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恩在二樓也看不清楚歌舞表演,感覺鬱悶,以後自己是不是沒法到群眾中去了?


    自己的政治麵貌可一直是群眾來著,這個時空脫離群眾了?


    要不得,容易變成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了。


    可惜邢承恩的解釋無效,晚上人多且視線不好,防衛工作不太好做,自己在去人中間就是給近衛們添亂了!


    無奈之下,邢承恩也隻能在二樓看看表演,石頭還說隊舞看的是整體性,在高處看才能看出來。


    邢承恩瞬間懂王上身,心說08年奧運開幕式我看過,這個小意思啦!


    舞蹈結束之後還有專門的煙花表演。


    自唐朝出現炮竹之後,宋朝發展出了煙花。


    後武林舊事中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麵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


    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


    煙花的顏色是由於不同金屬灼燒,發生焰色反應顏色不同造成的。


    煙花是利用各種金屬粉末在高熱中燃燒而構成各種奪目的色彩的,使用不同金屬就能產生不同效果,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顏色極其靚麗,樣子十分華麗。


    直到煙花表演結束之後,春節晚會正式結束,民眾們才紛紛結伴離去。


    正月初二,王進就帶著近衛營的士兵再次開始訓練。


    王進身穿盔甲,在外院校場整整督導觀察了一天。


    總體上說,他非常滿意。


    這第二批近衛,訓練已近半年,不再算是新兵了,可即便如此,他們的訓練仍然艱苦。


    隊列,白刃,射箭,體能,協作,反複的高強度訓練。


    古時候冷兵器作戰,軍陣和白刃是常練項目,白刃戰訓練科目,就幾招刀槍刺殺劈砍的簡單動作,卻每天要訓練大半個時辰,日複一日,反複操練對戰。


    雖然訓練的確嚴格艱苦,但士兵的夥食卻越來越好,不但蔬菜和魚,還有肉蛋,至於大米白麵,更是管飽。


    加上每月最少一貫的軍餉,就連他們的家人也能跟著吃飽飯。


    還有軍中從未間斷的思想工作,讓士兵的軍心戰意遠超官軍,對邢承恩個人的忠誠,更是遠超對朝廷的忠誠。


    邢承恩的目的達到了。


    琉求士兵雖然法律上是南宋的軍隊,卻已經完全成為邢承恩的私軍。


    中國素有“南船北馬”之說,東南地區養馬業不發達,但也並非絕對不宜養馬。


    如春秋末期長江下遊的吳國因戰車需要,馬匹一度發展很快。


    自唐至宋代,都曾在南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地建立養馬場。明初在江淮之間和蘇南地區興辦牧監達14處,在中國南方曆史上是空前的。


    琉求那條長長的峽穀也是絕佳的養馬地,可是現在是生番的地盤,邢承恩受限人口和兵力,暫時還沒辦法占有。


    再這麽苦訓一年半載,經過剿滅生番的洗禮,應該完全可以和金兵、蒙古兵作戰的。


    現在金兵戰力雖然在衰退,但是依然很強。


    你想,一群人性格本來就野蠻,以肉食和奶酪為主食,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把勇武善戰作為個人能力標準,把殺人和繳獲數量作為人生成功標準,然後再把他們高效組織起來,配備精良的武器盔甲。


    你說,強不強?很強大,而且曆史上起碼還要保持十幾年,一直到野狐嶺後,才快速衰落。


    金國中期開始,由於國家財政困難無力供養,猛安謀克向屯田戶轉化,其富有者括地占有佃農,轉化為地主,貧窮者轉化為自耕農,實際上與完顏承裕麾下那些毫無戰鬥力的屯軍無異了。


    哪怕還有些有戰鬥力的,也顧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這時候隻怕正在忙著督促家裏的佃農秋收。


    野狐嶺之戰對金國造成的損失無疑被誇大了,金國損失的戰兵不過3萬左右,並非不能恢複。


    其嚴重程度,看似並不超過明朝的土木堡之變。


    如果金國能盡快恢複防線,還能拒蒙軍於燕山之外。


    但是,次年(1212年),金國的老巢遼東爆發了耶律留哥之亂,很快席卷整個東北,其與成吉思汗聯結,屢敗金軍。


    東北失控,河北一翼已失,單憑山西無力支撐,而金國財政疲弱,當時又沒有大運河,即便不考慮南宋的牽製,從黃河以南向河北輸送資源也甚是不易,更不用說黃河還時常決堤和泛濫影響資源、兵員輸送。


    總之,當時金國看似擁有5000萬人口,其實隻是一個癱瘓的巨人。


    而野狐嶺之戰最大破壞在於,摧毀了金國的威信,次年爆發耶律留哥領導的契丹遺民之亂,隨後蒲鮮萬奴率領留守上京一帶的女真民戶發動叛亂,割據東北,脫離與金國的關係,山東一帶則爆發了紅襖軍的起義。


    到這時候,金國的覆滅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了。


    它為什麽在耶律留哥叛亂之後還能堅持20多年,才是讓邢承恩驚奇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曆史上戰力最強的農民起義軍,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被軍隊壓著打。


    然後蒙古士兵們來了,他們的狀態更強,直到元順帝才開始衰落。


    看看遊牧民族的曆次輝煌,都具備擒賊擒王這一絕技。


    匈奴單於冒頓,將漢高祖困在白登;西晉都城洛陽被羯人石勒突襲;唐太宗被突厥人閃襲長安;沙陀人幾次奔襲後梁汴梁;契丹人直搗北宋汴梁。


    滑稽的是:北宋汴梁後來又被女真人突襲2次,同樣的問題發生了3次,這就不怪老天沒給你機會,要怪,隻能怪你自己沒有長記性。


    即便是大明朝的bj城被建州女真偷襲,那也是因為李自成起義,攪亂了大明的整體防線。


    把擒賊擒王這一戰術運用得最為出色的,莫過於成吉思汗鐵木真。


    鐵木真在幾次部落兼並的生死之戰中,都是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冒死衝擊對方中軍大帳,打掉敵人的指揮係統而驚險獲勝。


    克烈部是,乃蠻部是,西遼是,花剌子模還是。


    後來,鐵木真還將這一戰法演變為一種新的模式,圍點打援,用於對西夏、金的戰役中,讓對方無所適從!


    蒙古馬,相比歐洲馬、大宛馬的高大健壯,蒙古馬雖然比較矮小,但勝在皮厚毛粗、耐受力極強,不但可以連續行軍幾晝夜,而且還能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這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敢於在冬季發動攻勢,蒙古馬耐嚴寒的優勢就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且蒙古馬能在雪地裏覓食,士兵還可以靠母馬的馬奶充饑,極大地減輕了後勤補給的壓力。


    蒙古鐵騎的機動性天下無雙,就得益於蒙古馬,蒙古騎兵不但能一邊作戰一邊行軍,而且每天都能推進80公裏,相比歐洲騎士的單純行軍距離多了將近一半。


    蒙古騎兵的先天優勢讓他們的這種戰法在當時天下無敵!


    隻有冷兵戰力本身過硬,再加上火槍火炮,才有可能壓製蒙古軍隊高度機動化的騎兵集團。


    如果冷兵戰力孱弱,就算裝備了近代化的火器,麵對此時的蒙古大軍,仍然還是死路一條。


    要知道,哪怕在後世全部裝備近代化火器的拿破侖戰爭中,騎兵仍然異常強大。


    將近代火器進行變革性應用的的拿破侖,也多次用騎兵打敗反法同盟,邢承恩知道騎兵的作用,這是自己暫時達不到的目標,隻能先放著。


    邢承恩相信給自己十幾年的時間,自己一定搞出來近代槍炮,蒙古騎兵來了自己也不怕。


    一個蒸汽版的工業國家戰爭潛力完爆現在同時代對手,前提是自己要猥瑣發育,同時有大量的產業工人。


    第二批近衛士兵,全部是從完成訓練的老兵中挑選出來。


    王進在陸戰營中挑選了兩百人,又在海外軍團挑選了一百人,加起來三百人,全部加入近衛營。


    現在的近衛營都是作為嫡係軍官來培養的,老師不夠,隻能在近衛營培養軍官,等未來軍校正規了,才會正式從軍校培養。


    第一期軍官生隻有二十人合格,如今早就分配到部隊當了隊長級軍官,當然還要跟著上官實習。


    這第一批學生要培訓半年,才能分配到部隊,幫助邢承恩更牢固的掌控兵權。


    按照邢承恩的方案,無論是軍事學員還是情報學員,培訓一個月後沒有發現問題的,就可以吸收到會社組織成為社員。


    顧平和王春雷一點也不輕鬆。


    既要培訓情報學員,還要幫統籌安排很多事情,同樣忙得腳不沾地。


    王進說琉求是篩子,他們倆也反駁不了,憋著一口氣在培訓學生們,誓要把漏洞補上。


    攤子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幫手們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各部門都是一人當仨人用,別說九九六了,零零七都是福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演義唐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演義唐朝並收藏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