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鎮北王聽見岸上的歡唿聲,迴頭張望了一眼,不由「嘁」了聲,「沈臨淵這小子,還真是難纏吶。不過今兒想贏本王可沒那麽容易。」
他這廂話音剛落,忽地皺緊了眉頭。
咦?這船槳怎地突然劃不動了?
鎮北王納悶地移了視線過去,隻見蕭幹揚著一張大大的笑臉,手裏的槳卻別住了他手裏的,「嘿,小子,你是這是做什麽呢?」兩條龍舟距離太近,鎮北王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步了之前另外三條的後塵。
「王爺您可別動怒,陛下親自許諾,誰得了彩頭就能跟他兌換一個恩賜,下官這不是也心癢癢呢。」蕭幹笑得煞是風清月朗。
鎮北王出身行伍,有的是一腔不認輸的氣勢,見蕭幹如此,不惱反喜,眼中更是多了一抹欣賞之色。「如此就讓本王好好地試你一試。」
一時之間,這龍舟競渡倒成了武藝切磋,看得其餘眾人瞠目結舌。
蕭幹原是文舉狀元入仕,世人隻聞得他寫得一手好文章,鮮少有人知道他年幼時體弱多病,曾被蕭父送上山學了四五年的武藝,且這麽多年讀書習文之餘,練武的功課也從不曾落下。若非有一身好武藝傍身,他又何敢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葷素不忌,專行得罪人的事兒?
果然,兩三招下來,鎮北王眼中的欣賞之意愈濃,連出招都格外用心謹慎幾分。
然而,一心跟後生過招的鎮北王並沒有注意到蕭幹眼中一閃而過的得逞之色,待得一聲銅鑼脆響,鎮北王堪堪製住蕭幹,僵著脖子抬頭看向高台之上,那龍舟競渡的彩頭早已落入了旁人的手中。
鎮北王氣得鬍子一吹眼一瞪,一把推開蕭幹道:「本王倒是著了你們兩個臭小子的道!」
那奪得彩頭的不是旁人,恰正是溍小王爺沈臨淵。
蕭幹正整理著衣服上的褶皺,聞言,衝著鎮北王露出一個十分溫良的笑容,拱手道:「是王爺有成人之美才是。」
「哼。」
茶樓上,陸寶朱愣愣地看著眼前被闔上的窗扇,不解地看向一旁小臉微紅的小表妹,納悶道:「好端端的怎就關了窗,我剛剛都沒看清楚呢,怎麽小王爺就撿漏贏了呢。」
容嬿寧咕噥道:「競渡都結束,自是沒什麽好看的了。」
她想起剛剛沈臨淵身如飛鴻,動作行雲流水地躍上高台時的身姿,和他高舉彩頭,遠遠望過來的一眼,不由雙手捧住心口,努力地想要安撫住那隻仿佛格外興奮的鹿兒。
陸寶朱瞧著她這副羞怯的模樣,倒是與那日從南藝館出來時相仿,遲鈍如她也漸漸琢磨出一絲不同尋常來。
怪道小表妹話裏言外總愛維護那位溍小王爺,眼下瞧著分明就是神女動了凡心,可不得護著心上人?
對此,陸寶朱雖覺有點兒意外,但她是知道小表妹第一遭入京後所遇之事的,自然也知道小表妹與那位小王爺早有牽扯。過去不曾往這方麵想,倒也不覺得如何,今日一旦窺破天機,她除了唏噓以外,並沒有旁的情緒。
「怎的就沒什麽好看了?」陸寶朱邊開窗,邊道,「都說今日彩頭能換恩典,我可好奇小王爺會向皇帝陛下求個什麽樣的恩典呢?」
她說這話時,語氣中滿是揶揄,顯然是反應過來,沈臨淵奪下彩頭那遙遙遠望的目光所落何處,又是為了什麽。
陸寶朱搜腸刮肚,尋思舊日在話本中所讀到的詞句,好半晌,似嘆似吟地道:「郎心昭昭天可鑑,明月皎皎人成雙吶。」
第82章 賜婚
朝陽樓上,文宣帝津津有味地看完了一場龍舟競渡,臉上的笑容從頭到尾都不曾收起半分。
「鬥智鬥勇,今歲的龍舟之賽難得的妙趣橫生。」文宣帝拊掌而贊,隨行伴駕的朝臣自是連聲附和,順其心意誇了起來。
不多時,侍衛迴稟,言道端王與溍王世子等參與龍舟競賽的領隊之人皆在朝陽樓下等候召見。
「宣。」
文宣帝的目光從麵前幾人身上劃過,免不得誇讚拿下彩頭的沈臨淵兩句,但很快話鋒一轉,卻是點了鎮北王出來,指著他揶揄道:「靖刃這迴可是本末,大意失荊州咯。」
靖刃是鎮北王的表字。
「輸了就是輸了,老臣心服口服。」話如此說,可任誰都能看得出他的鬱悶。
不過,見文宣帝隻盯著自己打趣調侃,鎮北王梗了梗脖子,忽又笑道:「不過今日老臣這一遭也不算白費功夫,文人不是有句話叫什麽失……yu,收什麽yu的」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文宣帝無奈提醒一句,問他道,「靖刃何出此言?」
鎮北王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看了一眼沈臨淵與蕭幹,而後樂嗬嗬地道:「如今邊關大捷,老臣賦閑在京正愁無人切磋,今日得見蕭大人身手不凡,也算意外之喜了。」
一言出,一室靜。
眾人想到這位鎮北王的喜好,一時不約而同地朝蕭幹投去同情的目光。
鎮北王好武,喜與人切磋武藝,往日盛京城中有些拳腳功夫在身上的,幾乎都被他老人家抓著比劃了幾迴。贏了,緊追不放;輸了,又要被抓去操練。這般,入了鎮北王眼的,日後自是不得清閑了。
蕭幹舊日裏是見過沈臨淵被鎮北王纏上時的情形的,眼下看著鎮北王閃閃發亮的眸子,他隻覺後脊一寒,忙往沈臨淵那邊挪了挪,壓低聲音道:「臨淵,兄弟這可都是為了你啊。」
他這廂話音剛落,忽地皺緊了眉頭。
咦?這船槳怎地突然劃不動了?
鎮北王納悶地移了視線過去,隻見蕭幹揚著一張大大的笑臉,手裏的槳卻別住了他手裏的,「嘿,小子,你是這是做什麽呢?」兩條龍舟距離太近,鎮北王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步了之前另外三條的後塵。
「王爺您可別動怒,陛下親自許諾,誰得了彩頭就能跟他兌換一個恩賜,下官這不是也心癢癢呢。」蕭幹笑得煞是風清月朗。
鎮北王出身行伍,有的是一腔不認輸的氣勢,見蕭幹如此,不惱反喜,眼中更是多了一抹欣賞之色。「如此就讓本王好好地試你一試。」
一時之間,這龍舟競渡倒成了武藝切磋,看得其餘眾人瞠目結舌。
蕭幹原是文舉狀元入仕,世人隻聞得他寫得一手好文章,鮮少有人知道他年幼時體弱多病,曾被蕭父送上山學了四五年的武藝,且這麽多年讀書習文之餘,練武的功課也從不曾落下。若非有一身好武藝傍身,他又何敢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葷素不忌,專行得罪人的事兒?
果然,兩三招下來,鎮北王眼中的欣賞之意愈濃,連出招都格外用心謹慎幾分。
然而,一心跟後生過招的鎮北王並沒有注意到蕭幹眼中一閃而過的得逞之色,待得一聲銅鑼脆響,鎮北王堪堪製住蕭幹,僵著脖子抬頭看向高台之上,那龍舟競渡的彩頭早已落入了旁人的手中。
鎮北王氣得鬍子一吹眼一瞪,一把推開蕭幹道:「本王倒是著了你們兩個臭小子的道!」
那奪得彩頭的不是旁人,恰正是溍小王爺沈臨淵。
蕭幹正整理著衣服上的褶皺,聞言,衝著鎮北王露出一個十分溫良的笑容,拱手道:「是王爺有成人之美才是。」
「哼。」
茶樓上,陸寶朱愣愣地看著眼前被闔上的窗扇,不解地看向一旁小臉微紅的小表妹,納悶道:「好端端的怎就關了窗,我剛剛都沒看清楚呢,怎麽小王爺就撿漏贏了呢。」
容嬿寧咕噥道:「競渡都結束,自是沒什麽好看的了。」
她想起剛剛沈臨淵身如飛鴻,動作行雲流水地躍上高台時的身姿,和他高舉彩頭,遠遠望過來的一眼,不由雙手捧住心口,努力地想要安撫住那隻仿佛格外興奮的鹿兒。
陸寶朱瞧著她這副羞怯的模樣,倒是與那日從南藝館出來時相仿,遲鈍如她也漸漸琢磨出一絲不同尋常來。
怪道小表妹話裏言外總愛維護那位溍小王爺,眼下瞧著分明就是神女動了凡心,可不得護著心上人?
對此,陸寶朱雖覺有點兒意外,但她是知道小表妹第一遭入京後所遇之事的,自然也知道小表妹與那位小王爺早有牽扯。過去不曾往這方麵想,倒也不覺得如何,今日一旦窺破天機,她除了唏噓以外,並沒有旁的情緒。
「怎的就沒什麽好看了?」陸寶朱邊開窗,邊道,「都說今日彩頭能換恩典,我可好奇小王爺會向皇帝陛下求個什麽樣的恩典呢?」
她說這話時,語氣中滿是揶揄,顯然是反應過來,沈臨淵奪下彩頭那遙遙遠望的目光所落何處,又是為了什麽。
陸寶朱搜腸刮肚,尋思舊日在話本中所讀到的詞句,好半晌,似嘆似吟地道:「郎心昭昭天可鑑,明月皎皎人成雙吶。」
第82章 賜婚
朝陽樓上,文宣帝津津有味地看完了一場龍舟競渡,臉上的笑容從頭到尾都不曾收起半分。
「鬥智鬥勇,今歲的龍舟之賽難得的妙趣橫生。」文宣帝拊掌而贊,隨行伴駕的朝臣自是連聲附和,順其心意誇了起來。
不多時,侍衛迴稟,言道端王與溍王世子等參與龍舟競賽的領隊之人皆在朝陽樓下等候召見。
「宣。」
文宣帝的目光從麵前幾人身上劃過,免不得誇讚拿下彩頭的沈臨淵兩句,但很快話鋒一轉,卻是點了鎮北王出來,指著他揶揄道:「靖刃這迴可是本末,大意失荊州咯。」
靖刃是鎮北王的表字。
「輸了就是輸了,老臣心服口服。」話如此說,可任誰都能看得出他的鬱悶。
不過,見文宣帝隻盯著自己打趣調侃,鎮北王梗了梗脖子,忽又笑道:「不過今日老臣這一遭也不算白費功夫,文人不是有句話叫什麽失……yu,收什麽yu的」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文宣帝無奈提醒一句,問他道,「靖刃何出此言?」
鎮北王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看了一眼沈臨淵與蕭幹,而後樂嗬嗬地道:「如今邊關大捷,老臣賦閑在京正愁無人切磋,今日得見蕭大人身手不凡,也算意外之喜了。」
一言出,一室靜。
眾人想到這位鎮北王的喜好,一時不約而同地朝蕭幹投去同情的目光。
鎮北王好武,喜與人切磋武藝,往日盛京城中有些拳腳功夫在身上的,幾乎都被他老人家抓著比劃了幾迴。贏了,緊追不放;輸了,又要被抓去操練。這般,入了鎮北王眼的,日後自是不得清閑了。
蕭幹舊日裏是見過沈臨淵被鎮北王纏上時的情形的,眼下看著鎮北王閃閃發亮的眸子,他隻覺後脊一寒,忙往沈臨淵那邊挪了挪,壓低聲音道:「臨淵,兄弟這可都是為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