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在下不才,是個全才(求追讀!)
季漢教父,從攻略江東開始 作者:呂洞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治水祖師夏禹奉舜帝姚重華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
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揚州吳郡),北臨江蘇無錫(毗陵縣),南瀕浙江湖州(烏程縣),西依江蘇常州、江蘇宜興(陽羨上下),東近江蘇蘇州(吳郡)。
陳舒自烏程縣往北,進了太湖,並未直接穿過整座湖泊,而是沿著東岸往北,一覽太湖風光。
陳舒還饒有興趣給陳到介紹起太湖的由來傳說。
“傳說天上有仙人,仙人手中有一寶物銀盆,銀盆裏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
陳到聽得,眼神一亮,身邊親兵亦是各自遐想,好不期待。
“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
“七十二顆翡翠就成了七十二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
“玉石雕刻的魚,就成了太湖裏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
陳舒問道。
“那天上銀盆掉落之處在何地啊?”
眾多親兵一時疑惑,不明所以。
他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不識數,不讀書,哪裏知曉三萬六千頃的湖到底有多大,在何處。
唯有陳到,心思敏捷,恍然大悟,指著腳下之湖,說道。
“先生說的可是這座大湖?”
陳舒讚許一笑。
“是也!”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這座湖泊竟然有三萬六千頃,軍師真乃學究天人也!”
陳舒揮揮扇子,笑道。
“古之大禹在此治水,後得名震澤,此湖又有其他別名,如五湖,笠澤等,舒倒覺得‘太湖’之名不錯。”
“這座湖泊乃是從天上墜落,‘天’字上麵的一橫落在下麵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太湖’之名如何?”
陳到等人聞言,皆是一笑,答。
“彩!”
“這座湖泊,便叫做太湖!”
陳舒站在船頭,眺望著這座巨大的湖泊,心中已然出現了一幅山好水美,魚蝦無窮,百姓歡愉之景。
太湖的水生資源太豐富了,魚蝦無數,品種極多,若能得以開發,足以養活周邊數百萬百姓。
再者,太湖之水正如天上甘露,好生利用,足以灌溉千萬畝良田,早些將“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具現在東漢末年!
這句諺語的意思很簡單,意思是蘇州府、常州府、鬆江府、湖州府即太湖附近州府一帶的豐收,足可供養天下。
此乃宋朝官方之言,絕無虛假,而如今之東漢末年,距離宋朝還有八九百年時間。
陳舒立於船頭,眼神如炬,恍若可以穿透曆史時光,一眼望到八百年後富饒豐腴的太湖區域。
“想要提前實現‘蘇湖熟,天下足’的場麵,困難程度,不亞於興建一座長城,開鑿一條運河!”
難。
難就不做了嗎?
陳舒搖搖頭,心中愈加堅定起來。
無論何時,中國最底層老百姓隻有一個樸實的願景,那便是吃飽飯,其他的甚至不敢多想!
每當陳舒想到,自靈帝開始,東漢戶籍人口數量便減少了近三千萬,心中絞痛不已,發誓要改變如此局麵!
攻略江東,僅是第一步!
船頭劃開湖水,白花花的浪花一重接著一重,三日後,陳舒才抵達了位於毗陵縣外的碼頭。
陳舒沒想到的是,碼頭上竟然站著一人,背負雙手,眼神始終落在陳舒身上,希冀且帶著懷念。
“這老劉,居然跑到毗陵等我!”
這待遇直接拉滿!
目前為止,劉備賬下能讓劉備親自出迎數百裏之人,唯有關張二人,簡雍,孫乾都不夠格。
陳舒麵向劉備,搖搖一拜,同時吩咐陳到迅速靠岸,且不能讓劉備久等才是。
不多時。
船隻靠了岸,自有軍士上前將繩索套在樁上,不等船隻挺穩,陳舒便下了床,三兩步到了劉備麵前,拱手拜道。
“明德!半月不見,甚是想念也!”
陳舒還未開口,便被劉備拉住了手,沒能拜下去。
聽得出來,劉備現在很開心。
陳舒心中一暖,答道。
“舒亦如此!”
劉備欣喜,準備拉著陳舒迴曲阿,好好聊上一聊。
陳舒卻拉住劉備,吩咐陳到上前,他的手中還提著幾尾新鮮無比的魚,還有一籠的銀魚,白蝦,鱗片閃爍著銀光,煞是好看。
“此乃此地特產,名作銀魚,味美極鮮,玄德公既然來了,便留下嚐嚐著太湖之銀魚之美!”
劉備聞言大喜,自是答應下來,甚至還自責道。
“明德行舟三日,已是疲憊之軀,自當好好休整一番,下午再動身返迴曲阿。”
旋即,劉備讓手下人接過陳到手中的銀魚,拿下去烹煮。
陳舒還特地吩咐,無需太多作料,要保留銀魚最鮮美的味道,甚至不滿意,還親自去下廚。
劉備跟著,十分驚訝,問道。
“明德有精通廚藝?”
陳舒頭也不迴,自己處理這幾尾的白魚,手中菜刀舞的飛快,十分麻溜的剔除鱗片下鍋蒸。
罷了,才迴應道。
“在下不才,是個全才!”
諸葛丞相喜歡自謙,凡事都以“略懂”作為說辭,陳舒與老劉的關係還不錯,自身性子也直爽。
稍稍開個玩笑,老劉也不會責怪,則是開懷大笑道。
“明德真乃趣人也!”
自謙是個好品質,仁人雅士或多或少都會自謙,像是陳舒這般毫不忌諱得說出自己是個全才者,少有!
別的不說,穿越前陳舒就是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野外生存技巧,植物辨析,天文地理都十分精通。
區區廚藝,不值一提。
另外,陳舒前世還是學的城市規劃與管理,還會一些建築學,以及園林設計,放在後世可能是“雜學家”。
可在漢末,這妥妥的頂尖全才,大牛!
不多時。
幾尾白魚,還有一籠的銀魚白蝦全部處理完畢,再來幾個清炒時蔬,陳舒再要了一壺酒,找了一處臨湖閣樓,開懷對飲。
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揚州吳郡),北臨江蘇無錫(毗陵縣),南瀕浙江湖州(烏程縣),西依江蘇常州、江蘇宜興(陽羨上下),東近江蘇蘇州(吳郡)。
陳舒自烏程縣往北,進了太湖,並未直接穿過整座湖泊,而是沿著東岸往北,一覽太湖風光。
陳舒還饒有興趣給陳到介紹起太湖的由來傳說。
“傳說天上有仙人,仙人手中有一寶物銀盆,銀盆裏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
陳到聽得,眼神一亮,身邊親兵亦是各自遐想,好不期待。
“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
“七十二顆翡翠就成了七十二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
“玉石雕刻的魚,就成了太湖裏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
陳舒問道。
“那天上銀盆掉落之處在何地啊?”
眾多親兵一時疑惑,不明所以。
他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不識數,不讀書,哪裏知曉三萬六千頃的湖到底有多大,在何處。
唯有陳到,心思敏捷,恍然大悟,指著腳下之湖,說道。
“先生說的可是這座大湖?”
陳舒讚許一笑。
“是也!”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這座湖泊竟然有三萬六千頃,軍師真乃學究天人也!”
陳舒揮揮扇子,笑道。
“古之大禹在此治水,後得名震澤,此湖又有其他別名,如五湖,笠澤等,舒倒覺得‘太湖’之名不錯。”
“這座湖泊乃是從天上墜落,‘天’字上麵的一橫落在下麵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太湖’之名如何?”
陳到等人聞言,皆是一笑,答。
“彩!”
“這座湖泊,便叫做太湖!”
陳舒站在船頭,眺望著這座巨大的湖泊,心中已然出現了一幅山好水美,魚蝦無窮,百姓歡愉之景。
太湖的水生資源太豐富了,魚蝦無數,品種極多,若能得以開發,足以養活周邊數百萬百姓。
再者,太湖之水正如天上甘露,好生利用,足以灌溉千萬畝良田,早些將“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具現在東漢末年!
這句諺語的意思很簡單,意思是蘇州府、常州府、鬆江府、湖州府即太湖附近州府一帶的豐收,足可供養天下。
此乃宋朝官方之言,絕無虛假,而如今之東漢末年,距離宋朝還有八九百年時間。
陳舒立於船頭,眼神如炬,恍若可以穿透曆史時光,一眼望到八百年後富饒豐腴的太湖區域。
“想要提前實現‘蘇湖熟,天下足’的場麵,困難程度,不亞於興建一座長城,開鑿一條運河!”
難。
難就不做了嗎?
陳舒搖搖頭,心中愈加堅定起來。
無論何時,中國最底層老百姓隻有一個樸實的願景,那便是吃飽飯,其他的甚至不敢多想!
每當陳舒想到,自靈帝開始,東漢戶籍人口數量便減少了近三千萬,心中絞痛不已,發誓要改變如此局麵!
攻略江東,僅是第一步!
船頭劃開湖水,白花花的浪花一重接著一重,三日後,陳舒才抵達了位於毗陵縣外的碼頭。
陳舒沒想到的是,碼頭上竟然站著一人,背負雙手,眼神始終落在陳舒身上,希冀且帶著懷念。
“這老劉,居然跑到毗陵等我!”
這待遇直接拉滿!
目前為止,劉備賬下能讓劉備親自出迎數百裏之人,唯有關張二人,簡雍,孫乾都不夠格。
陳舒麵向劉備,搖搖一拜,同時吩咐陳到迅速靠岸,且不能讓劉備久等才是。
不多時。
船隻靠了岸,自有軍士上前將繩索套在樁上,不等船隻挺穩,陳舒便下了床,三兩步到了劉備麵前,拱手拜道。
“明德!半月不見,甚是想念也!”
陳舒還未開口,便被劉備拉住了手,沒能拜下去。
聽得出來,劉備現在很開心。
陳舒心中一暖,答道。
“舒亦如此!”
劉備欣喜,準備拉著陳舒迴曲阿,好好聊上一聊。
陳舒卻拉住劉備,吩咐陳到上前,他的手中還提著幾尾新鮮無比的魚,還有一籠的銀魚,白蝦,鱗片閃爍著銀光,煞是好看。
“此乃此地特產,名作銀魚,味美極鮮,玄德公既然來了,便留下嚐嚐著太湖之銀魚之美!”
劉備聞言大喜,自是答應下來,甚至還自責道。
“明德行舟三日,已是疲憊之軀,自當好好休整一番,下午再動身返迴曲阿。”
旋即,劉備讓手下人接過陳到手中的銀魚,拿下去烹煮。
陳舒還特地吩咐,無需太多作料,要保留銀魚最鮮美的味道,甚至不滿意,還親自去下廚。
劉備跟著,十分驚訝,問道。
“明德有精通廚藝?”
陳舒頭也不迴,自己處理這幾尾的白魚,手中菜刀舞的飛快,十分麻溜的剔除鱗片下鍋蒸。
罷了,才迴應道。
“在下不才,是個全才!”
諸葛丞相喜歡自謙,凡事都以“略懂”作為說辭,陳舒與老劉的關係還不錯,自身性子也直爽。
稍稍開個玩笑,老劉也不會責怪,則是開懷大笑道。
“明德真乃趣人也!”
自謙是個好品質,仁人雅士或多或少都會自謙,像是陳舒這般毫不忌諱得說出自己是個全才者,少有!
別的不說,穿越前陳舒就是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野外生存技巧,植物辨析,天文地理都十分精通。
區區廚藝,不值一提。
另外,陳舒前世還是學的城市規劃與管理,還會一些建築學,以及園林設計,放在後世可能是“雜學家”。
可在漢末,這妥妥的頂尖全才,大牛!
不多時。
幾尾白魚,還有一籠的銀魚白蝦全部處理完畢,再來幾個清炒時蔬,陳舒再要了一壺酒,找了一處臨湖閣樓,開懷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