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各家有序的排好隊前往案幾前更換照身貼,讓黃品很有種後世招聘會的既視感。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招聘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而且不管是負責招聘的李信與尚書林,還是應聘的各家之人,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
可以說是妥妥的雙贏。
當然,儒學的那幫家夥暫時不在其列。
畢竟小兩千人中,有一半是儒者與儒生。
就算是有了鄧行與那些還算有擔當的,黃品也要拖一拖熬一熬這幫家夥。
在做出足夠的對比,在儒學最失望的時候再給些希望過去。
不過想要反差的效果更好,對鄧行的安排就不能吝嗇。
掃了一眼案幾前的長隊,估摸著一時半會兒弄不完。
黃品稍稍琢磨了一下,對正跟已經登記完的一眾兵家人談笑風生的李信使了個眼色。
李信見狀,趕緊與陳中等兵者加緊說了幾句,邁步走了過來。
待李信走得近了,黃品朝著鄧行的方向努努嘴,“郡丞或是府內書佐令史,您覺得哪個給他合適。”
“哪個我看都不合適。”
聽了黃品的打算,李信將頭搖晃的跟撥浪鼓一樣迴了一句。
瞥了一眼鄧行,又望了望還在原地的那些儒者與儒生,李信皺著眉頭道:“郡丞為郡守副手。
官職過高不說,還要對其進行舉薦。
雖說但凡與人有關的都歸你這個郡尉去管,但郡丞可輪不到你舉薦。
即便是能舉薦,我也不讚同你這樣做。
真出了什麽紕漏,你可是會跟著吃連坐之罪。
而書佐令史不管是郡守府的還是郡尉府的都是書佐之首。
這個位置太重要,沒有入府做過書佐或是各曹令史,根本做不來這個活計。
就算是打算千金買馬骨,也不該直接扔出這兩個職位來。
征辟入學宮,或是給個各縣下邊的主事已經是……”
說到這,李信猛得想起黃品做事向來不無的放矢,且看人也非常準,收聲想了想,搖搖頭改口道:“還是先說說你敢用他的底氣在哪吧。”
抬腳戳了戳地上的草,黃品語氣略微低沉道:“哪來的什麽底氣不底氣。
之前不是與您說了,能收拾儒者的隻有儒者。
而鄧行的品行還沒變味,還能為了公理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與榮辱。
不管他能不能將給的官職拿起來,都得推他一把。
而且淳於越那醜態各家都看到了,這個時候是分化儒者的最佳時機。”
抬起頭看向李信,黃品笑了笑,道:“九原現在黔首連三千之數都沒有,再犯錯又能錯到哪去。
若是等九原的口眾多起來了再啟用,反而更讓人不放心。”
李信摸了摸短須,點點頭道:“你這話說的倒是不假。”
頓了頓,李信又搖搖頭道:“按你的謀劃,今後不要說縣學,就連鄉學你都想設立。
就單給他這麽高的職位,讓那些去教授蒙學或是派到各縣做縣吏書吏的儒者與儒生該怎麽看。”
“當然是向前向上看。”
先是應了一聲,黃品再次朝著鄧行努努嘴,“能得高位,那是他為正義為至理冒死得來的。
想要高位還不付出,哪來這麽好的便宜事。”
扭過頭掃了一眼儒者與儒生,黃品嘿嘿笑了兩聲,“這一茬的儒者,雖然沒一個是有主心骨的。
可卻也不像淳於越那樣狂妄自大與沽名釣譽。
盡管沒跟鄧行一樣站出來,可對淳於越也一樣沒人出來說話。
況且都不是三歲的孩童,心裏都跟明鏡一樣。
刨除當初在宮宴上跟著蹦躂的那些,在我看來都是可用之人。”
李信見黃品這樣堅持,輕輕歎了口氣道:“問題是這些儒者與儒生太多了。
你至多能跑出去幾十個,到時候看不住他們,不知道私底下又會惹出什麽禍事。”
“還有精神私下使手段,那是對他們用的還是輕了。”
對李信一挑眉,黃品再次嘿嘿一樂繼續道:“咱們九原可是邊郡。
他們日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縣兵與戍卒。
有句話叫學者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單單是這些軍卒,就能折磨的他們欲生欲死。
等能說得清時,不但經過磨礪成為真正的君子,也必然是能得到武人認可的。
而這樣的人,不正是大秦所需要的嗎?”
將目光投向排隊的那些人,黃品對李信壓低聲音繼續道:“除了以兵治儒,還有個法子。
陰陽家的那些人與小說家的一半人手分出來與他們做搭子。
不等鬧就會有人占卜出來,即便沒占卜出來,還有那些擅長打探消息的。
不等成事,那些謀劃絕對會被傳得人盡皆知。”
李信雖然明知道黃品後邊的法子沒什麽用,甚至是在瞎胡掰。
可就是忍不住那股笑意,立刻蹲下身體用手捂住了嘴,憋著聲音笑得一聳一聳的。
黃品被李信的樣子給弄得滿頭黑線。
他這個安排真不是在說笑。
自打接受穿越這個事實後,在某些事情上他算是個玄學擁護者。
像是玄幻小說裏寫的什麽一拳打爆一顆星球,為了得道而用一個星球的人命來獻祭等等誇張的自然是不會信。
但對於看不見的因果,或是用占卜的方式對世運走向的預測,還是會有選擇的去相信。
另外,大秦幾乎人人都信黃曆的初級版日書。
真不知道他這個安排李信有什麽可笑的。
“您怎麽突然間笑上了,跟咱們帶來的人加到一起,可是幾千雙眼睛看著這邊呢。”
挨著李信蹲下,黃品抬手輕輕推了推李信,十分無語的繼續道:“叫您是打算一起商議的,可不是讓您來聽笑話的。”
李信也知道這樣笑肯定是不妥,但黃品這個主意簡直是又壞又損又好笑,怎麽也收不住這股笑意。
最後沒辦法隻能掄起胳膊用力的向草地上猛砸了幾下,才沒了剛才那麽大的笑意。
這一幕排隊的各家自然是沒注意到。
但是被單獨扔在原地的儒家那些人可是一直盯著黃品與李信。
見李信有些癲狂與瘋魔的樣子,再聯想起方才兩人時不時的望向這邊。
儒學的那些人臉色先是一變,隨後三三兩兩的緊張地相互嘀咕起來。
見儒學那邊有了騷動,黃品顧不得埋怨李信。
起身先是快步走到孤零零地鄧行跟前,隨後將其拉起一同走到了儒學眾人跟前。
“如今儒學的風評,不用說我看不上,其他的各家都對你們有所詬病。”
黃品故意冷著臉先是打壓了一句,略微停頓一下繼續道:“但是儒學的學說沒錯,錯得隻是學儒學沒學好的人。
而隻要是人,就都有改正的可能。”
將鄧行的胳膊舉起晃了晃,黃品目光環視了一圈身前的儒者與儒生,語氣變得緩和道:“加之有鄧行這樣知正義明至理之人站出來,更讓我篤定你們是能夠改變的。”
將鄧行的胳膊放下,黃品朝著已經站起來的李信那邊看了看,重重歎息一聲道:“大秦向來唯才是用。
你們雖然有人走了彎路,可才學還是有的。
除了鄧行要被舉薦為九原郡丞或是書佐令史,你們也該被得以任用。
哪怕是開化胡人,或為縣學鄉學之師,或為縣中書吏主事,都不至於讓你們的才學蒙塵。
但啟用你們,就要保舉你們。
這對於身為郡守的隴西侯而言,你們知道意味著什麽。
不過猶豫良久,隴西侯終是不忍埋沒你們,還是發狠決定啟用你們。”
目光在一眾人身上再次環視了一圈,見已經有人臉上出現激動的神色,黃品握起拳頭猛得一揮,“有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
但隴西侯不需要你們為他去死,隻要你們在任上能夠恪盡職守便好。
希望諸位千萬莫要隴西侯失望,也更不要再讓儒學走到歪路上去。”
心情幾經起落的一眾儒學儒者與儒生,麵對又一次反轉的結果,在黃品的話音剛落便再也繃不住。
有淚流滿麵痛哭失聲的,有高興萬分的圍過來大聲道謝的。
當然也有臉色鐵青冷眼旁觀的。
不過鐵了心與淳於越有一條路的還是少數。
而被圍住的李信,心情的複雜不亞於這些儒學之人。
他隻是為了止住笑意捶打了幾下地麵,居然能被黃品那小子給說成是發狠下決心。
更沒想到這些儒學之人居然還真吃這一套。
朝堂大為頭疼地棘手之事就這麽暫時得到解決了。
最主要的是,趁這個機會把安撫百家之功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怎麽都覺得黃品這小子愈發的不像是個人。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招聘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而且不管是負責招聘的李信與尚書林,還是應聘的各家之人,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
可以說是妥妥的雙贏。
當然,儒學的那幫家夥暫時不在其列。
畢竟小兩千人中,有一半是儒者與儒生。
就算是有了鄧行與那些還算有擔當的,黃品也要拖一拖熬一熬這幫家夥。
在做出足夠的對比,在儒學最失望的時候再給些希望過去。
不過想要反差的效果更好,對鄧行的安排就不能吝嗇。
掃了一眼案幾前的長隊,估摸著一時半會兒弄不完。
黃品稍稍琢磨了一下,對正跟已經登記完的一眾兵家人談笑風生的李信使了個眼色。
李信見狀,趕緊與陳中等兵者加緊說了幾句,邁步走了過來。
待李信走得近了,黃品朝著鄧行的方向努努嘴,“郡丞或是府內書佐令史,您覺得哪個給他合適。”
“哪個我看都不合適。”
聽了黃品的打算,李信將頭搖晃的跟撥浪鼓一樣迴了一句。
瞥了一眼鄧行,又望了望還在原地的那些儒者與儒生,李信皺著眉頭道:“郡丞為郡守副手。
官職過高不說,還要對其進行舉薦。
雖說但凡與人有關的都歸你這個郡尉去管,但郡丞可輪不到你舉薦。
即便是能舉薦,我也不讚同你這樣做。
真出了什麽紕漏,你可是會跟著吃連坐之罪。
而書佐令史不管是郡守府的還是郡尉府的都是書佐之首。
這個位置太重要,沒有入府做過書佐或是各曹令史,根本做不來這個活計。
就算是打算千金買馬骨,也不該直接扔出這兩個職位來。
征辟入學宮,或是給個各縣下邊的主事已經是……”
說到這,李信猛得想起黃品做事向來不無的放矢,且看人也非常準,收聲想了想,搖搖頭改口道:“還是先說說你敢用他的底氣在哪吧。”
抬腳戳了戳地上的草,黃品語氣略微低沉道:“哪來的什麽底氣不底氣。
之前不是與您說了,能收拾儒者的隻有儒者。
而鄧行的品行還沒變味,還能為了公理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與榮辱。
不管他能不能將給的官職拿起來,都得推他一把。
而且淳於越那醜態各家都看到了,這個時候是分化儒者的最佳時機。”
抬起頭看向李信,黃品笑了笑,道:“九原現在黔首連三千之數都沒有,再犯錯又能錯到哪去。
若是等九原的口眾多起來了再啟用,反而更讓人不放心。”
李信摸了摸短須,點點頭道:“你這話說的倒是不假。”
頓了頓,李信又搖搖頭道:“按你的謀劃,今後不要說縣學,就連鄉學你都想設立。
就單給他這麽高的職位,讓那些去教授蒙學或是派到各縣做縣吏書吏的儒者與儒生該怎麽看。”
“當然是向前向上看。”
先是應了一聲,黃品再次朝著鄧行努努嘴,“能得高位,那是他為正義為至理冒死得來的。
想要高位還不付出,哪來這麽好的便宜事。”
扭過頭掃了一眼儒者與儒生,黃品嘿嘿笑了兩聲,“這一茬的儒者,雖然沒一個是有主心骨的。
可卻也不像淳於越那樣狂妄自大與沽名釣譽。
盡管沒跟鄧行一樣站出來,可對淳於越也一樣沒人出來說話。
況且都不是三歲的孩童,心裏都跟明鏡一樣。
刨除當初在宮宴上跟著蹦躂的那些,在我看來都是可用之人。”
李信見黃品這樣堅持,輕輕歎了口氣道:“問題是這些儒者與儒生太多了。
你至多能跑出去幾十個,到時候看不住他們,不知道私底下又會惹出什麽禍事。”
“還有精神私下使手段,那是對他們用的還是輕了。”
對李信一挑眉,黃品再次嘿嘿一樂繼續道:“咱們九原可是邊郡。
他們日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縣兵與戍卒。
有句話叫學者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單單是這些軍卒,就能折磨的他們欲生欲死。
等能說得清時,不但經過磨礪成為真正的君子,也必然是能得到武人認可的。
而這樣的人,不正是大秦所需要的嗎?”
將目光投向排隊的那些人,黃品對李信壓低聲音繼續道:“除了以兵治儒,還有個法子。
陰陽家的那些人與小說家的一半人手分出來與他們做搭子。
不等鬧就會有人占卜出來,即便沒占卜出來,還有那些擅長打探消息的。
不等成事,那些謀劃絕對會被傳得人盡皆知。”
李信雖然明知道黃品後邊的法子沒什麽用,甚至是在瞎胡掰。
可就是忍不住那股笑意,立刻蹲下身體用手捂住了嘴,憋著聲音笑得一聳一聳的。
黃品被李信的樣子給弄得滿頭黑線。
他這個安排真不是在說笑。
自打接受穿越這個事實後,在某些事情上他算是個玄學擁護者。
像是玄幻小說裏寫的什麽一拳打爆一顆星球,為了得道而用一個星球的人命來獻祭等等誇張的自然是不會信。
但對於看不見的因果,或是用占卜的方式對世運走向的預測,還是會有選擇的去相信。
另外,大秦幾乎人人都信黃曆的初級版日書。
真不知道他這個安排李信有什麽可笑的。
“您怎麽突然間笑上了,跟咱們帶來的人加到一起,可是幾千雙眼睛看著這邊呢。”
挨著李信蹲下,黃品抬手輕輕推了推李信,十分無語的繼續道:“叫您是打算一起商議的,可不是讓您來聽笑話的。”
李信也知道這樣笑肯定是不妥,但黃品這個主意簡直是又壞又損又好笑,怎麽也收不住這股笑意。
最後沒辦法隻能掄起胳膊用力的向草地上猛砸了幾下,才沒了剛才那麽大的笑意。
這一幕排隊的各家自然是沒注意到。
但是被單獨扔在原地的儒家那些人可是一直盯著黃品與李信。
見李信有些癲狂與瘋魔的樣子,再聯想起方才兩人時不時的望向這邊。
儒學的那些人臉色先是一變,隨後三三兩兩的緊張地相互嘀咕起來。
見儒學那邊有了騷動,黃品顧不得埋怨李信。
起身先是快步走到孤零零地鄧行跟前,隨後將其拉起一同走到了儒學眾人跟前。
“如今儒學的風評,不用說我看不上,其他的各家都對你們有所詬病。”
黃品故意冷著臉先是打壓了一句,略微停頓一下繼續道:“但是儒學的學說沒錯,錯得隻是學儒學沒學好的人。
而隻要是人,就都有改正的可能。”
將鄧行的胳膊舉起晃了晃,黃品目光環視了一圈身前的儒者與儒生,語氣變得緩和道:“加之有鄧行這樣知正義明至理之人站出來,更讓我篤定你們是能夠改變的。”
將鄧行的胳膊放下,黃品朝著已經站起來的李信那邊看了看,重重歎息一聲道:“大秦向來唯才是用。
你們雖然有人走了彎路,可才學還是有的。
除了鄧行要被舉薦為九原郡丞或是書佐令史,你們也該被得以任用。
哪怕是開化胡人,或為縣學鄉學之師,或為縣中書吏主事,都不至於讓你們的才學蒙塵。
但啟用你們,就要保舉你們。
這對於身為郡守的隴西侯而言,你們知道意味著什麽。
不過猶豫良久,隴西侯終是不忍埋沒你們,還是發狠決定啟用你們。”
目光在一眾人身上再次環視了一圈,見已經有人臉上出現激動的神色,黃品握起拳頭猛得一揮,“有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
但隴西侯不需要你們為他去死,隻要你們在任上能夠恪盡職守便好。
希望諸位千萬莫要隴西侯失望,也更不要再讓儒學走到歪路上去。”
心情幾經起落的一眾儒學儒者與儒生,麵對又一次反轉的結果,在黃品的話音剛落便再也繃不住。
有淚流滿麵痛哭失聲的,有高興萬分的圍過來大聲道謝的。
當然也有臉色鐵青冷眼旁觀的。
不過鐵了心與淳於越有一條路的還是少數。
而被圍住的李信,心情的複雜不亞於這些儒學之人。
他隻是為了止住笑意捶打了幾下地麵,居然能被黃品那小子給說成是發狠下決心。
更沒想到這些儒學之人居然還真吃這一套。
朝堂大為頭疼地棘手之事就這麽暫時得到解決了。
最主要的是,趁這個機會把安撫百家之功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怎麽都覺得黃品這小子愈發的不像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