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雙目緊閉,麵色鐵青,石清伸手探了一下鼻息,氣若遊絲,一息奄奄。
葉法善天師見狀,走過去,掏出一顆迴元丹,給他喂下。
那老者喉嚨裏咕嚕咕嚕作響,緩緩吐出一口氣來。
“老人家,你為何隻身流落此地?”葉法善天師問道。
“恩人,我是洪州人氏,不幸染了瘟疫,出逃到此地,實在走不動了。原以為,老朽今生會終於這片梅林中。不想我這行將就木之人,居然被您救活了!”
“洪州疫情現在如何了?”
老者涕淚縱橫,嗚咽起來。
“洪州萬戶蕭疏,死者過半,病者無人敢問,死者無人敢吊,百姓紛紛驚逃。洪州城,快要變成一座空城了!”
天行瘟疫,十室九病。
看來,洪州的疫情,比他想象的嚴重多了!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洪州是物華天寶之地,卻要被一場瘟疫掃平,變成一座空城了嗎?
“洪州官員都不作為嗎?”
“一旦染上此疫,身弱者朝發夕死,身強者也活不過一旬。您看我們全家六口人,唯剩老朽一人!洪州不少官員也染上了瘟疫,他們自身難保,根本管不了百姓的死活!”
葉法善天師的心情十分沉重,皺眉道:“你們這樣冒險出逃,恐怕會將瘟疫擴散得更廣!朝廷有沒有派官員或者醫師來賑災?”
“我們也是無奈!去年,洪州鬧了災荒,田客們顆粒無收。城中不僅缺醫少藥,連口吃的都沒,朝廷又不來賑災。呆在城裏,隻有死路一條,逃出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葉法善天師拿了一些銀錢,放在老者手中。
“我們一行人,就是去洪州救災的。老人家,你要照顧好自己!”
老者顫巍巍地道:“看您年紀也不小了,聽老朽一句勸,前方下了大庾嶺,就是江南道地界。進入江南道,去哪都成,就是不要往洪州方向去!”
四下靜悄悄的,無人應答,倏忽間,一眾人行跡全消了。
老者驚訝不已,使勁揉著眼睛,嘴裏不斷地自言自語著,仿佛一切都是黃粱夢遊。
師徒五人很快就到了洪州。
進了豫章門,果然如老者所說的,荒無人煙,死氣沉沉,家家戶戶都懸掛著白燈籠,一條條素白喪幡,在春寒料峭中迎風飛舞,唱著哀歌。
街上行人寥寥,偶遇一兩個人,都用絹布蒙著口鼻,見到他們便急匆匆地逃了。
雲鹿找了一些白絹,做成麵罩,一人一個戴上,馬上去了洪州官署。
洪州刺史餘長天見葉法善天師到來,萬分激動。
“洪州發生疫情,下官餘長天數次向朝廷上奏,請求支援,都被韋溫、宗楚客等人攔截,扣押在中書省。下官無奈,隻能一邊自救,一邊不斷地向朝廷上書。”
葉法善天師歎道:“原來是宰相不作為,空食國祿啊!”
“葉天師的道法、醫術四海聞名,您來了,我就知道,洪州百姓有救了!”
“瘟疫自古常有,更堪水火與刀兵。此病多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眼下,馬上就要進入二月份了,天氣即將轉暖,更是瘟疫盛作之時。隻要餘使君全力配合我們,疫情很快就可得到控製!”
餘長天連連點頭,道:“一切都聽從葉天師安排!”
“請餘使君拿紙筆來,將貧道所說的記錄下來,並即刻執行!”
餘長天命人取來紙筆,坐在案前,等著葉法善天師發話。
“貧道來洪州途中,見到不少患者逃離此地,恐怕會造成疫情大麵積擴散,請餘使君下令,立刻封鎖洪州城,杜絕百姓出入。”
“是!馬上派人執行!”
“排查城中已經患病的百姓,舍空邸第,安排到城外二十裏處居住,貧道會在那裏設置醫舍,統一進行治療。”
“需要多少人手襄助?”
“讓府中各位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參軍,以及衙役、不良人等,全部到崗就位。留一部分人在城中挖掘十條福壽溝,將百姓的生活汙水和飲用水源分開。”
“是!”餘長天一邊點頭,一邊奮筆疾書。
葉法善天師想了想,道:“同時將城中飲用水源消毒,切斷傳染源。”
“百姓飲用的多是山泉,也需要消毒嗎?”
“要!貧道寫了《廣濟清瘟方》一冊,請餘使君模勒複製,廣發民眾,村坊要路均張貼榜示,以便輕患對照自救;並將城中所有醫師、遊醫都召集起來,仔細研讀此書,到醫舍協助我拯衰救危。”
“全洪州大約有醫師兩百餘人。”
“為了避免二次傳染,如有病死者,須積薪焚燒肉軀。”
“這個恐怕不行!”餘長天皺著眉頭,放下了手中的紫毫筆。
“為何不行?”
“唐人遵循儒學,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百姓曆來有保留全屍入土為安的觀念。”
葉法善天師一臉嚴峻,道:“薄棺、草席盛放病軀,埋於土中,會成為病菌的溫榻,疫情難以徹底斷絕。隻有焚其屍,才能讓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都得到安寧。”
“道理固然是如此,但《唐律疏議》明文規定,對於焚燒屍體者,按鬥殺罪處刑,須流放三千裏。”
“生死,一氣之聚散也!萬物生於自然,複歸自然,餘使君必須要向百姓說明這個道理,貧道也會寫信給相王殿下,讓他向朝廷匯報情況,免去您的處罰。”
餘長天想了想,點點頭,低頭記錄起來。
一切安排妥當,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不出兩日,四萬餘名患病的男女老少,全部遷徙到了洪州城外的營帳裏。
洪州百姓都知道葉法善天師的神仙之名,十分崇敬,積極配合治療。
葉法善天師與澄懷、子虛和洪州當地二十餘名老醫師,逐一為百姓望聞問切,建立診籍。
經過辨證論治,開出了幾個藥方。
一車車藥材源源不斷地運抵醫舍。
澄懷指揮眾人,露天下架起幾口巨釜,開始熬製湯藥,醫舍裏忙得熱火朝天。
子虛和雲鹿把藥材按劑量倒入釜中,手執木杖,攪拌起來。
熱騰騰的霧氣,混著草藥特有的香氣,慢慢彌漫開來。
每隔一炷香的時間,葉法善天師便會親自來查看一下湯水。
他用木勺舀了一勺湯藥,仔細嚐了一嚐。“石清,釜下再添一把火。”
石清一邊往釜底添柴薪,一邊道:“師父,這口湯藥和那口湯藥,湯水顏色看起來是差不多的,為何氣味完全不一樣呢?”
“這些百姓的病征有輕有重,湯藥得分開熬製。藥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各有不同,煮出來的氣味當然也就不同了。”
“輕症病患該如何用藥?”
“輕者常有伏熱內煩,口苦,溲赤,伴有肢節、頭目疼痛,故施以黃芩、黃連、連翹、僵蠶、人中黃、犀角、炒山梔等清瘟解毒的藥材。”
石清抬頭道:“那嚴重的病患呢?”
“嚴重者大多有體熱發燒、咳喘不止,需加入柴胡、川貝、桔梗、桑白皮等和解表裏、宣肺止咳的藥材。”
“湯藥熬好後,配上師父的上清黃庭金符符水,洪州百姓一定很快就會痊愈的!”
餘長天派人挖掘福壽溝,消毒水源,散發《廣濟清瘟方》,每天都會來醫舍裏巡視兩迴,看看缺些什麽,做個後勤保障。
服藥一個療程後,一些輕症患者開始迴城了。
他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走到醫舍前,看見葉法善天師正在為幾位百姓開藥方,讓他們迴家自行熬煮。
百姓拿著藥方,千恩萬謝地走了。
餘長天走到葉法善天師麵前,行了個叉手禮。
“自從葉天師來到洪州,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眼見患者越來越少,下官實在太感激了!不然,六月伏暑天來臨,疫情更盛,我這顆腦袋也就不保了!”
“其實,四時皆有癘疾。陰陽乖錯淆亂五行,癘氣入地,邪風自然就會盛行起來。 故而《黃帝內經》曰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餘使君作為地方父母官,不可疏忽預防!”
“下官不懂醫術,但葉天師在《廣濟清瘟方》中,列舉了許多瘟疫的病征和藥方,下官一定會讓本地醫師好好繼承發揚,下次遇到瘟疫,就有應對之策了。”
葉法善天師道:“此次瘟疫,讓洪州元氣大傷了。”
“人口減半,錯過春耕,加之去年旱災,顆粒無收,今年,洪州百姓恐怕又要艱難度日了!”餘長天愁容滿麵。
“貧道已經致信相王,讓他出麵,直接向陛下匯報洪州疫情,請求賑濟糧食、藥物,減免今年的賦稅。不日,朝廷敕旨和救災物資就會抵達洪州的。”
“葉天師不僅有功於國,也施惠於民,比起那些不作為的宰相,更像一位憂國憂民的宰相,所以,天下百姓都夙仰您的大名!”
“餘使君謬讚了,貧道不過是一介普通道士而已!”葉法善天師謙和地一笑。
“下官有個不情之請!”
“餘使君請直言!”
餘長天鼓起勇氣道:“繼胡慧超法師、萬振法師之後,再也沒有德才兼備的高道,能夠勝任西山遊帷觀住持。葉天師能否趁此機會,留在西山,繼續將淨明宗發揚光大?”
葉法善天師笑笑,婉拒了他的請求。
“雖然,貧道曾師從萬振法師,修淨明靈寶忠孝大法,也算半個淨明宗弟子。但西山遊帷觀是淨明祖庭,貧道的修為,不夠勝任這個重任。何況,我現在還是戴罪之身,一切任免,都得聽候朝廷的安排。”
餘長天不禁有些失望,道:“那您將來往何處落腳呢?”
“等到疫情結束,貧道要帶領弟子,遊曆名山大川,句曲、姑蘇、洞庭、天目、天台、括蒼,天下之大,任我往來!”
餘長天聽了,隻是無可奈何。
洪州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是個天傑地靈的地方,但葉法善天師是上天下天鶴一隻,這裏,無法成為他歇翅落足的地方。
過了一個多月,營帳內的患者,隻剩下寥寥數人。
葉法善天師為他們開了藥方,這些百姓迴家後再吃幾貼藥,就能痊愈。
不遠處,幾個衙役、不良人已經開始拆除營帳。
辭行那日,百姓聽說葉法善天師即將離開洪州,扶老攜幼趕來相送。
許多百姓執意要贈送錢財衣物,他都婉言謝絕,一概不收。
師徒辭別眾人,過彭蠡澤,東去婺州,又沿著錢塘江,一路北上,來到杭州境內。
吳越錢塘,自古繁華,山海膏腴,魚米富庶,曆來為天下盛府。
晉末永嘉之亂,中原衣冠盡向江南雲集。
王謝風流會於會稽,引來多少士族大夫,如鱗介集於淵藪,登臨這片風煙之地。
行至杭州候潮門附近,眾人聽見錢塘江潮水隱隱隆隆如雷聲似的,由遠及近傳來。
葉法善天師掐指一算,臉上浮起一絲疑惑。
“今日是三月初十,潮水何以洶然獨起?頗為奇怪!”
子虛道:“是啊!錢塘潮水,每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三日、十八日最大。師父,我們去看看!”
他們立刻往錢塘江而去。
寬闊的江麵上雪浪滾滾,驚濤拍岸,猶如萬馬齊喑,奔騰而來。
一艘漁船溯濤觸浪,在怒波中沉沉浮浮,不一會兒,就被潮水傾覆了。船上有兩位漁民落入水中,掙紮了一會兒,拚命往岸邊遊來。
葉法善天師伸手拉了一把,將他們提上岸。
他手掐天師訣,問道:“無上太乙救苦天尊!錢塘潮水曆來以十八日最盛,今日潮怒勝於平時,這是何故?”
兩位漁民爬上岸來,渾身濕透,一臉驚恐。
年長的那位漁民,一把抹去臉上的水珠。
“這位師父,說得對!這個時候,錢塘江本該風平浪靜,正是我們漁民捕魚的時候。錢塘江裏來了一隻巨蛤,霸占了此處,常常興風作浪,不讓我們捕魚,也不讓船隻渡江。”
“巨蛤是何時霸占了此地的?”
“大概今年年初吧,自從來了這個妖孽後,便無人敢來錢塘江觀潮了。”
另一位年輕的漁民歎道:“今日,我們父子倆見潮水稍稍平靜,便冒險出船,剛剛駛到江中,就被它傾覆。這下好了,船毀了,生計也斷了,今後,我們一家老小不知如何生存下去!”
錢塘潮水,壯觀天下無。
東晉顧愷之《觀濤賦》雲:“臨浙江以北脊,壯滄海之宏流。水無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納景,且激波而揚濤。”
每月十一日,便有觀潮者光臨候潮門、望江門附近,至十六、十八日,百姓傾城而出,車馬紛紛,非常熱鬧。
觀潮第一勝地,怎可叫一隻巨蛤在這裏為非作歹呢?
葉法善天師沉吟俄頃,道:“你們爺倆,敢不敢再次出船,把那個妖孽引出來?”
父子倆相對而視,搖了搖頭。
老漁民哭喪著臉,道:“師父,那巨蛤修行多年,妖術高強,年年要吃掉不少人,我們怕有去無迴啊!”
澄懷和子虛一指江麵,被巨蛤掀翻的船隻,依舊安然無恙地停泊在岸邊。
老漁民驚訝地看了一會兒,才明白眼前的幾位道士都是有些法術的。
父子倆一合計,壯起膽子跑過去,跳上船,解開纜繩,把船駛到了江心。
剛剛平靜下來的江麵,緩緩地搖動起來。
葉法善天師見狀,走過去,掏出一顆迴元丹,給他喂下。
那老者喉嚨裏咕嚕咕嚕作響,緩緩吐出一口氣來。
“老人家,你為何隻身流落此地?”葉法善天師問道。
“恩人,我是洪州人氏,不幸染了瘟疫,出逃到此地,實在走不動了。原以為,老朽今生會終於這片梅林中。不想我這行將就木之人,居然被您救活了!”
“洪州疫情現在如何了?”
老者涕淚縱橫,嗚咽起來。
“洪州萬戶蕭疏,死者過半,病者無人敢問,死者無人敢吊,百姓紛紛驚逃。洪州城,快要變成一座空城了!”
天行瘟疫,十室九病。
看來,洪州的疫情,比他想象的嚴重多了!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洪州是物華天寶之地,卻要被一場瘟疫掃平,變成一座空城了嗎?
“洪州官員都不作為嗎?”
“一旦染上此疫,身弱者朝發夕死,身強者也活不過一旬。您看我們全家六口人,唯剩老朽一人!洪州不少官員也染上了瘟疫,他們自身難保,根本管不了百姓的死活!”
葉法善天師的心情十分沉重,皺眉道:“你們這樣冒險出逃,恐怕會將瘟疫擴散得更廣!朝廷有沒有派官員或者醫師來賑災?”
“我們也是無奈!去年,洪州鬧了災荒,田客們顆粒無收。城中不僅缺醫少藥,連口吃的都沒,朝廷又不來賑災。呆在城裏,隻有死路一條,逃出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葉法善天師拿了一些銀錢,放在老者手中。
“我們一行人,就是去洪州救災的。老人家,你要照顧好自己!”
老者顫巍巍地道:“看您年紀也不小了,聽老朽一句勸,前方下了大庾嶺,就是江南道地界。進入江南道,去哪都成,就是不要往洪州方向去!”
四下靜悄悄的,無人應答,倏忽間,一眾人行跡全消了。
老者驚訝不已,使勁揉著眼睛,嘴裏不斷地自言自語著,仿佛一切都是黃粱夢遊。
師徒五人很快就到了洪州。
進了豫章門,果然如老者所說的,荒無人煙,死氣沉沉,家家戶戶都懸掛著白燈籠,一條條素白喪幡,在春寒料峭中迎風飛舞,唱著哀歌。
街上行人寥寥,偶遇一兩個人,都用絹布蒙著口鼻,見到他們便急匆匆地逃了。
雲鹿找了一些白絹,做成麵罩,一人一個戴上,馬上去了洪州官署。
洪州刺史餘長天見葉法善天師到來,萬分激動。
“洪州發生疫情,下官餘長天數次向朝廷上奏,請求支援,都被韋溫、宗楚客等人攔截,扣押在中書省。下官無奈,隻能一邊自救,一邊不斷地向朝廷上書。”
葉法善天師歎道:“原來是宰相不作為,空食國祿啊!”
“葉天師的道法、醫術四海聞名,您來了,我就知道,洪州百姓有救了!”
“瘟疫自古常有,更堪水火與刀兵。此病多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眼下,馬上就要進入二月份了,天氣即將轉暖,更是瘟疫盛作之時。隻要餘使君全力配合我們,疫情很快就可得到控製!”
餘長天連連點頭,道:“一切都聽從葉天師安排!”
“請餘使君拿紙筆來,將貧道所說的記錄下來,並即刻執行!”
餘長天命人取來紙筆,坐在案前,等著葉法善天師發話。
“貧道來洪州途中,見到不少患者逃離此地,恐怕會造成疫情大麵積擴散,請餘使君下令,立刻封鎖洪州城,杜絕百姓出入。”
“是!馬上派人執行!”
“排查城中已經患病的百姓,舍空邸第,安排到城外二十裏處居住,貧道會在那裏設置醫舍,統一進行治療。”
“需要多少人手襄助?”
“讓府中各位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參軍,以及衙役、不良人等,全部到崗就位。留一部分人在城中挖掘十條福壽溝,將百姓的生活汙水和飲用水源分開。”
“是!”餘長天一邊點頭,一邊奮筆疾書。
葉法善天師想了想,道:“同時將城中飲用水源消毒,切斷傳染源。”
“百姓飲用的多是山泉,也需要消毒嗎?”
“要!貧道寫了《廣濟清瘟方》一冊,請餘使君模勒複製,廣發民眾,村坊要路均張貼榜示,以便輕患對照自救;並將城中所有醫師、遊醫都召集起來,仔細研讀此書,到醫舍協助我拯衰救危。”
“全洪州大約有醫師兩百餘人。”
“為了避免二次傳染,如有病死者,須積薪焚燒肉軀。”
“這個恐怕不行!”餘長天皺著眉頭,放下了手中的紫毫筆。
“為何不行?”
“唐人遵循儒學,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百姓曆來有保留全屍入土為安的觀念。”
葉法善天師一臉嚴峻,道:“薄棺、草席盛放病軀,埋於土中,會成為病菌的溫榻,疫情難以徹底斷絕。隻有焚其屍,才能讓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都得到安寧。”
“道理固然是如此,但《唐律疏議》明文規定,對於焚燒屍體者,按鬥殺罪處刑,須流放三千裏。”
“生死,一氣之聚散也!萬物生於自然,複歸自然,餘使君必須要向百姓說明這個道理,貧道也會寫信給相王殿下,讓他向朝廷匯報情況,免去您的處罰。”
餘長天想了想,點點頭,低頭記錄起來。
一切安排妥當,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不出兩日,四萬餘名患病的男女老少,全部遷徙到了洪州城外的營帳裏。
洪州百姓都知道葉法善天師的神仙之名,十分崇敬,積極配合治療。
葉法善天師與澄懷、子虛和洪州當地二十餘名老醫師,逐一為百姓望聞問切,建立診籍。
經過辨證論治,開出了幾個藥方。
一車車藥材源源不斷地運抵醫舍。
澄懷指揮眾人,露天下架起幾口巨釜,開始熬製湯藥,醫舍裏忙得熱火朝天。
子虛和雲鹿把藥材按劑量倒入釜中,手執木杖,攪拌起來。
熱騰騰的霧氣,混著草藥特有的香氣,慢慢彌漫開來。
每隔一炷香的時間,葉法善天師便會親自來查看一下湯水。
他用木勺舀了一勺湯藥,仔細嚐了一嚐。“石清,釜下再添一把火。”
石清一邊往釜底添柴薪,一邊道:“師父,這口湯藥和那口湯藥,湯水顏色看起來是差不多的,為何氣味完全不一樣呢?”
“這些百姓的病征有輕有重,湯藥得分開熬製。藥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各有不同,煮出來的氣味當然也就不同了。”
“輕症病患該如何用藥?”
“輕者常有伏熱內煩,口苦,溲赤,伴有肢節、頭目疼痛,故施以黃芩、黃連、連翹、僵蠶、人中黃、犀角、炒山梔等清瘟解毒的藥材。”
石清抬頭道:“那嚴重的病患呢?”
“嚴重者大多有體熱發燒、咳喘不止,需加入柴胡、川貝、桔梗、桑白皮等和解表裏、宣肺止咳的藥材。”
“湯藥熬好後,配上師父的上清黃庭金符符水,洪州百姓一定很快就會痊愈的!”
餘長天派人挖掘福壽溝,消毒水源,散發《廣濟清瘟方》,每天都會來醫舍裏巡視兩迴,看看缺些什麽,做個後勤保障。
服藥一個療程後,一些輕症患者開始迴城了。
他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走到醫舍前,看見葉法善天師正在為幾位百姓開藥方,讓他們迴家自行熬煮。
百姓拿著藥方,千恩萬謝地走了。
餘長天走到葉法善天師麵前,行了個叉手禮。
“自從葉天師來到洪州,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眼見患者越來越少,下官實在太感激了!不然,六月伏暑天來臨,疫情更盛,我這顆腦袋也就不保了!”
“其實,四時皆有癘疾。陰陽乖錯淆亂五行,癘氣入地,邪風自然就會盛行起來。 故而《黃帝內經》曰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餘使君作為地方父母官,不可疏忽預防!”
“下官不懂醫術,但葉天師在《廣濟清瘟方》中,列舉了許多瘟疫的病征和藥方,下官一定會讓本地醫師好好繼承發揚,下次遇到瘟疫,就有應對之策了。”
葉法善天師道:“此次瘟疫,讓洪州元氣大傷了。”
“人口減半,錯過春耕,加之去年旱災,顆粒無收,今年,洪州百姓恐怕又要艱難度日了!”餘長天愁容滿麵。
“貧道已經致信相王,讓他出麵,直接向陛下匯報洪州疫情,請求賑濟糧食、藥物,減免今年的賦稅。不日,朝廷敕旨和救災物資就會抵達洪州的。”
“葉天師不僅有功於國,也施惠於民,比起那些不作為的宰相,更像一位憂國憂民的宰相,所以,天下百姓都夙仰您的大名!”
“餘使君謬讚了,貧道不過是一介普通道士而已!”葉法善天師謙和地一笑。
“下官有個不情之請!”
“餘使君請直言!”
餘長天鼓起勇氣道:“繼胡慧超法師、萬振法師之後,再也沒有德才兼備的高道,能夠勝任西山遊帷觀住持。葉天師能否趁此機會,留在西山,繼續將淨明宗發揚光大?”
葉法善天師笑笑,婉拒了他的請求。
“雖然,貧道曾師從萬振法師,修淨明靈寶忠孝大法,也算半個淨明宗弟子。但西山遊帷觀是淨明祖庭,貧道的修為,不夠勝任這個重任。何況,我現在還是戴罪之身,一切任免,都得聽候朝廷的安排。”
餘長天不禁有些失望,道:“那您將來往何處落腳呢?”
“等到疫情結束,貧道要帶領弟子,遊曆名山大川,句曲、姑蘇、洞庭、天目、天台、括蒼,天下之大,任我往來!”
餘長天聽了,隻是無可奈何。
洪州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是個天傑地靈的地方,但葉法善天師是上天下天鶴一隻,這裏,無法成為他歇翅落足的地方。
過了一個多月,營帳內的患者,隻剩下寥寥數人。
葉法善天師為他們開了藥方,這些百姓迴家後再吃幾貼藥,就能痊愈。
不遠處,幾個衙役、不良人已經開始拆除營帳。
辭行那日,百姓聽說葉法善天師即將離開洪州,扶老攜幼趕來相送。
許多百姓執意要贈送錢財衣物,他都婉言謝絕,一概不收。
師徒辭別眾人,過彭蠡澤,東去婺州,又沿著錢塘江,一路北上,來到杭州境內。
吳越錢塘,自古繁華,山海膏腴,魚米富庶,曆來為天下盛府。
晉末永嘉之亂,中原衣冠盡向江南雲集。
王謝風流會於會稽,引來多少士族大夫,如鱗介集於淵藪,登臨這片風煙之地。
行至杭州候潮門附近,眾人聽見錢塘江潮水隱隱隆隆如雷聲似的,由遠及近傳來。
葉法善天師掐指一算,臉上浮起一絲疑惑。
“今日是三月初十,潮水何以洶然獨起?頗為奇怪!”
子虛道:“是啊!錢塘潮水,每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三日、十八日最大。師父,我們去看看!”
他們立刻往錢塘江而去。
寬闊的江麵上雪浪滾滾,驚濤拍岸,猶如萬馬齊喑,奔騰而來。
一艘漁船溯濤觸浪,在怒波中沉沉浮浮,不一會兒,就被潮水傾覆了。船上有兩位漁民落入水中,掙紮了一會兒,拚命往岸邊遊來。
葉法善天師伸手拉了一把,將他們提上岸。
他手掐天師訣,問道:“無上太乙救苦天尊!錢塘潮水曆來以十八日最盛,今日潮怒勝於平時,這是何故?”
兩位漁民爬上岸來,渾身濕透,一臉驚恐。
年長的那位漁民,一把抹去臉上的水珠。
“這位師父,說得對!這個時候,錢塘江本該風平浪靜,正是我們漁民捕魚的時候。錢塘江裏來了一隻巨蛤,霸占了此處,常常興風作浪,不讓我們捕魚,也不讓船隻渡江。”
“巨蛤是何時霸占了此地的?”
“大概今年年初吧,自從來了這個妖孽後,便無人敢來錢塘江觀潮了。”
另一位年輕的漁民歎道:“今日,我們父子倆見潮水稍稍平靜,便冒險出船,剛剛駛到江中,就被它傾覆。這下好了,船毀了,生計也斷了,今後,我們一家老小不知如何生存下去!”
錢塘潮水,壯觀天下無。
東晉顧愷之《觀濤賦》雲:“臨浙江以北脊,壯滄海之宏流。水無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納景,且激波而揚濤。”
每月十一日,便有觀潮者光臨候潮門、望江門附近,至十六、十八日,百姓傾城而出,車馬紛紛,非常熱鬧。
觀潮第一勝地,怎可叫一隻巨蛤在這裏為非作歹呢?
葉法善天師沉吟俄頃,道:“你們爺倆,敢不敢再次出船,把那個妖孽引出來?”
父子倆相對而視,搖了搖頭。
老漁民哭喪著臉,道:“師父,那巨蛤修行多年,妖術高強,年年要吃掉不少人,我們怕有去無迴啊!”
澄懷和子虛一指江麵,被巨蛤掀翻的船隻,依舊安然無恙地停泊在岸邊。
老漁民驚訝地看了一會兒,才明白眼前的幾位道士都是有些法術的。
父子倆一合計,壯起膽子跑過去,跳上船,解開纜繩,把船駛到了江心。
剛剛平靜下來的江麵,緩緩地搖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