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穿越到這個位麵的時候,林雅菡對“牌坊”的第一印象就是“貞節牌坊”。


    不過有了第一世的經驗之後,林雅菡知道大聖朝對“牌坊”的發放還是控製得非常嚴格。


    除了三年一次科舉的進士們能自動獲得一塊進士牌坊外,其餘牌坊都需要朝廷上奏並得到內閣首肯之後才能由皇帝決定是否發放。


    而且大聖朝對女子的人身控製在封建時代算是非常少的,而且為了激勵人口增長,大聖朝是允許並鼓勵寡婦再嫁的,所以大聖朝基本沒有發放過“貞節牌坊”。


    正因為牌坊難得,所以這次對林雅菡的表彰牌坊落成儀式也就成了整個安西府的大事。不僅安西府衙門全體出動,安西府內的勳貴世家也紛紛前來賀喜,再算上林家本來的人口,於是將林府路口那邊是圍了個水泄不通。


    一般人等自然早早就被驅離了出去,他們隻能隔著衙役圍城人人牆遠遠地看著。


    “嘖嘖,這林府前麵都有七塊牌坊了啊!”有圍觀的老百姓感歎道。


    “以前六塊牌坊都是林府的曆任老家主們拚死掙來的。”有人說了下林府牌坊的來曆。


    提到林府的牌坊,不少人都沉默了一下。安西府能夠享受這些年的太平生活,靠的不就是西北軍曆次與西戎和北狄的勝利?


    盡管大聖朝在針對西戎和北狄的用兵中基本是勝利居多,但其中付出的代價隻有雍州的老百姓最清楚。而安西府又是雍州麵對西戎和北狄的前線核心府城,這裏的老百姓對於林家等西北將門的付出自然是知曉的。


    “是啊,這些牌坊都是人家拿命換來的,沒啥好說的。”有人說了句公道話。


    混在人群中的一些人臉上自然露出忿忿的表情,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詆毀以林家為首的西北將門的名聲,進而打壓西北軍的士氣。


    “不過新立的牌坊是不是有點草率了?”此時有個穿著讀書人襴衫的人不經意地問道。


    “也是,一個女人家能有什麽功勞被朝廷表彰立牌坊?”又有一個壯年漢子不滿地說道。


    大聖朝雖然對女子的束縛沒有那麽多,但是整個社會對女子的態度還沒有達到地球位麵那種“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地步,因此男性輕視乃至貶低女性算是一種社會主流態度。


    “有什麽功勞?等會是要宣讀聖旨的。你們要是有意見的話,想來安西知府也不敢堵塞言路,你們可以去詢問朝廷和陛下啊?”一個人冷冷地反問道。


    大聖朝對民間言路是放開的,像神京、金陵等政治風氣比較濃厚的府城裏,甚至還有民間報紙或手抄小冊子的流行。


    安西府雖然沒有民間報紙,但是百姓真要對朝廷政策有什麽疑問的話,那是可以上書朝廷的。按照《大聖律》的規定,各地主官不僅不能阻攔,而且還要確保這些上書能順利地抵達朝廷。


    “我不過就是閑話幾句罷了。”漢子有些悻悻然地說道,“我哪裏有朝廷裏老爺們的才智。”


    將話題挑起的讀書人則是在袖中暗暗地捏了下拳頭,明明自己就要挑起來的“民意”居然就這樣被壓下去了?他本來打算趁著這股民意起來之後,再聯合幾個同年上書朝廷,定要將那林府的臉麵踩到腳底下方可。


    不過讀書人沒有料到的是,那個反問自己的人也在打量自己並暗暗將自己的特征給記了下來。


    這反問的人乃是林府的暗探。雖然林府的暗探沒有布局整個大聖朝,但是將整個安西府控製住還是沒有問題的。林雅菡原本就有料到肯定會有人在今天的典禮上找自己和林府的麻煩,故而幹脆就將暗探們都撒了出去,讓他們混入人群中關注下言論。


    一般的嘲諷或反對,林雅菡不會放在心上。自己又不是金銀財寶,怎麽可能做到人見人愛?但是如果是別有用心的陰謀詭計,那就別怪有人做了初一之後再被林雅菡自己做了十五。


    能夠在林府牌坊落成典禮上站在內場的人身份都不簡單,而更不簡單的人則站在帷幕之內。


    封建時代講究一個規矩和儀式感,越是高位的人越不能輕易被人瞧見了真實麵貌,所以不僅高門女子外出聚會需要布置帷幕,官員們也是如此。


    林雅菡經過上一世的經驗後,得出的個人結論就是這些官員擔心被刺殺或被替身取代。因為此時可沒有後世的照片,哪怕是官員們的履曆上對官員相貌的描述也是“雲裏霧裏”。因此隻有看到官員本人,才能針對他做一些事情。而為了減小這樣的風險,官員們的公開路麵都是要用帷幕隔開的。


    林雅菡則是戴著帷帽與這些官員們站在一起。因為林雅菡現在是“靜安縣主”,算是皇帝認下的天家女子,所以自然不能拋頭露麵地和官員們直接麵對麵。


    “縣主,吉時到了。”曹季禮微笑著說道。


    林雅菡點點頭,“那就請府尊大人開始吧。”


    曹季禮從身邊人手裏接過用明黃色錦緞書寫的聖旨。在場的人都是接過聖旨的,自然曉得這樣的聖旨乃是最高規格。通常用這種規格書寫的聖旨都是嘉獎表彰,而且獎勵標準還不低。於是大家看向林雅菡的目光帶著一絲審視,但更多的還是嫉妒和羨慕。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曹季禮打開聖旨誦讀道。


    在曹季禮的誦讀聲中,在場的人除了維持秩序的衙役外都跪了下來。


    在駢四儷六的文字裏,大家才知道林雅菡這次被嘉獎的原因是進獻了高產耐旱的糧種。


    在場的人都不傻,自然曉得這樣的功勞大概就僅次於開疆拓土和輔弼從龍了。基本上未來林家隻要不造反,那他們的爵位就真的是與國同休了。


    而且說句不恭敬的話,哪怕是未來大聖朝亡了,林家的功勞在新朝也是要被承認的。甚至有人在想,若不是林雅茵是女子,隻怕是要送進廟堂裏被香火永世供奉了。


    而皇帝的嘉獎除了牌坊之外,自然還有金銀珠寶等物,最後就是讓林雅菡享郡君的俸祿和儀仗。


    大聖朝的天家女子級別分為:公主、郡主、郡君、縣主和縣君。


    公主唯有皇後之女才可以冊封;郡主則是皇妃及親王正妃之女、郡君則是親王側妃或郡王正妃之女、縣主則是郡王側妃之女;同時縣主和縣君也是皇帝賜封非天家出身的其他女子的封號。通常情況下,這些封號是不會有提升的。


    不過既然給了林雅菡這個縣主以郡君待遇,誰知道日後皇帝會不會再加恩呢?反倒是宣讀完聖旨的曹季禮若有所思。


    曹季禮心中估量了下皇帝給的獎賞,其實完全不夠獎勵林雅菡的功勞。所以曹季禮才估摸著皇帝後麵肯定還要再繼續嘉獎。


    畢竟土豆、玉米和紅薯三樣還在試種,皇帝自己也不敢保證這三樣作物的最後表現,所以幹脆就稍微保留一些。若是這些作物的產量真的如林雅菡所說的那般高產且不挑土地的話,曹季禮估計當今怕是會打破慣例給林雅菡郡君乃至郡主的封號。


    至於為什麽不給頂格的“公主”封號,那是因為公主在新皇登基後會自動晉升為“長公主”。長公主雖然沒有插手朝政的權力,但是她在皇室宗族裏的聲量是僅次於皇帝的。很顯然,當今不願給自己的繼任者製造一個麻煩出來。


    林雅菡跪在地上自然不會想到曹季禮腦袋裏有那麽多的盤算,她隻是感歎曹季禮念旨意的聲音居然還不錯,放到後世的地球位麵那是妥妥的頂級“聲優”。林雅菡在腦海裏給曹季禮規劃了一條在後世的“星路”,隻不過還沒來得及設想他“塌房”就被身後的紫萱提醒要謝恩了。


    林雅菡謝恩後,大家都在她起身後紛紛起身。曹季禮將這封聖旨遞給林雅菡,笑著說道:“或許再過幾年,縣主的郡君身份就是實打實了。”


    “這其中不也有曹大人的功勞?”林雅菡在曹季禮的提醒下也猜到了皇帝沒有將進貢作物的功勞全部賞下來,畢竟越在高位的人會越保守。


    不過林雅菡並不擔心,因為隻要皇帝的手下人沒有糊弄他,那這三種作物的表現絕對可以說是驚為天人。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雖然還會有一波賞賜,但曹季禮自然也少不了。


    “彼此彼此。”曹季禮眉眼裏也是帶著笑意。


    林雅菡接過聖旨。這份聖旨會被請入林府後院的祠堂裏,然後被小心供奉起來。


    至於為什麽不送到丹陰縣林家莊的林家祖祠裏?那是因為聖旨這東西是不容玷汙或丟失的,否則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下來那是要滿門抄斬的。所以林家世代都是將聖旨放在林府的祠堂裏,那裏不僅有林家的親兵守衛,暗地裏更是有暗衛日夜不停地盯著。


    “各位好友、鄉親,本來林府值此喜事應該大宴賓客。但是奈何家父家母孝期未過,我林府隻能怠慢各位了。”林雅菡此時出聲道。


    幾個與林家關係親密的人家紛紛表示沒有關係,其他人家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麽。人家父母孝期沒有過,你就上門要人家請你吃飯喝酒?這放到任何時候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也不會有人故意出來挑刺。


    林府的家仆將參與落成典禮的人都送走之後,林雅菡才在丫鬟和婆子們的簇擁下迴了林府。


    林雅菡徑直迴到傲霜院,將身上的大衣服換成家居服,同時也將頭上的整套頭麵去掉。不管是禮服還是頭麵,這都是縣主的儀仗,所以林雅菡不得不穿戴整齊。哪怕因為身上戴著帷帽而沒有人能看清楚,但如果不戴這些儀仗那就算是失禮,也是一種“不敬”。


    “姑姑,聖旨可放妥當了?”林雅菡喝了一口茶,然後詢問道。


    佩蘭點點頭,迴答道:“奴婢親眼瞧著這聖旨送入祠堂內的。”


    “那就沒問題了。”林雅菡點點頭。


    對於林府的內部守衛力量,林雅菡還是頗有信心的。除非是朝廷下令讓西北軍來攻占林府,否則林府絕對不會輕易淪陷的。


    “對了,今日這事也是喜事,闔府的人都賞三個月的份例。”林雅菡又說道,“木樨院和菡萏院那邊也別落下了,從倉庫裏各挑幾匹顏色嫩點的綢緞和一副純金的頭麵給她們。”


    “姑娘倒是做好人!”給林雅菡捧茶的白蘇說道。


    這種顏色偏嫩的綢緞,不管是以後給自己做嫁妝還是抵押換銀子,都是極好的。至於那純金的頭麵,那基本都是姑娘家壓箱底的私房錢。如果真的是要佩戴的頭麵,極少會做成純金。


    “她們也在府裏陪了我這麽些日子,我也不好虧待了她們。”林雅菡說道,“而且她們也沒什麽過錯。若不是她們的父母起了別樣的心思,她們此時都在家裏繡著嫁衣待嫁吧?既然我耽誤了她們的花期,總歸要給點補償才是。”


    “姑娘這事倒是沒有做差。”紫萱很讚成林雅菡的做法,“估摸著等姑娘除孝後,京裏便會有旨意讓姑娘去神京待嫁。以後這林府怕是再也迴不來了,所以和族人們打好關係也是應該的。”


    “是啊。”林雅菡也有些感慨地說道。


    別看皇帝承諾林雅菡說允許她出繼一個兒子來繼承林府的爵位,但是這個新的丹陰縣男隻怕是要永遠留在神京了。皇帝好不容易才將林家從西北軍的地盤移開,自然是不會允許再移迴去了。這件事不僅林雅菡自己清楚,連紫萱、佩蘭這些經曆過事情的老仆們也曉得。


    “現在咱們也該準備起來了。”林雅菡說道,“不要等旨意下來了,咱們反倒是什麽都沒有做。”


    “那這件事要跟族裏商量下麽?”紫萱詢問道。


    林雅菡略微想了想,“和繼誠伯說便是了。對了,你們出門打聽下,看看繼承伯有沒有迴去?若是沒有迴去,就請他在府裏暫住幾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罩我去宅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涼拌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涼拌西紅柿並收藏係統罩我去宅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