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字跡、熟悉的聲音與語調,這一切難道真的隻是一個巧合麽?
容嬿寧直覺不是,但事實在眼前,她的疑慮難免讓人詫異。眼見容禦蹙眉不解,她連忙道:「我隻是隨便問問的,阿兄不必放在心上。天色瞧起來越發暗沉了,我們早些走罷。」
說完,也不管容禦是何反應,自己提著裙擺飛快地鑽進了馬車。
容禦太了解自己的妹妹,知她那一問必有蹊蹺。可謝雲涔的態度明白,剛剛離去的青年就是貨真價實的謝家二少爺,那麽又豈有真假之說?看著垂落的車簾,容禦眉心緊蹙,暗道,莫非阿漁入京,曾遇見過謝二郎,還教他給騙了?
一念及此,容禦向來溫煦的笑眸中便多了些冷色。
飲月樓二樓西雅間裏,風眠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裏的翠盞,間歇性地抬頭瞥一眼繃臉肅立的黑衣護衛,終於,他手掌一翻,將翠盞扣於桌麵上,直直地看向那護衛,沒好氣地問道:「你家主子最近真的越發不拿小爺當迴事兒了,今日這一迴莫不也是拿小爺開涮呢?」
「風公子,您想多了。」黑衣護衛神色不變,語氣硬邦邦的又添一句,「公子他沒有這樣的閑情逸緻。」
「……」風眠臉色一黑,「冷罡,少跟你主子學說話。」
心知從冷罡的口中問不出什麽來,風眠索性不再理會他,隻暗暗思索沈臨淵傳信將自己召來江陵的緣故。正沉思間,西雅間的房門被推開,風眠循聲望去,先見著一個滿麵賠笑的店小二畢恭畢敬地哈著腰開路,而後卻走進來一個熟悉的月白色身影。
風眠一挑眉,哼笑著開口道:「小王爺的架子近來越發大了,風某想見你一麵,真可謂是難如登天啊。」
沈臨淵看都沒看他一眼,落座後自斟了一杯茶,從袖中取出一卷薄冊推到風眠的麵前。薄冊的封皮空蕩蕩,風眠蹙眉拾起,信手翻了兩頁後,臉色微變,「臨淵,這東西從何而來?」
薄冊內頁赫然列著數十個人名與其所屬籍貫,頁麵泛黃,一看就是陳年舊物。
風眠從中看到幾個頗為眼熟的名姓,不覺眼皮一跳,一顆心霎時間沉下去。
「這東西莫非是在謝家?」見沈臨淵不語,風眠不由追問一句。
沈臨淵道:「還記得蕭幹所言的,另外一撥暗查十五年前舊案的人?」
「難道那些人也和謝家有關?」風眠緊蹙的眉頭稍稍舒展,嘆聲道,「如此說來,反在情理之中。」
念及十五年前的舊案,風眠腦海裏便浮現出從蕭幹處看到的卷宗記載:「文宣十三年,毒丸案發,聖顏怒而勒令三司徹查,禦醫院院正容嶸畏罪自盡,留書供罪,並揭太子沈修鄞,帝惱而黜之,幽禁南明。」當年舊案,牽涉甚廣,但除了暴斃而亡的容院正外,其餘眾人或言之昭昭,或冤聲連天,終不得水落石出。文宣帝盛怒之下,廢黜太子沈修鄞,可經年以後,漸察其中尚有蹊蹺,才鬆口由著暗夜司暗中調查,其中不無要為廢太子翻案的念頭。
「謝定這些年雖一直鎮守邊關,但從未放棄過翻案之心,這本名冊便是謝家暗樁十幾年來暗地裏搜羅來的,和當年一案有所牽連的人。」沈臨淵靜靜地看向風眠,「如果我沒猜錯,上麵該有你認識的人。」
「沒錯。」風眠道,「我小師叔未曾入禦醫院前,我倒跟在身邊一段時日,知道這名單上有兩人與小師叔他常有往來。」
風眠將薄名冊置於桌案上,手指輕點,落在緊挨一處的兩個名字上。
陳守義,容崢。
前者是如今的禦醫院院正,而後者則是容嶸一母同胞的親兄長。
第51章 五一
棲霞詩會後的幾日,江陵又落了一場大雪,轉眼間又成了銀裝素裹的琉璃世界。
容夫人近來常在小佛堂裏一呆就是一整日,容嬿寧請安吃了幾迴閉門羹,大病一場,才在容禦的耳提麵命下乖覺許多,沒有再繼續雷打不動地到正房院子裏挨凍去。
這一日清晨,容夫人剛從小佛堂裏出來,手裏撚著佛珠,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容嬿寧來,便看向翠聲道:「讓人進來吧。」
翠聲先時沒有反應過來,等瞥見容夫人冷淡的神色後,陡然迴過神,卻踟躕著不知如何開口。半晌,在容夫人逐漸不耐的目光注視下,翠聲吞吞吐吐地道:「二姑娘不在外麵。」
容夫人聞言眉頭一皺,她瞧了屋角擺著的漏鍾一眼,臉色頓時不好看起來。
「真是越發沒有規矩了。」
大抵她心中已然習慣自己忽視容嬿寧,而後者縱使委屈也不會壞了規矩禮儀,這會兒驚覺一向聽話的小女兒竟然膽大如斯,連晨省請安都敢不來以後,便生出一種被忤逆的不快,當即打發候在房外的小丫鬟去西跨院喊人。
翠聲忍不住勸道:「近來風雪連綿,二姑娘身子骨弱,這才吃過藥將將好轉一些,夫人……」又何苦折騰人呢。
後半句話翠聲到底沒有膽量說出口,可她欲言又止的神色,容夫人若非眼盲,又豈能看不出來?可容夫人的臉依舊繃得緊緊的,半分沒有軟下心腸、更改主意的意思。
等到容嬿寧進屋的時候,便隻看見容夫人端坐於上位,手裏端著一杯熱氣氤氳的茶正慢慢地品著,麵色一如既往的冷淡。
「女兒給母親請安。」小姑娘屈膝福禮,聲音輕柔柔的說道。
容嬿寧直覺不是,但事實在眼前,她的疑慮難免讓人詫異。眼見容禦蹙眉不解,她連忙道:「我隻是隨便問問的,阿兄不必放在心上。天色瞧起來越發暗沉了,我們早些走罷。」
說完,也不管容禦是何反應,自己提著裙擺飛快地鑽進了馬車。
容禦太了解自己的妹妹,知她那一問必有蹊蹺。可謝雲涔的態度明白,剛剛離去的青年就是貨真價實的謝家二少爺,那麽又豈有真假之說?看著垂落的車簾,容禦眉心緊蹙,暗道,莫非阿漁入京,曾遇見過謝二郎,還教他給騙了?
一念及此,容禦向來溫煦的笑眸中便多了些冷色。
飲月樓二樓西雅間裏,風眠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裏的翠盞,間歇性地抬頭瞥一眼繃臉肅立的黑衣護衛,終於,他手掌一翻,將翠盞扣於桌麵上,直直地看向那護衛,沒好氣地問道:「你家主子最近真的越發不拿小爺當迴事兒了,今日這一迴莫不也是拿小爺開涮呢?」
「風公子,您想多了。」黑衣護衛神色不變,語氣硬邦邦的又添一句,「公子他沒有這樣的閑情逸緻。」
「……」風眠臉色一黑,「冷罡,少跟你主子學說話。」
心知從冷罡的口中問不出什麽來,風眠索性不再理會他,隻暗暗思索沈臨淵傳信將自己召來江陵的緣故。正沉思間,西雅間的房門被推開,風眠循聲望去,先見著一個滿麵賠笑的店小二畢恭畢敬地哈著腰開路,而後卻走進來一個熟悉的月白色身影。
風眠一挑眉,哼笑著開口道:「小王爺的架子近來越發大了,風某想見你一麵,真可謂是難如登天啊。」
沈臨淵看都沒看他一眼,落座後自斟了一杯茶,從袖中取出一卷薄冊推到風眠的麵前。薄冊的封皮空蕩蕩,風眠蹙眉拾起,信手翻了兩頁後,臉色微變,「臨淵,這東西從何而來?」
薄冊內頁赫然列著數十個人名與其所屬籍貫,頁麵泛黃,一看就是陳年舊物。
風眠從中看到幾個頗為眼熟的名姓,不覺眼皮一跳,一顆心霎時間沉下去。
「這東西莫非是在謝家?」見沈臨淵不語,風眠不由追問一句。
沈臨淵道:「還記得蕭幹所言的,另外一撥暗查十五年前舊案的人?」
「難道那些人也和謝家有關?」風眠緊蹙的眉頭稍稍舒展,嘆聲道,「如此說來,反在情理之中。」
念及十五年前的舊案,風眠腦海裏便浮現出從蕭幹處看到的卷宗記載:「文宣十三年,毒丸案發,聖顏怒而勒令三司徹查,禦醫院院正容嶸畏罪自盡,留書供罪,並揭太子沈修鄞,帝惱而黜之,幽禁南明。」當年舊案,牽涉甚廣,但除了暴斃而亡的容院正外,其餘眾人或言之昭昭,或冤聲連天,終不得水落石出。文宣帝盛怒之下,廢黜太子沈修鄞,可經年以後,漸察其中尚有蹊蹺,才鬆口由著暗夜司暗中調查,其中不無要為廢太子翻案的念頭。
「謝定這些年雖一直鎮守邊關,但從未放棄過翻案之心,這本名冊便是謝家暗樁十幾年來暗地裏搜羅來的,和當年一案有所牽連的人。」沈臨淵靜靜地看向風眠,「如果我沒猜錯,上麵該有你認識的人。」
「沒錯。」風眠道,「我小師叔未曾入禦醫院前,我倒跟在身邊一段時日,知道這名單上有兩人與小師叔他常有往來。」
風眠將薄名冊置於桌案上,手指輕點,落在緊挨一處的兩個名字上。
陳守義,容崢。
前者是如今的禦醫院院正,而後者則是容嶸一母同胞的親兄長。
第51章 五一
棲霞詩會後的幾日,江陵又落了一場大雪,轉眼間又成了銀裝素裹的琉璃世界。
容夫人近來常在小佛堂裏一呆就是一整日,容嬿寧請安吃了幾迴閉門羹,大病一場,才在容禦的耳提麵命下乖覺許多,沒有再繼續雷打不動地到正房院子裏挨凍去。
這一日清晨,容夫人剛從小佛堂裏出來,手裏撚著佛珠,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容嬿寧來,便看向翠聲道:「讓人進來吧。」
翠聲先時沒有反應過來,等瞥見容夫人冷淡的神色後,陡然迴過神,卻踟躕著不知如何開口。半晌,在容夫人逐漸不耐的目光注視下,翠聲吞吞吐吐地道:「二姑娘不在外麵。」
容夫人聞言眉頭一皺,她瞧了屋角擺著的漏鍾一眼,臉色頓時不好看起來。
「真是越發沒有規矩了。」
大抵她心中已然習慣自己忽視容嬿寧,而後者縱使委屈也不會壞了規矩禮儀,這會兒驚覺一向聽話的小女兒竟然膽大如斯,連晨省請安都敢不來以後,便生出一種被忤逆的不快,當即打發候在房外的小丫鬟去西跨院喊人。
翠聲忍不住勸道:「近來風雪連綿,二姑娘身子骨弱,這才吃過藥將將好轉一些,夫人……」又何苦折騰人呢。
後半句話翠聲到底沒有膽量說出口,可她欲言又止的神色,容夫人若非眼盲,又豈能看不出來?可容夫人的臉依舊繃得緊緊的,半分沒有軟下心腸、更改主意的意思。
等到容嬿寧進屋的時候,便隻看見容夫人端坐於上位,手裏端著一杯熱氣氤氳的茶正慢慢地品著,麵色一如既往的冷淡。
「女兒給母親請安。」小姑娘屈膝福禮,聲音輕柔柔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