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法善天師得了準予迴鄉的敕旨,給師叔捎去一封辭別信,帶著四位弟子,駕馭烏翎飛迴江南括州。
他們沒有去往鬆陽卯山,徑直迴到了青田太鶴山洞天。
蒼鬆承塵十三載,鶴唳混元一日還。
烏翎落在混元峰巔的四角岩上,撲騰著霜翎,引頸長唳。
自從征詣京師後,混元峰上的仙鶴蹤跡全無,不知遁身何處去了。在烏翎的召喚下,不一會兒,數十隻儀容清臒的仙鶴,從四麵八方飛來。
群鶴圍繞著師徒五人,軒昂踱步,相互嘹唳和歌,仿佛又展開了薛稷的《啄苔鶴圖》。
久違的鶴唳,在混元峰上空迴蕩,似乎勾起了雲鹿的點點迴憶。
明明有很多記憶屬於這裏,卻好像在某一時刻丟失不見了。
葉法善天師看出她的不安,走到身旁。
“此次,我們迴到括州青田,恐怕要呆上數年,待吾皇天命衰微之時,才能重迴洛陽了!”
雲鹿皺眉道:“師父,這裏的一花一草,一枝一葉,我感覺既陌生,又熟悉,時常被我念叨,又時常被我遺忘。有時候想起來暖徹心扉,有時候又覺得隱隱作痛!”
“大概是子虛天天跟你念叨這裏的往事,所以你感覺既陌生,又熟悉罷!”
子虛道:“師父說了,你出生在神都洛陽。括蒼青田,是石清的故鄉。”
關於雲鹿的身世,大家總是有意避開,心照不宣。
石清怯聲怯氣道:“想當年,我跟著師父離開太鶴山洞天時,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呢!”
雲鹿看看石清、子虛,又看看師父,滿腹狐疑地撓撓自己的鬢角。
澄懷“咳咳”兩聲,拍掌道:“還是江南好啊,天氣溫暖,冬日沒有苦寒。迴到江南,終解我桑梓之念!”
子虛朝他翻了一個白眼,道:“師兄,你可不是江南人。”
澄懷迴道:“身雖不是江南人,甘願醉臥江南綠!”
師徒四人一邊說著,一邊沿著混元峰小徑慢慢走下山來。
休息了半晌,澄懷召集留守太鶴山洞天的逸隱師兄和小道們,將清溪觀、紫霞宮,白鶴洞等各處收拾一番。
混元峰上下逐漸恢複了仙氣。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人各有元陽真火,人類聚集之處,就有人氣匯集。
仙家的元陽真火比普通人更加旺盛,葉法善師徒迴到太鶴山洞天不久,湮滅多年的仙氣,如流雲奔湧,圍繞著群峰,輕攏慢湧地日夜滋長。
午後,葉法善天師獨自登上了點易台。
混元峰巍峨滴翠,結林奪勢,山上的梅林、蒼鬆、翠竹、秀石,亭台樓閣,一如既往地挺立著。
遠處的甌江,在靄靄雲霧下日夜向東,奔流不息。
這裏,曾是他清晨攀援的地方,也是他黃昏抬望的地方。行遍四海,心中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這片山崖。
葉法善天師展開雙臂,唿吸天地靈氣,吐納自然弘量。
身後清音乍起,緲緲直上青冥。
他幽興斐然,拔出太乙混元劍 ,和著琴音舞起了太上無極劍法。
雙手掩塵撥七弦,一劍霜寒動四方。劍來似雷霆震怒,劍罷似江海收波。揮袖之間,芒芒劍氣將他層層包裹起來,如鳩臥雲巢,蠶眠雪繭。
太上無極劍法,是葉法善天師承襲了上清茅山法脈、太清正一法脈、太上洞淵法脈、西山淨明法脈等各家劍法後,再結合混元內丹修煉術,創造出來的劍法。
外兼各家劍學金鋒之妙,內練陰陽中和之氣,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神練成道,達到劍神合一的效果。
一曲舞罷,四位弟子紛紛拍手稱好,從欲浮亭裏走出來。
“原來你們都在啊!”
“我們在偷學師父的劍術!”
葉法善天師收了太乙混元劍 ,將它掛到了身旁的一棵青鬆上,道:“師父將太乙混元劍掛於鬆枝上,誰能知道這裏有何典故?”
澄懷脫口而出:“刃樹劍山!”
葉法善天師搖了搖頭。
“我猜是 ‘刀山劍樹’!”子虛信誓旦旦地說道,“刀山劍樹,是佛家經典《阿含經》記載的地獄之刑!”
“你和澄懷所說的,其實是佛教中的同一種地獄酷刑。《南齊書》中記載的是刃樹劍山,《阿含經》中記載的是刀山劍樹,隻是名稱不同罷了!”
雲鹿看了半天,道:“師父,您將太乙混元劍掛於樹枝上,說的莫不是 ‘封刀掛劍’吧?”
“為師寶刀尚未出鞘,怎可封刀掛劍呢?”葉法善天師依舊搖了搖頭。
石清見眾人都沒猜對,靦腆地摸摸自己的頭,嘿嘿一笑道:“寶劍掛於青鬆枝頭,不就是 ‘鬆枝掛劍’嘛!”
葉法善天師雙手一拍,道:“石清說對了!師父要講的,正是 ‘鬆枝掛劍’的典故!”
澄懷道:“師父快點講與我們聽!”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四子季劄,受封延陵,人稱延陵季子。一日,他出使晉國,路過徐國,順道去看望徐國國君。徐君十分中意季劄腰間的佩劍,很想得到它。”
雲鹿坐在欲浮亭邊的台階上,雙手托頜,眨著清澈的眼睛,問道:“季劄舍得把自己的佩劍送給徐君嗎?”
“因為使命在身,季劄無法馬上將佩劍送給徐君,隻是記在心裏。迴來時,專程路過徐國,想把寶劍贈予徐君,沒想到,他已經去世了。”
“後來呢?”雲鹿繼續追問。
“後來,季劄去了徐君的陵墓前,將寶劍掛在陵墓旁的鬆枝上,三拜後才離去。他的侍從說, ‘公子,徐君已死,誰還會在乎這把劍啊?’”
子虛笑笑:“對啊!徐君已經去世了,季劄還把寶劍送到陵墓前,這是為何?”
“季劄說, ‘君子不能欺心!徐君喜歡此劍,我無法馬上贈予,但我心裏已經答應要將此劍贈送給他。’為此,徐國人作《徐人歌》盛讚他,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澄懷道:“《老子》言,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季劄心存仁義禮智信,未得許諾,卻誠信為之,才有鬆枝掛劍的美談!”
“季劄是個至德之人!我們許諾高宗天皇大帝和皇嗣殿下淬煉護國聖劍,也當誠信為之!迴到青田已有五六日了,師父打算,明日赴東海蓬萊,向東王公東華帝君討取至陽聖水。”
子虛拍拍懷裏的上古逸音,道:“師父,我們迴來後,來耕心草堂求醫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都去東海蓬萊了,這裏誰來負責啊?”
葉法善天師略一思索,道:“澄懷和雲鹿跟我一起去東海蓬萊。子虛,你醫術最為高超,就留在這裏打理耕心草堂,指導石清學習一點望聞問切的知識罷。”
子虛偷偷瞥視一眼雲鹿,嘴邊十分不情願地吐出一個“哦”字。
想到她要離開這麽久,滿心不快,臉上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了。
第二日一早,師徒三人飛行在皚皚雲霧之間。
江南道東去一萬餘裏,是溟海地界。
溟海上有一處無底淵穀,名曰歸墟。
坤靈大地上,天漢百川之水,八弦九野之溪,皆向東流去,匯入歸墟。正是有了這處淵穀,大海才永遠不會滿盈。
此地常年無風,而洪波百丈。凡人不可企及,唯有飛仙能到此處。
撥開層層雲霧,葉法善天師見茫茫大海中有三座仙島,蓬萊、方丈、瀛洲,鼎峙在碧波蕩漾的溟海中,不斷地隨波起伏著。
“我們到上島三洲了!”
雲鹿手搭涼棚,探頭觀望了一會兒。“師父,哪座島是蓬萊仙島?”
“璿霄丹闕林立,琪花瑤草叢生,許多飛禽走獸,在仙霧繚繞的密林裏穿梭的那座島就是蓬萊仙島。”
“為何蓬萊仙島在大海中上下顛簸啊?”
“因為蓬萊仙島無根,無所連箸,溟海上白浪澎湃,自然就隨波逐流了。”
“東華帝君住在哪兒呢?”澄懷問道。
“你看,那仙島正中有一座紫府州,東華帝君住在紫府州扶桑墟,以扶桑為舍檻,以椹果為食物。”
雲鹿十分興奮。
“師父,聽說,東華帝君掌管天上人間靈官名籍,較量三界十方群仙功行。修道者得道昇仙時,必須先拜東華帝君,後謁金母元君。您飛昇成仙,是否也曾得到他的點撥?”
“無論哪位小仙晉昇,地仙晉至神仙,神仙晉至天仙,天仙晉轉真聖,東華帝君都會暗中鑒定,再決定是否昇其為虛無列仙。”
交談間,烏翎降落在蓬萊仙島上的一棵扶桑樹下。
扶桑樹身形巨大,高約十幾丈,樹冠展開有一頃之廣,葉子與桑葉十分相似。
細看之下,才發覺為同根偶生的兩棵樹,它們相互依倚,並肩而立。粗大斑駁的樹幹上,隱隱約約可見“太帝宮”三個大字。
雲鹿跳下鶴背,站在蓬萊仙島上,並不感到顛簸,心中覺得奇怪。
正要說話,看見扶桑樹下出現一位須發皓白的仙者,頭戴三維冠,身穿鬱藍色葫蘆紋錦衣,閉目交趺,坐在一團真氣之上,周身散發著熠熠光芒。
仙者緩緩睜開了眼睛。
“紫微仙卿,你退真下世,重修道德。三十一年前,得道成仙,二十二年前修得飛仙階品,十四年前修得靈人階品,七年前,修得真人階品,一年前,達到靈仙階品,今日可是要晉昇飛天真人了?”
葉法善天師見是東王公現身,急忙整冠肅容,叩禮膜拜。
“弟子修至靈仙,能竦身入雲,無翅而飛;能駕龍乘雲,上造天階;能化為鳥獸,遊浮青雲;能潛行江海,翱翔名山;能遁跡人間,人而不識。這些法術足夠助我造福人間,施惠蒼生,並不急於晉昇。今日來蓬萊仙島,另有他求!”
“是為何事,說給本君聽聽。”東王公撫須道。
“弟子受命鑄造護國聖劍,凡間雲露雨雪之水,無法淬劍,特向帝君討要一盞東華至陽聖水,與西華至陰聖水陰陽匹配,合得五龍真水,才能得聖劍之輝。”
東王公沉吟道:“金母元君的西華至陰聖水太陰柔,必須要與本君的東華至陽聖水中和,才可打造出剛柔並濟的劍身。”
沉吟之餘,一直猶豫不決,好像一滴聖水也舍不得贈送。
“弟子懇請帝君賜一盞東華至陽聖水!”
過了很久,東王公起身,獨自朝西北方向走去。
邊走邊念叨:“道德天尊從虛空下降凡間,成為太初之師,開辟天地,分判陰陽,人間才有萬物化生。天生五氣、地生五味,東華至真陽和之氣聚集於碧海之上,最後聚形為本君。”
“帝君的意思是……”葉法善天師踟躕不前。
東王公轉過身來,一搖腦袋,道:“你們都跟隨本君走吧。”
“是!”眾人急忙跟上。
“念及你是太清仙境道德天尊的座下弟子,本君才舍得分你一盞聖水。不然,蓬萊仙境的大門,都不會讓你進來!”
眾人莫敢接話,老老實實地跟在身後。
東王公帶領他們,飛到瀛洲仙島。
島上花草葳蕤,珠玕之樹叢生,結滿了精巧玲瓏的仙果。
樹叢下,到處都是縞素色的走獸,好像冰雕玉琢似的,通身雪白透亮,它們或抬頭嚼食著樹上的仙果,或低頭啃食著地上的神芝仙草。
一隻白鸞飛來,展開天貴之姿,在前麵引路。不一會兒,來到了一方瀑布前。
飛瀑直瀉而下,在山腳下積流成池,池水色澤青翠如玉,散發著陣陣清香。
“這裏是瀛洲仙島上的青玉膏山,這方泉水名喚玉醴泉。”東王公道,“這裏一山一石,一花一草,都是東華至真陽和之氣匯集而生。這方泉水,自然就是東華至陽聖水了。”
青玉膏山、玉醴泉,常常出現在各種道經中,對玄門弟子來說,可謂是大名鼎鼎。
雲鹿伸手掬水,捧起來嚐了兩口。“師父,這玉醴泉居然喝出了葡萄佳釀的味道。”
葉法善天師也嚐了幾口,果真如同金漿玉醴。“這泉水,與為師多年前,在宮中喝的醽醁一個味道,怪不得名叫玉醴泉。”
師父話音未落,雲鹿霞飛雙頰,暈生出兩片酡紅,搖搖晃晃跌坐在地上,昏睡過去。
澄懷趕緊扶住了她。
東王公卻笑得前仰後伏。
“這姑娘醉了!醉了!哈哈哈哈,酒量那麽差,也敢喝我瀛洲仙島上的玉醴泉。這一覺,估計要睡上整整一年了,哈哈哈哈!”
西王母端莊雍容,儀態萬方,想不到東王公,卻是一副老頑童的模樣,澄懷不由得啼笑皆非。
當他聽到東王公說雲鹿要睡上一整年時,不禁急了。“帝君,我師妹在仙界睡一年,人間豈不是數百年過去了?”
葉法善天師也醉意上頭,捧著腦袋,身子搖搖晃晃,足下踉蹌。
“名相魏徵是個頂級釀酒師,曾經釀出醽醁、翠濤等名酒,在貞觀時期風靡一時,太宗皇帝特別愛喝他釀造的醽醁,稱之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人間醽醁如此勁道,何況是仙界神泉呢?弟子喝上幾口,也覺得後勁很大,令人昏昏欲睡。”
東王公搖手道:“沒事,沒事,微醺入眠,是一樁美事。不如請這位郎君,扶兩位到太帝宮睡上一覺。黃粱一夢間,人間已百年。睡醒了,咱們幾個還可以茗茶弈棋,談經論道,豈不快哉!”
葉法善天師強撐著精神,道:“不可不可,在這裏睡上一覺,可要壞了弟子的經國大業了。日短心長,還請帝君賜我聖水,弟子著急趕迴青田太鶴山洞天!”
東王公斜眼瞧著他們。“你們果真要立刻迴去?”
澄懷道:“帝君,我們還有大任在身,的確不能在此久留!”
東王公十分無奈,嘟囔道:“好吧,本君這就給你們取水。蓬萊仙境,難得有人造訪,好不容易來三個,卻是一群大忙人!”
他攤開左手,手心裏放著一個精巧的淨瓶,與西王母裝水的淨瓶一模一樣。
又攤開右手,手心裏放著一個紫檀木小匣子。
澄懷一手扶著爛醉如泥的雲鹿,一手拿了淨瓶和匣子,揣到懷裏,向東王公深深鞠了一躬。
抬頭之時,東王公已經不見了蹤跡。
他們沒有去往鬆陽卯山,徑直迴到了青田太鶴山洞天。
蒼鬆承塵十三載,鶴唳混元一日還。
烏翎落在混元峰巔的四角岩上,撲騰著霜翎,引頸長唳。
自從征詣京師後,混元峰上的仙鶴蹤跡全無,不知遁身何處去了。在烏翎的召喚下,不一會兒,數十隻儀容清臒的仙鶴,從四麵八方飛來。
群鶴圍繞著師徒五人,軒昂踱步,相互嘹唳和歌,仿佛又展開了薛稷的《啄苔鶴圖》。
久違的鶴唳,在混元峰上空迴蕩,似乎勾起了雲鹿的點點迴憶。
明明有很多記憶屬於這裏,卻好像在某一時刻丟失不見了。
葉法善天師看出她的不安,走到身旁。
“此次,我們迴到括州青田,恐怕要呆上數年,待吾皇天命衰微之時,才能重迴洛陽了!”
雲鹿皺眉道:“師父,這裏的一花一草,一枝一葉,我感覺既陌生,又熟悉,時常被我念叨,又時常被我遺忘。有時候想起來暖徹心扉,有時候又覺得隱隱作痛!”
“大概是子虛天天跟你念叨這裏的往事,所以你感覺既陌生,又熟悉罷!”
子虛道:“師父說了,你出生在神都洛陽。括蒼青田,是石清的故鄉。”
關於雲鹿的身世,大家總是有意避開,心照不宣。
石清怯聲怯氣道:“想當年,我跟著師父離開太鶴山洞天時,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呢!”
雲鹿看看石清、子虛,又看看師父,滿腹狐疑地撓撓自己的鬢角。
澄懷“咳咳”兩聲,拍掌道:“還是江南好啊,天氣溫暖,冬日沒有苦寒。迴到江南,終解我桑梓之念!”
子虛朝他翻了一個白眼,道:“師兄,你可不是江南人。”
澄懷迴道:“身雖不是江南人,甘願醉臥江南綠!”
師徒四人一邊說著,一邊沿著混元峰小徑慢慢走下山來。
休息了半晌,澄懷召集留守太鶴山洞天的逸隱師兄和小道們,將清溪觀、紫霞宮,白鶴洞等各處收拾一番。
混元峰上下逐漸恢複了仙氣。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人各有元陽真火,人類聚集之處,就有人氣匯集。
仙家的元陽真火比普通人更加旺盛,葉法善師徒迴到太鶴山洞天不久,湮滅多年的仙氣,如流雲奔湧,圍繞著群峰,輕攏慢湧地日夜滋長。
午後,葉法善天師獨自登上了點易台。
混元峰巍峨滴翠,結林奪勢,山上的梅林、蒼鬆、翠竹、秀石,亭台樓閣,一如既往地挺立著。
遠處的甌江,在靄靄雲霧下日夜向東,奔流不息。
這裏,曾是他清晨攀援的地方,也是他黃昏抬望的地方。行遍四海,心中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這片山崖。
葉法善天師展開雙臂,唿吸天地靈氣,吐納自然弘量。
身後清音乍起,緲緲直上青冥。
他幽興斐然,拔出太乙混元劍 ,和著琴音舞起了太上無極劍法。
雙手掩塵撥七弦,一劍霜寒動四方。劍來似雷霆震怒,劍罷似江海收波。揮袖之間,芒芒劍氣將他層層包裹起來,如鳩臥雲巢,蠶眠雪繭。
太上無極劍法,是葉法善天師承襲了上清茅山法脈、太清正一法脈、太上洞淵法脈、西山淨明法脈等各家劍法後,再結合混元內丹修煉術,創造出來的劍法。
外兼各家劍學金鋒之妙,內練陰陽中和之氣,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神練成道,達到劍神合一的效果。
一曲舞罷,四位弟子紛紛拍手稱好,從欲浮亭裏走出來。
“原來你們都在啊!”
“我們在偷學師父的劍術!”
葉法善天師收了太乙混元劍 ,將它掛到了身旁的一棵青鬆上,道:“師父將太乙混元劍掛於鬆枝上,誰能知道這裏有何典故?”
澄懷脫口而出:“刃樹劍山!”
葉法善天師搖了搖頭。
“我猜是 ‘刀山劍樹’!”子虛信誓旦旦地說道,“刀山劍樹,是佛家經典《阿含經》記載的地獄之刑!”
“你和澄懷所說的,其實是佛教中的同一種地獄酷刑。《南齊書》中記載的是刃樹劍山,《阿含經》中記載的是刀山劍樹,隻是名稱不同罷了!”
雲鹿看了半天,道:“師父,您將太乙混元劍掛於樹枝上,說的莫不是 ‘封刀掛劍’吧?”
“為師寶刀尚未出鞘,怎可封刀掛劍呢?”葉法善天師依舊搖了搖頭。
石清見眾人都沒猜對,靦腆地摸摸自己的頭,嘿嘿一笑道:“寶劍掛於青鬆枝頭,不就是 ‘鬆枝掛劍’嘛!”
葉法善天師雙手一拍,道:“石清說對了!師父要講的,正是 ‘鬆枝掛劍’的典故!”
澄懷道:“師父快點講與我們聽!”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四子季劄,受封延陵,人稱延陵季子。一日,他出使晉國,路過徐國,順道去看望徐國國君。徐君十分中意季劄腰間的佩劍,很想得到它。”
雲鹿坐在欲浮亭邊的台階上,雙手托頜,眨著清澈的眼睛,問道:“季劄舍得把自己的佩劍送給徐君嗎?”
“因為使命在身,季劄無法馬上將佩劍送給徐君,隻是記在心裏。迴來時,專程路過徐國,想把寶劍贈予徐君,沒想到,他已經去世了。”
“後來呢?”雲鹿繼續追問。
“後來,季劄去了徐君的陵墓前,將寶劍掛在陵墓旁的鬆枝上,三拜後才離去。他的侍從說, ‘公子,徐君已死,誰還會在乎這把劍啊?’”
子虛笑笑:“對啊!徐君已經去世了,季劄還把寶劍送到陵墓前,這是為何?”
“季劄說, ‘君子不能欺心!徐君喜歡此劍,我無法馬上贈予,但我心裏已經答應要將此劍贈送給他。’為此,徐國人作《徐人歌》盛讚他,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澄懷道:“《老子》言,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季劄心存仁義禮智信,未得許諾,卻誠信為之,才有鬆枝掛劍的美談!”
“季劄是個至德之人!我們許諾高宗天皇大帝和皇嗣殿下淬煉護國聖劍,也當誠信為之!迴到青田已有五六日了,師父打算,明日赴東海蓬萊,向東王公東華帝君討取至陽聖水。”
子虛拍拍懷裏的上古逸音,道:“師父,我們迴來後,來耕心草堂求醫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都去東海蓬萊了,這裏誰來負責啊?”
葉法善天師略一思索,道:“澄懷和雲鹿跟我一起去東海蓬萊。子虛,你醫術最為高超,就留在這裏打理耕心草堂,指導石清學習一點望聞問切的知識罷。”
子虛偷偷瞥視一眼雲鹿,嘴邊十分不情願地吐出一個“哦”字。
想到她要離開這麽久,滿心不快,臉上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了。
第二日一早,師徒三人飛行在皚皚雲霧之間。
江南道東去一萬餘裏,是溟海地界。
溟海上有一處無底淵穀,名曰歸墟。
坤靈大地上,天漢百川之水,八弦九野之溪,皆向東流去,匯入歸墟。正是有了這處淵穀,大海才永遠不會滿盈。
此地常年無風,而洪波百丈。凡人不可企及,唯有飛仙能到此處。
撥開層層雲霧,葉法善天師見茫茫大海中有三座仙島,蓬萊、方丈、瀛洲,鼎峙在碧波蕩漾的溟海中,不斷地隨波起伏著。
“我們到上島三洲了!”
雲鹿手搭涼棚,探頭觀望了一會兒。“師父,哪座島是蓬萊仙島?”
“璿霄丹闕林立,琪花瑤草叢生,許多飛禽走獸,在仙霧繚繞的密林裏穿梭的那座島就是蓬萊仙島。”
“為何蓬萊仙島在大海中上下顛簸啊?”
“因為蓬萊仙島無根,無所連箸,溟海上白浪澎湃,自然就隨波逐流了。”
“東華帝君住在哪兒呢?”澄懷問道。
“你看,那仙島正中有一座紫府州,東華帝君住在紫府州扶桑墟,以扶桑為舍檻,以椹果為食物。”
雲鹿十分興奮。
“師父,聽說,東華帝君掌管天上人間靈官名籍,較量三界十方群仙功行。修道者得道昇仙時,必須先拜東華帝君,後謁金母元君。您飛昇成仙,是否也曾得到他的點撥?”
“無論哪位小仙晉昇,地仙晉至神仙,神仙晉至天仙,天仙晉轉真聖,東華帝君都會暗中鑒定,再決定是否昇其為虛無列仙。”
交談間,烏翎降落在蓬萊仙島上的一棵扶桑樹下。
扶桑樹身形巨大,高約十幾丈,樹冠展開有一頃之廣,葉子與桑葉十分相似。
細看之下,才發覺為同根偶生的兩棵樹,它們相互依倚,並肩而立。粗大斑駁的樹幹上,隱隱約約可見“太帝宮”三個大字。
雲鹿跳下鶴背,站在蓬萊仙島上,並不感到顛簸,心中覺得奇怪。
正要說話,看見扶桑樹下出現一位須發皓白的仙者,頭戴三維冠,身穿鬱藍色葫蘆紋錦衣,閉目交趺,坐在一團真氣之上,周身散發著熠熠光芒。
仙者緩緩睜開了眼睛。
“紫微仙卿,你退真下世,重修道德。三十一年前,得道成仙,二十二年前修得飛仙階品,十四年前修得靈人階品,七年前,修得真人階品,一年前,達到靈仙階品,今日可是要晉昇飛天真人了?”
葉法善天師見是東王公現身,急忙整冠肅容,叩禮膜拜。
“弟子修至靈仙,能竦身入雲,無翅而飛;能駕龍乘雲,上造天階;能化為鳥獸,遊浮青雲;能潛行江海,翱翔名山;能遁跡人間,人而不識。這些法術足夠助我造福人間,施惠蒼生,並不急於晉昇。今日來蓬萊仙島,另有他求!”
“是為何事,說給本君聽聽。”東王公撫須道。
“弟子受命鑄造護國聖劍,凡間雲露雨雪之水,無法淬劍,特向帝君討要一盞東華至陽聖水,與西華至陰聖水陰陽匹配,合得五龍真水,才能得聖劍之輝。”
東王公沉吟道:“金母元君的西華至陰聖水太陰柔,必須要與本君的東華至陽聖水中和,才可打造出剛柔並濟的劍身。”
沉吟之餘,一直猶豫不決,好像一滴聖水也舍不得贈送。
“弟子懇請帝君賜一盞東華至陽聖水!”
過了很久,東王公起身,獨自朝西北方向走去。
邊走邊念叨:“道德天尊從虛空下降凡間,成為太初之師,開辟天地,分判陰陽,人間才有萬物化生。天生五氣、地生五味,東華至真陽和之氣聚集於碧海之上,最後聚形為本君。”
“帝君的意思是……”葉法善天師踟躕不前。
東王公轉過身來,一搖腦袋,道:“你們都跟隨本君走吧。”
“是!”眾人急忙跟上。
“念及你是太清仙境道德天尊的座下弟子,本君才舍得分你一盞聖水。不然,蓬萊仙境的大門,都不會讓你進來!”
眾人莫敢接話,老老實實地跟在身後。
東王公帶領他們,飛到瀛洲仙島。
島上花草葳蕤,珠玕之樹叢生,結滿了精巧玲瓏的仙果。
樹叢下,到處都是縞素色的走獸,好像冰雕玉琢似的,通身雪白透亮,它們或抬頭嚼食著樹上的仙果,或低頭啃食著地上的神芝仙草。
一隻白鸞飛來,展開天貴之姿,在前麵引路。不一會兒,來到了一方瀑布前。
飛瀑直瀉而下,在山腳下積流成池,池水色澤青翠如玉,散發著陣陣清香。
“這裏是瀛洲仙島上的青玉膏山,這方泉水名喚玉醴泉。”東王公道,“這裏一山一石,一花一草,都是東華至真陽和之氣匯集而生。這方泉水,自然就是東華至陽聖水了。”
青玉膏山、玉醴泉,常常出現在各種道經中,對玄門弟子來說,可謂是大名鼎鼎。
雲鹿伸手掬水,捧起來嚐了兩口。“師父,這玉醴泉居然喝出了葡萄佳釀的味道。”
葉法善天師也嚐了幾口,果真如同金漿玉醴。“這泉水,與為師多年前,在宮中喝的醽醁一個味道,怪不得名叫玉醴泉。”
師父話音未落,雲鹿霞飛雙頰,暈生出兩片酡紅,搖搖晃晃跌坐在地上,昏睡過去。
澄懷趕緊扶住了她。
東王公卻笑得前仰後伏。
“這姑娘醉了!醉了!哈哈哈哈,酒量那麽差,也敢喝我瀛洲仙島上的玉醴泉。這一覺,估計要睡上整整一年了,哈哈哈哈!”
西王母端莊雍容,儀態萬方,想不到東王公,卻是一副老頑童的模樣,澄懷不由得啼笑皆非。
當他聽到東王公說雲鹿要睡上一整年時,不禁急了。“帝君,我師妹在仙界睡一年,人間豈不是數百年過去了?”
葉法善天師也醉意上頭,捧著腦袋,身子搖搖晃晃,足下踉蹌。
“名相魏徵是個頂級釀酒師,曾經釀出醽醁、翠濤等名酒,在貞觀時期風靡一時,太宗皇帝特別愛喝他釀造的醽醁,稱之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人間醽醁如此勁道,何況是仙界神泉呢?弟子喝上幾口,也覺得後勁很大,令人昏昏欲睡。”
東王公搖手道:“沒事,沒事,微醺入眠,是一樁美事。不如請這位郎君,扶兩位到太帝宮睡上一覺。黃粱一夢間,人間已百年。睡醒了,咱們幾個還可以茗茶弈棋,談經論道,豈不快哉!”
葉法善天師強撐著精神,道:“不可不可,在這裏睡上一覺,可要壞了弟子的經國大業了。日短心長,還請帝君賜我聖水,弟子著急趕迴青田太鶴山洞天!”
東王公斜眼瞧著他們。“你們果真要立刻迴去?”
澄懷道:“帝君,我們還有大任在身,的確不能在此久留!”
東王公十分無奈,嘟囔道:“好吧,本君這就給你們取水。蓬萊仙境,難得有人造訪,好不容易來三個,卻是一群大忙人!”
他攤開左手,手心裏放著一個精巧的淨瓶,與西王母裝水的淨瓶一模一樣。
又攤開右手,手心裏放著一個紫檀木小匣子。
澄懷一手扶著爛醉如泥的雲鹿,一手拿了淨瓶和匣子,揣到懷裏,向東王公深深鞠了一躬。
抬頭之時,東王公已經不見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