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給窯工發錢
大漢穿越變寡婦,一心隻想搞事業 作者:海棠鋪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雨了!”
陳長生在屋內衝出來,抬頭看去,剛才還萬裏無雲的天空,突然就下起雨來。
她赫然驚醒,猛地提醒道,“快!快收稻子!可千萬不能讓雨淋濕了!”
人可以淋雨,稻子可不能淋到一點。被淋到雨的稻子會發芽,爛了就完了。
院子裏的幾個人同時忙碌起來,拿掃帚掃的、用簸箕交的,每個人動作麻利、井井有條。
陳家村其他人家也是一樣,家家戶戶都在護著自己悉心照料的稻子。
等把稻穀全部安全轉移到室內之後,陳長生忙出一身汗。
她站在屋簷底下出神地看著外麵,這是她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場雨。雨點落在地上,砸出一個小土坑,小土坑又被雨水填滿。
聽著外麵淅瀝瀝的雨聲,屋內陳大福感歎了一句,“幸好咱們搬到了新家,要是像以前一樣還在老屋那邊,那就是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真是讓人急得慌。”
陳長生聽到,想到老宅的屋頂還沒修繕,也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情況。
“二祿、三壽,你倆去老宅看看,問下你奶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她那邊地方小,要是沒地方放稻子,可以先搬到咱們這邊來。”
二祿點頭應下,正和三弟準備出門,被陳長生給攔住,塞了一把傘在手裏。
“打把傘出門。眼下入秋了,一場秋雨一場涼,要是淋生病就遭罪了。”
下雨了,露天的農活暫時幹不了,也快到吃晚飯的時間,大福自覺到灶上忙去。
陳長生進了堂屋,她坐在桌邊拿出紙筆在安排製糖的事。
製糖一共五個流程,清洗、榨汁過濾、熬煮、翻沙、打包。
甘蔗的清洗和榨汁過濾可以交給村裏的婦人和漢子來幹。熬煮和翻沙需要不停地攪拌,是個力氣活,這兩項得找力氣大的人來幹。
冷卻後的整糖需要切成大小適中的糖塊再進行打包,這一環節需要心靈手巧之人,思慮一番後,陳長生決定交給年輕的姑娘來做。
每個環節都必須獨立分開互不影響,尤其是熬煮環節,還要注意保密,這樣算下來,她的糖廠就得搭五個獨立的工坊。
陳長生在屋子裏正埋頭寫寫畫畫,聽見院外有人說話。
“大福,你娘在家不?”是馬嬸子的聲音。
“在的,嬸子你稍等。”陳大福進屋喊人。
陳長生放下紙筆,應聲出門。
馬嬸子遞過來兩張薄薄的紙,“大福娘,這是磚窯廠這兩個月的進項還有工人們的月錢記錄,你瞅瞅對不。”
陳長生翻看著兩張紙,上麵用極其簡單的記法記錄著窯廠的進出,忍不住誇讚道,“嬸子,你這記錄的很詳盡啊,比之前進步多了。”
馬嬸子不好意思笑道,“得虧你家四喜,我家冬梅丫頭跟著她學了幾個字,迴來也教了我。”
她斟酌了一會兒,開口道,“大福娘,你這些日子是不是太忙,忘了點啥兒?”
馬嬸子說的極其委婉。
陳長生突然一拍腦袋,這才想起來,到現在為止兩個月了,她還沒給窯工們發過工資。
要是放在現代,員工早就鬧起來了。但窯廠上的人竟然還每天兢兢業業地上工,毫無怨言。
想到這,她有些羞愧道,“幸虧嬸子你提醒我,不然我還真的把這茬給忘在腦後…”
她把那兩張紙收下,又從屋裏拿了一本新的本子出來給馬嬸子,“以後你就用這本記錄,全部裝訂在一起,也不用擔心會掉。麻煩嬸子你通知下窯工,明日晌午後我給大家夥發工錢。”
馬嬸子拿上了本子,轉身就去窯廠上告訴眾人這個好消息。
陳長生又進了堂屋,拿出本子、鉛筆和計算器開始算賬,馬大菊做的記錄詳細,誰有請假的、遲到早退的、臨時有事的,有記錄在冊。
她根據這些,一會兒就把賬目算出來了。兩個月的工資和馬嬸子的提成獎勵,一共是四十多兩銀子。
一兩銀子是一千個銅板,四十多兩就是四萬多個銅板,那視覺衝擊力,任誰也抵抗不住吧。
翌日一早,天放晴了,陳長生便趕著馬車進城。
她找了一家錢莊,進去之前先喬裝打扮了一番。
她對錢莊掌櫃說明了來意,隻不過找了個借口,就說是換些銅板給府上的下人發月錢。
那錢莊每日現銀流通很大,區區四十兩的銅板還是有的,對於陳長生的要求也沒過多詢問。
聽到對方要給下人發月錢,還發四十多兩,心知她肯定是個大戶人家的嬤嬤,是故還特意選了幹淨的新銅板給她。
四萬多個銅板,重量不小,足足裝滿了陳長生帶來的四個大筐子。
錢莊掌櫃甚至還貼心詢問要不要幫忙送到府上,心想若是能搭上這大戶人家,以後也就能有業務上的往來。
陳長生微笑婉拒,隻說府上小廝趕了馬車過來,讓錢莊夥計幫忙把筐子抬上馬車即可。
出了錢莊沒多遠,她趕著馬車拐進了一條小巷子,確定錢莊的人沒跟來,四下無人之時,迅速把四隻筐子收進空間,又換了身衣裳,這才放心往城外去。
防人之心不可無,讓她一個婦人帶著這麽多錢在外頭跑,她可沒那麽大膽子。
等快到陳家村的村口,她這才把銅板又從空間裏放了出來。
恰巧是吃午飯的時間點,四個孩子已經下學迴家,還做好了飯菜。
“大福二祿,你倆先把馬車趕進院子,娘吃完飯就要去窯廠那邊發工錢,家裏脫穀的活就交給你倆和三壽。”陳長生邊吃飯邊交代。
陳大福應下。
四喜開口問道,“娘,三個哥哥都有事做,那我需要做什麽?”
“你帶上紙筆和娘一同去,到時候誰領了工錢,就記上一筆,讓人家畫個押確認。”
四喜雖然年紀小,但辦事認真,識字也多,讓她記賬弄這銀錢方麵的事兒,陳長生比較放心。
“吃完飯,咱們五個人一起把銅板給數一數,一百文串一串。”
陳長生在屋內衝出來,抬頭看去,剛才還萬裏無雲的天空,突然就下起雨來。
她赫然驚醒,猛地提醒道,“快!快收稻子!可千萬不能讓雨淋濕了!”
人可以淋雨,稻子可不能淋到一點。被淋到雨的稻子會發芽,爛了就完了。
院子裏的幾個人同時忙碌起來,拿掃帚掃的、用簸箕交的,每個人動作麻利、井井有條。
陳家村其他人家也是一樣,家家戶戶都在護著自己悉心照料的稻子。
等把稻穀全部安全轉移到室內之後,陳長生忙出一身汗。
她站在屋簷底下出神地看著外麵,這是她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場雨。雨點落在地上,砸出一個小土坑,小土坑又被雨水填滿。
聽著外麵淅瀝瀝的雨聲,屋內陳大福感歎了一句,“幸好咱們搬到了新家,要是像以前一樣還在老屋那邊,那就是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真是讓人急得慌。”
陳長生聽到,想到老宅的屋頂還沒修繕,也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情況。
“二祿、三壽,你倆去老宅看看,問下你奶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她那邊地方小,要是沒地方放稻子,可以先搬到咱們這邊來。”
二祿點頭應下,正和三弟準備出門,被陳長生給攔住,塞了一把傘在手裏。
“打把傘出門。眼下入秋了,一場秋雨一場涼,要是淋生病就遭罪了。”
下雨了,露天的農活暫時幹不了,也快到吃晚飯的時間,大福自覺到灶上忙去。
陳長生進了堂屋,她坐在桌邊拿出紙筆在安排製糖的事。
製糖一共五個流程,清洗、榨汁過濾、熬煮、翻沙、打包。
甘蔗的清洗和榨汁過濾可以交給村裏的婦人和漢子來幹。熬煮和翻沙需要不停地攪拌,是個力氣活,這兩項得找力氣大的人來幹。
冷卻後的整糖需要切成大小適中的糖塊再進行打包,這一環節需要心靈手巧之人,思慮一番後,陳長生決定交給年輕的姑娘來做。
每個環節都必須獨立分開互不影響,尤其是熬煮環節,還要注意保密,這樣算下來,她的糖廠就得搭五個獨立的工坊。
陳長生在屋子裏正埋頭寫寫畫畫,聽見院外有人說話。
“大福,你娘在家不?”是馬嬸子的聲音。
“在的,嬸子你稍等。”陳大福進屋喊人。
陳長生放下紙筆,應聲出門。
馬嬸子遞過來兩張薄薄的紙,“大福娘,這是磚窯廠這兩個月的進項還有工人們的月錢記錄,你瞅瞅對不。”
陳長生翻看著兩張紙,上麵用極其簡單的記法記錄著窯廠的進出,忍不住誇讚道,“嬸子,你這記錄的很詳盡啊,比之前進步多了。”
馬嬸子不好意思笑道,“得虧你家四喜,我家冬梅丫頭跟著她學了幾個字,迴來也教了我。”
她斟酌了一會兒,開口道,“大福娘,你這些日子是不是太忙,忘了點啥兒?”
馬嬸子說的極其委婉。
陳長生突然一拍腦袋,這才想起來,到現在為止兩個月了,她還沒給窯工們發過工資。
要是放在現代,員工早就鬧起來了。但窯廠上的人竟然還每天兢兢業業地上工,毫無怨言。
想到這,她有些羞愧道,“幸虧嬸子你提醒我,不然我還真的把這茬給忘在腦後…”
她把那兩張紙收下,又從屋裏拿了一本新的本子出來給馬嬸子,“以後你就用這本記錄,全部裝訂在一起,也不用擔心會掉。麻煩嬸子你通知下窯工,明日晌午後我給大家夥發工錢。”
馬嬸子拿上了本子,轉身就去窯廠上告訴眾人這個好消息。
陳長生又進了堂屋,拿出本子、鉛筆和計算器開始算賬,馬大菊做的記錄詳細,誰有請假的、遲到早退的、臨時有事的,有記錄在冊。
她根據這些,一會兒就把賬目算出來了。兩個月的工資和馬嬸子的提成獎勵,一共是四十多兩銀子。
一兩銀子是一千個銅板,四十多兩就是四萬多個銅板,那視覺衝擊力,任誰也抵抗不住吧。
翌日一早,天放晴了,陳長生便趕著馬車進城。
她找了一家錢莊,進去之前先喬裝打扮了一番。
她對錢莊掌櫃說明了來意,隻不過找了個借口,就說是換些銅板給府上的下人發月錢。
那錢莊每日現銀流通很大,區區四十兩的銅板還是有的,對於陳長生的要求也沒過多詢問。
聽到對方要給下人發月錢,還發四十多兩,心知她肯定是個大戶人家的嬤嬤,是故還特意選了幹淨的新銅板給她。
四萬多個銅板,重量不小,足足裝滿了陳長生帶來的四個大筐子。
錢莊掌櫃甚至還貼心詢問要不要幫忙送到府上,心想若是能搭上這大戶人家,以後也就能有業務上的往來。
陳長生微笑婉拒,隻說府上小廝趕了馬車過來,讓錢莊夥計幫忙把筐子抬上馬車即可。
出了錢莊沒多遠,她趕著馬車拐進了一條小巷子,確定錢莊的人沒跟來,四下無人之時,迅速把四隻筐子收進空間,又換了身衣裳,這才放心往城外去。
防人之心不可無,讓她一個婦人帶著這麽多錢在外頭跑,她可沒那麽大膽子。
等快到陳家村的村口,她這才把銅板又從空間裏放了出來。
恰巧是吃午飯的時間點,四個孩子已經下學迴家,還做好了飯菜。
“大福二祿,你倆先把馬車趕進院子,娘吃完飯就要去窯廠那邊發工錢,家裏脫穀的活就交給你倆和三壽。”陳長生邊吃飯邊交代。
陳大福應下。
四喜開口問道,“娘,三個哥哥都有事做,那我需要做什麽?”
“你帶上紙筆和娘一同去,到時候誰領了工錢,就記上一筆,讓人家畫個押確認。”
四喜雖然年紀小,但辦事認真,識字也多,讓她記賬弄這銀錢方麵的事兒,陳長生比較放心。
“吃完飯,咱們五個人一起把銅板給數一數,一百文串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