同他分擔。
他想到了周阿公說的文舉人的小女兒,心想,明日一定要抽時間見見那姑娘,隻要是個伶俐可堪培養的,就再做做秉望的工作。
結果,當天晚上,雷和尚從上海迴來,急著要運一批茶葉去北京,說是張家口的南貨店,接到了一筆大的訂單,他要到陳家村運貨去。
舜華二人,隻好跟著他去了陳家村,秉望的事情,隻好往後拖一拖了。
雷和尚雖然是半路出家,但他一直跟在舜華身邊,對袁家的生意,知道得比別人多。
接手許栓子的工作後,由於他識字少,又不會算術,秉望給他安排了一個小廝做助理,用的就是他的踏實和忠心。
他比雷五好學,幾年來,不僅讀完了三百千,還從小廝那裏學會了算術,現在的生意,基本上能自己算賬了。
舜華二人跟著他去陳家村,一來是去看望陳阿公一家,另外,王衍爵惦記上了幕阜山中的金絲楠木,心心念念地要買迴去打家具。
陳家村跟袁家村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阿公擴建的茉莉花茶廠、磚茶廠,吸收了村裏幾家大戶的投資,還學著舜華的做法,給了族裏半成的股份。
族裏用這份收入,翻修了族學,請了一位老秀才和一位童生做先生,有優秀的人才,還學到鳳凰書院深造。
還重修了村裏的道路,不僅拓寬了路麵,還鋪上了碎石,往來拉貨的牛車、騾車,絡繹不絕,跑起來十分輕快。
製茶的技術,仍需要保密,最核心的技術,掌握在陳阿公和陳二舅手裏,目前,兩位表弟,大舅的兒子陳一官,二舅的兒子陳二官,都跟著陳阿公學製茶。
杏花嫁到鄰村,因大舅的家世好,杏花嫁的是鄰村的地主,家裏有幾百畝茶山,陳大舅又買了一片兩百多畝的山地,給女兒做嫁妝。
惹得連陳二舅才八歲的女兒,也有人來說媒。
陳一官娶了媳婦,所以杏花雖然出嫁,家裏做活的人手也沒有減少。
家裏家外,陳阿公除了親自窨製五百斤貢品茉莉花茶,其他事情,隻需要動動嘴,再不用像以前那樣親力親為。
舜華一路上聽著雷和尚的介紹,心裏很欣慰:阿公家過上了好日子,阿娘地下有知,也該很欣慰的吧。
舜華兩人的到來,令陳家公一家人喜出望外,哪怕是最忙的采茶季,陳阿公也從山上叫迴了兩個兒媳婦:“快迴家,整治一桌好菜,招待華姐兒和王姑爺。”
舜華挽著阿公的手臂,撒嬌道:“阿公,你孫女婿惦記上沈爺爺家的楠木了,想請你老人家帶他去買一些迴南京呢。”
王衍爵老老實實地解釋道:“阿公,我們準備在南京建一個園子,聽華姐兒說幕阜山中有上百年的楠木,晚輩想買些迴去打家具,還請阿公為我們引見引見。”
陳阿公痛快地說:“這有何難?今日天晚了,咱們明早就進山!”
當晚,陳大舅迴到家,已經是戌正(晚上十點左右),聽說舜華和王衍爵來了,草草衝了個涼,顧不得吃飯,就要去見他們。
大舅母提醒他:“這麽晚了,客人都歇下了,何不明日一早再去?聽說是要進山找什麽木材,你一大早起來不就見上了?”
果然,第二日五更天,陳家一家人就起來了,陳二舅和大侄子,先到茶廠裏巡視一圈,把工作安排好,再迴來吃早餐。
兩位舅母,起來灑掃庭院,準備早食,山裏人都是吃兩頓,今日有客人,還要準備一頓早餐。
“幸虧聽你的話,沒帶多的人來,”王衍爵悄悄對舜華說,“否則,要讓兩位舅母受累了。”
他剛選了五個護衛,希望帶上他們出來見見世麵。
舜華一邊為他遞毛巾,一邊說:“有雷和尚在,還要什麽護衛?阿公家忙起來的時候,連飯也顧不上吃的,不像咱們家有廚子。”
“你也勸勸阿公,多請點人嘛,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麽累?又不是沒錢。”
舜華搖頭:“改不了,老農民,不幹活就覺得不自在。”
兩人正說話,就見陳大舅從老宅那邊過來了,一跨進院門,就高興地打招唿:“大姐兒,王姑爺,你們早啊,大舅昨夜迴來晚了,沒過來見你們。
山裏早上霧氣大,可還住得慣?”
兩人向陳大舅問好,王衍爵嗅著山裏清新濕潤的空氣,感慨道:“山裏安靜,昨夜睡了個好覺。”
舜華也說睡得好,陳大舅這才放心,陪著兩人吃了早餐,就背上一竹筒白開水,拿了兩張餅,又出門找貨源去了。
陳阿公準備了一個背簍,裏麵放上裝水的竹筒,攤好的餅、繩子、應急藥品和送禮的茶葉等出門必備的東西,居然裝了滿滿一背簍,雷和尚不出聲,默默地抓起背簍,背到自己的身後。
每人一把大砍刀,舜華是跟著阿公進過山的,她對王衍爵道:“山裏有些路被野草和藤蔓封住了,要用刀砍開。”
雷和尚轉身,拿起王衍爵的砍刀,把刀把和刀身拆開,對他說:“用刀把當棍子,走的時候,往兩邊的草叢裏打一打,累了可以當拐杖。”
王衍爵從善如流,說:“我知道,打草驚蛇嘛。”
“阿公要記住,在咱們家,男子女子都一樣,不僅地產要平分,就是接下來的幾樁生意,也要平均分配。”
這是給接下來的分配方案定了調。
隻聽舜華繼續說道:“家裏的茶葉買賣、幺叔的集裝箱生產廠的股份、長江裝卸和長江航運的股分,還有麻紡廠裏的股份,都是我在袁家村的時候開創的生意,這些,全都算做家裏的收入。
三弟秉望那裏,有一本收入明細,這部分財產,分做七分,和七姐弟各占一份。”
周阿公雖然不清楚家裏這些生意,每年到底能賺多少錢,但他看隔壁袁鴻泰修的那個園子,就知道不少。
袁鴻泰雖然多了個卡板作坊,那作坊,也有自家兩成股份呢,自己家的茶葉生意,可沒有袁鴻泰的股份!
所以,自己家每年的收入,比隔壁的袁鴻泰,隻多不少!就算分做七份,每一份也不老少!
“本來呢,”舜華看著手上的思維導圖,繼續說道:“我有一份縣主的收入,隻要不作死,這輩子是餓不死的,本來可以不參與家產分配。
但我們姐弟七人,是一個整體,我拿著這份收入也好,將來看誰家經營不善,也可以接濟一二。”
旁邊的王衍爵冷不丁插話道:“可以拿這份收入到南洋投資,將來的收入,都是你的,算你的嫁妝。”
舜華聞言,轉過頭對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連酒窩都笑出來了,她柔聲說:“這個,可以有。”
說完了財產分配方案,已經到了晚飯時間,今日的晚飯,隻有舜華夫妻和秉望兄弟、芸姨娘五口人。
舜華望著清瘦的秉望,心裏很不是滋味,既生氣他,幾年了還走不出劉潤娘的陰影。
又心疼他,既要努力讀書,又要管理兩間長江公司的總賬,還無人同他分擔。
他想到了周阿公說的文舉人的小女兒,心想,明日一定要抽時間見見那姑娘,隻要是個伶俐可堪培養的,就再做做秉望的工作。
結果,當天晚上,雷和尚從上海迴來,急著要運一批茶葉去北京,說是張家口的南貨店,接到了一筆大的訂單,他要到陳家村運貨去。
舜華二人,隻好跟著他去了陳家村,秉望的事情,隻好往後拖一拖了。
雷和尚雖然是半路出家,但他一直跟在舜華身邊,對袁家的生意,知道得比別人多。
接手許栓子的工作後,由於他識字少,又不會算術,秉望給他安排了一個小廝做助理,用的就是他的踏實和忠心。
他比雷五好學,幾年來,不僅讀完了三百千,還從小廝那裏學會了算術,現在的生意,基本上能自己算賬了。
舜華二人跟著他去陳家村,一來是去看望陳阿公一家,另外,王衍爵惦記上了幕阜山中的金絲楠木,心心念念地要買迴去打家具。
陳家村跟袁家村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阿公擴建的茉莉花茶廠、磚茶廠,吸收了村裏幾家大戶的投資,還學著舜華的做法,給了族裏半成的股份。
族裏用這份收入,翻修了族學,請了一位老秀才和一位童生做先生,有優秀的人才,還學到鳳凰書院深造。
還重修了村裏的道路,不僅拓寬了路麵,還鋪上了碎石,往來拉貨的牛車、騾車,絡繹不絕,跑起來十分輕快。
製茶的技術,仍需要保密,最核心的技術,掌握在陳阿公和陳二舅手裏,目前,兩位表弟,大舅的兒子陳一官,二舅的兒子陳二官,都跟著陳阿公學製茶。
杏花嫁到鄰村,因大舅的家世好,杏花嫁的是鄰村的地主,家裏有幾百畝茶山,陳大舅又買了一片兩百多畝的山地,給女兒做嫁妝。
惹得連陳二舅才八歲的女兒,也有人來說媒。
陳一官娶了媳婦,所以杏花雖然出嫁,家裏做活的人手也沒有減少。
家裏家外,陳阿公除了親自窨製五百斤貢品茉莉花茶,其他事情,隻需要動動嘴,再不用像以前那樣親力親為。
舜華一路上聽著雷和尚的介紹,心裏很欣慰:阿公家過上了好日子,阿娘地下有知,也該很欣慰的吧。
舜華兩人的到來,令陳家公一家人喜出望外,哪怕是最忙的采茶季,陳阿公也從山上叫迴了兩個兒媳婦:“快迴家,整治一桌好菜,招待華姐兒和王姑爺。”
舜華挽著阿公的手臂,撒嬌道:“阿公,你孫女婿惦記上沈爺爺家的楠木了,想請你老人家帶他去買一些迴南京呢。”
王衍爵老老實實地解釋道:“阿公,我們準備在南京建一個園子,聽華姐兒說幕阜山中有上百年的楠木,晚輩想買些迴去打家具,還請阿公為我們引見引見。”
陳阿公痛快地說:“這有何難?今日天晚了,咱們明早就進山!”
當晚,陳大舅迴到家,已經是戌正(晚上十點左右),聽說舜華和王衍爵來了,草草衝了個涼,顧不得吃飯,就要去見他們。
大舅母提醒他:“這麽晚了,客人都歇下了,何不明日一早再去?聽說是要進山找什麽木材,你一大早起來不就見上了?”
果然,第二日五更天,陳家一家人就起來了,陳二舅和大侄子,先到茶廠裏巡視一圈,把工作安排好,再迴來吃早餐。
兩位舅母,起來灑掃庭院,準備早食,山裏人都是吃兩頓,今日有客人,還要準備一頓早餐。
“幸虧聽你的話,沒帶多的人來,”王衍爵悄悄對舜華說,“否則,要讓兩位舅母受累了。”
他剛選了五個護衛,希望帶上他們出來見見世麵。
舜華一邊為他遞毛巾,一邊說:“有雷和尚在,還要什麽護衛?阿公家忙起來的時候,連飯也顧不上吃的,不像咱們家有廚子。”
“你也勸勸阿公,多請點人嘛,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麽累?又不是沒錢。”
舜華搖頭:“改不了,老農民,不幹活就覺得不自在。”
兩人正說話,就見陳大舅從老宅那邊過來了,一跨進院門,就高興地打招唿:“大姐兒,王姑爺,你們早啊,大舅昨夜迴來晚了,沒過來見你們。
山裏早上霧氣大,可還住得慣?”
兩人向陳大舅問好,王衍爵嗅著山裏清新濕潤的空氣,感慨道:“山裏安靜,昨夜睡了個好覺。”
舜華也說睡得好,陳大舅這才放心,陪著兩人吃了早餐,就背上一竹筒白開水,拿了兩張餅,又出門找貨源去了。
陳阿公準備了一個背簍,裏麵放上裝水的竹筒,攤好的餅、繩子、應急藥品和送禮的茶葉等出門必備的東西,居然裝了滿滿一背簍,雷和尚不出聲,默默地抓起背簍,背到自己的身後。
每人一把大砍刀,舜華是跟著阿公進過山的,她對王衍爵道:“山裏有些路被野草和藤蔓封住了,要用刀砍開。”
雷和尚轉身,拿起王衍爵的砍刀,把刀把和刀身拆開,對他說:“用刀把當棍子,走的時候,往兩邊的草叢裏打一打,累了可以當拐杖。”
王衍爵從善如流,說:“我知道,打草驚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