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朗對中國年畫的探討,但確實麵臨著諸多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衰落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社會變遷:


    - 生活方式改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民居大多有適合張貼年畫的門窗、牆麵等,而現代的高樓大廈、單元式住宅空間相對緊湊,缺乏張貼年畫的空間和氛圍,使得年畫失去了原有的展示載體。


    - 節日觀念淡化: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的工作壓力大,對於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逐漸降低。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也日益多樣化,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方便、快捷的裝飾方式或娛樂活動,對張貼年畫這種傳統習俗的關注度和熱情下降。


    2. 經濟發展和市場衝擊:


    - 傳統作坊經營困難:年畫的製作需要一定的手工技藝和時間成本,傳統的年畫生產以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廠為主,生產效率相對較低。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這些作坊麵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問題,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導致很多作坊難以維持經營,進而影響了年畫的生產和傳承。


    - 現代印刷品和裝飾品競爭: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各種精美的印刷品和裝飾品大量湧現,它們在設計、色彩和製作工藝上更加新穎、多樣,家格也相對較低,更能滿足人們對於家居裝飾和節日禮品的需求。相比之下,傳統年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減弱。


    3. 文化傳承的斷層:


    - 傳承人口減少:年畫製作技藝的傳承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而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對這門傳統技藝缺乏興趣和耐心,不願意投身於年畫的學習和傳承。老一輩的年畫藝人逐漸老去,傳承人的數量不斷減少,導致一些精湛的年畫製作技藝麵臨失傳的風險。


    - 教育體係缺失:在現代教育體係中,對於傳統民間藝術的教育和傳承重視不夠。學校教育中缺乏相關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使得年輕一代對年畫等傳統藝術的了解和認識不足,無法形成對年畫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4. 題材和內容的局限性:


    - 傳統題材缺乏創新:年畫的題材和內容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如門神、灶神、吉祥圖案等,雖然這些題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但對於現代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說,可能顯得過於陳舊和缺乏新鮮感,難以引起他們的興趣。


    - 與時代脫節: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年畫的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反映當代社會的新風貌、新題材和新思想,導致其在內容上與觀眾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差距。


    一、顏料


    1. 傳統顏料:


    - 礦物顏料:如朱砂、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色彩鮮豔、持久不褪色,非常適合用於年畫這種需要長期保存的藝術形式。


    - 植物顏料:從植物中提取的顏料,如藤黃、花青等。植物顏料顏色較為柔和自然,與年畫的傳統風格相契合。


    2. 現代顏料:


    - 廣告顏料:廣告顏料色彩豐富、價格便宜、易於購買,且具有一定的覆蓋力和穩定性,適合初學者使用。


    - 丙烯顏料:丙烯顏料顏色鮮豔、幹燥快、防水性好,可以在多種材質上作畫,也可用於年畫創作。但丙烯顏料的成本相對較高。


    二、筆


    1. 毛筆:


    - 羊毫筆:羊毫筆柔軟,含墨量大,適合用於大麵積的渲染和上色,如畫人物的皮膚、服飾等。


    - 狼毫筆:狼毫筆彈性較好,適合勾勒線條,如畫人物的輪廓、花卉的枝幹等。


    - 兼毫筆:兼毫筆兼具羊毫和狼毫的特點,可根據需要靈活使用。


    2. 排筆:用於大麵積的平塗顏色,可選擇不同大小的排筆來適應不同的畫麵需求。


    三、紙


    1. 宣紙:


    - 生宣紙:吸水性強,墨色易滲透,適合表現水墨韻味的年畫。但生宣紙較薄,容易破損,需要一定的繪畫技巧。


    - 熟宣紙:經過加工處理,吸水性較弱,墨色不易滲透,適合精細的繪畫。熟宣紙相對較厚,比較耐用。


    2. 高麗紙:質地堅韌,有一定的吸水性,適合繪製年畫。高麗紙的顏色略帶黃色,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


    3. 年畫專用紙:現在也有一些專門為年畫生產的紙張,如綿竹年畫常用的粉箋紙等。這些紙張在質地、顏色和吸水性等方麵都經過特殊處理,更適合年畫的創作。


    以下是一些適合初學者的年畫教程:


    1. 簡筆年畫娃娃教程:


    - 準備材料:鉛筆、橡皮、勾線筆、水彩筆、馬克筆、畫紙等。


    - 繪製步驟:


    - 畫輪廓:用鉛筆輕輕在畫紙上畫出一個圓形作為娃娃的頭部,在頭部上方兩側畫兩個半圓作為耳朵。接著在頭部中間偏下的位置畫兩個大眼睛,可以先畫兩個大圓圈,再在圓圈內畫上眼珠。眼睛下方畫一個小小的三角形作為鼻子,鼻子下麵畫一個彎彎的弧線作為嘴巴,嘴巴兩端微微上揚,呈現出微笑的表情。然後在頭部下方畫一個梯形作為娃娃的身體,梯形的上邊長一些,下邊長一些,這樣看起來更有立體感。在身體兩側畫兩個長方形作為手臂,手臂的末端畫兩個圓形作為手掌。在身體下方畫兩個橢圓形作為腿,腿的末端畫兩個小圓形作為腳丫。


    - 勾線:用勾線筆沿著鉛筆輪廓仔細勾勒線條,注意線條要流暢,不要有斷斷續續的地方。勾線完成後,用橡皮輕輕擦去鉛筆痕跡。


    - 上色:選擇喜慶的顏色為娃娃上色。比如,用紅色塗滿娃娃的衣服,用粉色塗娃娃的臉蛋,用黑色塗眼睛和頭發,用黃色塗娃娃手中拿著的元寶等裝飾。最後,用金色的馬克筆在衣服或背景上添加一些裝飾線條,增強畫麵的喜慶感和華麗感。


    2. 年年有“魚”年畫教程:


    - 準備材料:畫紙、鉛筆、橡皮、彩鉛、馬克筆等。


    - 繪製步驟:


    - 構圖:在畫紙的中心位置,用鉛筆輕輕畫出一條大大的魚的輪廓。魚的形狀可以畫得圓潤一些,頭部較大,尾巴呈扇形展開。在魚的周圍畫上一些水波紋和氣泡,營造出魚在水中遊動的感覺。


    - 細化:在魚的頭部畫上眼睛和嘴巴,眼睛可以畫得大一些,顯得更加有神。在魚的身上畫上鱗片,可以用弧線或半圓形來表示鱗片,從魚的頭部開始,沿著魚的身體依次畫出鱗片,注意鱗片的大小和排列要自然。在魚的尾巴上畫上一些紋理,讓尾巴看起來更加生動。然後,在畫麵的空白處畫上一些荷花、荷葉、蓮蓬等水生植物,作為裝飾。


    - 勾線與上色:用勾線筆仔細勾勒魚、水波紋、水生植物等的輪廓,擦去鉛筆痕跡。用彩鉛或馬克筆為畫麵上色。魚可以用紅色、橙色等鮮豔的顏色來塗,突出魚的喜慶和吉祥。荷花可以用粉色或白色來塗,荷葉用綠色來塗,蓮蓬用黃色或棕色來塗。水波紋可以用藍色或青色來塗,表現出水麵的清澈和波光粼粼的感覺。最後,用金色的馬克筆在魚的鱗片上、荷花的花蕊上、荷葉的邊緣等地方添加一些高光,讓畫麵更加生動。


    3. 福字年畫教程:


    - 準備材料:紅色卡紙、金色顏料、金色筆、剪刀、膠水等。


    - 繪製步驟:


    - 剪福字:先在紅色卡紙上用鉛筆輕輕畫出一個“福”字的輪廓,然後用剪刀沿著輪廓將“福”字剪下來。“福”字的字體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比如楷書、行書、草書等,但要注意筆畫的粗細和結構的合理性。


    - 裝飾福字:用金色顏料或金色筆在“福”字的邊緣、筆畫的交叉處等地方添加一些裝飾線條,比如金色的邊框、金色的花紋等,讓“福”字看起來更加華麗。也可以在“福”字的空白處畫上一些吉祥圖案,比如如意、祥雲、蝙蝠等,寓意著福氣滿滿、吉祥如意。


    - 粘貼與裝裱:將裝飾好的“福”字粘貼在一張更大的紅色卡紙上,作為背景。然後,可以用金色的絲帶或紙條在背景卡紙的邊緣處進行裝飾,增加畫麵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最後,如果想要將年畫保存得更久,可以將其裝裱在相框裏,掛在家裏或送給親朋好友。


    以下是一些適合繪製傳統年畫的紙張推薦:


    1. 宣紙:


    - 生宣紙:生宣紙的吸水性和滲水性強,墨色易滲透,能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適合繪製具有傳統水墨韻味的年畫。用生宣紙繪製年畫,顏色會自然暈染開,呈現出一種古樸、淡雅的藝術效果。不過生宣紙較薄,質地柔軟,在繪製時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否則容易破損。例如繪製一些寫意風格的人物、山水背景等部分時,生宣紙可以很好地表現出那種靈動、自然的感覺。


    - 熟宣紙:與生宣紙相比,熟宣紙經過了特殊的加工處理,吸水性較弱,墨色不易滲透,更適合進行精細的繪畫。熟宣紙的質地相對較硬,表麵較為光滑,能夠承受多次的上色和勾勒,適合繪製需要精細描繪的年畫圖案,比如人物的麵部表情、服飾的細節、建築的結構等。


    2. 竹紙:


    - 竹紙是用竹子為原料製作的紙張,具有纖維長、韌性好、質地輕薄等特點。在傳統年畫中,竹紙常常被用於繪製一些風格清新、簡潔的作品。竹紙的顏色通常為淺黃色或淡米色,給人一種自然、質樸的感覺,與年畫的傳統風格相得益彰。而且竹紙的價格相對較為便宜,適合大量使用和練習。


    3. 皮紙:


    - 皮紙一般是用桑皮、檀皮等樹皮為原料製成的,具有較高的韌性和耐久性。皮紙的質地堅韌,不易破裂,適合用於繪製需要反複塗抹和修改的年畫。同時,皮紙的表麵較為粗糙,能夠吸附較多的顏料,使顏色更加鮮豔、飽滿。在一些傳統的年畫產地,如四川綿竹等地,皮紙是繪製年畫的常用紙張之一。


    4. 絹布:絹布是一種絲綢製品,具有光滑、細膩的質感和良好的透氣性。用絹布繪製年畫,可以呈現出一種高貴、典雅的藝術效果。絹布的顏色鮮豔,不易褪色,適合繪製一些色彩豐富、構圖精細的年畫作品。不過,絹布的價格較高,而且需要特殊的繪畫技巧和工具,對繪畫者的要求較高。


    5. 萬年紅宣紙:這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宣紙,顏色為鮮豔的紅色,非常適合用於繪製喜慶的年畫。萬年紅宣紙的質地厚實,不易破裂,印刷圖案清晰好看,還不易掉色,可以進行書寫、繪畫等多種創作方式。


    6. 二元紙:這是重慶梁平木版年畫中常用的一種紙張。二元紙的紙張紋路粗糙,呈樸實溫潤的土黃色,結合年畫印製的色彩和內容,能給人以獨特的審美體驗。這種紙張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透氣性,能夠使顏料更好地附著在紙張上,呈現出飽滿的色彩效果。


    以下是一些50年代的經典年畫作品:


    1. 《嫦娥奔月》:1955年出版,作者是吳少雲。畫中展現了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嫦娥正在飛天奔月的場景,她的懷中抱著一隻白兔,畫麵充滿了浪漫和奇幻的色彩。


    2. 《交公糧》:反映了當時農民積極向國家交公糧的情景,體現了農民對國家建設的支持和貢獻。


    3. 《煉鋼車間》:生動地描繪了50年代煉鋼工人在車間辛勤工作的場景,展現了那個時期工業建設的蓬勃發展。


    4. 《向社會主義前進》:1956年出版,作者是謝之光。畫麵中藍天白雲下,來自各條戰線的人們,扛著畫像,舉著紅旗,昂首闊步向前進,充滿了豪邁的氣概。


    5. 《課外舞蹈》:1954年出版,作者是周美光。描繪了兩個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學生,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校園的小徑上歡快跳舞的畫麵。


    6. 《嚐嚐我種的甜西瓜》:1956年出版發行,作者是俞世偉。畫麵中一群少年兒童到鄉下的同學家,左側的女孩將切好的西瓜拿給大家,同學之間的友誼洋溢在臉上。


    7. 《人民公社光芒萬丈》:1958年創作,作者是馮一鳴、陳林祥。大場景下的人民公社,稻穀滿倉,社員們興高采烈,到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8. 《足球》:1956年出版,作者是黃善齎。足球場上,兩隊交戰正酣,藍衣隊員奔跑在前,帶球如飛,展現了體育運動的活力。


    9. 《哪吒鬧海》:1958年創作,作者是李慕白。表現了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裏的哪吒大鬧龍宮的場景,畫麵生動,富有想象力。


    10. 《搬入新居》:1956年出版,作者是徐邦洽。在一處農村,建好了嶄新的房屋,人們正在搬家,老人們激動萬分,孩子們歡唿雀躍,其他人則搬著家具,呈現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11. 《邊收邊種》:1957年出版,作者是李慕白。描繪了夏日時分,一邊的早稻已經收獲,另一邊的秧田裏又開始插秧,農業生產中社員們緊鑼密鼓協作的場景。


    12. 《我們的誌願》:1959年出版,作者是李慕白。一群少年兒童聚集在一起,每個人手上拿著不同的玩具,如航模、玩具槍、衝擊鑽、扳子、拖拉機、顯微鏡、畫筆、樂器等,預示著他們長大後從事的工作誌願。


    13. 《月月增產年年豐收》:1959年出版,作者是章育青。十二個孩子,象征著十二個月,每個人的手裏拿著不同的蔬果和家禽,小車上裝滿了糧食穀物,車頭的“月月增產”滿是美好的希望。


    14. 《大鯉魚》:1958年出版,作者是吳青霞。畫上的詩句為“睡蓮花開水上浮,五色鯉魚湖中遊,花要太陽魚要水,太陽常照水長流”,寓意著美好和富足。


    15. 《梁山伯與祝英台》:作為中國民間經典愛情故事,50年代有相關的年畫作品,以精美的畫麵展現了梁祝的愛情悲劇,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6. 《武鬆打虎》:1955年出版,作者是金雪塵。這幅《水滸傳》中最著名的場景,再現了武鬆在月夜之下,豪情萬丈打死老虎的情景,人物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年畫的發展曆程漫長且豐富,主要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


    1. 起源與萌芽(漢代及以前):


    - 年畫最早可追溯到漢代年節時張貼的門神畫,源於當時人們對於門戶、灶火等關乎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的崇拜與信仰。漢朝末年,蔡邕的《獨斷》、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就有畫神荼、鬱壘作門神的記載。不過此時的門神畫還主要是上層社會的大門裝飾,未能在民間普及。並且漢代盛行厚葬,墓室畫像石磚上的繪畫也成為後世對門神畫進行探索的重要參考。


    2. 初步發展(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 魏晉南北朝時,各類年俗事項不斷豐富,守歲、放爆竹、祭灶神、製作套模板、“帖畫雞戶上”等習俗均已出現,其中“帖畫雞戶上”與在門戶上貼年畫的行為類似,已經具有後世年畫的部分特質。


    - 唐代時,宮廷中形成了皇帝賞賜大臣鍾馗畫和曆畫的慣例,後來鍾馗畫也逐漸擴散到了民間。同時,由於隋唐時期佛教盛行,廟宇的門神畫中出現了天王、藥叉、力士等宗教人物體裁,進一步豐富了門神畫的內容。


    3. 形成期(宋代):


    - 宋代初期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市民文化興起,刺激了世俗文化的發展,市民的相關需求逐漸增長,年畫等年節點綴之物開始廣受歡迎。當時,汴京(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的歲末市場上開始印賣木刻年畫,題材也大為擴展,如風俗、戲曲、美女、娃娃等年畫題材開始出現。


    - 宋代文人畫、風俗畫藝術的發展也是年畫形成的重要條件,蘇漢臣、李嵩等宮廷畫家創作了大量風俗題材繪畫,如《嬰戲圖》《貨郎圖》《歲朝圖》等,這些內容均成為了後世常見的民間年畫題材。


    - 民間工匠發明了“過稿”的方法,雕版印刷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宋代年畫的大量生產,印版年畫開始廣泛傳播,為後世年畫風格的形成和格局的豐富奠定了基礎。


    4. 成熟與發展(元代及明代):


    - 元代:年畫發展趨於低潮,實物資料和文獻記載均不及宋代,內容多沿襲宋代的舊樣,僅《耕織圖》較為盛行,北方年畫中常見的《九九消寒圖》曆畫也是在元代形成。


    - 明代:


    - 社會經濟空前繁榮,手工業發達,促進了年畫技藝的發展。寓意吉慶祥瑞和表現民間風俗的內容得到重視,一些年畫的典型題材,如“一團和氣”、“八仙慶壽”、“萬事如意”等已趨於定型。


    - 木板彩色套印技術成熟,出現了“餖版”“拱花”等印刷工藝,還發展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套印製作工藝,首次出現了專門經營木板年畫的畫店。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年畫也均從明代開始興起,但明末的戰亂使這些地方的年畫受到了嚴重破壞。


    5. 鼎盛期(清代):


    - 康、乾年間國泰民安,為年畫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俗小說的風行,又為大量的年畫作坊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 年畫在題材上更加豐富,出現了戲曲人物、小說故事、現實風情、山水花鳥等不同內容;在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上,由原本的工筆重彩發展為刻板印刷或半印半畫;人物形象或寫實求真,或浪漫誇張,體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


    - 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的年畫還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對這些國家的版畫等藝術形式產生了一定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樂和平鴿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樂的和平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樂的和平鴿並收藏快樂和平鴿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