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嬿寧想,那小王爺若真像傳聞中一樣厲害,沒道理連她都能看得透的人,他卻看不穿。既是如此,益陽侯和胡氏的算計必將落空,她又何苦自尋煩惱。
至於那二人算計落空以後,自己何去何從,容嬿寧並沒有多想。
檀香聽著,似懂非懂,可因為自家姑娘淡然的模樣,不由得也跟著放下心來。就這樣一連過了一個多月,侯府裏都沒有傳出別的消息來,外頭坊間關於溍王府小王爺擇親的討論也淡了下去以後,檀香才徹底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有的人卻開始坐不住了。
這日晚間,益陽侯從外頭迴府,才步入正院就看見胡氏在廊簷燈下來迴走動,神態之間滿是焦慮。他抬手揮退身後的隨從,闊步走上台階,看著胡氏道:「這麽晚了,怎麽還沒歇下?」
胡氏瞥了眼身邊的蔡嬤嬤,見後者乖覺地退至一邊後,她方才焦急地問益陽侯:「那樁事情到底怎麽說,成天懸在那裏,我這心裏總是不安穩。」頓了頓,又道,「最近幾日,外頭議論的都少了,難不成是已經悄悄地定了人選?」
益陽侯拉著胡氏的手走進屋,而後鬆開,由著她為自己除去外衣,沉默了許久,方道:「今日朝會上陛下也問及了此事,溍王爺當時的臉色可不好看,隻怕小王爺的婚事他也做不得主。」可不是做不了主的,前三樁婚事落在外人眼裏,門當戶對、珠聯璧合,結果新娘子都還沒過門甚至有的賜婚聖旨還在路上,就接連暴斃了。如今再要擇親事,一來合適的人家捨不得、怕得很,二來溍王爺也不敢越過自家兒子做主,生怕這溍王府小王爺刑克親眷的名聲被徹底坐實,帶累門庭。
胡氏奇道:「京中那麽多姑娘家的生辰八字都被送去了王府,聽說溍王妃還讓人備下了許多仕女圖,難道竟沒有一人入得了小王爺的眼?」
益陽侯不說話,心道,天殺星的想法誰能猜得著?
見胡氏仿佛急得不行的模樣,益陽侯到底還是沉下心來,與她道:「這件事不成就不成罷。」
「可……」若是不成,她千裏迢迢跑去江陵是為了什麽?
益陽侯嘆了口氣,道:「當初是王府找上門來,寶朱又死活不樂意,我才想了那麽一出李代桃僵,想著要是能就此攀上溍王府的親事自然好事一樁,可到底這些都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胡氏問:「你那寶貝外甥女兒如今可還住在府裏,你預備怎麽著?」
「偌大的侯府難道還養不起了?」益陽侯想,那到底是他的親外甥女兒,本來算計她就教自己心下愧疚,眼下事情不成,未必不是好事,總算能讓他坦蕩蕩地接受外甥女兒的孺慕之情了。
胡氏捏著手裏的帕子,沒有應聲。
說實話,她的確挺喜歡乖巧聽話的容嬿寧,但如非必要,她半點兒也不想跟容家扯上幹係,更沒有好心腸替自家那個一貫眼高於頂、性情冷僻的小姑子養女兒。
既然溍王府的這門婚事告吹,還是把人送迴江陵去得了。
--------------------
作者有話要說:
李代桃僵是不可能的:)
第5章 請帖
依著胡氏的打算,留容嬿寧在府裏繼續住上幾日,地主之誼盡罷了,就尋個由頭將人給送迴江陵容家去。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她這廂才開口與容嬿寧提了這樁事兒,後者也從善如流地應下了,意外卻偏巧發生了。
胡氏翻看著手裏的帖子,麵上的神情慢慢地凝重起來,心下疑竇叢生。看向一旁正幫著整理帳冊的蔡嬤嬤,問道:「秀荷,你說眼下非節非慶的,長公主好端端的怎生想起來要在府裏舉辦宴集呢?」秀荷便是蔡嬤嬤的名字了。
不怪胡氏心中納悶,盛京城中誰人不知,那與當今皇帝陛下一母同胞的嘉懿長公主可是名副其實的金枝玉葉,未出閣時得先帝爺千嬌百寵,嫁給駙馬蕭雲升以後更是被寵上了天,如今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脾性雖說褪去了年少時的驕縱,可獨屬於長公主的驕矜依然保留著。這麽些年來,別府上的夫人隔三差五地就要辦個茶會花宴,邀人一聚,可長公主府辦晏集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提,就是嘉懿長公主本人也鮮少出席京中別家的邀約。
蔡嬤嬤自然也知道這些,她把最後一本帳冊整理好,示意一旁的侍女將理好的一堆帳冊拿下去收納好,之後方走到胡氏身邊,接過其遞過來的請帖。她是胡氏的陪嫁丫頭,從前也習過幾個字,待看清楚那拜帖上的內容後,不比胡氏驚疑不定,蔡嬤嬤反而覺得並不意外。
「夫人有所不知,外頭都在傳,邊關大捷,蕭駙馬不日就要班師迴朝。長公主定是聽說了消息,心裏高興,想著熱鬧一下呢。」
嘉懿長公主和駙馬蕭雲升鶼鰈情深,駙馬得皇帝倚重信賴,率軍北伐,一去就是三年,這會兒人終於要迴來了,可不是一樁值得慶賀的大喜事,為此設宴邀約慶賀,也確實是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帖子奴婢瞧著似乎的確有些奇怪。」蔡嬤嬤把展開的帖子往胡氏跟前送了送,語氣裏多了些不解,「長公主怎生知道表小姐的呢。」
胡氏看過去,帖上容嬿寧的名字落入眼中,教她臉色微沉了兩分,但比臉色沉得更快的卻是她的一顆心。
適才未留心,蔡嬤嬤一提醒,胡氏方反應過來真正的蹊蹺之處。
至於那二人算計落空以後,自己何去何從,容嬿寧並沒有多想。
檀香聽著,似懂非懂,可因為自家姑娘淡然的模樣,不由得也跟著放下心來。就這樣一連過了一個多月,侯府裏都沒有傳出別的消息來,外頭坊間關於溍王府小王爺擇親的討論也淡了下去以後,檀香才徹底地鬆了一口氣。
不過,有的人卻開始坐不住了。
這日晚間,益陽侯從外頭迴府,才步入正院就看見胡氏在廊簷燈下來迴走動,神態之間滿是焦慮。他抬手揮退身後的隨從,闊步走上台階,看著胡氏道:「這麽晚了,怎麽還沒歇下?」
胡氏瞥了眼身邊的蔡嬤嬤,見後者乖覺地退至一邊後,她方才焦急地問益陽侯:「那樁事情到底怎麽說,成天懸在那裏,我這心裏總是不安穩。」頓了頓,又道,「最近幾日,外頭議論的都少了,難不成是已經悄悄地定了人選?」
益陽侯拉著胡氏的手走進屋,而後鬆開,由著她為自己除去外衣,沉默了許久,方道:「今日朝會上陛下也問及了此事,溍王爺當時的臉色可不好看,隻怕小王爺的婚事他也做不得主。」可不是做不了主的,前三樁婚事落在外人眼裏,門當戶對、珠聯璧合,結果新娘子都還沒過門甚至有的賜婚聖旨還在路上,就接連暴斃了。如今再要擇親事,一來合適的人家捨不得、怕得很,二來溍王爺也不敢越過自家兒子做主,生怕這溍王府小王爺刑克親眷的名聲被徹底坐實,帶累門庭。
胡氏奇道:「京中那麽多姑娘家的生辰八字都被送去了王府,聽說溍王妃還讓人備下了許多仕女圖,難道竟沒有一人入得了小王爺的眼?」
益陽侯不說話,心道,天殺星的想法誰能猜得著?
見胡氏仿佛急得不行的模樣,益陽侯到底還是沉下心來,與她道:「這件事不成就不成罷。」
「可……」若是不成,她千裏迢迢跑去江陵是為了什麽?
益陽侯嘆了口氣,道:「當初是王府找上門來,寶朱又死活不樂意,我才想了那麽一出李代桃僵,想著要是能就此攀上溍王府的親事自然好事一樁,可到底這些都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胡氏問:「你那寶貝外甥女兒如今可還住在府裏,你預備怎麽著?」
「偌大的侯府難道還養不起了?」益陽侯想,那到底是他的親外甥女兒,本來算計她就教自己心下愧疚,眼下事情不成,未必不是好事,總算能讓他坦蕩蕩地接受外甥女兒的孺慕之情了。
胡氏捏著手裏的帕子,沒有應聲。
說實話,她的確挺喜歡乖巧聽話的容嬿寧,但如非必要,她半點兒也不想跟容家扯上幹係,更沒有好心腸替自家那個一貫眼高於頂、性情冷僻的小姑子養女兒。
既然溍王府的這門婚事告吹,還是把人送迴江陵去得了。
--------------------
作者有話要說:
李代桃僵是不可能的:)
第5章 請帖
依著胡氏的打算,留容嬿寧在府裏繼續住上幾日,地主之誼盡罷了,就尋個由頭將人給送迴江陵容家去。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她這廂才開口與容嬿寧提了這樁事兒,後者也從善如流地應下了,意外卻偏巧發生了。
胡氏翻看著手裏的帖子,麵上的神情慢慢地凝重起來,心下疑竇叢生。看向一旁正幫著整理帳冊的蔡嬤嬤,問道:「秀荷,你說眼下非節非慶的,長公主好端端的怎生想起來要在府裏舉辦宴集呢?」秀荷便是蔡嬤嬤的名字了。
不怪胡氏心中納悶,盛京城中誰人不知,那與當今皇帝陛下一母同胞的嘉懿長公主可是名副其實的金枝玉葉,未出閣時得先帝爺千嬌百寵,嫁給駙馬蕭雲升以後更是被寵上了天,如今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脾性雖說褪去了年少時的驕縱,可獨屬於長公主的驕矜依然保留著。這麽些年來,別府上的夫人隔三差五地就要辦個茶會花宴,邀人一聚,可長公主府辦晏集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提,就是嘉懿長公主本人也鮮少出席京中別家的邀約。
蔡嬤嬤自然也知道這些,她把最後一本帳冊整理好,示意一旁的侍女將理好的一堆帳冊拿下去收納好,之後方走到胡氏身邊,接過其遞過來的請帖。她是胡氏的陪嫁丫頭,從前也習過幾個字,待看清楚那拜帖上的內容後,不比胡氏驚疑不定,蔡嬤嬤反而覺得並不意外。
「夫人有所不知,外頭都在傳,邊關大捷,蕭駙馬不日就要班師迴朝。長公主定是聽說了消息,心裏高興,想著熱鬧一下呢。」
嘉懿長公主和駙馬蕭雲升鶼鰈情深,駙馬得皇帝倚重信賴,率軍北伐,一去就是三年,這會兒人終於要迴來了,可不是一樁值得慶賀的大喜事,為此設宴邀約慶賀,也確實是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帖子奴婢瞧著似乎的確有些奇怪。」蔡嬤嬤把展開的帖子往胡氏跟前送了送,語氣裏多了些不解,「長公主怎生知道表小姐的呢。」
胡氏看過去,帖上容嬿寧的名字落入眼中,教她臉色微沉了兩分,但比臉色沉得更快的卻是她的一顆心。
適才未留心,蔡嬤嬤一提醒,胡氏方反應過來真正的蹊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