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臨近,外出務工人員陸陸續續返迴蕪豐,一輛接一輛的小轎車也開進了蕪豐的地界。
蕪豐境內的高速公路、省道、縣道、鄉道、甚至村裏的小路,隨處可見嶄新的、各式各樣的小轎車。
這些小轎車當然是咱們蕪豐人民通過自己的雙手打拚來的。保守估計,目前蕪豐起碼有一半的人家開上了小轎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生活的品質也要求高了。家裏不僅要建了一棟氣派的樓房,別人坐上了小轎車,自己自然也不能落後,紛紛攢著勁、咬牙也要把車子買上。買了車子不僅出行方便,臉上也有麵子,年輕的後生有車,那麽相親的成功率也更高。
總之,小轎車現在已經不是稀罕物了。從去年起,許多農村家庭紛紛加入到買車大潮。這股大潮正在席卷著全中國,相信過不了多久,每家每戶都能開上小車。
看著不斷湧進村裏的小汽車,羊山村的村民一個個驚得張大了嘴巴。
人們簡直不敢相信,在這短短的一兩年內,一個個年輕人都買上了車子!車子是個平常的生活用品了?
想當年,人們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小汽車,那還是在十六年前,村裏新小學建成剪彩儀式上。那時候,人們圍著開進村裏的兩輛小汽車,驚奇地打量著。那時候小汽車還隻是城裏有錢人或者社會上有身份的人才坐得起的,農村裏見都沒見過。就是咱們蕪豐縣城也沒見幾輛。誰也想象不到,十六年後的今天,小汽車能這麽普遍,普遍到成為了人們平常出行的工具。啊呀,這真的是令人難以想象啊!
咱們的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發展的速度不僅讓國人吃驚,就連國際友人也不得不驚歎一聲:“變化真大啊!”
羊山村男女老少的心思再也不在打牌玩樂上麵,每個人都在想著怎麽把生活過得更好。
臘月二十四,陳月紅一家人也迴到了羊山。她迴來是為了給她爸祝生日的。陳有和今年五十歲,在她們那裏,五十歲算是大生日,得辦生日酒。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來。本來陳有和六月就滿五十了,可是那會兒大家都在外邊打工,所以就把這事推遲到現在。酒席準備後天辦,已經通知了所有的親戚朋友,立生一家三口昨天也迴來了。本來今年輪到在楊美家過年的,為了迴來給陳有和祝生日,他們便沒有去。立生在今年國慶也買上了車,與金生是同一款。昨天一家人就是坐自己的車迴來的。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五,吃過早飯之後,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出了門。譚家英和陳有和要去什馬鎮上置辦明天做酒席的菜,還有一些菜沒買齊。
今天不會有客人來,所以譚家英兩人才放心大膽地出門。因為好多人都有車,去哪裏走親戚也不像以前一樣,早早地拖家帶口去了。現在做客好多都是當天臨時來吃個飯,吃完飯一腳油門又跑了。譚家英大姐和二姐的兒子都買了車,她們都說明天早上一早來,省得譚家英開床鋪。還有她的三個弟弟,雖然住在縣裏,離得遠了點。不過大弟譚建國也在去年年底買了一輛麵包車,剛好拉得下他們三家人。他們也說明天一早來。
立生開著車子,載著楊美和爸媽三人走在前頭;張良載陳月紅,和兩個孩子跟在後邊。兩個孩子一見麵就親密得很,這不鬧著要坐一塊。
兩輛車子一前一後緩慢地往村口開去。過了塘堰,往石頭廟方向去了。
石頭廟還是老樣子,戲台子倒是變化不小。整個戲台重新翻修過。加寬了,也加高了。還做了樓梯上下。戲台的頂上蓋上了琉璃瓦,八個飛翹的角分別指向八個不同的方向。四根台柱子由原來的木頭柱子換成了四根成人腰粗的水泥柱子,柱子外塗了一層金色的漆。戲台的正上方還掛了一塊與戲台一樣寬的電子顯示屏,這是有戲的時候用來提示戲名的。
隻可惜,戲台建這麽氣派,看戲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據說,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節,村裏都會請戲班唱戲,陳月紅是很多年都沒聽過了。不僅是她,相信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很多年沒聽過家鄉的戲了吧。大家都忙著工作、生活。
過了石頭廟,就是邱頭大隊的地界。印象中低矮的平房通通換成了四層、五層的嶄新樓房,花色各異的牆麵磚、大大的鋁合金窗戶,明亮的窗玻璃、氣派的大門,門口是平整的水泥地坪。從靠馬路的窗戶可以看到,每家每戶都裝上了窗簾。有不少人家的門口還停著嶄新的汽車。
真是氣派啊!
真的難以想象,我們的羊山在這短短的十年左右發生了如此驚人的變化!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化的新農村了。
一路上,陳月紅的眼睛所到之處都是應接不暇的、嶄新、氣派的樓房。沿途每個村子都是這樣的情景。往什馬的狹窄水泥路上,一輛輛私家車飛馳而過。在離什馬鎮一裏路遠的加油站,此時,等待加油的小車已經排起了隊。
加油站後麵的一片田地被填平了,那裏計劃建一片別墅。
過了加油站,往前開一段就到了什馬鎮集的入口。這裏新修了一排的門麵房,在顯眼位置的牆上還貼了售樓電話。不過聽說這並不便宜,要五六千一方。
今天是什馬街當集,又是年下的最後幾個街,所以今天的什馬街尤為擁擠。從入口處就開始堵起來了,車子隻能緩慢通行,開兩步停一下。
好不容易挪到老橋附近,車子就徹底開不動了。前麵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車子,後邊也是不斷湧來的車。旁邊還有熙熙攘攘的人流。
陳月紅他們要去造紙廠停車。原先的造紙廠被關停了,廢棄的廠區被改造成了臨時停車場。
他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一點一點挪到了停車的地方。一大片露天的沙子地上停滿了車子,要想找個停車位都不容易。在裏邊找了一圈才找到兩個停車位。
唉,趕一趟集可真不容易啊!
停好車,陳有和和譚家英兩人自己去買菜了,他們說隻買幾隻活雞鴨和一點幹貨就行,沒多少東西,用不著他們一起去提。讓他們自己帶孩子去逛逛。
月紅和立生領著張良、楊美,還有兩個蹦蹦跳跳的孩子擠上了老橋。橋上有賣冰糖葫蘆的老人,楊美給兩個孩子一人買了一根,兩個孩子開心地吃了起來。
橋腦頭的那家小吃店還開著,飄著小時候一樣的香味。陳月紅問張良和楊美,“要吃嗎?可好吃了!我小時候每迴經過這裏都想來買一個油餅。”
雖然張良和楊美以及兩個孩子都表示不太想吃,可陳月紅還是跑去買了幾個油餅和一份腳板薯泡。這是她和立生小時候的最愛。
他們一行人穿過擁擠的人群,邊走邊買,一路上有很多賣小玩意的攤販,兩個孩子見了什麽都想要。不一會兒功夫,四個大人手裏就提滿了東西。
逛到一半,楊美說要去吃湯粉。她早上沒吃飽。楊美老家的飲食與羊山的大不相同,因此吃不好。
於是他們便又擠到另一頭的一家米粉店,一人點了一碗湯米粉。
坐在狹小的米粉店,看著兩個孩子打打鬧鬧,陳月紅莫名的傷感起來。
曾經,她和立生也是這樣走過來的。而現在的他們一年也難得見一次麵,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聚幾天,到了正月初六七又天各一方,各自討生活去了……
吃完粉,兩個孩子說要去逛超市,立生和楊美、張良三人就領著她們去了。張良有點感冒,喉嚨痛,陳月紅準備到附近的藥店給他買點藥。到處人山人海,帶著孩子擠來擠去很麻煩,所以陳月紅打算自己去。
她記得之前看到過在郵政儲蓄的對麵有一家大藥店。陳月紅沿著街道,擠過擁擠的人群,一路來到郵政儲蓄對麵的那家藥店門口。
這家藥店裝修得挺氣派,靠街道的那麵是一溜的玻璃,大門上一塊藍綠色的大招牌:什馬大藥房。
陳月紅推開藥店的玻璃門,寬敞明亮的屋子裏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又一排的藥品架。藥店內,正對大門口是一排玻璃展示櫃,裏邊同樣擺放了各式各樣的藥品。櫃台的後邊坐著一個年輕女人。
店裏另外還有兩個客人在選藥。
陳月紅徑直走到櫃台前,對櫃台裏的女人說到,“幫我拿點感冒藥。”
女人抬起頭問她,“有什麽症狀?”
“喉嚨痛,鼻塞。”
隻聽女人對著右邊的方向喊道:“媽,拿一盒治喉嚨痛、鼻塞的感冒藥過來。”
不一會兒,一個腳步聲從右邊的貨架傳來。
陳月紅站在櫃台前耐心地等待著。
突然,從她的右方傳來一個聲音:“哎!你不是月紅嗎?”
陳月紅轉頭一看,這人原來是赤腳醫生兵子的那個大塊頭老婆。
陳月紅禮貌性地笑了笑,“你好。”
“是你要的感冒藥?”
“是。”
兵子老婆把感冒藥放在櫃台上,讓櫃台內的年輕女人包起來。
然後就站在櫃台前和陳月紅拉話。
兵子老婆自豪地告訴陳月紅,“這是我有智開的藥店。我來幫他看店。村裏的給他哥在做。”
接著她又指著櫃台裏那個年輕女人說,“這是我有智老婆。”
陳月紅笑了笑。不知道接什麽話。她問,“多少錢?”
兵子老婆笑著說:“十三塊。”
零錢在剛剛買小東西用完了,陳月紅包裏隻有幾張一百的。她遞給年輕女人一張一百的。
女人問她,“有沒有三塊。”
陳月紅說,“沒有。”
兵子老婆馬上說:“沒有就算了。這是我們羊山女子。”
但是陳月紅不好平白無故占別人便宜,她說,“那我掃碼付款吧。收款碼在哪?”
“在那。”年輕女人指了指左手邊。
陳月紅掃碼付過了款,馬上就出了藥店。臨走的時候兵子老婆還客氣地留她:“不坐一下?”
陳月紅推辭,“不了,還有事。”
出了藥店,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陳月紅心裏感慨萬分:自己這麽努力地生活,生活還是一地雞毛。而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想要的安定日子。人與人的差距怎麽這麽大?
前路漫漫,年輕人,繼續加油吧。
這天晚上,從七八點鍾開始,屋外陸陸續續聽到放煙花的聲音。村裏有幾戶人家都是準備明天辦生日酒,正在放煙花慶祝呢。這一兩年內,村裏興放煙花。不管是生日酒席還是除夕夜,村裏都會有人放煙花。剛開始是慶來等村中幾個大戶人家放,除夕夜,慶來場地上要放好久的煙花。煙花放的久,飛得高,也間接證明了那家經濟條件好,隻有手裏有錢才會舍得花這麽多的錢買煙花,一般的人家隻有羨慕的份。不過從這之後,村裏就悄悄興起了放煙花。生日的前一夜,還有除夕夜,有很多人家都會放煙花。
今天晚上,陳有和的樓頂上也放起了煙花。為了給爸爸慶祝生日討個吉利,月紅和立生買了四箱煙花到樓頂放。今天晚上,讓別人也看看咱們家的熱鬧吧。
第二天就是陳有和辦生日酒的日子。譚家英像之前一樣,四五點就起來忙活了。天才剛剛亮,有登兩口子和有豐也過來幫忙來了。月紅、立生、張良負責碗筷和桌椅,兩個孩子由楊美照看。
過了沒多久,老大有財兩口子也來了。還有丹紅兩口子和有財的幾個女兒。大家擇菜的擇菜,切菜的切菜,有說有笑。
家英娘家的姐姐和弟弟都是早飯後才來的,有和的兩個姐姐和他媽那邊的兩個表兄弟來得更晚,快到飯點才來。由於隻是簡單的生日酒,沒有辦那麽大,隻有八桌。隻請了自家的親戚和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宗親、鄰居。
吃了飯,客人就走完了。村裏的客不必說,肯定是丟下碗就迴家了。陳有和的兩個姐姐和他媽那邊的表兄弟也很快走了。他們剛好搭一些後生的車迴家,所以沒有多做停留。就連譚家英的大姐大姐夫也隨便吃了一點就坐著成輝的車子跑了。成輝到現在也還沒成家,車子也是為了他方便相親買的。這不,跟人家約好了下午去田中鎮一戶人家看女子,這才火急火燎地趕去。不過事情完後,他們會趕迴來吃晚飯的。
吃過晚飯,譚家英的大姐、二姐和三個弟弟五家人都開車走了。剛剛還熱熱鬧鬧的屋裏一下就冷冷清清了。譚家英本來還準備他們留下來住的,正月裏她特意找人彈了兩床被子,就是想著來客人的時候用的。看來是多餘了。
大家都開上了車,好,也不好。好的一麵是方便。不好的是大家都不願意再留宿了。個個都是匆匆忙忙來露個麵,吃餐飯,然後又一腳油門跑了。估計以後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一大家人擠在一起睡覺了。
社會發展的太快了,親情已經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頭……
蕪豐境內的高速公路、省道、縣道、鄉道、甚至村裏的小路,隨處可見嶄新的、各式各樣的小轎車。
這些小轎車當然是咱們蕪豐人民通過自己的雙手打拚來的。保守估計,目前蕪豐起碼有一半的人家開上了小轎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生活的品質也要求高了。家裏不僅要建了一棟氣派的樓房,別人坐上了小轎車,自己自然也不能落後,紛紛攢著勁、咬牙也要把車子買上。買了車子不僅出行方便,臉上也有麵子,年輕的後生有車,那麽相親的成功率也更高。
總之,小轎車現在已經不是稀罕物了。從去年起,許多農村家庭紛紛加入到買車大潮。這股大潮正在席卷著全中國,相信過不了多久,每家每戶都能開上小車。
看著不斷湧進村裏的小汽車,羊山村的村民一個個驚得張大了嘴巴。
人們簡直不敢相信,在這短短的一兩年內,一個個年輕人都買上了車子!車子是個平常的生活用品了?
想當年,人們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小汽車,那還是在十六年前,村裏新小學建成剪彩儀式上。那時候,人們圍著開進村裏的兩輛小汽車,驚奇地打量著。那時候小汽車還隻是城裏有錢人或者社會上有身份的人才坐得起的,農村裏見都沒見過。就是咱們蕪豐縣城也沒見幾輛。誰也想象不到,十六年後的今天,小汽車能這麽普遍,普遍到成為了人們平常出行的工具。啊呀,這真的是令人難以想象啊!
咱們的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發展的速度不僅讓國人吃驚,就連國際友人也不得不驚歎一聲:“變化真大啊!”
羊山村男女老少的心思再也不在打牌玩樂上麵,每個人都在想著怎麽把生活過得更好。
臘月二十四,陳月紅一家人也迴到了羊山。她迴來是為了給她爸祝生日的。陳有和今年五十歲,在她們那裏,五十歲算是大生日,得辦生日酒。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來。本來陳有和六月就滿五十了,可是那會兒大家都在外邊打工,所以就把這事推遲到現在。酒席準備後天辦,已經通知了所有的親戚朋友,立生一家三口昨天也迴來了。本來今年輪到在楊美家過年的,為了迴來給陳有和祝生日,他們便沒有去。立生在今年國慶也買上了車,與金生是同一款。昨天一家人就是坐自己的車迴來的。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五,吃過早飯之後,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出了門。譚家英和陳有和要去什馬鎮上置辦明天做酒席的菜,還有一些菜沒買齊。
今天不會有客人來,所以譚家英兩人才放心大膽地出門。因為好多人都有車,去哪裏走親戚也不像以前一樣,早早地拖家帶口去了。現在做客好多都是當天臨時來吃個飯,吃完飯一腳油門又跑了。譚家英大姐和二姐的兒子都買了車,她們都說明天早上一早來,省得譚家英開床鋪。還有她的三個弟弟,雖然住在縣裏,離得遠了點。不過大弟譚建國也在去年年底買了一輛麵包車,剛好拉得下他們三家人。他們也說明天一早來。
立生開著車子,載著楊美和爸媽三人走在前頭;張良載陳月紅,和兩個孩子跟在後邊。兩個孩子一見麵就親密得很,這不鬧著要坐一塊。
兩輛車子一前一後緩慢地往村口開去。過了塘堰,往石頭廟方向去了。
石頭廟還是老樣子,戲台子倒是變化不小。整個戲台重新翻修過。加寬了,也加高了。還做了樓梯上下。戲台的頂上蓋上了琉璃瓦,八個飛翹的角分別指向八個不同的方向。四根台柱子由原來的木頭柱子換成了四根成人腰粗的水泥柱子,柱子外塗了一層金色的漆。戲台的正上方還掛了一塊與戲台一樣寬的電子顯示屏,這是有戲的時候用來提示戲名的。
隻可惜,戲台建這麽氣派,看戲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據說,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節,村裏都會請戲班唱戲,陳月紅是很多年都沒聽過了。不僅是她,相信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很多年沒聽過家鄉的戲了吧。大家都忙著工作、生活。
過了石頭廟,就是邱頭大隊的地界。印象中低矮的平房通通換成了四層、五層的嶄新樓房,花色各異的牆麵磚、大大的鋁合金窗戶,明亮的窗玻璃、氣派的大門,門口是平整的水泥地坪。從靠馬路的窗戶可以看到,每家每戶都裝上了窗簾。有不少人家的門口還停著嶄新的汽車。
真是氣派啊!
真的難以想象,我們的羊山在這短短的十年左右發生了如此驚人的變化!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化的新農村了。
一路上,陳月紅的眼睛所到之處都是應接不暇的、嶄新、氣派的樓房。沿途每個村子都是這樣的情景。往什馬的狹窄水泥路上,一輛輛私家車飛馳而過。在離什馬鎮一裏路遠的加油站,此時,等待加油的小車已經排起了隊。
加油站後麵的一片田地被填平了,那裏計劃建一片別墅。
過了加油站,往前開一段就到了什馬鎮集的入口。這裏新修了一排的門麵房,在顯眼位置的牆上還貼了售樓電話。不過聽說這並不便宜,要五六千一方。
今天是什馬街當集,又是年下的最後幾個街,所以今天的什馬街尤為擁擠。從入口處就開始堵起來了,車子隻能緩慢通行,開兩步停一下。
好不容易挪到老橋附近,車子就徹底開不動了。前麵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車子,後邊也是不斷湧來的車。旁邊還有熙熙攘攘的人流。
陳月紅他們要去造紙廠停車。原先的造紙廠被關停了,廢棄的廠區被改造成了臨時停車場。
他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一點一點挪到了停車的地方。一大片露天的沙子地上停滿了車子,要想找個停車位都不容易。在裏邊找了一圈才找到兩個停車位。
唉,趕一趟集可真不容易啊!
停好車,陳有和和譚家英兩人自己去買菜了,他們說隻買幾隻活雞鴨和一點幹貨就行,沒多少東西,用不著他們一起去提。讓他們自己帶孩子去逛逛。
月紅和立生領著張良、楊美,還有兩個蹦蹦跳跳的孩子擠上了老橋。橋上有賣冰糖葫蘆的老人,楊美給兩個孩子一人買了一根,兩個孩子開心地吃了起來。
橋腦頭的那家小吃店還開著,飄著小時候一樣的香味。陳月紅問張良和楊美,“要吃嗎?可好吃了!我小時候每迴經過這裏都想來買一個油餅。”
雖然張良和楊美以及兩個孩子都表示不太想吃,可陳月紅還是跑去買了幾個油餅和一份腳板薯泡。這是她和立生小時候的最愛。
他們一行人穿過擁擠的人群,邊走邊買,一路上有很多賣小玩意的攤販,兩個孩子見了什麽都想要。不一會兒功夫,四個大人手裏就提滿了東西。
逛到一半,楊美說要去吃湯粉。她早上沒吃飽。楊美老家的飲食與羊山的大不相同,因此吃不好。
於是他們便又擠到另一頭的一家米粉店,一人點了一碗湯米粉。
坐在狹小的米粉店,看著兩個孩子打打鬧鬧,陳月紅莫名的傷感起來。
曾經,她和立生也是這樣走過來的。而現在的他們一年也難得見一次麵,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聚幾天,到了正月初六七又天各一方,各自討生活去了……
吃完粉,兩個孩子說要去逛超市,立生和楊美、張良三人就領著她們去了。張良有點感冒,喉嚨痛,陳月紅準備到附近的藥店給他買點藥。到處人山人海,帶著孩子擠來擠去很麻煩,所以陳月紅打算自己去。
她記得之前看到過在郵政儲蓄的對麵有一家大藥店。陳月紅沿著街道,擠過擁擠的人群,一路來到郵政儲蓄對麵的那家藥店門口。
這家藥店裝修得挺氣派,靠街道的那麵是一溜的玻璃,大門上一塊藍綠色的大招牌:什馬大藥房。
陳月紅推開藥店的玻璃門,寬敞明亮的屋子裏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排又一排的藥品架。藥店內,正對大門口是一排玻璃展示櫃,裏邊同樣擺放了各式各樣的藥品。櫃台的後邊坐著一個年輕女人。
店裏另外還有兩個客人在選藥。
陳月紅徑直走到櫃台前,對櫃台裏的女人說到,“幫我拿點感冒藥。”
女人抬起頭問她,“有什麽症狀?”
“喉嚨痛,鼻塞。”
隻聽女人對著右邊的方向喊道:“媽,拿一盒治喉嚨痛、鼻塞的感冒藥過來。”
不一會兒,一個腳步聲從右邊的貨架傳來。
陳月紅站在櫃台前耐心地等待著。
突然,從她的右方傳來一個聲音:“哎!你不是月紅嗎?”
陳月紅轉頭一看,這人原來是赤腳醫生兵子的那個大塊頭老婆。
陳月紅禮貌性地笑了笑,“你好。”
“是你要的感冒藥?”
“是。”
兵子老婆把感冒藥放在櫃台上,讓櫃台內的年輕女人包起來。
然後就站在櫃台前和陳月紅拉話。
兵子老婆自豪地告訴陳月紅,“這是我有智開的藥店。我來幫他看店。村裏的給他哥在做。”
接著她又指著櫃台裏那個年輕女人說,“這是我有智老婆。”
陳月紅笑了笑。不知道接什麽話。她問,“多少錢?”
兵子老婆笑著說:“十三塊。”
零錢在剛剛買小東西用完了,陳月紅包裏隻有幾張一百的。她遞給年輕女人一張一百的。
女人問她,“有沒有三塊。”
陳月紅說,“沒有。”
兵子老婆馬上說:“沒有就算了。這是我們羊山女子。”
但是陳月紅不好平白無故占別人便宜,她說,“那我掃碼付款吧。收款碼在哪?”
“在那。”年輕女人指了指左手邊。
陳月紅掃碼付過了款,馬上就出了藥店。臨走的時候兵子老婆還客氣地留她:“不坐一下?”
陳月紅推辭,“不了,還有事。”
出了藥店,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陳月紅心裏感慨萬分:自己這麽努力地生活,生活還是一地雞毛。而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想要的安定日子。人與人的差距怎麽這麽大?
前路漫漫,年輕人,繼續加油吧。
這天晚上,從七八點鍾開始,屋外陸陸續續聽到放煙花的聲音。村裏有幾戶人家都是準備明天辦生日酒,正在放煙花慶祝呢。這一兩年內,村裏興放煙花。不管是生日酒席還是除夕夜,村裏都會有人放煙花。剛開始是慶來等村中幾個大戶人家放,除夕夜,慶來場地上要放好久的煙花。煙花放的久,飛得高,也間接證明了那家經濟條件好,隻有手裏有錢才會舍得花這麽多的錢買煙花,一般的人家隻有羨慕的份。不過從這之後,村裏就悄悄興起了放煙花。生日的前一夜,還有除夕夜,有很多人家都會放煙花。
今天晚上,陳有和的樓頂上也放起了煙花。為了給爸爸慶祝生日討個吉利,月紅和立生買了四箱煙花到樓頂放。今天晚上,讓別人也看看咱們家的熱鬧吧。
第二天就是陳有和辦生日酒的日子。譚家英像之前一樣,四五點就起來忙活了。天才剛剛亮,有登兩口子和有豐也過來幫忙來了。月紅、立生、張良負責碗筷和桌椅,兩個孩子由楊美照看。
過了沒多久,老大有財兩口子也來了。還有丹紅兩口子和有財的幾個女兒。大家擇菜的擇菜,切菜的切菜,有說有笑。
家英娘家的姐姐和弟弟都是早飯後才來的,有和的兩個姐姐和他媽那邊的兩個表兄弟來得更晚,快到飯點才來。由於隻是簡單的生日酒,沒有辦那麽大,隻有八桌。隻請了自家的親戚和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宗親、鄰居。
吃了飯,客人就走完了。村裏的客不必說,肯定是丟下碗就迴家了。陳有和的兩個姐姐和他媽那邊的表兄弟也很快走了。他們剛好搭一些後生的車迴家,所以沒有多做停留。就連譚家英的大姐大姐夫也隨便吃了一點就坐著成輝的車子跑了。成輝到現在也還沒成家,車子也是為了他方便相親買的。這不,跟人家約好了下午去田中鎮一戶人家看女子,這才火急火燎地趕去。不過事情完後,他們會趕迴來吃晚飯的。
吃過晚飯,譚家英的大姐、二姐和三個弟弟五家人都開車走了。剛剛還熱熱鬧鬧的屋裏一下就冷冷清清了。譚家英本來還準備他們留下來住的,正月裏她特意找人彈了兩床被子,就是想著來客人的時候用的。看來是多餘了。
大家都開上了車,好,也不好。好的一麵是方便。不好的是大家都不願意再留宿了。個個都是匆匆忙忙來露個麵,吃餐飯,然後又一腳油門跑了。估計以後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一大家人擠在一起睡覺了。
社會發展的太快了,親情已經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