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所畫所言,安登城的城牆比鹹陽城都要結實。”
盯著黃品在地上畫的簡易城圖看了半晌,李信咋舌了一句,滿是遺憾的繼續道:“這城若是真能築起來,必定極為雄偉。
可你該知道,北假地這段的城牆以及九原通往鹹陽的馳道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根本抽不出那麽多工夫和人手按你的心思去築城。”
白嬰聽了黃品的講述可謂心潮澎湃。
不說磚石包土的城牆滿大秦也沒有一座。
單是城外相連的甕城,就足以讓來犯之敵大為頭疼。
上有箭樓,城門有門閘與雉堞。
隻要把敵人放進來落下門閘,一個都別想跑迴去。
再加上城外的壕溝與羊馬牆,即便是立於平地無天險可借,也極為安全。
隻要城中米糧夠吃,箭矢囤積的夠多,就算來上十萬的胡人也不懼怕。
這樣的城,誰住在裏麵不安心。
聽到李信要否定的意思,白嬰立刻接口道:“敢問隴西侯,城築得小些也不行嗎?”
安登城今後就是郿縣老秦人家眷駐紮的地方,對於白嬰的發問李信能夠理解,不過卻還是搖搖頭,“不是我要阻攔,而是人手真的不夠用。
這次遷徙過來的百姓不多,主要是沿河墾田與築城。
燕趙之地邊牆的連接,山南邊牆的修築,還有一千多裏的馳道都擔在屯軍、更卒以及刑徒身上。
而其中又屬新立的九原所擔最為繁重。
工師勘察地勢後,五萬屯軍也將抵達,到時就要立刻開築邊牆。
剩餘的更卒與刑徒也不得閑,要將安登與九原縣築路連通。
真是抽不出太多的人手與工夫築安登城。”
想到黃品不是不知道九原郡的擔子有多重,可卻還是提了這個築城之法。
李信將目光挪到黃品身上,揚了揚下巴道:“別把人興致勾上來就不吭聲了。
如此築城是你提的,你可有解決人手不足的辦法。”
“您太高看我了,有句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邊哪一樣活計都非常繁重,眼下分的這點人還都嫌不夠,我能有什麽辦法。”
看到李信的目光變得不善,黃品呲牙笑了笑,“不過若是您能抗住上邊的施壓,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信冷哼一聲,“未說是何法子,倒是先把責任推到我這。
若是你琢磨的不可用,看我怎麽收拾你。”
“有法子總比沒法子好,您這樣可有些不講理了。”
對李信皮了一句,黃品臉色一正道:“活計要分個輕重緩急。
其中九原通往鹹陽的馳道最為繁重,也最是耗時。
連接邊牆的修築在繁重上排在第二。
九原間的道路連通排在第三。
沿河三十四縣的築城,可以說排在最末。
我認為眼下該排除掉最繁重的與最末位的。
先修築需要連接起來的邊牆,以及對河岸沃土的開墾。”
聽了黃品的提議,李信額頭上的青筋開始跳動起來,語氣不善道:“你琢磨的就是這樣的法子?
不築城黔首居於哪裏,且黔首還在路上,又如何墾田?
還有修築馳道的命令以下,你一點不去動等同於抗命。
你這不是讓我抗著施壓,而是要把我的人頭往劍下塞。”
黃品對李信再次咧嘴笑了笑,“您別著急,聽我把話說完。
馳道的一端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哪能一點不動。
黔首既然已經在路上,可以讓黔首先做些挖土燒土的活計。
墾田的活計不能等到黔首來了再做,那樣今年將種不上半粒米糧。
由咱們這邊的刑徒與胡人俘虜去墾田,去種米糧。
而咱們從胡人那虜獲了那麽多牛馬,墾田挖渠對我們而言並不是難事。
活幹的糙些,前後有一月左右就足夠用。
再加上不管墾田也好,修築邊牆也好,都是在北假這一堆兒一塊兒。
耕田完畢後走不多遠就可以直接築邊牆。
如果再算上就低停下修馳道的黔首,一來一迴間兩邊至少同時少走一千多裏的路途。”
說到這,黃品對李信挑了挑眉,笑嘻嘻道:“這樣一來不但省了功夫也省了米糧。
待快入秋的時候將黔首調迴。
那個時候馳道鋪設的生土多少能鋪了些,也不算是抗命。
而秋收與築縣城的活計又能交給趕過來的黔首。”
頓了頓,黃品臉色變得凝重,沉聲道:“本就背井離鄉,又幹得都是些重活。
在吃食上最好不要虧了那些黔首,甚至有可能的話,今年省出的米糧也能給發下去。”
隨著黃品話音的落下,周圍發出了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九原郡的治所九原縣在北假地的東部,距離鹹陽有接近兩千裏的路程。
三萬戶的邊民與九原近十萬的人手,隻要少來迴折騰千裏。
雖然過後還是要折騰一迴,可九原這邊已經墾田出來。
對於眼下而言,不但省出來的米糧就將不計其數,對於負責運糧的黔首而言也輕鬆了不少。
來年更是至少能有一小半的米糧能夠自給自足。
頃刻間能衡量的如此清清楚楚,這心力簡直堪稱恐怖。
所有人心裏都生出同一個心思,黃品有些不似人了。
被李信抓壯丁,給征辟到九原郡守幕府的黃品與白玉婚事真正的媒人涉無疾,捏著胡須嘬了一陣牙花子,率先對李信開口道:“都尉所謀之法,我看可行。
郡守該盡快傳信於鹹陽,並且派人過去統轄遷來的黔首。”
迴過神的白嬰臉色十分複雜的看了看黃品,對李信接口道:“郿縣過來的屯戶數目不少。
郡守可下令與黔首留下一同築路,屯戶不會有半分怨言。”
李信目光落在黃品身上良久,十分感慨的長歎一聲道:“你這九尺的身軀,滿身長得都是心思。
兩邊幾月間的停駐,真是方方麵麵都得利。”
瞥了一眼西橫,李信摸著短須繼續道:“難怪冶鐵那邊不停的製犁,你這是早就有了謀劃。
不過這是對今年而言頗為有利,來年的馳道該如何個修築法。”
黃品聳聳肩道:“如何築馳道不是早就研究過了。
鹹陽那邊鋪生土,其實就是為了給陛下看得。
真正築路要從咱們這頭開始。
九原有烏薪,可抵近將生土碾碎燒成熟土。
加之又不缺牛馬,壓道的石碌碡冬日裏就已經鑿了幾個出來。
自北而南的修築,馳道壓實的快,又不能借力運送築路的重物。
按部就班的這麽弄就可以,沒別的比這個再快了。”
李信撇撇嘴,“少裝糊塗,你該知道我問的是什麽意思。”
黃品眼角抽動了幾下,“將近兩千裏的路,而且還是寬二十丈的路。
就算是挖空一座山也不夠填抹的,我上哪給您弄那麽多的灰漿去。”
李信眉頭一皺,“鋪了灰漿可不長草,不起煙塵,你真沒辦法?”
黃品向上翻了一眼道:“有辦法,隻要您能調來百萬的人手,您要啥我給您弄啥。”
盯著黃品在地上畫的簡易城圖看了半晌,李信咋舌了一句,滿是遺憾的繼續道:“這城若是真能築起來,必定極為雄偉。
可你該知道,北假地這段的城牆以及九原通往鹹陽的馳道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根本抽不出那麽多工夫和人手按你的心思去築城。”
白嬰聽了黃品的講述可謂心潮澎湃。
不說磚石包土的城牆滿大秦也沒有一座。
單是城外相連的甕城,就足以讓來犯之敵大為頭疼。
上有箭樓,城門有門閘與雉堞。
隻要把敵人放進來落下門閘,一個都別想跑迴去。
再加上城外的壕溝與羊馬牆,即便是立於平地無天險可借,也極為安全。
隻要城中米糧夠吃,箭矢囤積的夠多,就算來上十萬的胡人也不懼怕。
這樣的城,誰住在裏麵不安心。
聽到李信要否定的意思,白嬰立刻接口道:“敢問隴西侯,城築得小些也不行嗎?”
安登城今後就是郿縣老秦人家眷駐紮的地方,對於白嬰的發問李信能夠理解,不過卻還是搖搖頭,“不是我要阻攔,而是人手真的不夠用。
這次遷徙過來的百姓不多,主要是沿河墾田與築城。
燕趙之地邊牆的連接,山南邊牆的修築,還有一千多裏的馳道都擔在屯軍、更卒以及刑徒身上。
而其中又屬新立的九原所擔最為繁重。
工師勘察地勢後,五萬屯軍也將抵達,到時就要立刻開築邊牆。
剩餘的更卒與刑徒也不得閑,要將安登與九原縣築路連通。
真是抽不出太多的人手與工夫築安登城。”
想到黃品不是不知道九原郡的擔子有多重,可卻還是提了這個築城之法。
李信將目光挪到黃品身上,揚了揚下巴道:“別把人興致勾上來就不吭聲了。
如此築城是你提的,你可有解決人手不足的辦法。”
“您太高看我了,有句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邊哪一樣活計都非常繁重,眼下分的這點人還都嫌不夠,我能有什麽辦法。”
看到李信的目光變得不善,黃品呲牙笑了笑,“不過若是您能抗住上邊的施壓,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信冷哼一聲,“未說是何法子,倒是先把責任推到我這。
若是你琢磨的不可用,看我怎麽收拾你。”
“有法子總比沒法子好,您這樣可有些不講理了。”
對李信皮了一句,黃品臉色一正道:“活計要分個輕重緩急。
其中九原通往鹹陽的馳道最為繁重,也最是耗時。
連接邊牆的修築在繁重上排在第二。
九原間的道路連通排在第三。
沿河三十四縣的築城,可以說排在最末。
我認為眼下該排除掉最繁重的與最末位的。
先修築需要連接起來的邊牆,以及對河岸沃土的開墾。”
聽了黃品的提議,李信額頭上的青筋開始跳動起來,語氣不善道:“你琢磨的就是這樣的法子?
不築城黔首居於哪裏,且黔首還在路上,又如何墾田?
還有修築馳道的命令以下,你一點不去動等同於抗命。
你這不是讓我抗著施壓,而是要把我的人頭往劍下塞。”
黃品對李信再次咧嘴笑了笑,“您別著急,聽我把話說完。
馳道的一端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哪能一點不動。
黔首既然已經在路上,可以讓黔首先做些挖土燒土的活計。
墾田的活計不能等到黔首來了再做,那樣今年將種不上半粒米糧。
由咱們這邊的刑徒與胡人俘虜去墾田,去種米糧。
而咱們從胡人那虜獲了那麽多牛馬,墾田挖渠對我們而言並不是難事。
活幹的糙些,前後有一月左右就足夠用。
再加上不管墾田也好,修築邊牆也好,都是在北假這一堆兒一塊兒。
耕田完畢後走不多遠就可以直接築邊牆。
如果再算上就低停下修馳道的黔首,一來一迴間兩邊至少同時少走一千多裏的路途。”
說到這,黃品對李信挑了挑眉,笑嘻嘻道:“這樣一來不但省了功夫也省了米糧。
待快入秋的時候將黔首調迴。
那個時候馳道鋪設的生土多少能鋪了些,也不算是抗命。
而秋收與築縣城的活計又能交給趕過來的黔首。”
頓了頓,黃品臉色變得凝重,沉聲道:“本就背井離鄉,又幹得都是些重活。
在吃食上最好不要虧了那些黔首,甚至有可能的話,今年省出的米糧也能給發下去。”
隨著黃品話音的落下,周圍發出了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九原郡的治所九原縣在北假地的東部,距離鹹陽有接近兩千裏的路程。
三萬戶的邊民與九原近十萬的人手,隻要少來迴折騰千裏。
雖然過後還是要折騰一迴,可九原這邊已經墾田出來。
對於眼下而言,不但省出來的米糧就將不計其數,對於負責運糧的黔首而言也輕鬆了不少。
來年更是至少能有一小半的米糧能夠自給自足。
頃刻間能衡量的如此清清楚楚,這心力簡直堪稱恐怖。
所有人心裏都生出同一個心思,黃品有些不似人了。
被李信抓壯丁,給征辟到九原郡守幕府的黃品與白玉婚事真正的媒人涉無疾,捏著胡須嘬了一陣牙花子,率先對李信開口道:“都尉所謀之法,我看可行。
郡守該盡快傳信於鹹陽,並且派人過去統轄遷來的黔首。”
迴過神的白嬰臉色十分複雜的看了看黃品,對李信接口道:“郿縣過來的屯戶數目不少。
郡守可下令與黔首留下一同築路,屯戶不會有半分怨言。”
李信目光落在黃品身上良久,十分感慨的長歎一聲道:“你這九尺的身軀,滿身長得都是心思。
兩邊幾月間的停駐,真是方方麵麵都得利。”
瞥了一眼西橫,李信摸著短須繼續道:“難怪冶鐵那邊不停的製犁,你這是早就有了謀劃。
不過這是對今年而言頗為有利,來年的馳道該如何個修築法。”
黃品聳聳肩道:“如何築馳道不是早就研究過了。
鹹陽那邊鋪生土,其實就是為了給陛下看得。
真正築路要從咱們這頭開始。
九原有烏薪,可抵近將生土碾碎燒成熟土。
加之又不缺牛馬,壓道的石碌碡冬日裏就已經鑿了幾個出來。
自北而南的修築,馳道壓實的快,又不能借力運送築路的重物。
按部就班的這麽弄就可以,沒別的比這個再快了。”
李信撇撇嘴,“少裝糊塗,你該知道我問的是什麽意思。”
黃品眼角抽動了幾下,“將近兩千裏的路,而且還是寬二十丈的路。
就算是挖空一座山也不夠填抹的,我上哪給您弄那麽多的灰漿去。”
李信眉頭一皺,“鋪了灰漿可不長草,不起煙塵,你真沒辦法?”
黃品向上翻了一眼道:“有辦法,隻要您能調來百萬的人手,您要啥我給您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