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為了在主家麵前好好表現,今天做菜時可謂是使了十二分的力氣,完事後,她時常揮舞鍋鏟的胳膊都有些酸痛。


    這一迴,廚房中儲存的所有食材幾乎都被李嬸給用上,因而做出了一桌十分豐盛的“滿漢全席”。


    ……


    包國維二十天未迴家,家中變化頗大。


    原本的圓形餐桌,已經換成了一張方桌,看樣子是方便招待客人。


    方方正正的大木桌上已堆疊了滿滿當當的一桌菜,又是糖醋排骨、京醬肉絲、又是炒木耳,涼拌洋柿子,還有大碗雞湯……


    除此之外,桌上還擺了一壺冒著熱氣的茶水。


    這一頓在後世也算的上豐盛的飯,對於這時還在吃糠喝稀的窮人們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窮人有窮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


    這一桌飯菜下來,三四塊大洋絕止不住,要說包家一頓飯就是尋常人一個月的薪資,確實不誇張。


    老包坐在餐桌旁,看著旁邊正在用餐的包國維問道:


    “國維,這一趟出去怎麽樣?過的咋怎麽樣?怎麽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呢?”


    包國維不可能把自己被馬匪劫的事兒告訴老包,這事說出來,除了叫他擔心、後怕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這一趟就是坐火車去了一趟天津,中途還辦了些事,至於辦的什麽事兒,報紙上不都已經說過了嗎?搞了個製堿法嘛!”


    老包本身就沒文化,即便近來開始學習識字,能讀懂些淺顯簡易的文章,但要叫他去理解這事兒還是有些困難。


    “這到底是啥大事,咋就突然上了報紙呢?我看不僅是咱蘇州的報紙上有,其他那些‘大報紙’上也都有你畫像……


    而且這幾天還常有人來咱們家,裏頭還有你的先生呢!就連秦老爺……秦範,看那箱西洋奶,可就是他送來的!”


    老包的目光看向了西北角落的一箱西洋奶,他現如今已不再稱秦老爺為老爺,而是其名。


    “國維,我也聽他們說是什麽新式製堿法,說了半天我也沒聽懂,這到底是個啥?”


    包國維清楚,老包他隻是想和自己多說些話,而不是搞明白這新製堿法到底有什麽意義。


    包國維隨意介紹了一番,老包也沒聽懂,隻是笑著點著。


    兩人閑扯了一會兒,便有客人來訪,手中還帶著些禮品。


    ……


    到了晚上,包國維去浴室洗了趟澡,他躺在充滿熱水的木盆中,感受著溫熱的水流,心情逐漸放鬆下來。


    待到起身時,一路積攢的“風塵”已落在浴盆之中。


    他從浴盆中起身,走到化妝台處,將濕漉漉的頭發用毛巾擦幹,而後擰開化妝台處的一個黑白相間的小瓶子。


    嗅了嗅瓶中的氣味——依舊是熟悉的硬牌司丹康。


    隻可惜現在到了晚上,即刻就要睡覺了,不能再抹到頭上。


    待到包國維拉開浴室門時,他已換上一身派樂蒙。


    他在庭院散了一圈步,感受著迎麵吹來的冷風,再逗逗兩隻小黑狗,隻覺得神情氣爽。


    大晚上沒再有不識趣的客人前來拜訪,包國維好生在家中睡了美美地一覺。


    這一晚老包也睡得很安穩。


    新製堿法的事依舊在發酵著,包國維這幾日閑著沒事幹,蝸居在家中,時不時見見客人。


    而天津已聚集了不少國內外的學者,試圖見識一番新製堿法的製式流程、特點。


    很快,新一期的《新青年》發布,刊登此事,並以此抨擊學衡派:


    何不以國學、詩詞創作吸引國外學者來訪?


    而學衡派一時間竟無以正麵應對,隻得以詩詞創作拐彎抹角的辱罵學潮派。


    ……


    包國維已經有錢,又有名,生活逐漸安定了下來,著實沒有了什麽動力。


    未來的曆史大勢,難以改變,因為一股神秘的力量,也不可改變。


    轉眼間到了學校時節,校門口掛上了紅布,彰顯包國維的功績。


    可人們知道,現如今這所新派中學已容不下他這尊大佛。


    就連郭純,麵對著現如今的包國維都感到有些自卑,兩人之間毫無疑問已隔了一層厚障壁。


    他看著坐在旁邊的包國維,不知道該說什麽。


    包括學堂中的其他學生,麵對包國維時也是十分拘謹,不敢高聲語,恐驚班上人。


    包國維隻覺得愈發無聊起來。


    他閑著無事,唿朋喚友,在此前抹上司丹康,穿上派樂蒙,最終來到了鬆鶴樓。


    “喜馬拉雅山隊,鬆鶴樓。”


    見到鬆鶴樓的時候,包國維驀然想起一個已經被眾人徹底遺忘掉的人。


    鬆鶴樓位於城中心,這是陳金華心心念念的餐館,能在這兒用餐的人多半非富即貴。


    雖說這是個餐館,但從外觀來看,倒更像是一個極富古典風格的佛塔。


    宛若魚鱗般的淡黑色瓦片鱗次櫛比,四角屋簷飛翹而起,宛若飛鶴欲乘風而上,下一秒就要飛起一般,端得是大氣磅礴。


    此樓,從上至下,共分三層,雖無明文可察,但人們都知道,三樓難上。


    在蘇州,包國維這張臉還是很管用的,依照他的身份,家財,上三樓自然沒什麽問題。


    內裏裝修豪華,天花板掛水晶琉璃燈,淡黃的柔和光芒,餐桌乃是玻璃轉盤桌,下鋪紅色地毯。


    一桌豐盛菜,滿座無言,待到包國維動筷,才有人開口吃飯。


    ……


    一眨眼就到了二八年,包國維也已長到十六歲。


    如今已漸漸有人關注到旱災,報紙上報道關於北方大旱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雖說是北方大旱,南方的糧食收成沒有收到多大影響,但是在各大糧商的有意控製下,即便是在南方,糧食的價格也越來越貴。


    按理來說,在這般時節,南方的糧商應該帶著糧食北上,大賺一筆。


    但因為一些原因,南北的交通線一直被封控住,對於糧食的管控達到了一種極為嚴格的地步,想要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難如登天。


    包國維確實穿越而來,但這種天災,僅僅靠著他一個人,完全無法改變。


    曾經曆史上的饑荒餓死幾千萬人,可現如今依舊要餓死幾千萬人。


    有時候包國維會想,為什麽自己穿越時不能帶一個係統:完成任務就能加屬性,苟上三年,肉身成聖,硬抗子彈大炮,到時候直接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路遇不平事……


    然而這隻存在於幻想之中,自穿越以來,他偷偷喊了不知道多少次係統,係統卻始終不出來。


    後來北伐結束,民國已完成形式上的統一,進入了相對和平的時期。


    此後,依靠對鷹國經濟危機的預測,包國維聯合許多人,起先利用股票賺了一筆巨款,價值數十萬大洋,待到往後結束時,再次出手入市,賺得相當於當時百萬大洋購買力的金錢。


    包國維在這兩次股市操縱中,獲益數萬大洋,被人譽為“超級操盤手”。


    未來的時間,在曆史上,被稱為十年黃金時間。


    隻不過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東三省開始淪陷。


    包國維在此前,因先後發明侯氏製堿法、大蒜素,功勳卓著,被招入西南大學進修,連帶著老包也一同搬去了西南。


    在西南大學進修期間,包國維依靠著豬腦過載,成績碾壓眾人,聲望不減。


    在一九三一年前夕,他發表一篇論文,提前預測東洋將會圖謀東三省。


    這篇論文,引起了較大關注,對於這事兒的結果,說實話,包國維也不清楚,畢竟蝴蝶效應實在太大。


    然而戰爭是各種因素之下的累計結果,當東洋內部的矛盾達到一個極其尖銳的地步時,對外發動戰爭便成為了必然的事情。


    他們在權衡之下,最終依舊選擇了對東三省發動進攻。


    在和曆史相同的“不抵抗”政策下,東三省很輕易地便淪陷,民聲自此哀怨沸騰。


    但在此番論文成功預測後,包國維聲望大漲,


    在此後他動用積累的關係、人脈、名聲,又發表了一篇關於未來戰爭分析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


    最終在多方協作下,成功在中、西部投資建立了多個兵工廠。


    後來抗戰爆發,兵工廠生產的武器發揮了不小的效用。


    老包和包國維暫居西南,以避戰亂,期間耗費家財無算,做出貢獻頗多,為後人所銘記。


    待戰亂安定,一家重返故土,因其功勳卓著,民眾夾道而迎之。


    記:包正享年八十二歲,包國維享年七十九歲,俱皆壽終正寢。


    ……


    “讓我們打開曆史書,翻開一百二十八頁,這是一個考點。”


    講台上,一名老師對著台下的學生們講著話。


    同學們翻開了彩色的課本,打開到老師所講的那一頁,這一篇是介紹民族英雄的。


    “我們先講一講這個包國維,這個人的人生其實還是比較傳奇的,我給大家講一下他的事跡,同學們就當聽個趣味小故事吧,給大家放鬆一下。”


    聽到老師的話,台下的初中生們頓時揚起了嘴角——上課有什麽好的?還是聽小故事好。


    “包國維,他這個人出身貧寒,家中的父親一開始是給人做傭人的。”


    “但是他從小時候,或者說是中學的時候,就展露出了自己的天賦。


    他當時第一次上學,就進了當時的西式學堂,一考試,就考出了很好地成績,但具體好到什麽地步呢?”


    聽到這兒,同學們的好奇心都被勾引出來,期待著老師接下來會講什麽。


    “滿分六百分的成績,他考了五百八十九分,拉開全校第二名四十分。”


    這還不算,後來,他去了天津,僅僅用了三天,就成功研製出了包氏製堿法,那一年,他僅僅十五歲。”


    “不光是包氏製堿法,大蒜素可也是他發明的,隻不過這事兒,後來人們才知道。”


    “想必在語文課上,大家應該也都學習到過包國維的文章吧,他筆下所記錄的《我見黑魚猶似人》、《陳金華》、《車夫》、《凍死的人》,都被收錄進……”


    “在他寫的蘇州見聞錄中,詳細的描寫了當時社會環境下,人們的生活狀態。”


    “除此之外,他還懂股票、並且是一個極富有前瞻性的戰爭分析師,曾多次較為精確的預言過戰爭的爆發節點、時間。”


    台下的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這世上竟然還有這麽厲害的人!


    “包國維,在抗戰期間,幾乎耗盡家財,支援抗戰,結以他的功績,曆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毫無疑問——一個才華橫溢的民族英雄。”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著光的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著光的蚊子並收藏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