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又到了一年一度集體走娘家的日子。早飯過後,年輕的女人便用布兜收拾一些果子,拖家帶口往娘屋裏趕。村口的土路上絡繹不絕的人,有騎單車的,有走路的。他們手裏提了包袱,身邊跟著孩子。碰到熟人就喜笑顏開地說著吉利的問候話。


    太陽暖烘烘地照射在大地上。陳有和兩口子一人騎一部單車行駛在縣道上。陳有和一早上去把老弟有豐的爛單車給借來了。去老丈人家三十多裏的山路,要是走的話得一兩個鍾,就是小孩子走得太慢,耽誤功夫。自家又隻有一輛單車,早兩年還能擠下四口人,前邊橫杠上綁一個簍子就能坐下一個孩子,後麵家英再抱一個,剛剛好。現在孩子大了,簍子坐不進去,自己也帶不動三個人了。


    現在他們走的大路,山路太難騎。大路雖然要多走一些路,但是路好走些。這是一條兩米來寬的黃泥巴路,它是各村通往縣城的唯一一條路。有時拖拉機經過,揚起一陣黃土灰,嗆得人直咳嗽。


    他們艱難地爬上陡坡,從坡頂快速往下衝,隻聽見唿唿的冷風從耳邊吹過。


    月紅和立生臉蛋凍的通紅,他們坐在後座上興奮地望著眼前的一切。


    湛藍的天空,連綿的鬆樹林過後,緊接著是一片低矮的山茶樹。再往後便是一片茅草地,這裏有一個做紅磚和一家發白石灰的窯,所以人都叫這裏:窯下。窯下往前三四裏就是田中鎮的集市,這裏是蕪豐縣以南最大的集市了。農曆雙數日,附近一二十個村子的人都來這裏趕集;到了單日他們又到什馬鎮去。


    過了窯下的第一個岔口,陳有和一家左拐進一條田間小路。穿過隻有一米寬的田間小道,馬上進入一片山茶林,這路由於是進礦山的必經之地,成日裏有拉著煤的拖拉機進進出出,一路上被壓出許許多多的大坑小坑。前兩天又下過雨,形成許多的水坑,經過一夜的冷凍,水坑表麵形成一層薄薄的冰溜子,車肯定是騎不成了。譚家英和陳有和隻有下車推行。這條爛泥巴路到頭左拐就上了一條細石子路,這裏便到了煤礦嶺。細石子路走了百十米是一扇常年開著的大鐵門,鐵門裏就是礦工們的駐紮地。一排修建整齊的平房,往最上邊山腳下走就到了譚家英的娘屋裏。


    此時她娘屋裏門前的梨樹下已經熱熱鬧鬧起來。大姐和二姐一家已經來了刻把鍾了,她們兩家離得近,不過十裏路。三個弟弟也放假在家,他們正在太陽底下曬著太陽,陪兩個姐夫話事。


    “姐夫。”譚家英親切地喊道。


    “兩個姐夫來的挺早哇。”陳有和推著單車靠牆根放著,笑著說。


    坐著的人都朝他們望過來,


    “有和,就等你了。”大姐夫學武說到。


    “等我?等我做什麽?”陳有和當然知道。


    “你說幹什麽,桌子都搬出來了。”二姐夫金穀笑起來。


    三個小舅子懂事地起身讓出位置。大弟建國去房間裏拿出一副嶄新的撲克牌。然後坐下陪著三個姐夫打牌。


    譚家英到屋裏跟爸媽說了幾句話,放下東西就同兩個姐姐一道去灶房裏準備飯菜。


    月紅和立生一下單車便和大姨家的成光、成輝去了屋後的山茶林玩。潔白美麗的山茶花已經開了,昨夜的露珠還停留在花瓣上,太陽光照射在上邊,發出五彩的光。他們拔下地上附著的幾支蘆積草,把頭尾去掉,隻留下手掌長的莖,再小心翼翼地抽出莖裏麵的芯,一支簡易的吸管就做成了。他們一朵花一朵花去尋找,看到有汁水的,就用這個小東西去吸來喝,一股清香甘甜在嘴裏化開來。過不了多久,等到發青的時節,這些山茶樹會抽出嫩綠的新芽。那時候孩子們又會到茶樹林裏來尋寶。在綠油油的葉子中間會隱藏一些白綠色的厚葉片,這是異變的嫩葉,也是孩子們要尋的寶,大家管它叫:“茶泡”。這可是好東西,在青黃不接的時節,這便是孩子們的零食。把它放進嘴裏咀嚼,豐滿的汁水,甘甜的滋味瞬間充滿你的口腔!


    中午,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地在廳堂吃過飯,下午又是打牌玩樂的時間。話說,正月裏不打牌,什麽時候打?你去看,整個什馬、田中,乃至更遠的瑤田,整個蕪豐在正月十五前,隨處可見打牌玩樂的男人。正月裏打牌有由頭,來客人了,可以說陪客人玩;就是沒有客人,也可以說:正月裏個個都玩,我不玩,你叫我去做什麽?


    時間已經是下午三四點,太陽已經斜過屋後,他們便把桌子搬到屋側麵的柿子樹旁。四個孩子也不出去玩了,他們圍在旁邊打打鬧鬧。


    這樣一天就過去了,到了晚上,陳有和等三個女婿還是打牌。這牌他們要打到天亮的,總共有十五口人,可床卻隻有三張,再怎麽擠也擠不下的。所以,每年這個時候三個當女婿的就得和大弟建國一起在廳堂裏玩牌到天亮,等到睡的人起床了,他們再去補覺。當然自己家人玩得都比較小,但是一點賭注都不下又容易不當真,要是這樣,那大家一下就會想睡。


    雖然已經是立過春了,夜裏依舊冷得不像話。屋外還在打霜,屋裏也冷得很。大姐夫學武去把炭爐子發著,放到牌桌底下,大家就能烤火了。


    譚家英三姐妹坐在房間裏烤著火籠,正和自己爹媽話事。月紅和立生同成光、成輝開心地在床上蹦著跳著玩遊戲。他們四人常常在一起玩,感情不錯。每年的正月,從煤礦嶺迴去後,成輝就愛到羊山的小姨家住上十天半月,常常玩得不想迴家,他的那個村子沒幾戶人家,不好玩。有時是月紅、立生到大姨家住,也是一住七八天。


    “啊呀,床會跳垮!快莫跳了。”屋裏幾個大人阻止了幾次都不聽,便由著他們了。


    玩了一陣,四個小孩累得不想玩,屋子裏的大人就準備睡了。


    “讓三個男孩子去隔壁屋同永國、愛國睡,月紅就同你們三個女子一個鋪。”三嬌這個當娘的安排到。這樣的時候,也隻能擠擠了,幸好是冷天裏,大家能抱在一起睡也暖和。沒多久,大家在圓鍾的滴答滴答聲中進入了夢鄉。


    廳堂裏吵吵嚷嚷的,三個當女婿的相互敬煙,他們的小舅子建國不抽,所以沒人給他發。整個廳裏都是濃重的煙草味。


    “建國,我聽丈人說你不到礦上做了?”大姐夫突然想起來問到。


    “是這麽打算的。”譚建國抬起頭答到。他去年剛剛從機械技校畢業迴到礦上沒夠半年。


    “怎麽?不好?”二姐夫也好奇。在他們看來,礦上的工作穩定,又是公家飯,再說他分的工種也相對輕鬆。


    “礦上已經不行了,產量低得很。上麵都計劃關停這裏,我在這裏待個一年兩年也沒什麽意思,到時候一倒閉還不是得清退。年齡大了的還能辦個提前退休,像我們這些工作沒多久的就隻能自己找路子了。”


    “哦,那你準備幹嘛去?”


    “過了元宵,準備去外頭找事做。有好幾個蕪豐下邊的同學一起去,他們說蕪豐下邊的那些村子開始有人去沿海地區做事,工資不少呢!”。


    “去外頭?去做什麽?什麽都不懂。”陳有和覺得很荒唐。


    “進廠當工人啊,那裏已經發展得很好了。聽說清一色的樓房呢,到處是柏油馬路,幹淨得很!”。說起這些,譚建國一臉向往,仿佛高樓大廈就在眼前。二十三歲的他算是見過一些世麵的,他去過市裏讀書,是家裏最有學問的人,他並不想一輩子窩在這黑不溜秋的煤礦嶺。


    大姐夫、二姐夫將信將疑,“那等你年底掙了大錢,帶我們一起去見見世麵。”


    建國又給大夥描述了一番,其實大家也隻是聽聽而已,沒當迴事。


    陳有和一家在煤礦嶺住了兩天就迴去了。村裏初六要進行一年一度的“遊神”儀式,他們要趕迴去接菩薩保平安。


    初六一早,石頭廟門口喧鬧非常。德高望重的老者,年輕力壯的男人,滿臉稚氣、好奇的孩子,還有幫忙做事的女人,擠滿了整個廟門口,一直排到戲台後邊。大家都為即將到來的“遊神”儀式而激動而沸騰著。


    在德高望重的老者的指揮下,男人們將石頭廟裏的眾菩薩請了出來,每僔菩薩頭上都蓋著紅布,男人們將菩薩小心地搬上拖拉機,擺好位置,並安排人手在上邊扶著,免得等下磕著碰著。三台拖拉機是村裏人自發貢獻出來的,這樣重大的事件,大家放下所有的成見,有人的出人,有物的出物。齊心協力辦下這事。大件由拖拉機運,小件就由人抬,兩個男人一組,一前一後抬一個木台子,木台子上擺放著菩薩,旁邊還安排了人手扶住。等菩薩全部準備就緒,由一隊鑼鼓隊開路,在一陣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遊神”正式開始。在震天響的鑼鼓聲中,拖拉機緩慢地在前邊帶路,後邊是長條的抬神隊,緊接著是由兩三百個孩子組成的旗手,孩子們手裏舉著鮮豔的旗幟,在人群後邊小跑著。


    這一隊浩浩蕩蕩的隊伍先從邱頭大隊出了村,過了邱頭大隊的石橋,往鄉道上的那間老廟跑去,他們要在這裏歇個腳,放幾掛鞭炮,然後去油麻,新店子,再從光明橋迴到村裏。村裏的人家已經做好了接神的準備。家家門口放了一張長凳,長凳正中間擺著一盤新年果子,新年果子的一邊放了一個空酒瓶,酒瓶裏插著火紅的蠟燭。


    人們跑到村口張望,遠遠的聽見鑼鼓聲,大家便興奮地喊著,“來了,來了!”,並朝自家跑去。


    左鄰右舍的人家這時候會關切地詢問,“到哪裏了?”


    “馬上就來了。”


    等鑼鼓聲更近了,“遊神”隊途徑的人家都會點一掛鞭炮迎接,並點燃一柱香,虔誠地向天地禱告一番,祈求一家人平安順遂。


    “遊神”隊伍要跑遍村中所有的主路,最後迴到石頭廟,將菩薩歸位,這“遊神”儀式才算正是完成。


    這之後仍然是玩樂,一直到元宵節。


    元宵節這天一早,家家戶戶又要打箬葉餅。這是一種用箬葉包裹的長條形的糯米餅。


    早上起來,譚家英就到菜市場那裏買了一小捆新鮮的箬葉。總有那麽一兩個頂勤快的人,這時候還願意到最崎嶇的山裏去采摘箬葉。箬葉拿迴家,首先要泡到一個大盆裏,讓月紅去用刷子洗幹淨。這時候,她就去把事先碾好的糯米粉,按比例摻化好的紅糖水進行揉搓,直到粉團表麵變得光滑,就可以包了。月紅愛坐在她媽邊上學著做,


    “哪,先在手心裏抹一點油,從粉團上揪一個這麽大的下來,在手裏搓成長方形,再把它放到箬葉中間,像這樣四個邊一折起來,再用一根稻草綁緊就行了。”譚家英站在灶房裏的案板前,一邊示範一邊說。她和千千萬萬的農村女人一樣,有一雙粗糙卻靈巧的手。她們一定有魔法,再簡單的食材,到她手裏都能變成令孩子們戀戀不忘的美味。


    月紅認真地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出一個又一個歪七扭八的餅子。


    包好後,就該上鍋蒸了。灶裏已經架起了火,譚家英先在鍋底鋪一層幹稻草,再把包好的箬葉餅一個個貼著稻草擺上去,加水漫過餅的最高點,蓋上木鍋蓋,就可以開煮了。先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慢慢燉。


    四五個小時後,一大鍋箬葉餅就煮好了。一揭開鍋蓋,一股熱氣冒上來,清香、甜蜜的味道瞬間充滿整個灶房。忍著燙剝開一個箬葉餅,咬上一口,軟糯香甜中還帶著一股箬葉的清新。


    為什麽要打箬葉餅呢?為的是今天晚上的祭灶神儀式。


    半夜裏,此起彼伏的爆竹聲響徹夜空,陳有和將事先裝好的果盤和一碗箬葉餅擺到自家的灶腦頭。灶台縫隙裏已經插上了兩支火紅的蠟燭,將整個灶房都映得紅紅的。譚家英這時候會點上幾支香,先虔誠地對著灶台上的灶神默默地禱告一番,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家人吃香喝辣。禱告完之後,譚家英從手裏的香裏撥三支出來,插在灶頭,餘下的給陳有和。陳有和拿著香到灶房門口,對著天地拜了三拜,將剩餘的香一並插在門口的爛泥巴裏,再點著一掛短鞭炮,丟在門口任它炸,灶神就算送走了,這個年也完完全全地過了。


    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遷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三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三月並收藏大遷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