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以工代賑
長姐當家,我在大明做外貿 作者:種菊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阿公說,今年災荒,很多人家賣兒賣女,難民中也有很多孤兒,不如趁著這個時候,買幾個丫頭小子,教會規矩以後,放到公子小姐們身邊伺候。
舜華想著王衍爵的建議,點頭同意,她也想體驗一把唿奴使婢的大小姐生活。
要買下人,家裏房子不夠住,舜華更加迫切地要起院子了。
袁大匠的工程隊已經大半年沒有開工了,大災之年,人都養不活,更別說修房子了。
見舜華來邀請,他欣然而來。
舜華拿出了效果圖、項目書、和袁大匠一項一項的做預算表,把很多袁大匠認為不重要,可以臨時準備的材料,都羅列得清清楚楚。
袁大匠在心裏感歎,秀才祖上積了幾輩子的德,養出這麽一個聰慧的女兒,華姐兒要是個男子的話,前途未可限量啊。
做完預算,舜華說:“二爺爺,你看我家現在這情況,也沒人去買磚瓦灰石,我們也分不出好壞。
一客不煩二主,舜華幹脆拜托給二爺爺了。這次建房,就請二爺爺給舜華家做主了。”說罷盈盈拜了下去。
袁大匠忙扶起她:“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華姐兒這樣信任,老朽接下來就是。”
當下點了銀票,交給袁大匠去定磚瓦灰石。
舜華準備再建兩進院子,場地和木材都是準備好的,隻等袁大匠的工程隊進場。
周阿公把後花院通往後山的小門封上,又在花院裏拴了一條狗,囑咐潤娘茵華,和一幫來找她們玩的小姑娘,不準到後麵工地上去。
雷老師父到後花院轉了一圈,提議在側門邊建一間小房子,他晚上去那裏守夜,免得有人從後花院翻牆進來。
舜華曰善,對雷師父一家,又高看了一眼。
三天後,袁大匠帶著工程隊進場,這年頭,難得有一樁活計,他的徒子徒孫們,全都來掙份工錢,可以直接拿糧食,做一天拿一天,這樣,他們的家裏人就不用飯肚子了。
袁鴻泰常年在外奔走,族裏的事務就管理的少了,為了社倉借糧的事,袁族長心力交瘁,都累病了。
族裏不少的婦人,到社倉借糧,偷偷接濟娘家。還有出嫁女,迴娘家來賣慘,爹娘不忍心,也紛紛接濟出嫁的閨女。
社倉的糧食眼看著減少,按這樣的速度,根本撐不到明年夏收。
袁族長又氣又急,病倒了。
舜華去看望老族長,袁族長靠在床上,滿臉的疲累,棋姐兒在一旁伺候。
“大爺爺,你怎麽把自己累成這個樣子?”舜華有點心疼,這個還算公正的老人家,兩千多個人的大家族,家長不好當啊。
“天災人禍的,你幺叔又抽不開身。”袁族長有氣無力
琪姐兒在旁邊氣憤地說:“都是被那些人氣的,眼看著自己就要餓肚子了,還把社倉的糧食拿去接濟娘家,接濟出嫁的女兒,接濟親戚,把我阿爺都氣病了。”
舜華說:“大爺爺這事太辛苦了,村裏有六位族老,還有十三位房頭,一位裏正,他們都應該擔負起村子的治理工作。”
“來來來,舜華幫大爺爺理一理,把組裏的事務,分配給族老和房頭們去做,讓裏正做監管。
大爺爺隻負責把握方向,處理重大事務。”
袁族長一聽舜華願意幫他,立即來了精神,吩咐棋姐兒:“快快準備筆墨紙硯,一條條記下來。”
舜華從隨身的挎包裏,掏出自製的本子和碳筆,向袁族長舉了舉說:“不用麻煩,等舜華記下來,交給大爺爺就行了。”
棋姐兒搬來桌椅,擺在袁族長的床前,舜華坐在桌前,邊與袁處長商量邊做著筆記:
“俗話說, 生米恩,鬥米仇,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沒人珍惜。”
第二天,祠堂的告示牆上,貼了一則通告,很多人圍上前去觀看,有識字的人就給讀了出來:
一,即日起,社倉隻給斷糧的人家借糧,由各房頭負責檢查,確定斷糧的人家,才能到社倉借糧食。
每人每天隻能借一斤稻穀,由房頭負責到社倉領取後發放。
二,族裏決定翻建族學,袁家村人到現場勞動,每個勞力,每天可領取三斤稻穀的報酬。
青壯婦人也可以去打下手,每人每天兩斤稻穀。
每個房頭組建一個小隊,由各位房頭帶領。記工和發糧事宜,由房頭負責。
五奶奶丁氏,聽說族裏的新規定以後,傻眼了,自己一家人都不夠吃,拿什麽去接近女兒?
大兒媳婦對她偷偷接濟女兒的行為,早就不滿了。
不但把袁鴻祥的工錢換成了銅錢,母女倆摘花的工錢也換成了銅錢,尤氏恨恨地說:“這下沒糧了,看你拿什麽接濟你閨女?”
這天,女兒又迴來打秋風,丁氏打開裝糧食的櫃子,發現沒糧了,這才想起來,兒子已經好幾天,沒往家裏拿糧食了。
肯定是被尤氏攛掇的!氣得她在院子裏大罵:“不拿糧食迴家,想餓死老娘啊?老頭子,去族長那裏告他忤逆不孝。”
尤氏早憋了一肚子的氣,也不甘示弱,和她對罵起來:“去啊,你去啊,看看忤逆不孝的都是誰?
你三個兒子,哪個不比我們好過?為啥就逮住我一家子坑啊?
這都年底了,孝敬糧沒見到一粒不算,我一家子起早貪黑,掙迴來幾升糧食,你還往外拿。
沒看到你兒子背都累彎了嗎?都是兒孫,怎麽就不心疼心疼我們?”
說完,委屈地蹲到地上大哭。
都是饑荒鬧得。
女兒謝袁氏哭著對尤氏說:“大嫂,你就可憐可憐我吧,袁家村還可以做工掙糧食,謝村的人,哪裏有工做?
我一家人都斷糧三天了,妹子也實在沒辦法……”
這時候,五房一家人,才感受到袁族長的好,至少,他們還有地方借糧,還有活幹,還沒有餓肚子。
尤氏不鬆口,她娘家還等著接濟呢。
丁氏就對五老爺說:“你是族老,讓女婿替你去族學做工,每日領三斤糧,先吊命吧。”
第二天,當五房的女婿謝二,出現在族學工地上的時候,引起了現場的不滿。
為了生存,親戚也不好使了,當即有人對領工的房頭說:“不是說隻有袁氏族人,才能上工地嗎?怎麽還放外人進來了?”
房頭也很無奈,想了許久才找出一個理由:“他是代替袁五爺來的,不讓他來,就得讓袁五爺來,袁五爺能幹活嗎?”
裏正跑來找族長,對外嫁的女兒,袁族長也不忍心拒絕,就默許了。
此例一開,族裏那些七老八十的老頭子,都找來女婿、外孫子來代替自己上工。
家裏女兒多的,恨不得多出幾個老爹來。
袁家村的以工代賑,還擴大到修整村道、修整被大水衝毀的田埂水渠和山塘。
吳知縣聽說後,跑來參觀取經。
比起其他村子那些,窩在家裏等待救援的鄉民,袁家村的人,精氣神是最好的。
吳知縣下決心,要在全縣推廣以工代賑。
舜華想著王衍爵的建議,點頭同意,她也想體驗一把唿奴使婢的大小姐生活。
要買下人,家裏房子不夠住,舜華更加迫切地要起院子了。
袁大匠的工程隊已經大半年沒有開工了,大災之年,人都養不活,更別說修房子了。
見舜華來邀請,他欣然而來。
舜華拿出了效果圖、項目書、和袁大匠一項一項的做預算表,把很多袁大匠認為不重要,可以臨時準備的材料,都羅列得清清楚楚。
袁大匠在心裏感歎,秀才祖上積了幾輩子的德,養出這麽一個聰慧的女兒,華姐兒要是個男子的話,前途未可限量啊。
做完預算,舜華說:“二爺爺,你看我家現在這情況,也沒人去買磚瓦灰石,我們也分不出好壞。
一客不煩二主,舜華幹脆拜托給二爺爺了。這次建房,就請二爺爺給舜華家做主了。”說罷盈盈拜了下去。
袁大匠忙扶起她:“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華姐兒這樣信任,老朽接下來就是。”
當下點了銀票,交給袁大匠去定磚瓦灰石。
舜華準備再建兩進院子,場地和木材都是準備好的,隻等袁大匠的工程隊進場。
周阿公把後花院通往後山的小門封上,又在花院裏拴了一條狗,囑咐潤娘茵華,和一幫來找她們玩的小姑娘,不準到後麵工地上去。
雷老師父到後花院轉了一圈,提議在側門邊建一間小房子,他晚上去那裏守夜,免得有人從後花院翻牆進來。
舜華曰善,對雷師父一家,又高看了一眼。
三天後,袁大匠帶著工程隊進場,這年頭,難得有一樁活計,他的徒子徒孫們,全都來掙份工錢,可以直接拿糧食,做一天拿一天,這樣,他們的家裏人就不用飯肚子了。
袁鴻泰常年在外奔走,族裏的事務就管理的少了,為了社倉借糧的事,袁族長心力交瘁,都累病了。
族裏不少的婦人,到社倉借糧,偷偷接濟娘家。還有出嫁女,迴娘家來賣慘,爹娘不忍心,也紛紛接濟出嫁的閨女。
社倉的糧食眼看著減少,按這樣的速度,根本撐不到明年夏收。
袁族長又氣又急,病倒了。
舜華去看望老族長,袁族長靠在床上,滿臉的疲累,棋姐兒在一旁伺候。
“大爺爺,你怎麽把自己累成這個樣子?”舜華有點心疼,這個還算公正的老人家,兩千多個人的大家族,家長不好當啊。
“天災人禍的,你幺叔又抽不開身。”袁族長有氣無力
琪姐兒在旁邊氣憤地說:“都是被那些人氣的,眼看著自己就要餓肚子了,還把社倉的糧食拿去接濟娘家,接濟出嫁的女兒,接濟親戚,把我阿爺都氣病了。”
舜華說:“大爺爺這事太辛苦了,村裏有六位族老,還有十三位房頭,一位裏正,他們都應該擔負起村子的治理工作。”
“來來來,舜華幫大爺爺理一理,把組裏的事務,分配給族老和房頭們去做,讓裏正做監管。
大爺爺隻負責把握方向,處理重大事務。”
袁族長一聽舜華願意幫他,立即來了精神,吩咐棋姐兒:“快快準備筆墨紙硯,一條條記下來。”
舜華從隨身的挎包裏,掏出自製的本子和碳筆,向袁族長舉了舉說:“不用麻煩,等舜華記下來,交給大爺爺就行了。”
棋姐兒搬來桌椅,擺在袁族長的床前,舜華坐在桌前,邊與袁處長商量邊做著筆記:
“俗話說, 生米恩,鬥米仇,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沒人珍惜。”
第二天,祠堂的告示牆上,貼了一則通告,很多人圍上前去觀看,有識字的人就給讀了出來:
一,即日起,社倉隻給斷糧的人家借糧,由各房頭負責檢查,確定斷糧的人家,才能到社倉借糧食。
每人每天隻能借一斤稻穀,由房頭負責到社倉領取後發放。
二,族裏決定翻建族學,袁家村人到現場勞動,每個勞力,每天可領取三斤稻穀的報酬。
青壯婦人也可以去打下手,每人每天兩斤稻穀。
每個房頭組建一個小隊,由各位房頭帶領。記工和發糧事宜,由房頭負責。
五奶奶丁氏,聽說族裏的新規定以後,傻眼了,自己一家人都不夠吃,拿什麽去接近女兒?
大兒媳婦對她偷偷接濟女兒的行為,早就不滿了。
不但把袁鴻祥的工錢換成了銅錢,母女倆摘花的工錢也換成了銅錢,尤氏恨恨地說:“這下沒糧了,看你拿什麽接濟你閨女?”
這天,女兒又迴來打秋風,丁氏打開裝糧食的櫃子,發現沒糧了,這才想起來,兒子已經好幾天,沒往家裏拿糧食了。
肯定是被尤氏攛掇的!氣得她在院子裏大罵:“不拿糧食迴家,想餓死老娘啊?老頭子,去族長那裏告他忤逆不孝。”
尤氏早憋了一肚子的氣,也不甘示弱,和她對罵起來:“去啊,你去啊,看看忤逆不孝的都是誰?
你三個兒子,哪個不比我們好過?為啥就逮住我一家子坑啊?
這都年底了,孝敬糧沒見到一粒不算,我一家子起早貪黑,掙迴來幾升糧食,你還往外拿。
沒看到你兒子背都累彎了嗎?都是兒孫,怎麽就不心疼心疼我們?”
說完,委屈地蹲到地上大哭。
都是饑荒鬧得。
女兒謝袁氏哭著對尤氏說:“大嫂,你就可憐可憐我吧,袁家村還可以做工掙糧食,謝村的人,哪裏有工做?
我一家人都斷糧三天了,妹子也實在沒辦法……”
這時候,五房一家人,才感受到袁族長的好,至少,他們還有地方借糧,還有活幹,還沒有餓肚子。
尤氏不鬆口,她娘家還等著接濟呢。
丁氏就對五老爺說:“你是族老,讓女婿替你去族學做工,每日領三斤糧,先吊命吧。”
第二天,當五房的女婿謝二,出現在族學工地上的時候,引起了現場的不滿。
為了生存,親戚也不好使了,當即有人對領工的房頭說:“不是說隻有袁氏族人,才能上工地嗎?怎麽還放外人進來了?”
房頭也很無奈,想了許久才找出一個理由:“他是代替袁五爺來的,不讓他來,就得讓袁五爺來,袁五爺能幹活嗎?”
裏正跑來找族長,對外嫁的女兒,袁族長也不忍心拒絕,就默許了。
此例一開,族裏那些七老八十的老頭子,都找來女婿、外孫子來代替自己上工。
家裏女兒多的,恨不得多出幾個老爹來。
袁家村的以工代賑,還擴大到修整村道、修整被大水衝毀的田埂水渠和山塘。
吳知縣聽說後,跑來參觀取經。
比起其他村子那些,窩在家裏等待救援的鄉民,袁家村的人,精氣神是最好的。
吳知縣下決心,要在全縣推廣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