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股市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考試結束的鍾聲像是錘子敲在省立中學同學們的心上。
看著兩位監考教員抱著試卷離開教室,在場考生們的心中都有些壓抑。
原因無他,這次學測難度太過嚇人。
除卻國文、曆史、西洋文三門文科外,一般的考生根本就寫不完答卷。
三門理科沒有一門簡單,大多數學生甚至連其中一半的題目都解不出來。
除了前麵有些基礎題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外,後麵的題目動輒就有幾百個字,讀完條件跟沒讀一樣,就像是在刻意刁難考生一般。
好在包國維這次發揮的卻很好,一連解開多道複雜的難題,雖使他感到有些心力憔悴,但心情卻反而變得十分舒暢。
扭了扭有些發酸的手腕,包國維收拾一下桌上的草稿紙、文具便離開考場。
剛考場裏出來,迎麵吹來一股秋風:枯枝敗葉在半空中浮動,校旁的大樹上綠枝簌簌搖晃,花草樹葉碰撞“唦唦”的響動。
聞著秋風吹來的清新空氣,包國維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此前幾場考試積累的疲憊盡皆散去。
一號教學樓和二號教學樓中間屹立著三道鐵製宣傳欄。
這被稱作“光榮榜”,每逢重要考試,便會挑選成績優秀的學生姓名登記上去,往往一待就是好幾周,可以說充分調動了學生們想揚名立萬的積極性。
現如今這榜上還是一片空白,但包國維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的名字登在第一欄中——說不準還是第一名。
宣示考試結束的鍾聲依舊在響著,學生們稀稀拉拉的走出考場。
經過一場漫長而又艱難的考試後,學堂裏的氣氛似乎有些沉悶。
包國維的考場在一樓,而一年四班在二樓,他正預備迴到班級,等候主任教員的指示。
剛上樓梯,忽然有個人從身後蒙住了他的眼睛:
“猜猜我是誰?”
這算是比較熟悉的聲音——聽上去有些賤賤的。
“徐偉業?”
聽到包國維的話,徐偉業立刻鬆開了手:
“包子,你這迴能考幾個甲啊?”
聽到徐偉業的問話,包國維微微一笑——做人自然要懂得謙虛。
倘若說自己有信心能考六甲,一來容易傷了他人的心,二來又顯得自己太過狂妄,倒不如……
“這次考試實在太難了,我恐怕連一個甲也撈不著。”
對於包國維的胡謅,徐偉業可以說是一個字都不信。
“我不信,別的不說,你起碼算學、化學肯定能考個甲吧!格物我聽說你也擅長,至少也三甲了!”
“那就三甲吧。”
說話間,包國維已上了二樓。
……
按照慣例習俗,學生們考完試後無疑就要對答案。
為的無非是知道自己的題目做得對不對、在班級中大概位列什麽層次,也或許隻是求個心安,為了聽到一句——這題我也不會做。
因而剛到教室,包國維就發現有不少同班學生已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開始討論學測的事。
有人不知從哪兒找到些空白的學測試卷,看著試卷上的題目進行著討論。
“這格物倒數第三題伱解出來是多少?這小木板長是多少米?”
“倒數第三題?你可別開玩笑了,第三題我都不會做!”
“我更慘,正麵的第二道題我就不會做,叫求勻速圓周運動求角速度,半徑這條件還不直接給出來,還要用幾何知識來算,太惡心了!”
“我隻寫完了正麵的十幾道題目,難度確實有些高,反麵都沒來得及動筆就收卷了。”
有個解開十幾道題目的學生似乎察覺到了自己的水平在同學們中已殊為不錯,開口炫耀了一番,自然是一陣驚歎聲傳來。
“倒數第三題,這道題我試了試,解了半個小時,我解出來的答案是……根號下八萬萬還多。”
戴著白圍巾,穿著黑色西裝的同學輕聲說道。
這答案直接把周邊的人都沉默了——根號下八萬萬米是多少?
但周圍還真沒人嘲笑他,畢竟這道題目前還沒人做出來。
忽然有人瞧見到班中的“理科大王”出現,目光便投向了包國維:
“包子,你知道答案是多少米嗎?”
包國維瞧了瞧這題目,畢竟現如今的記憶力很好,稍微思考一番便想起來自己寫的答案是多少:
“四點六米。”
長度四點六米的小木板倒是很符合常識,考慮到包國維的格物水平,同學們都這答案大概率是正確的。
“那最後一題呢?線速度是多少?”
“二倍根號三米每秒。”
嘶!眾人倒吸一口冷氣,這最後一道題連題目都有五六行,粗略一數起碼有兩三百個字,竟然還真能做出來?
……
在幾位同學驚訝的目光中,包國維徑自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翻開課外化工類書籍繼續研讀著。
很快,郭純來到了座位上,嘴裏麵還叼著個紅褐色的小糖人:
“包國維,考得怎麽樣,有把握六丁六甲嗎?
反正我的任務完成了,除了國文和曆史,其他科目我全是瞎寫的。”
郭純的語氣很輕鬆,似乎對自己即將門門六丁的事兒滿不在乎。
“大抵可以吧。”
趕在放學之前,沈教員又來通知了一件令人心寒的事:
“提前告知大家一下啊,這次考試的成績將會製作成冊,通知家長,要家長簽字帶迴學校。
凡是不能自己帶給家長的,可以填上家庭住址,郵差會把這傳單寄給家長。”
這番話一說出來,無疑給本就壓抑的學生們心頭一記痛擊。
“完了!我的生活費大抵要沒有了!”
“慌什麽,到時候自己簽,或者找家裏頭的傭人簽都行!”
當校外的窮人家孩子在“掙生活”甚至是“掙命”的時候,新式學堂裏的學生生活無疑好上了許多。
唯一的煩惱也隻是家中父母管教罷了。
……
今天無疑又是老包乘著黃包車來接包國維迴家——他已到了五十多歲,年輕時又常挨凍,因而雙腿在秋冬季節時常像刀割一般疼,自然不宜時常走動。
雖然前不久前包國維還有些無法接受這種把人當“牛馬”的交通工具,近來卻也漸漸習慣了乘坐人力車輛。
他知道自己已漸漸融入了這個有些殘酷的時代,這個階級割裂的時代。
“家裏頭現今招到傭人了嗎?”
包國維靠在黃包車的後欄上,手裏還握著個滾燙的肉夾饃,這是老包買的。
“招到了兩個,今天就已經到家了。”
即便是在上海那樣的高物價的地界,女傭工薪往往也隻在兩三塊左右。
蘇州相比上海,雖然相隔不遠,但經濟繁華程度卻大不相同,物價總歸要低不少。
因而老包給人開兩塊半工資、還包住的待遇願意來幹的人自然多的是。
坐在黃包車上,包國維側頭看著周圍街道、行人一晃而過。
不經意間看到一家交易證券所,宣傳欄上用黑底白字油印著美股可購——這使包國維福至心靈。
要是論起股市,鷹國的經濟大蕭條時間也就這兩年後的事了,經濟危機必然會導致股市的大幅漲跌。
對這場大蕭條有了解的,基本都知道1929年10月份的某一天,鷹國將迎來股市暴跌,被稱為“黑色星期四”。
當然,再多的信息包國維就不知道了,隻知道這場危機的結束時間大概在1934年。
漲——跌——再漲,無論如何,隻要知道這大概趨勢,就意味著有兩次賺錢的機會。
包國維身上的底牌無疑又多了一張,這事兒不急,自己還有接近兩年的時間去準備。
(本章完)
看著兩位監考教員抱著試卷離開教室,在場考生們的心中都有些壓抑。
原因無他,這次學測難度太過嚇人。
除卻國文、曆史、西洋文三門文科外,一般的考生根本就寫不完答卷。
三門理科沒有一門簡單,大多數學生甚至連其中一半的題目都解不出來。
除了前麵有些基礎題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外,後麵的題目動輒就有幾百個字,讀完條件跟沒讀一樣,就像是在刻意刁難考生一般。
好在包國維這次發揮的卻很好,一連解開多道複雜的難題,雖使他感到有些心力憔悴,但心情卻反而變得十分舒暢。
扭了扭有些發酸的手腕,包國維收拾一下桌上的草稿紙、文具便離開考場。
剛考場裏出來,迎麵吹來一股秋風:枯枝敗葉在半空中浮動,校旁的大樹上綠枝簌簌搖晃,花草樹葉碰撞“唦唦”的響動。
聞著秋風吹來的清新空氣,包國維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此前幾場考試積累的疲憊盡皆散去。
一號教學樓和二號教學樓中間屹立著三道鐵製宣傳欄。
這被稱作“光榮榜”,每逢重要考試,便會挑選成績優秀的學生姓名登記上去,往往一待就是好幾周,可以說充分調動了學生們想揚名立萬的積極性。
現如今這榜上還是一片空白,但包國維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的名字登在第一欄中——說不準還是第一名。
宣示考試結束的鍾聲依舊在響著,學生們稀稀拉拉的走出考場。
經過一場漫長而又艱難的考試後,學堂裏的氣氛似乎有些沉悶。
包國維的考場在一樓,而一年四班在二樓,他正預備迴到班級,等候主任教員的指示。
剛上樓梯,忽然有個人從身後蒙住了他的眼睛:
“猜猜我是誰?”
這算是比較熟悉的聲音——聽上去有些賤賤的。
“徐偉業?”
聽到包國維的話,徐偉業立刻鬆開了手:
“包子,你這迴能考幾個甲啊?”
聽到徐偉業的問話,包國維微微一笑——做人自然要懂得謙虛。
倘若說自己有信心能考六甲,一來容易傷了他人的心,二來又顯得自己太過狂妄,倒不如……
“這次考試實在太難了,我恐怕連一個甲也撈不著。”
對於包國維的胡謅,徐偉業可以說是一個字都不信。
“我不信,別的不說,你起碼算學、化學肯定能考個甲吧!格物我聽說你也擅長,至少也三甲了!”
“那就三甲吧。”
說話間,包國維已上了二樓。
……
按照慣例習俗,學生們考完試後無疑就要對答案。
為的無非是知道自己的題目做得對不對、在班級中大概位列什麽層次,也或許隻是求個心安,為了聽到一句——這題我也不會做。
因而剛到教室,包國維就發現有不少同班學生已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開始討論學測的事。
有人不知從哪兒找到些空白的學測試卷,看著試卷上的題目進行著討論。
“這格物倒數第三題伱解出來是多少?這小木板長是多少米?”
“倒數第三題?你可別開玩笑了,第三題我都不會做!”
“我更慘,正麵的第二道題我就不會做,叫求勻速圓周運動求角速度,半徑這條件還不直接給出來,還要用幾何知識來算,太惡心了!”
“我隻寫完了正麵的十幾道題目,難度確實有些高,反麵都沒來得及動筆就收卷了。”
有個解開十幾道題目的學生似乎察覺到了自己的水平在同學們中已殊為不錯,開口炫耀了一番,自然是一陣驚歎聲傳來。
“倒數第三題,這道題我試了試,解了半個小時,我解出來的答案是……根號下八萬萬還多。”
戴著白圍巾,穿著黑色西裝的同學輕聲說道。
這答案直接把周邊的人都沉默了——根號下八萬萬米是多少?
但周圍還真沒人嘲笑他,畢竟這道題目前還沒人做出來。
忽然有人瞧見到班中的“理科大王”出現,目光便投向了包國維:
“包子,你知道答案是多少米嗎?”
包國維瞧了瞧這題目,畢竟現如今的記憶力很好,稍微思考一番便想起來自己寫的答案是多少:
“四點六米。”
長度四點六米的小木板倒是很符合常識,考慮到包國維的格物水平,同學們都這答案大概率是正確的。
“那最後一題呢?線速度是多少?”
“二倍根號三米每秒。”
嘶!眾人倒吸一口冷氣,這最後一道題連題目都有五六行,粗略一數起碼有兩三百個字,竟然還真能做出來?
……
在幾位同學驚訝的目光中,包國維徑自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翻開課外化工類書籍繼續研讀著。
很快,郭純來到了座位上,嘴裏麵還叼著個紅褐色的小糖人:
“包國維,考得怎麽樣,有把握六丁六甲嗎?
反正我的任務完成了,除了國文和曆史,其他科目我全是瞎寫的。”
郭純的語氣很輕鬆,似乎對自己即將門門六丁的事兒滿不在乎。
“大抵可以吧。”
趕在放學之前,沈教員又來通知了一件令人心寒的事:
“提前告知大家一下啊,這次考試的成績將會製作成冊,通知家長,要家長簽字帶迴學校。
凡是不能自己帶給家長的,可以填上家庭住址,郵差會把這傳單寄給家長。”
這番話一說出來,無疑給本就壓抑的學生們心頭一記痛擊。
“完了!我的生活費大抵要沒有了!”
“慌什麽,到時候自己簽,或者找家裏頭的傭人簽都行!”
當校外的窮人家孩子在“掙生活”甚至是“掙命”的時候,新式學堂裏的學生生活無疑好上了許多。
唯一的煩惱也隻是家中父母管教罷了。
……
今天無疑又是老包乘著黃包車來接包國維迴家——他已到了五十多歲,年輕時又常挨凍,因而雙腿在秋冬季節時常像刀割一般疼,自然不宜時常走動。
雖然前不久前包國維還有些無法接受這種把人當“牛馬”的交通工具,近來卻也漸漸習慣了乘坐人力車輛。
他知道自己已漸漸融入了這個有些殘酷的時代,這個階級割裂的時代。
“家裏頭現今招到傭人了嗎?”
包國維靠在黃包車的後欄上,手裏還握著個滾燙的肉夾饃,這是老包買的。
“招到了兩個,今天就已經到家了。”
即便是在上海那樣的高物價的地界,女傭工薪往往也隻在兩三塊左右。
蘇州相比上海,雖然相隔不遠,但經濟繁華程度卻大不相同,物價總歸要低不少。
因而老包給人開兩塊半工資、還包住的待遇願意來幹的人自然多的是。
坐在黃包車上,包國維側頭看著周圍街道、行人一晃而過。
不經意間看到一家交易證券所,宣傳欄上用黑底白字油印著美股可購——這使包國維福至心靈。
要是論起股市,鷹國的經濟大蕭條時間也就這兩年後的事了,經濟危機必然會導致股市的大幅漲跌。
對這場大蕭條有了解的,基本都知道1929年10月份的某一天,鷹國將迎來股市暴跌,被稱為“黑色星期四”。
當然,再多的信息包國維就不知道了,隻知道這場危機的結束時間大概在1934年。
漲——跌——再漲,無論如何,隻要知道這大概趨勢,就意味著有兩次賺錢的機會。
包國維身上的底牌無疑又多了一張,這事兒不急,自己還有接近兩年的時間去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