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所有人類,作為一整個集合的群體生命來看待。


    那麽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這個名為“人類”的群體生命,從誕生之日起,就始終存在,不曾消亡。


    但是作為構成人類這一群體生命的個體而言,每一個單獨的個人,他的生命,卻是有限的。


    不論他是王侯將相,還是販夫走卒,


    不論他是驚才絕豔,還是碌碌無為,


    亦不論他是風華絕代,還是默默無聞,


    ……


    隨著時間流逝,個體都會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當死亡來臨時,一個人用盡一生時間,所積累的一切見聞,經驗,技能,知識,都會煙消雲散。


    當然,有人死去,就會有人新生。


    新生的後來人,可能會繼承一部分前人的遺留。


    可這種繼承,總是殘缺不全的。


    前人犯過的錯,吃過的虧,上過得當,在後人身上,還會反複出現。


    各種各樣醜陋肮髒,讓人惡心不堪的壞事,總也會在“人類”這個群體生命身上,不斷上演。


    這種新舊交替的特性,決定了人類作為一個群體生命,對於事物的認識,總是不可避免局限性和反複性。


    也正是因此,才使得人類文明的曆史進程,總是曲折的,迂迴的。


    總體表現為有起有伏的波浪式發展,螺旋式上升。


    ……


    薑典很喜歡思考,很早以前,他就在學習思考中,認識到了這種現象。


    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看來,他的思考都隻不過是漫無目的的,極為發散的胡思亂想。


    但他自己卻是總是樂在其中。


    稍有閑暇,他就會忍不住思索,引發這種現象的根源到底是什麽。


    隻是限於他那淺薄的知識積累,以及有限的生平見聞,顯然很難窺見這種現象的根源。


    唯一所能得出的不那麽靠譜的結論,恐怕就隻能歸咎於人性。


    而“人性”這個概念,本身就是相當複雜難明的,無法清楚解釋的。


    古今中外研究“人性”的人,可謂多如牛毛。


    各種關於“人性”的理論和著作,更是汗牛充棟。


    可即使到了現在,也依然沒有哪一個人,真正將“人性”搞清楚。


    甚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個概念依然會是人們長久研究探討的一個重大課題。


    在薑典看來,與“人性”相關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圍繞著“生命”這個更加根本的問題,延伸拓展出來的。


    研究“人性”,本質上,其實就是在研究“生命”。


    而“生命”這個問題,則與“根源三問”這個更加本質的終極問題,有著無法解脫的關係。


    在薑典有限的認識中,人性可以分為原始的欲望和後天的理性。


    原始的欲望,某種意義上也可以叫做天性,是人類從原始的懵懂獸類演化出高等智慧的過程中,所保留下來的血肉物質軀體的本能。


    包括食欲、性欲、敵意、善意、好奇、占有、警覺、創造、破壞、嫉妒、恐懼、孤獨、懶惰、依賴、崇拜等等在內,皆屬此類。


    後天的理性,則是人類演化出高等智慧的過程中,對於原始欲望進行引導改造,從而誕生的產物。


    用儒家先賢荀子的話講,這個過程叫做“化性起偽”。


    凡是誕生出高等智慧的生命體,都會在原始的欲望和後天的理性雙重驅使下,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認識生命主體所能感知到的一切事物。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個體的人,會對自己的發現進行思考、總結、歸納、聯想,最終演變為個人的感受,經驗,技能,知識。


    然後隨著一代代生死交替,將之部分的,有限的,殘缺的傳承下去。


    人類的文明,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演變,慢慢發展起來的。


    隻是隨著時間推移,“人類”這個群體生命共有的知識和經驗,不可避免地會被修正,被篡改,被推翻,被幻想,甚至是被遺忘。


    絕大多數古老的神話和傳說,若是追溯其源頭,大多都與人類祖先最初啟靈生智,認識世界所得的知識和經驗脫不了關係。


    隻是經過漫長的流傳過程後,現代人已經很難分辨清楚這些神話傳說中的事物,究竟哪些是祖先曾經的親身見聞,哪些又是後來人的捏造幻想。


    這也正是目前困擾薑典的原因所在。


    先前朱襄園那尊不知虛實的“墨玉骷髏”,已經讓他有些投鼠忌器。


    如今又從荀鳴鶴等人口中知悉“食氣鬼”的存在,更讓他感覺危險。


    截至現在,包括“五德鳳凰”、“墨玉骷髏”、“食氣鬼”在內,已經有三個怪物,明顯與過往的神話傳說存在著某種關聯。


    隻是薑典等人,很難根據那些真假難辨的神話傳說,去辨明這中間的關聯到底是什麽。


    不過這個信息,倒讓薑典重新開始審視這幾天的經曆。


    他現在有些懷疑,除了這三者外,其他包括諸如“白首青猿”、“四角異羊”、“四翼飛蛇”、“白玉寶樹”、“丹木”在內的特殊變異進化生命,是不是也與神話傳說存在著關係。


    還是說,這一切都隻是薑典基於過往的知識經驗,所產生的臆想?


    事實的真相,其實並非如此?


    隻是,這麽多似有若無的聯係,難道真的隻是巧合嗎?


    ……


    就在薑典沉吟思索的間隙,幾人急速劃過天空,終於進入邪洛市的範圍。


    此處距離朱襄園隻有短短幾公裏,看著下方遍地屍骸,累累白骨的景象。


    饒是荀鳴鶴,趙新霽幾人這幾日見慣了生死,也仍是免不了的大吃一驚。


    張黛真更是有些驚懼的說道:


    “從曲江市到這裏,少說也有七八十公裏。薑典先生口中那尊墨玉骷髏的力量,能夠輻射這麽遠的距離,覆蓋這麽大的範圍,實在是太過可怖可畏!”


    左正明更是滿臉愁容的擔憂道:“是啊!我現在有些擔心,若是一個不小心將那怪物弄醒,萬一對付不了,而白小姐一時半會不能將之催眠,到時候我們的處境,實在就太危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九銀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形去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形去知並收藏第九銀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