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恩很是期待,想象上萬人去琉求後成為先鋒農墾團,篳路藍縷、開荒拓殖的畫卷。


    寶島目前畢竟沒有官府,自己就是最大的管理者,這也是為什麽要搞這樣一個官身。


    一個沒有官方身份的海島勢力,哪怕實力再強,也隻會被定義為海盜。


    隻有釘在南宋,擁有官軍的身份,才可以大借其勢,渾水摸魚,而不是徹底甩開朝廷自立門戶。


    自己才可以借用南宋的市場來發展自己,要不然就是海盜之流。


    流民這次在隔離營地訓練時間長了一些,主要是澎湖主島這邊房子不夠。


    澎湖主島以後就是軍港駐防,未來的重心全在琉求,這邊再建設房子就是浪費了。


    琉求水稻每年分兩期耕作,一期作約自一月至七月,生育期約120天,二期作約自7月至12月,生育期約100天,依地區及品種略有差異。


    西部地區為主要的生產地區,生育期氣溫較高,稻穀充實飽滿;東部地區溫度及日照較低,稻穀充實期長,稻穀品質優良。


    邢承恩準備這個時點登島就是為了趕上開荒種植第二季水稻。


    六月五日,天氣果然晴朗。經過一番安排,由七艘海船組成的船隊駛離澎湖主島島,乘風破浪的浮海南下。


    七艘大海船載著一萬多人直奔琉求而去,


    邢承恩等人全部出海,島中隻留下李六魁留守,以後駐軍防衛海盜來襲。


    王海帶海軍二營以後駐軍在琉求,兩隊半月一輪換,日後招的人多了可以輪休。


    半日不到,船隊到達琉求台江,後世這裏就是鄭成功登錄的熱蘭遮城和赤嵌城,如今自然沒有這個名字了。


    邢承恩還是為了紀念鄭成功,將此處命名安平。


    台南地區是台灣最平坦的地區,這裏也是從大陸到台灣的最佳登陸點。


    此地的海陸形勢非常奇妙:整個港口分為內港和外港,中間有大員島、北線尾島等隔開。


    要登陸的船隻要進入內港隻有兩條航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南航道,這裏口寬水深,船易駛入;另外一條是北航道,這裏水淺道窄,隻能通行小舟,大船必須在漲潮時才能通過。


    北航道先不說,南航道的必經之地這裏以後也要建個古堡守衛航道。


    熱蘭遮城曆時10年修建完成,位於南航道的必經之地。


    熱蘭遮城分為上、下兩城,上城又有上下兩層,上層最中間是一座四方形的三層建築,其高度達到了10米。


    城牆的四周各有一座棱堡,每座棱堡有12門加農炮。


    棱堡圖紙邢承恩就有,交代王進以後要在這裏一座棱堡可以防禦海外之敵。


    之後船隊到達台南位置,放下小船安排人先上岸。


    駱明事先做過演練,兵士先上岸,顧平已經帶人把周圍地勢偵查了一遍,威脅並不高。


    邢承恩到岸後先放出一部分物資,匠人指揮奴仆先搞出簡易碼頭來讓大船停泊。


    另一邊開始挖地基走排水,邢承恩為此燒製了不少陶管,以後引水也方便使用。


    兩天時間這裏就變成大工地了,邢承恩成了搬運工,那裏需要物資就過去放一批,來迴跑。


    城市的溝渠也都規劃好,做了標記按指示施工。


    野外帳篷和蚊帳都有準備,藥品也有準備,所有人不許喝生水,總之條例很多,人人必須遵守。


    現在實行全員軍事管理,就連吃飯都是軍事化,邢承恩直接搞成套餐蓋飯模式,一天三頓,每頓有一肉一素加主食配湯。


    做飯分成十組,百人一組錯點吃飯,這樣下來井然有序也不擁擠。


    軍營最先建好,跟著就是各種功能建築逐一建好,民房都是統一樣式,也按戶規劃修建一致,每一排必有一個公共廁所。


    城市周圍土地也平整一遍,挖溝引水燒荒開墾田地自然不需要邢承恩。


    唯獨水車構件在空間裏裝了,在需要的地點放出水車構件,匠人們自己就組裝好,讓水車運作。


    現在要趕農時,屯田開荒數量,今年的計劃是五萬畝,所以大家在基礎設施建設完全部投入到開荒種地裏來。


    好在農具和牛都準備充足,開墾起來還算順利。


    周圍沒有生番部落,漢人寨子也離得很遠,近衛團已經開始擴大巡查範圍,有馬的情況下開地圖視野真的好爽!


    這裏以後會作為對外的港口,所以定位就是港口城市,一些規劃就按照這個定位做。


    如今,琉求當局雖然隻有一萬多軍民,但百業待舉,所以事情頗為繁雜。


    開荒、播種、水利、防疫、伐木、製甲、造器、修建、練兵、人事、仲裁、治安、情報、培訓等等,可謂千頭萬緒,忙的大家焦頭爛額。


    能不能徹底放權?


    有些能,有些不能。


    比如開荒、播種、水利就能放手,但是仲裁、防疫、培訓等等就不能放手。


    自己整個體係的運行方案,帶有不少後世色彩,超前性較強,前期沒有邢承恩親自指導,很快就會走樣。


    一定要扶上馬再送一程,等到完全走上正軌,才能放權。


    邢承恩已經提前安排了很多,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是不斷產生問題,隻能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之間來迴折騰。


    還是叔輩的邢國舉老練,把一些事情已經做好大體框架,邢承恩再填充細節。


    駱明能把邢承恩做的規劃細化下去,執行能力極強。


    何瑤帶領流民開辟耕地,人員分組合作,農業有合作社,軍人每人分地十畝,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占得股份,如果立功升職的話土地可獲得更多。


    其餘人隻能打工還債,還完之後才可以擁有土地。


    澎湖主島的人按戶分配了土地,這些人要比流民多享受一些福利。


    這裏土地很肥,灌溉又便利,何瑤估計一畝田最少能收兩三石。


    這麽一算就是將近十幾萬石,而且可能更多…


    田稅邢承恩收兩成五,剩下的合作社統一收購,糧食屬於統購統銷物品禁止私人買賣。


    未來幾年內糧食始終都不夠,自己需要大量移民,糧食儲備要足一些,不隻是自己人吃,還要把每年的移民考慮進來。


    要是逢個天災什麽的都不好說,古時候糧食是最堅挺的。


    隨著攤子的鋪開,各種瑣事也是層出不窮,治安問題也嚴峻起來小偷小摸的匯報不少。


    邢承恩幹脆組建治安隊,讓日本武士先頂了上去,這些人暫時誰也不認,隻服從邢承恩的命令,是把好刀。


    還和邢國舉等人商議了一些簡單的條例公布出來,張貼告示讓大家遵守。


    對不識字之人有專門的宣傳員口述傳達,務必讓人人知道條例。


    第一條:殺人者死,偷一償百,強盜為奴。


    第二條:抗令抗稅,罰役一年。


    第三條:遊手好閑,無所事事者,罰役一月。欺淩老弱婦孺,罰役三月。


    第四條:隨地便溺者,罰糧三鬥。


    第五條:嚴禁放高利貸,私人放貸利息不得超過一成,沒收非法所得,罰役兩年。


    第六條:聚眾賭博者,沒收賭資,罰役一年。


    第七條:私營鹽鐵糖酒茶者,沒收非法所得,罰役一年。


    ……


    第十六條:遇大戰大災,保安團認為兵力不足,可征發壯丁。


    第十七條:家有士兵者,村中派勞力幫其家耕種搶收,(此為軍人特權)其他人不得享受。


    第十八條:百姓開荒,人均田土不得超過十二畝,餘者歸公。


    第十九條:家有戰死烈士,孩子成年前不納稅。名下田產由烈士托管機構監督,其他親戚不得強占,違者罰沒自身財產。邢承恩要養其老幼,善始善終。


    第二十條:如有各級貪汙、枉法、營私、瀆職、欺民、違規,百姓可去信訪處上告,由治安處傳訊、審查涉事人員。治安團欺民,百姓可去軍紀處上告,由紀檢處傳訊,審查涉事保安兵。


    公告就二十條,以後有新情況再調整。


    三天時間,島上一萬多移民全部知道了公告內容。


    移民對公告也很滿意。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是真沒有秩序,豈不是人人自危?就算沒有生番,也是遲早必出大事。


    他們需要官府,需要官員。


    他們隻是希望官府和官員廉潔一些,有用一些就滿足了。


    真要沒了官府王法,他們自己都會害怕。


    因為秩序規矩無法保障,尊卑禮儀無法保障,那還不亂了套,還不得無法無天?


    何瑤說過人均十二畝田,根本種不完。


    一家老少按四口算,就是四十八畝,一般人家最多隻能種四五十畝。


    所以,等公告一出台,竟是人人額手稱慶,歡唿雀躍。


    唯一邢國舉不滿的是,邢承恩對武夫太好了些,新兵入伍就能拿每月一貫的軍餉,還糧食菜肉管飽,一年春秋兩套衣服,一旦出征還有賞錢,立功還能獲得土地。


    大農場組織耕種,人人出力都要按勞力算公分,但是軍屬不需要出力也算公分,這塊兒由政府買單。


    邢承恩卻說咱們的軍人要職業化,這些瑣事政府要擔起來解決軍人的後顧之憂,這樣才能成為強軍。


    這樣算下來,一個新卒,一年最少竟然有十二貫的收入,幾乎能頂大部分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而一旦成了老卒,軍餉就更加可觀,完全能養活一家老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演義唐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演義唐朝並收藏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