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前,元若枝還收到了莊上農婦送來的一籃子薺菜和薺菜花。
農婦邊哭邊說:「……俺家的那天正好在山上,摔斷了腿,多虧了東家,多虧了姑娘,多虧了知縣老爺,可算保住了一條命。」
元若枝收下一籃子薺菜,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們不是天書中一筆帶過的背景,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和喜怒哀樂。
他們是鮮活的、真實的生命。
馬車急速行駛。
在關城門前,元家人入了城門,在子時前迴到了家中。
元家幾位老爺一同開了元家大門迎接。
元家前院燈火通明,老爺、夫人、下人們跪了一地,給老夫人請安。
元老夫人長長地出了口氣,扶起長子,說道:「不早了,都歇息去吧!」
元永平用袖子拭了拭淚,哽咽道:「母親受苦了,幸好……幸好……母親平平安安地歸來。」
夫人、奶奶們也都跟著眼眶濕潤。
聽說老太太困在災區,她們也都嚇得要死。
老太太若去世,元家幾位老爺都得守喪三年。
原本元家已經沒落,再離開官場三年,她們的日子隻會更難過,這次眼淚可掉的可是很有分量,還真情實感。
災情處理的如此順利,元老夫人心裏大石頭早已落了地,她麵色平靜地同一家子人說:「好了好了,都早早迴去歇息吧。有事明日請安再說。」
元家老小全部跟在元老夫人後麵,一同往二門走。
然而,元老夫人抬腳的前一刻,卻抓住了元若枝的手,親昵地挽著她,慈和地笑道:「枝姐兒,跟祖母一起走。」
元若枝微愣地跟上腳步,在元永業疑惑又欣慰的眼神下,成了老夫人的「活拐杖」。
眾人心中瞭然:如今老夫人最寵的孫女,是元若枝。
灶上的、花園的、浣洗院的,前院幾個管事,心裏都明亮著呢,如今要小心伺候著的主兒,獨這一份兒了!
霍氏一臉茫然地看著這一切,心裏不由自主泛著酸。
這是怎麽迴事,這才去一趟寶河莊,老夫人怎的如此看重元若枝了?
從前老夫人不是最寵大房的人嗎?
元若嫻不甘心地扯了扯帕子。
若沒被禁足,最出風頭的人,該是她!
不僅元家變了風向。
災情過後,寶河莊知縣的摺子、魏鋒程的摺子、太子的摺子,全部都著重提及了元家的功勞,以及元家三房那位臨危不亂,善良聰慧的小娘子。
第16章 孤放了好大的餌,不收獵……
寶河縣的災情平復下來後,建興帝論功行賞。
元家老夫人依從其嫡長子的品級,被誥封為四品恭人。
授旨那日,元老夫人打扮得鄭重其事,引全家老少跪拜內廷官。
誥書落入手中的時候,元老夫人還有些恍惚,她丈夫活著的時候沒有給她掙來誥命,她的四個兒子也沒有,但是她的孫女給她掙來了。
自此以後,她再見無品級官宦女眷,尤其是年紀比她小的女眷,不需低頭,不需行禮,什麽都不需要,隻需要寬容慈祥地笑看她們便是了。
元老夫人覺得手中的誥書似有千金重。
還有賜下來的恭人禮服與常服,華貴而莊重,比她任何一件衣服都奪目。
元老夫人摸著霞帔上的蹙金雲霞孔雀紋、褙子的上金繡雲霞孔雀紋,指尖都在顫抖。
她一輩子都沒穿過這樣華麗的衣裳。
內廷官是皇帝的身邊人,他嗓音比陳福還尖啞:「恭人請起。」
元老夫人領著家眷起身後,謝了內廷官。
內廷官笑道:「恭人不必謝奴婢,在聖上跟前替您美言的,可不是奴婢。」
元老夫人愣了一下,還有人替她在聖上跟前美言?
她想打聽清楚是誰,內廷官卻不肯說了。
溫媽媽上給了封紅,內廷官收了喜錢,高高興興地就走了。
元家開宗祠祭祖後。
元老夫人把幾個兒子都叫到自己院子裏,討論到底是誰在皇上跟前替她討了這個誥命。
她有些狐疑:「莫不是昌平侯?」
元永平道:「母親,應當不是小侯爺。這幾日皇上忙浙江鹽案的事情,沒有功夫見侯爺。」
元永業心想,肯定不會是魏鋒程。
哼,昌平侯府同他女兒相看的時候,便多有失禮,怎麽會幫元家說好話。
且那昌平侯說的話,能左右皇上的想法?
乳臭未幹的毛小子,也配?
元永平笑著說:「母親,不管是誰替您說了好話,若無母親當時英明的布局,便是誰美言,也無用啊!」
這話聽著舒心。
元老夫人笑嗬嗬說:「那時我正病著,一切都是枝姐兒安排妥當的。這孩子聰明,大氣。」
元永業不由得挺直了脊背。
他的女兒自然是聰慧的。
大家略誇了元若枝幾句,便說起辦喜宴的事情。
元家許久沒有出這樣大的喜事了,操辦一場,換一換府裏的氣氛,很有必要。
元老夫人雖喜上眉梢,但也沒有得意忘形,她搖頭道:「等災情徹底過去再辦不遲,以免給人留話柄。有道是,堆出於岸流必湍之,慎重些總是沒錯的。」
幾位老爺不約而同起身作揖:「母親英明。」
農婦邊哭邊說:「……俺家的那天正好在山上,摔斷了腿,多虧了東家,多虧了姑娘,多虧了知縣老爺,可算保住了一條命。」
元若枝收下一籃子薺菜,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們不是天書中一筆帶過的背景,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和喜怒哀樂。
他們是鮮活的、真實的生命。
馬車急速行駛。
在關城門前,元家人入了城門,在子時前迴到了家中。
元家幾位老爺一同開了元家大門迎接。
元家前院燈火通明,老爺、夫人、下人們跪了一地,給老夫人請安。
元老夫人長長地出了口氣,扶起長子,說道:「不早了,都歇息去吧!」
元永平用袖子拭了拭淚,哽咽道:「母親受苦了,幸好……幸好……母親平平安安地歸來。」
夫人、奶奶們也都跟著眼眶濕潤。
聽說老太太困在災區,她們也都嚇得要死。
老太太若去世,元家幾位老爺都得守喪三年。
原本元家已經沒落,再離開官場三年,她們的日子隻會更難過,這次眼淚可掉的可是很有分量,還真情實感。
災情處理的如此順利,元老夫人心裏大石頭早已落了地,她麵色平靜地同一家子人說:「好了好了,都早早迴去歇息吧。有事明日請安再說。」
元家老小全部跟在元老夫人後麵,一同往二門走。
然而,元老夫人抬腳的前一刻,卻抓住了元若枝的手,親昵地挽著她,慈和地笑道:「枝姐兒,跟祖母一起走。」
元若枝微愣地跟上腳步,在元永業疑惑又欣慰的眼神下,成了老夫人的「活拐杖」。
眾人心中瞭然:如今老夫人最寵的孫女,是元若枝。
灶上的、花園的、浣洗院的,前院幾個管事,心裏都明亮著呢,如今要小心伺候著的主兒,獨這一份兒了!
霍氏一臉茫然地看著這一切,心裏不由自主泛著酸。
這是怎麽迴事,這才去一趟寶河莊,老夫人怎的如此看重元若枝了?
從前老夫人不是最寵大房的人嗎?
元若嫻不甘心地扯了扯帕子。
若沒被禁足,最出風頭的人,該是她!
不僅元家變了風向。
災情過後,寶河莊知縣的摺子、魏鋒程的摺子、太子的摺子,全部都著重提及了元家的功勞,以及元家三房那位臨危不亂,善良聰慧的小娘子。
第16章 孤放了好大的餌,不收獵……
寶河縣的災情平復下來後,建興帝論功行賞。
元家老夫人依從其嫡長子的品級,被誥封為四品恭人。
授旨那日,元老夫人打扮得鄭重其事,引全家老少跪拜內廷官。
誥書落入手中的時候,元老夫人還有些恍惚,她丈夫活著的時候沒有給她掙來誥命,她的四個兒子也沒有,但是她的孫女給她掙來了。
自此以後,她再見無品級官宦女眷,尤其是年紀比她小的女眷,不需低頭,不需行禮,什麽都不需要,隻需要寬容慈祥地笑看她們便是了。
元老夫人覺得手中的誥書似有千金重。
還有賜下來的恭人禮服與常服,華貴而莊重,比她任何一件衣服都奪目。
元老夫人摸著霞帔上的蹙金雲霞孔雀紋、褙子的上金繡雲霞孔雀紋,指尖都在顫抖。
她一輩子都沒穿過這樣華麗的衣裳。
內廷官是皇帝的身邊人,他嗓音比陳福還尖啞:「恭人請起。」
元老夫人領著家眷起身後,謝了內廷官。
內廷官笑道:「恭人不必謝奴婢,在聖上跟前替您美言的,可不是奴婢。」
元老夫人愣了一下,還有人替她在聖上跟前美言?
她想打聽清楚是誰,內廷官卻不肯說了。
溫媽媽上給了封紅,內廷官收了喜錢,高高興興地就走了。
元家開宗祠祭祖後。
元老夫人把幾個兒子都叫到自己院子裏,討論到底是誰在皇上跟前替她討了這個誥命。
她有些狐疑:「莫不是昌平侯?」
元永平道:「母親,應當不是小侯爺。這幾日皇上忙浙江鹽案的事情,沒有功夫見侯爺。」
元永業心想,肯定不會是魏鋒程。
哼,昌平侯府同他女兒相看的時候,便多有失禮,怎麽會幫元家說好話。
且那昌平侯說的話,能左右皇上的想法?
乳臭未幹的毛小子,也配?
元永平笑著說:「母親,不管是誰替您說了好話,若無母親當時英明的布局,便是誰美言,也無用啊!」
這話聽著舒心。
元老夫人笑嗬嗬說:「那時我正病著,一切都是枝姐兒安排妥當的。這孩子聰明,大氣。」
元永業不由得挺直了脊背。
他的女兒自然是聰慧的。
大家略誇了元若枝幾句,便說起辦喜宴的事情。
元家許久沒有出這樣大的喜事了,操辦一場,換一換府裏的氣氛,很有必要。
元老夫人雖喜上眉梢,但也沒有得意忘形,她搖頭道:「等災情徹底過去再辦不遲,以免給人留話柄。有道是,堆出於岸流必湍之,慎重些總是沒錯的。」
幾位老爺不約而同起身作揖:「母親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