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品十分清楚政哥問得不是怎麽去與月氏國相處。
而是詢問要不要開打,或者是眼下是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不然真想與月氏國和平建交,中間隻隔著巴掌大的西戎,早就互通往來了。
也不必在北部陳兵三十萬,也不必急著修築鹹陽直通九原的馳道。
前邊的政事殿裏更不必商量了大半天還留了人手繼續議事。
而且議事的內容,他都懷疑很有可能不是商討怎麽對待月氏國,而是在計算著打過去需要多少物資。
不過估摸計算的結果應該不是很樂觀。
打算采取類似開拓團的手段,將蟄伏的六國餘孽引到九原,再從九原引導向月氏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政哥急迫的詢問他,希望他能有些什麽奇謀,也是另一個佐證。
但顯然政哥太高看了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沒有無中生有的本事,變不出拿下河西走廊所需的物資。
如果硬咬牙砸鍋賣鐵的打過去,河西倒是也能拿得下。
問題是後續治理恐怕跟不上,逃亡的月氏人更有可能與匈奴聯合起來。
從而使整個北境都將不得安寧。
而大秦也已經進入倒計時,很有可能會提前引爆各地的反叛。
“你也認為現在不是個好時機?”
黃品的遲疑讓嬴政略微有些失望,似是詢問似是自言自語了一句,再次踱步道:“南疆經過幾年的征戰已經安穩。
北疆的匈奴去歲又受到重創,至少幾年不敢南下襲擾。
更有你改製的利農之物,今歲國力將更盛。
不趁著這個時機有所謀劃,待匈奴緩過來恐怕更難對月氏有所謀劃。”
折返迴黃品的身前,嬴政皺起眉頭道:“月氏國的王親世係以及口眾兵數是你推測而出。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更是出自你口。
朕不信你沒有謀劃月氏之意。
如此遲疑可是你的謀劃難言?或是手段過於酷烈?
若是這樣,你隻管直言。
隻要利國於安,利民於穩,朕不怕背負暴虐之名。
朕更不屑於將惡名推給獻策之人。”
政哥這番話讓黃品徹底有些動容。
首先這話不管是真是假,卻沒有哪一個帝王能輕易這樣直白的說出來。
其次通過將近一年來對大秦的了解,以及政哥對待有功之臣的態度上,黃品也相信這並不是假話。
而有關月氏國的事,雖然是主因是塔米稚與兩千多月氏人落在了大秦手裏。
可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給出的地圖與推斷。
若是隻顧著他自己的那點小九九,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份動容,黃品更不讚同直接發兵,而是打算再無保留的全方位剖析。
“小臣的遲疑,並非是因為謀取河西之地手段過於酷烈。
而是利弊得失說起來過於話長,一時間不知該從哪說起。”
打開麵盆看了看,見麵團還沒醒好,黃品邊整理思路,邊繼續開口道:“河西之地對大秦固然重要,但在小臣看來還不是謀取的最好時機。
九原的戰事雖然順利,但南疆的戰事則是用了幾年。
國力消耗的太甚,與邊地輸送輜重相對應的郡地也過於苦。
而這兩年才剛剛將賦稅減輕了些。
再開一場戰事,勢必又要讓剛剛鬆口氣的黔首們再次壓得喘不過氣。
另外,月氏人同為胡人,皆男女為兵,且又都擅騎擅射。
而能對抗騎軍的隻有騎軍。
北地三十萬軍力的數目聽起來很多,可分攤到幾千裏的邊境上這個數目並不多。
勢必又要擴軍,增加徭役。
征發商賈贅婿去增援南疆的緣由,陛下最為清楚。
原六國之民不敢用於屯卒,而關內的秦人能從軍的已經都從軍了。
真若是攻打過去,兵從何來?”
抬眼看向政哥,黃品攤了攤手,無奈的繼續道:“曾經聽過族親說過‘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
月氏與匈奴是起了齷齪,但麵對大秦極有可能聯合起來。
都是來去如風的騎軍,大秦應對起來實在太過吃力。
單是這一外患,就會使得謀取河西之地得不償失。
而外患又會引發內憂。
為了應對外患,肯定要吃掉極為龐大的國力。
而為了彌補國力,還是迴到了最初的擔憂上。
黔首壓得喘不過氣,就極為容易被煽動。
另外大秦的暗流湧動,小臣覺得也遠超陛下所料。”
聽到黃品說到這,嬴政眉頭一挑,開口打斷詢問道:“聽你所言之意,六國早晚還是會反?”
黃品用力點點頭,麵色凝重道:“郡縣固然增加了國力,但卻損了以往有封地那群人的利益。
說得再直白些,陛下給那群人的,人家看不上。
即便是很多郡地隻是名義上設了郡縣,其實與以往相差不大,那些人還是不滿足。
他們不知道這種狀況能維持多久,也認為這樣稀裏糊塗的遠比不上原來光明正大的擁有封地。”
頓了頓,黃品輕歎一聲,苦笑道:“陛下應該知道每年上計統計出來的受罰官吏有多少。
而且小臣認為這些數目也隻是被發現的,必然還有沒被發現的。
畢竟關內的官吏攤到原六國之地,變得極為稀少。
少了關內奉公守法之境,禦史大夫下邊的官員們又監察不過來。
麵對唾手可得的利益,再有六國宵小進行蠱惑,很難不犯錯。
就拿田稅來說,成禾的預估全靠稅吏的一張嘴。
原本長勢非常好,偏說長勢不成將田稅給降了許多。
一畝兩畝不算什麽,可百頃千頃呢?
而故輕與故重比成禾的預估更嚇人。
百頃之田隻報八十,那二十頃的田稅直接便能分了半數近兜囊。
無根無源的普通黔首隻有一頃田,卻偏登了一頃半。
每年都按一頃半去交天稅,多出的即便不進了私人的兜囊,也用在補上隱瞞的耕田上。
再加重黔首的負擔,怎麽可能不會亂。”
察覺說得有些過於沉重,甚至有可能被誤會成對大秦的全然否定,黃品趕忙補充解釋道:“這並非是秦法不好,更不是國製出了問題。
而是天下一統後必然要走的一段路,隨著時間這個陣痛會慢慢平息下來。
可大秦現在恰恰就是缺少這個平息的時間。”
“善,善,此番論政真乃大善!”
嬴政聽了黃品的解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眼中的目光變得更為明亮。
略微激動的誇讚了一句,目光炯炯的看著黃品繼續道:“隻是歸秦不到一年,便看到大秦如今的結症,朕還是小看了你的聰慧。”
伸手拉著黃品的胳膊一同坐下,嬴政目光中帶著期盼道:“既然看出了結症,那你認為該如何去醫治?!”
而是詢問要不要開打,或者是眼下是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不然真想與月氏國和平建交,中間隻隔著巴掌大的西戎,早就互通往來了。
也不必在北部陳兵三十萬,也不必急著修築鹹陽直通九原的馳道。
前邊的政事殿裏更不必商量了大半天還留了人手繼續議事。
而且議事的內容,他都懷疑很有可能不是商討怎麽對待月氏國,而是在計算著打過去需要多少物資。
不過估摸計算的結果應該不是很樂觀。
打算采取類似開拓團的手段,將蟄伏的六國餘孽引到九原,再從九原引導向月氏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政哥急迫的詢問他,希望他能有些什麽奇謀,也是另一個佐證。
但顯然政哥太高看了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沒有無中生有的本事,變不出拿下河西走廊所需的物資。
如果硬咬牙砸鍋賣鐵的打過去,河西倒是也能拿得下。
問題是後續治理恐怕跟不上,逃亡的月氏人更有可能與匈奴聯合起來。
從而使整個北境都將不得安寧。
而大秦也已經進入倒計時,很有可能會提前引爆各地的反叛。
“你也認為現在不是個好時機?”
黃品的遲疑讓嬴政略微有些失望,似是詢問似是自言自語了一句,再次踱步道:“南疆經過幾年的征戰已經安穩。
北疆的匈奴去歲又受到重創,至少幾年不敢南下襲擾。
更有你改製的利農之物,今歲國力將更盛。
不趁著這個時機有所謀劃,待匈奴緩過來恐怕更難對月氏有所謀劃。”
折返迴黃品的身前,嬴政皺起眉頭道:“月氏國的王親世係以及口眾兵數是你推測而出。
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更是出自你口。
朕不信你沒有謀劃月氏之意。
如此遲疑可是你的謀劃難言?或是手段過於酷烈?
若是這樣,你隻管直言。
隻要利國於安,利民於穩,朕不怕背負暴虐之名。
朕更不屑於將惡名推給獻策之人。”
政哥這番話讓黃品徹底有些動容。
首先這話不管是真是假,卻沒有哪一個帝王能輕易這樣直白的說出來。
其次通過將近一年來對大秦的了解,以及政哥對待有功之臣的態度上,黃品也相信這並不是假話。
而有關月氏國的事,雖然是主因是塔米稚與兩千多月氏人落在了大秦手裏。
可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給出的地圖與推斷。
若是隻顧著他自己的那點小九九,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份動容,黃品更不讚同直接發兵,而是打算再無保留的全方位剖析。
“小臣的遲疑,並非是因為謀取河西之地手段過於酷烈。
而是利弊得失說起來過於話長,一時間不知該從哪說起。”
打開麵盆看了看,見麵團還沒醒好,黃品邊整理思路,邊繼續開口道:“河西之地對大秦固然重要,但在小臣看來還不是謀取的最好時機。
九原的戰事雖然順利,但南疆的戰事則是用了幾年。
國力消耗的太甚,與邊地輸送輜重相對應的郡地也過於苦。
而這兩年才剛剛將賦稅減輕了些。
再開一場戰事,勢必又要讓剛剛鬆口氣的黔首們再次壓得喘不過氣。
另外,月氏人同為胡人,皆男女為兵,且又都擅騎擅射。
而能對抗騎軍的隻有騎軍。
北地三十萬軍力的數目聽起來很多,可分攤到幾千裏的邊境上這個數目並不多。
勢必又要擴軍,增加徭役。
征發商賈贅婿去增援南疆的緣由,陛下最為清楚。
原六國之民不敢用於屯卒,而關內的秦人能從軍的已經都從軍了。
真若是攻打過去,兵從何來?”
抬眼看向政哥,黃品攤了攤手,無奈的繼續道:“曾經聽過族親說過‘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
月氏與匈奴是起了齷齪,但麵對大秦極有可能聯合起來。
都是來去如風的騎軍,大秦應對起來實在太過吃力。
單是這一外患,就會使得謀取河西之地得不償失。
而外患又會引發內憂。
為了應對外患,肯定要吃掉極為龐大的國力。
而為了彌補國力,還是迴到了最初的擔憂上。
黔首壓得喘不過氣,就極為容易被煽動。
另外大秦的暗流湧動,小臣覺得也遠超陛下所料。”
聽到黃品說到這,嬴政眉頭一挑,開口打斷詢問道:“聽你所言之意,六國早晚還是會反?”
黃品用力點點頭,麵色凝重道:“郡縣固然增加了國力,但卻損了以往有封地那群人的利益。
說得再直白些,陛下給那群人的,人家看不上。
即便是很多郡地隻是名義上設了郡縣,其實與以往相差不大,那些人還是不滿足。
他們不知道這種狀況能維持多久,也認為這樣稀裏糊塗的遠比不上原來光明正大的擁有封地。”
頓了頓,黃品輕歎一聲,苦笑道:“陛下應該知道每年上計統計出來的受罰官吏有多少。
而且小臣認為這些數目也隻是被發現的,必然還有沒被發現的。
畢竟關內的官吏攤到原六國之地,變得極為稀少。
少了關內奉公守法之境,禦史大夫下邊的官員們又監察不過來。
麵對唾手可得的利益,再有六國宵小進行蠱惑,很難不犯錯。
就拿田稅來說,成禾的預估全靠稅吏的一張嘴。
原本長勢非常好,偏說長勢不成將田稅給降了許多。
一畝兩畝不算什麽,可百頃千頃呢?
而故輕與故重比成禾的預估更嚇人。
百頃之田隻報八十,那二十頃的田稅直接便能分了半數近兜囊。
無根無源的普通黔首隻有一頃田,卻偏登了一頃半。
每年都按一頃半去交天稅,多出的即便不進了私人的兜囊,也用在補上隱瞞的耕田上。
再加重黔首的負擔,怎麽可能不會亂。”
察覺說得有些過於沉重,甚至有可能被誤會成對大秦的全然否定,黃品趕忙補充解釋道:“這並非是秦法不好,更不是國製出了問題。
而是天下一統後必然要走的一段路,隨著時間這個陣痛會慢慢平息下來。
可大秦現在恰恰就是缺少這個平息的時間。”
“善,善,此番論政真乃大善!”
嬴政聽了黃品的解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眼中的目光變得更為明亮。
略微激動的誇讚了一句,目光炯炯的看著黃品繼續道:“隻是歸秦不到一年,便看到大秦如今的結症,朕還是小看了你的聰慧。”
伸手拉著黃品的胳膊一同坐下,嬴政目光中帶著期盼道:“既然看出了結症,那你認為該如何去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