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麵見侯先生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正午十二點,可天空中的太陽就像是個燈泡一樣——隻能向周邊撒些光,帶不來一點熱量。
天津街道上的牆壁灰蒙蒙的,周邊的房屋的屋頂上都躺著些雪堆,地上的積雪有些已結了冰渣滓,三輪車攆過時還會發出“喀嚓”的響聲。
“這位……少爺,就是這兒了!”
帶路的黃包車夫眼見已經帶到了地兒,便轉身看向包國維,大概是天氣太冷的原因,他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車夫每吐出一個字,都在空氣中留下一道霧氣兒,雖然他此刻凍的有些想打擺子,卻不妨礙他對包國維露出諂媚的笑容。
“嗯。”
包國維隻是淡淡的用鼻音來迴應他,在這麽寒冷的天氣下,多說一個字兒都是在浪費體內的熱量。
天津位於北方,維度比蘇州要高了不少,加之這時候人們還沒有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天氣冷的有些超乎包國維的想象:
耳朵和鼻孔早就變得紅彤彤,隨便一陣風刮過來就讓人耳朵生疼,每次唿吸都覺得鼻孔裏像是被冰錐子捅進去一般
若是本地人倒還好,早就習慣了天寒地凍,但包家四人驟然從江南來到這北方地界,就算是穿上了提早準備好的保暖服裝,依舊有些不適應。
包國維緊了緊身上的衣服,仔細瞧瞧北大門側邊貼著的公條,白紙黑字的寫著:天津沽口永利製堿廠。
永利製堿廠占地麵積不小,據說足足有三百多畝,和一般的大學差不多大。
包國維站在原地粗略的打量了一番製堿廠的布局——研究科學院、平矮的建築,想來是原料儲存室、龐大的生產車間,上麵的煙囪排著濃煙……
張二苟畢竟年紀大了,沒有尚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王大錘和王小武抗凍,他已有些受不了這凍人的天氣,於是緊了緊自己身上的棉衣,催促道:
“少爺,咱們快些進去吧!這外麵實在是太涼了,這萬一要是染上風寒可就不好了。”
“好,走吧!”
包國維應了一聲。
製堿廠的北大門處建了個保衛室,外麵還站著幾個護廠隊的門衛,個個身上穿著整齊的製服,身後還光明正大的背著步槍。
包家四人還未走到大門跟前,便被那群保衛隊的人注意到。
“站住,幹什麽的?”
一個年輕的門衛想要阻攔,已踏出腳步攔在幾人麵前,他話音剛落,便有個有些肥胖的人從保衛室中衝出來,不由分說在年輕門衛的頭上扇了一巴掌。
扇人巴掌的男人體態十分肥胖,大腹便便的撐起身上的黑色製服,頭頂上還帶著個棉帽子,看樣子便是這裏的保衛隊長。
他隱晦的打量了一番包國維後,又瞧了瞧他身後站著的幾個下人。
見多識廣的他已經知道這是來了位“貴客”,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諂媚起來,盡量用自己最柔和的語氣開了口:
“這位大少爺,您帶著這些人來這兒是做什麽的?
這個廠子裏是化工廠,裏麵的東西都有些危險,你要是沒有要事的話……”
若是尋常人等自然是不能隨意接近這廠門,但包國維這一身打扮:金絲眼鏡、精美的白色夾克、嶄新的西式長褲,油光鋥亮的皮鞋,再加上手腕上不經意間露出來的金色手表……
“我從江南蘇州來,到此是為找侯德榜先生,我這裏有一封介紹信,還有一封侯德榜先生親自給我郵來的信,你可以帶著信進去幫我通知一聲,等他看到了信自然就……”
包國維說著便要從自己隨身攜帶的皮包中把信掏出來,這保衛隊長急忙製止:
“哎呀!還用得著掏什麽信嘛!一看您就是侯先生邀請來的貴客,絕對錯不了!
您還是趕快進去吧,昂!這外麵這天氣太涼了,萬一給你凍感冒了可就不好了!侯先生怕是要怪罪我不是?”
大概是包國維身上的“羅衣”起到了作用,再加上他看上去也就是個學生模樣,因而這保安隊長直接免了這流程。
“侯廠長他就在裏麵,小五小六小七!帶他們過去!”
保衛隊長直接安排了幾個人,帶著包國維等人找侯先生。
隻不過包國維等人身上攜帶的槍都被下了,存放在保安室裏,理由是化工廠內要避免擦槍走火,又說護衛隊的人都是空槍值崗,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包國維自然不能不同意。
兩個門衛員帶領三名下人去找個宿舍住著,暖暖身子,另一個門衛員則直接帶包國維前往西麵的辦公室。
……
科學院內有兩棟大樓,一棟是辦公樓,另一棟則是做化學實驗的研究樓,每一棟都有三四層的樣子,看來下了不少本錢建立。
門衛員直接帶領包國維前往辦公樓,辦公樓裏麵還有不少穿著厚長衫、戴著眼鏡、一副學究模樣的人走來走去。
上到二層樓,走到最西麵的房間,門衛員指著“廠長辦公室”的招牌,臉上還帶著討好的笑容:
“就是這兒了!侯廠長應該就在裏麵。”
包國維站定在辦公室門前,心情稍有些激動——畢竟馬上就看到名留青史的人了,更重要的是說不準以後自己也能在史書上留個名。
輕輕拉開虛掩著的木製門,包國維便看到有個頭發有些短的男人坐在辦公桌前。
辦公桌上摞滿了紙張文件,旁邊還有個大書櫃,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此時的侯先生正拿著一隻鉛筆在書本上寫寫劃劃,紙張上已經寫滿了一串複雜的字母、化學式、數學公式。
見到侯先生正在思考問題,包國維就站在門外麵,沒有出言打擾,以防打斷了人家的思路,耐心的等在外麵。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侯先生大概是寫累了,就在他放下筆伸了個懶腰時,包國維才輕輕敲了兩下門框。
聽到門口傳來兩聲響,侯先生才注意到來了客人,他抬起頭看向門口,有些疲憊的麵上擠出一絲笑容:
“不好意思,伱是?”
“侯先生,午安,我就是前幾日給您寄信的包國維同學。”
包國維彬彬有禮的迴答道。
侯先生微微皺起眉頭,在自己的腦子中思索起這個人的信息。
以他的記憶力很快就想起來前幾日確實寄出來這麽一封信,隻不過沒想到信中的正主來的竟這麽快:
“哦!就是那個在新式中學裏周測月考第一名的同學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長得一表人才!趕快進來吧,屋外這麽涼,可別凍著了。”
這話包國維就當他是在奉承自己了,畢竟侯先生當年在大學府裏可是考出了十門滿分一千分的成績,一舉揚名整個大學府。
跟侯先生相比,包國維就算是“開了掛”也都還差著一個等級。
包國維此刻已經進了門,一邊把門關死一邊說著話:
“侯先生這就是拿我開玩笑了!先生在大學府裏取得的成績可是要勝過我數倍。”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討厭溜須拍馬的人大多隻存在於文學作品裏,包國維剛剛在門口耐心的等了這麽久,再加上這一通奉承的話,不禁叫侯先生對他產生了些好感。
包國維走到侯先生的桌子旁邊與他對坐,剛坐下來就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包中取出了幾罐包裝十分精美的茶,輕輕的放到黑木桌子上。
“侯先生,這個是我從蘇州帶來的正宗洞庭湖碧螺春,都是專業的炒茶老師傅炒出來的。
先生每日研究化工,為國出力,時常勞心費神,我沒有什麽能做的,隻能帶些蘇州的土特產過來,多喝些茶水可以補補精神頭。
還有從蘇州帶來的糕點、當地釀的一小瓶白酒,除卻這些,我還給您帶了……”
包國維別的本事不多,除了記性好點、反應快些、長的帥些以外,就是“懂事兒”!
不過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就是要“懂事”,甚至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本領。
侯先生看到包國維從自己的黑皮包又掏出了些金光閃閃、銀光亮亮的東西,趕忙伸出手製止:
“好了!好了!包國維同學,不用再拿了,這些茶葉我就收下了,其他的東西你還是收迴去吧!”
普通的禮物收了便收了,若是把貴重的禮物也收下,那接下來客人提出請求便不好拒絕,雖然侯先生是個做學術的,但是基本的人情交往規則也是懂的。
侯先生雖然拒絕了這些貴重的禮物,但說話時臉上還是帶著笑容,他既然願意收下這茶葉,就說明他對包國維已有了些好感。
包國維見狀,也沒有再強送禮物,而是直接從包中把近些日子撰稿的一些文件遞了過去。
上麵寫的當然不是侯氏製堿法的全流程,隻寫上了一些大致的研究方向而已。
化學是一門基於實驗產生的學科,往往需要用到大量設備、原料來進行長久的實驗才能有新發現。
包國維此前乃是一個下人家的孩子,進行過最高端的活動便是在新式學堂中上學,幾乎沒有接觸到化工實驗的條件,自然不可能憑空“創造”出新的製堿法出來。
“侯先生,我從前在蘇州的報紙上便看到過你的事跡,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我國的製堿業竟然處處受製於人。
因而我自打上學後便致力於研究之間方法。”
“索爾式製堿法的話,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沒有利用上,隻用了食鹽中的鈉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結合才生成了純堿……”
“而如果使用哈珀的合成氨法的話,環境破壞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倒沒有什麽,隻是以我們的工業基礎又很難創造出穩定的高溫高壓的環境……”
包國維說了一堆話,意思很明顯:我笑那索爾無謀,哈珀短智。
侯先生一邊聽著包國維說話,一邊閱讀著包國維遞過來的文件。
對於包國維的話,他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這可是楚家介紹來的人,無論他說什麽自己都應該聽一聽,畢竟自己是做科研的……不打好關係怎麽做科研嘛!
隻不過這孩子說的話雖然是正確的,但似乎有些太過狂妄了。
不過侯先生本身就是個“狂妄”之人,自然也有些欣賞包國維身上的這股狂妄氣。
看著包國維給出的這些文件,原本侯先生還有些不以為意,但幾行字看下來後,侯先生竟也被勾起了興趣。
待到通篇閱讀完,竟覺得這上麵寫的還真有幾分道理,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侯先生的心情終究是沒有太多波動,化工這方麵終究還是需要用試驗情況來說話。
簡單地整理了一下包國維的這些文件,侯先生將這些文件遞還給了他,臉上帶著很和藹的笑容:
“真是英雄出少年,剛上中學就對這化工理解的這麽深。
包國維同學,剛才這些文件,我仔細看了下,這確實是個可以研究的方向。
除了生產合成氨、硫酸銨、硝酸……這些技術我們還不太成熟以外,其他的原料都不太難獲取。”
包國維聽到侯先生的迴答倒是沒有意外,緊接著問出了自己最在乎的問題:
“那我們科學院這兒有實驗條件嗎?我近來已放了寒假,我想試試在這兒工作幾周……”
……
侯先生先是帶著包國維參觀了一番製堿廠的生產車間,工廠顯然沒有實現自動化生產,依舊有大量的工人在進行人力操作。
“七年前,我們永利製堿廠用重金買到了一份“索爾維製堿法”的簡略資料,一直到了四年前,才開工出堿,隻不過這產出的堿,卻是紅黑相間的劣質品。”
“三年前,經過我們科學院工程師的協力研究後,終於生產出了成熟的純堿,”
侯先生話裏的意思很明顯:想要研究出製堿方法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隻不過對於包國維而言,確實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出新式製堿法,隻不過如何把製堿法中的材料配比、生產設計做到效率最大化,還是要交給侯先生和科學院的工程師們。
侯先生在給包國維下了個心理準備後,見他有些疲乏,又開了口:
“你舟車勞頓,到現在估計也有些累了吧,今晚可以在研究院宿舍的單間歇息一天,明天我安排些人陪你一起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吧。”
包國維此刻身心都有些疲憊,從上海到天津,足足過了三天兩夜,這一路雖說沒遇上什麽麻匪劫火車之類的破事,卻也足夠使人心神疲乏。
“那就麻煩侯先生了。”
包國維在侯先生的帶領下來到宿舍樓後便沉沉睡去,單間裏的裝修確實不錯,除卻沒有司丹康頭油外,一切都好。
一夜無話。
(本章完)
天津街道上的牆壁灰蒙蒙的,周邊的房屋的屋頂上都躺著些雪堆,地上的積雪有些已結了冰渣滓,三輪車攆過時還會發出“喀嚓”的響聲。
“這位……少爺,就是這兒了!”
帶路的黃包車夫眼見已經帶到了地兒,便轉身看向包國維,大概是天氣太冷的原因,他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車夫每吐出一個字,都在空氣中留下一道霧氣兒,雖然他此刻凍的有些想打擺子,卻不妨礙他對包國維露出諂媚的笑容。
“嗯。”
包國維隻是淡淡的用鼻音來迴應他,在這麽寒冷的天氣下,多說一個字兒都是在浪費體內的熱量。
天津位於北方,維度比蘇州要高了不少,加之這時候人們還沒有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天氣冷的有些超乎包國維的想象:
耳朵和鼻孔早就變得紅彤彤,隨便一陣風刮過來就讓人耳朵生疼,每次唿吸都覺得鼻孔裏像是被冰錐子捅進去一般
若是本地人倒還好,早就習慣了天寒地凍,但包家四人驟然從江南來到這北方地界,就算是穿上了提早準備好的保暖服裝,依舊有些不適應。
包國維緊了緊身上的衣服,仔細瞧瞧北大門側邊貼著的公條,白紙黑字的寫著:天津沽口永利製堿廠。
永利製堿廠占地麵積不小,據說足足有三百多畝,和一般的大學差不多大。
包國維站在原地粗略的打量了一番製堿廠的布局——研究科學院、平矮的建築,想來是原料儲存室、龐大的生產車間,上麵的煙囪排著濃煙……
張二苟畢竟年紀大了,沒有尚處於青少年時期的王大錘和王小武抗凍,他已有些受不了這凍人的天氣,於是緊了緊自己身上的棉衣,催促道:
“少爺,咱們快些進去吧!這外麵實在是太涼了,這萬一要是染上風寒可就不好了。”
“好,走吧!”
包國維應了一聲。
製堿廠的北大門處建了個保衛室,外麵還站著幾個護廠隊的門衛,個個身上穿著整齊的製服,身後還光明正大的背著步槍。
包家四人還未走到大門跟前,便被那群保衛隊的人注意到。
“站住,幹什麽的?”
一個年輕的門衛想要阻攔,已踏出腳步攔在幾人麵前,他話音剛落,便有個有些肥胖的人從保衛室中衝出來,不由分說在年輕門衛的頭上扇了一巴掌。
扇人巴掌的男人體態十分肥胖,大腹便便的撐起身上的黑色製服,頭頂上還帶著個棉帽子,看樣子便是這裏的保衛隊長。
他隱晦的打量了一番包國維後,又瞧了瞧他身後站著的幾個下人。
見多識廣的他已經知道這是來了位“貴客”,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諂媚起來,盡量用自己最柔和的語氣開了口:
“這位大少爺,您帶著這些人來這兒是做什麽的?
這個廠子裏是化工廠,裏麵的東西都有些危險,你要是沒有要事的話……”
若是尋常人等自然是不能隨意接近這廠門,但包國維這一身打扮:金絲眼鏡、精美的白色夾克、嶄新的西式長褲,油光鋥亮的皮鞋,再加上手腕上不經意間露出來的金色手表……
“我從江南蘇州來,到此是為找侯德榜先生,我這裏有一封介紹信,還有一封侯德榜先生親自給我郵來的信,你可以帶著信進去幫我通知一聲,等他看到了信自然就……”
包國維說著便要從自己隨身攜帶的皮包中把信掏出來,這保衛隊長急忙製止:
“哎呀!還用得著掏什麽信嘛!一看您就是侯先生邀請來的貴客,絕對錯不了!
您還是趕快進去吧,昂!這外麵這天氣太涼了,萬一給你凍感冒了可就不好了!侯先生怕是要怪罪我不是?”
大概是包國維身上的“羅衣”起到了作用,再加上他看上去也就是個學生模樣,因而這保安隊長直接免了這流程。
“侯廠長他就在裏麵,小五小六小七!帶他們過去!”
保衛隊長直接安排了幾個人,帶著包國維等人找侯先生。
隻不過包國維等人身上攜帶的槍都被下了,存放在保安室裏,理由是化工廠內要避免擦槍走火,又說護衛隊的人都是空槍值崗,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包國維自然不能不同意。
兩個門衛員帶領三名下人去找個宿舍住著,暖暖身子,另一個門衛員則直接帶包國維前往西麵的辦公室。
……
科學院內有兩棟大樓,一棟是辦公樓,另一棟則是做化學實驗的研究樓,每一棟都有三四層的樣子,看來下了不少本錢建立。
門衛員直接帶領包國維前往辦公樓,辦公樓裏麵還有不少穿著厚長衫、戴著眼鏡、一副學究模樣的人走來走去。
上到二層樓,走到最西麵的房間,門衛員指著“廠長辦公室”的招牌,臉上還帶著討好的笑容:
“就是這兒了!侯廠長應該就在裏麵。”
包國維站定在辦公室門前,心情稍有些激動——畢竟馬上就看到名留青史的人了,更重要的是說不準以後自己也能在史書上留個名。
輕輕拉開虛掩著的木製門,包國維便看到有個頭發有些短的男人坐在辦公桌前。
辦公桌上摞滿了紙張文件,旁邊還有個大書櫃,上麵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
此時的侯先生正拿著一隻鉛筆在書本上寫寫劃劃,紙張上已經寫滿了一串複雜的字母、化學式、數學公式。
見到侯先生正在思考問題,包國維就站在門外麵,沒有出言打擾,以防打斷了人家的思路,耐心的等在外麵。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侯先生大概是寫累了,就在他放下筆伸了個懶腰時,包國維才輕輕敲了兩下門框。
聽到門口傳來兩聲響,侯先生才注意到來了客人,他抬起頭看向門口,有些疲憊的麵上擠出一絲笑容:
“不好意思,伱是?”
“侯先生,午安,我就是前幾日給您寄信的包國維同學。”
包國維彬彬有禮的迴答道。
侯先生微微皺起眉頭,在自己的腦子中思索起這個人的信息。
以他的記憶力很快就想起來前幾日確實寄出來這麽一封信,隻不過沒想到信中的正主來的竟這麽快:
“哦!就是那個在新式中學裏周測月考第一名的同學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長得一表人才!趕快進來吧,屋外這麽涼,可別凍著了。”
這話包國維就當他是在奉承自己了,畢竟侯先生當年在大學府裏可是考出了十門滿分一千分的成績,一舉揚名整個大學府。
跟侯先生相比,包國維就算是“開了掛”也都還差著一個等級。
包國維此刻已經進了門,一邊把門關死一邊說著話:
“侯先生這就是拿我開玩笑了!先生在大學府裏取得的成績可是要勝過我數倍。”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討厭溜須拍馬的人大多隻存在於文學作品裏,包國維剛剛在門口耐心的等了這麽久,再加上這一通奉承的話,不禁叫侯先生對他產生了些好感。
包國維走到侯先生的桌子旁邊與他對坐,剛坐下來就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包中取出了幾罐包裝十分精美的茶,輕輕的放到黑木桌子上。
“侯先生,這個是我從蘇州帶來的正宗洞庭湖碧螺春,都是專業的炒茶老師傅炒出來的。
先生每日研究化工,為國出力,時常勞心費神,我沒有什麽能做的,隻能帶些蘇州的土特產過來,多喝些茶水可以補補精神頭。
還有從蘇州帶來的糕點、當地釀的一小瓶白酒,除卻這些,我還給您帶了……”
包國維別的本事不多,除了記性好點、反應快些、長的帥些以外,就是“懂事兒”!
不過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就是要“懂事”,甚至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本領。
侯先生看到包國維從自己的黑皮包又掏出了些金光閃閃、銀光亮亮的東西,趕忙伸出手製止:
“好了!好了!包國維同學,不用再拿了,這些茶葉我就收下了,其他的東西你還是收迴去吧!”
普通的禮物收了便收了,若是把貴重的禮物也收下,那接下來客人提出請求便不好拒絕,雖然侯先生是個做學術的,但是基本的人情交往規則也是懂的。
侯先生雖然拒絕了這些貴重的禮物,但說話時臉上還是帶著笑容,他既然願意收下這茶葉,就說明他對包國維已有了些好感。
包國維見狀,也沒有再強送禮物,而是直接從包中把近些日子撰稿的一些文件遞了過去。
上麵寫的當然不是侯氏製堿法的全流程,隻寫上了一些大致的研究方向而已。
化學是一門基於實驗產生的學科,往往需要用到大量設備、原料來進行長久的實驗才能有新發現。
包國維此前乃是一個下人家的孩子,進行過最高端的活動便是在新式學堂中上學,幾乎沒有接觸到化工實驗的條件,自然不可能憑空“創造”出新的製堿法出來。
“侯先生,我從前在蘇州的報紙上便看到過你的事跡,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我國的製堿業竟然處處受製於人。
因而我自打上學後便致力於研究之間方法。”
“索爾式製堿法的話,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沒有利用上,隻用了食鹽中的鈉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結合才生成了純堿……”
“而如果使用哈珀的合成氨法的話,環境破壞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倒沒有什麽,隻是以我們的工業基礎又很難創造出穩定的高溫高壓的環境……”
包國維說了一堆話,意思很明顯:我笑那索爾無謀,哈珀短智。
侯先生一邊聽著包國維說話,一邊閱讀著包國維遞過來的文件。
對於包國維的話,他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這可是楚家介紹來的人,無論他說什麽自己都應該聽一聽,畢竟自己是做科研的……不打好關係怎麽做科研嘛!
隻不過這孩子說的話雖然是正確的,但似乎有些太過狂妄了。
不過侯先生本身就是個“狂妄”之人,自然也有些欣賞包國維身上的這股狂妄氣。
看著包國維給出的這些文件,原本侯先生還有些不以為意,但幾行字看下來後,侯先生竟也被勾起了興趣。
待到通篇閱讀完,竟覺得這上麵寫的還真有幾分道理,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侯先生的心情終究是沒有太多波動,化工這方麵終究還是需要用試驗情況來說話。
簡單地整理了一下包國維的這些文件,侯先生將這些文件遞還給了他,臉上帶著很和藹的笑容:
“真是英雄出少年,剛上中學就對這化工理解的這麽深。
包國維同學,剛才這些文件,我仔細看了下,這確實是個可以研究的方向。
除了生產合成氨、硫酸銨、硝酸……這些技術我們還不太成熟以外,其他的原料都不太難獲取。”
包國維聽到侯先生的迴答倒是沒有意外,緊接著問出了自己最在乎的問題:
“那我們科學院這兒有實驗條件嗎?我近來已放了寒假,我想試試在這兒工作幾周……”
……
侯先生先是帶著包國維參觀了一番製堿廠的生產車間,工廠顯然沒有實現自動化生產,依舊有大量的工人在進行人力操作。
“七年前,我們永利製堿廠用重金買到了一份“索爾維製堿法”的簡略資料,一直到了四年前,才開工出堿,隻不過這產出的堿,卻是紅黑相間的劣質品。”
“三年前,經過我們科學院工程師的協力研究後,終於生產出了成熟的純堿,”
侯先生話裏的意思很明顯:想要研究出製堿方法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隻不過對於包國維而言,確實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出新式製堿法,隻不過如何把製堿法中的材料配比、生產設計做到效率最大化,還是要交給侯先生和科學院的工程師們。
侯先生在給包國維下了個心理準備後,見他有些疲乏,又開了口:
“你舟車勞頓,到現在估計也有些累了吧,今晚可以在研究院宿舍的單間歇息一天,明天我安排些人陪你一起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吧。”
包國維此刻身心都有些疲憊,從上海到天津,足足過了三天兩夜,這一路雖說沒遇上什麽麻匪劫火車之類的破事,卻也足夠使人心神疲乏。
“那就麻煩侯先生了。”
包國維在侯先生的帶領下來到宿舍樓後便沉沉睡去,單間裏的裝修確實不錯,除卻沒有司丹康頭油外,一切都好。
一夜無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