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從小聰穎過人,尤其喜讀蘇武、嶽飛、文天祥等人著述,長年沉浸在聖賢之書中的於謙成長為典型的儒生。


    於謙學習成績斐然,不僅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寫下了傳唱千古的名篇《石灰吟》。


    於謙並不是小鎮做題家,相反他出身官宦世家,個子高皮膚白眼睛大,典型的高富帥。


    但就是這樣一個“高質量男性”,科舉和當官的過程並不順利,原因就在於他作為一個儒生,實在是太“典型”了。


    於謙劇照


    於謙是一個清官,很理想主義,詩書中怎麽教導,他就怎麽做。走上仕途之時,為了清廉二字,於謙吃了不少虧。


    於謙23歲中舉,進京參加會試名列第一,但是在隨後的殿試中排名卻跌到了92位。


    這不是因為於謙考場發揮失常,也不是因為考官們慧眼不識珠。恰恰相反,就是因為於謙發揮了正常水平、考官們眼裏又容不得“沙子”。殿試的作用是在會試合格者中挑選官員,一般來說隻要正常發揮,殿試也就是走個過場罷了。精於考試又有真才實學的於謙,隻要中規中矩地寫文章就能拿個不錯的名次。但於謙並不那麽保守,他堅信聖賢書的教導,既對現實中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又敢把心中的不滿寫出來。


    殿試的主考正是明成祖朱棣,他自信滿滿心高氣傲,看著於謙在考卷裏批判他治下朝廷的時弊,感覺十分不爽,就給於謙打了低分。


    據《先忠肅公年譜》裏記載,於謙“以策語傷時,當軸者置之三甲第九十二名”


    吃了一次虧的於謙也應該明白,皇帝並不是宣傳裏描述的那樣英明神武,在朝廷當官也絕不可能是聖賢書裏描述的那樣涇渭分明。


    然而麵對現實的打擊,於謙選擇堅守初心。拋開對錯不談,當一個人與群體格格不入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到群體的壓力。


    於謙巡撫河南、山西的時候,有人提醒他要注意官場潛規則,花錢打點打點,就算不送錢也可以送點土特產,尤其是進京公幹的時候。


    於謙不為所動,反倒寫了首詩: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寫了這首詩的於謙又出名了,和他那首《石灰吟》一樣,這次他造就的“兩袖清風”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聽了這首詩,一個叫王振的宦官不高興了。


    王振號稱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明英宗時期權傾朝野。在王振看來,大臣行賄給錢多少是“能力”問題,給不給錢是“態度”問題。


    也許王振心中有這樣的台詞:“我要的是錢嗎?我要的是態度!你於謙不行賄就說明你不是我的人。”


    說來也奇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討厭貪官,懲治起來毫不手軟,但是明朝的貪官依然如過江之鯽,到了英宗時期官場已是烏煙瘴氣。貪官們很不爽於謙:“你這麽清廉,對下不受賄對上不行賄,飽受民間愛戴,還讓我們以後怎麽貪?”


    在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中既有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最終創立明帝國的偉績、有朱棣開疆拓土的決心,也有天啟皇帝、正德皇帝這種“不務正業”的皇帝。


    這些皇帝雖然品行不一,但是無疑他們是對明王朝影響最為深遠的人物,甚至能左右明王朝的命途。因此今天我們要說的一位皇帝以及他幹的一件事正是影響了明朝國運的人,是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開始,這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他的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至於為何既是第六又是第八在後文會提到。這個人在明朝皇帝中雖然算不上什麽很英明的君主,但也絕不是昏庸之輩,他的父親就是“仁宣之治”中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祁鎮繼位初期在太皇太後張氏、三楊等人的輔佐和看管,朱祁鎮也表現出一副明君的樣子。


    好景不長,正統十四年(1449年)當時的瓦拉首領也先和往常一樣借著向明皇帝進貢的名義來騙取價值數倍於貢品賞賜。而當時負責這項事務的是大太監王振,王振是個什麽人?


    好財如命,也想來坑賞賜,王振肯定不樂意了,因此就大大縮減了賞賜,於是也先借此為由對明朝發動了戰爭。其實瓦拉和明朝的恩怨始終不斷,這一次也先也是感覺自己又行了,所以找了個由頭就開戰。


    明英宗當時雖然並不昏聵,但是也是年少輕狂並且被王振蠱惑著,就動了禦駕親征的念頭。他想得很好,上戰場成就和父輩那樣的偉業,但是他一個從小生於深宮之處,長於婦人之手的金枝玉葉,哪裏懂得打仗是怎麽迴事。


    但是他是皇帝啊,皇帝做事誰能阻擋得了,於是同年朱祁鎮率領二十萬大軍帶著近一半的朝臣浩浩蕩蕩地向著大同前進。


    本來以明朝的實力打一個瓦拉是綽綽有餘,皇帝禦駕親征在某些程度上更是會振奮軍心。但是前麵講朱祁鎮其實並不懂帶兵打仗,再加上王振在旁的蠱惑使得軍權其實落在了王振手中,這就導致了有能力指揮作戰的人並沒有權力,整個大軍陷入了一種很迷惑的地步。


    而當大軍到達大同之後,朱祁鎮卻打起了退堂鼓,他一路上看見的死人比活人都多,終於意識到了打仗原來並不好玩。退軍就退吧,有序地退迴去就是了,但他偏不。


    史書記載,明軍先是打算由蔚州走紫荊關,後來又改為由宣府走居庸關,而這三番五次的變道據說是因為王振一開始想讓皇帝駕臨自己的家鄉蔚州,讓家鄉看一看自己的成就。


    後來卻發現自己家的莊稼剛好到了收獲的時候,大軍開進必然會有所損失,因此就再次向皇帝建議換道。這裏其實有個問題,朱祁鎮雖然寵幸王振,但是他並不是傻子,因此這其中的原因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大叔並收藏禦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