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不裝了,我是愛國青年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注意到侯氏製堿法尚未出現,包國維手中又多了一道底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於是此前的定下的幾個階段性計劃,也可稍稍變動:
至少往後不用費勁心思去在學堂和他人去結交,說難聽些其實就是攀關係。
往後隻要想辦法把新的製堿法研究出來,自己就可以坐實“化學天才”的名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成果不要被人盜用了去,畢竟無論什麽時候,科研論文被人盜取的事早已屢見不鮮。
包國維是新派出身的學生,不管在裏麵學了多久,哪怕是一個月、一年、兩年都好,總歸是被打上了“新派學生”的印記。
到時候新學派為了壯大學派聲勢,宣揚自己的“功勞”,恐怕還會大力宣傳自己的事跡,自己在學術界的名望、社會地位也將大幅提高。
在這個年代,隻要能在學術圈子能混出些名堂,基本可以說是掛了半個免死金牌,隻要自己不太作死,是沒人敢動的。
魯迅先生罵了那麽多人,最後不照樣沒出事?
而且對於能搞實業的科研人才,除了山溝溝裏啥也不懂的土匪寨子,有點眼界的組織都知道要當成寶貝來供著。
往後唯一的掣肘就是自己可能會被人暗中監視起來,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某些人的密切關注,但是被人迫害的概率幾乎為零。
畢竟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道理大家都懂,無辜迫害科研人員,致使其外流毫無疑問是件蠢事。
不過,對於科研人員的迫害也並非沒有發生過,著名的導彈專家錢老,就曾被美國佬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迫害。
對於美國佬來說,錢老的價值過於巨大,海軍部副部長金貝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一個人就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
錢老當時要求迴國的舉動,在那種大環境下,對美國佬而言無異於直接投向敵對陣營。
於是所謂的“世界警察”直接連顏麵都不要了,一把扯掉剛戴上去不久的帽子,幹起了壞事。
不過在此事鬧大後,迫於外界各方壓力、以及俘虜交換、美國佬又怕寒了其他人科研人才的心,終於肯將錢老給放迴國。
……
想到這,包國維又冷靜地思考一會:其實要想實現侯氏製堿法的應用沒有那麽容易。
自二次工業革命後——尤其是二十世紀後,各種工業的工藝流程,包括化工產業,都已發展到相對於個人而言十分繁雜的地步。
僅僅是知道化學式和大體工藝流程還不夠,雖說可以大大減少研究的難度,但仍需要一定時間、資金、知識儲備來進行實驗、調試……
而且還需要建造前置工業,比如合成氨工廠,民國本土肯定是自產不了這種工藝,須得從國外引進。
在民國想辦一件事,錢財、權力、人才,這三樣一個都少不了。
總而言之光靠包國維一個人是完全沒可能把這東西做出來的。
不過,包國維並沒有準備去做一個實業家,一手去創辦公司、成為商業大亨之類的事並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的無非是優渥點的生活,再實現一下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
……
包國維走到家院子的椅子上躺著,前麵是光禿禿有些裂縫的牆壁,天上是半隱在雲層中的夕陽。
仰望著夕陽的微光,包國維思考著自己往後的舉動會給這世界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大蒜素自不必多說,即便往少了說都能救下幾百萬人的性命,而且會間或影響到上千萬人、乃至數萬萬人的生活。
侯氏製堿法,從工業上講,可以打破西方在純堿行業對國內的壟斷。
這意味可以拉近與西方差距,幫助國內工業發展,而且在未來可能會爆發的戰爭中,緩解內地食鹽短缺的壓力。
從農業上來講,其產生的氯化銨還可以大大降低氨肥的成本,用以提升整體農業承載力。
這意味著餓肚子的人將會變少,老百姓的生活或許也能好過些。
然而——受限於國內至今極為落後的生產力,麵對即將到來的大饑荒,老百姓真的能逃掉嗎?
“算了,逃不掉這個饑荒,起碼……”
包國維的思維忽然有些停滯下來:即便跳過這個饑荒,再給幾年的時間來發展工業,人們就能逃掉下一個饑荒了?還是逃不掉吧?
而且自己做了這些事後,原本的曆史是否也會因此而改變?
大蒜素和侯氏製堿法的提前出現已經不能稱之為蝴蝶效應了,更像是兩頭穿越時空、無比龐大的巨龍在扇動著翅膀。
世界局勢的發展是否會因此而脫離原本的軌跡?
思索一番後,包國維搖了搖頭,若是什麽都不敢幹,還來這幹什麽!
你包少爺從不是個畏畏縮縮的人,也不是一個隻追求物質滿足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再迴到那間破舊狹小的書房,屋子裏有些昏暗,一張小床,破舊的書桌上放著一列書。
打開書桌的抽屜,裏頭有一個本子,上頭壓著老包的老花鏡。
包國維抽出那本書:正是自己曾寫過的日記《在人間》。
仔細閱讀著上麵記錄的篇幅:《梭蟆的故事》、《我見黑魚猶似人》、《街頭上的孩子》、《黃包車夫》。
新紀錄的兩篇是《街頭凍死的男人》、《跳樓的陳》。
這上麵字跡工整,且寫滿了年代,甚至標注了精準的日期,也無需從字縫裏來瞧,隻需掃一眼便能發現滿紙都透露著兩個字:吃人。
包少爺雖然從不把好話說出口,但無疑是個心善的人,見不得人間疾苦,近來見到的這些事已讓他有些厭惡這個舊世界。
俗話說得好:來都來了。
既然來了,那就自己的一切都拿出來,搞個天翻地覆。
這迴總算是下定了決心:
“畏畏縮縮,小打小鬧、瞻前顧後的算什麽?總不能白來這一遭!”
往後這大蒜素便叫包子素!這侯氏製堿法便要改稱包氏製堿法!
“包維為唿叫包國維,這事幹不幹?”
“幹。”
包國維自問自答地安慰了自己一聲,這是來自未來的靈魂在詢問著原本的靈魂。
在做出決定之後,包國維覺得渾身都放鬆了下來,一把躺在了小床上,心中罕見的安定下來。
明明自己將要幹的事將影響數百萬、數千萬乃至數億人,卻仿佛卸下了一直以來背負著的重擔——變得更加輕鬆了。
而老包,依舊守在那地窖旁邊,滿懷欣慰的看著地窖裏頭白花花的糧食,根本想不到裏屋自己兒子的腦子裏裝有多麽可怕的想法。
(本章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於是此前的定下的幾個階段性計劃,也可稍稍變動:
至少往後不用費勁心思去在學堂和他人去結交,說難聽些其實就是攀關係。
往後隻要想辦法把新的製堿法研究出來,自己就可以坐實“化學天才”的名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成果不要被人盜用了去,畢竟無論什麽時候,科研論文被人盜取的事早已屢見不鮮。
包國維是新派出身的學生,不管在裏麵學了多久,哪怕是一個月、一年、兩年都好,總歸是被打上了“新派學生”的印記。
到時候新學派為了壯大學派聲勢,宣揚自己的“功勞”,恐怕還會大力宣傳自己的事跡,自己在學術界的名望、社會地位也將大幅提高。
在這個年代,隻要能在學術圈子能混出些名堂,基本可以說是掛了半個免死金牌,隻要自己不太作死,是沒人敢動的。
魯迅先生罵了那麽多人,最後不照樣沒出事?
而且對於能搞實業的科研人才,除了山溝溝裏啥也不懂的土匪寨子,有點眼界的組織都知道要當成寶貝來供著。
往後唯一的掣肘就是自己可能會被人暗中監視起來,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某些人的密切關注,但是被人迫害的概率幾乎為零。
畢竟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道理大家都懂,無辜迫害科研人員,致使其外流毫無疑問是件蠢事。
不過,對於科研人員的迫害也並非沒有發生過,著名的導彈專家錢老,就曾被美國佬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迫害。
對於美國佬來說,錢老的價值過於巨大,海軍部副部長金貝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一個人就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
錢老當時要求迴國的舉動,在那種大環境下,對美國佬而言無異於直接投向敵對陣營。
於是所謂的“世界警察”直接連顏麵都不要了,一把扯掉剛戴上去不久的帽子,幹起了壞事。
不過在此事鬧大後,迫於外界各方壓力、以及俘虜交換、美國佬又怕寒了其他人科研人才的心,終於肯將錢老給放迴國。
……
想到這,包國維又冷靜地思考一會:其實要想實現侯氏製堿法的應用沒有那麽容易。
自二次工業革命後——尤其是二十世紀後,各種工業的工藝流程,包括化工產業,都已發展到相對於個人而言十分繁雜的地步。
僅僅是知道化學式和大體工藝流程還不夠,雖說可以大大減少研究的難度,但仍需要一定時間、資金、知識儲備來進行實驗、調試……
而且還需要建造前置工業,比如合成氨工廠,民國本土肯定是自產不了這種工藝,須得從國外引進。
在民國想辦一件事,錢財、權力、人才,這三樣一個都少不了。
總而言之光靠包國維一個人是完全沒可能把這東西做出來的。
不過,包國維並沒有準備去做一個實業家,一手去創辦公司、成為商業大亨之類的事並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的無非是優渥點的生活,再實現一下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
……
包國維走到家院子的椅子上躺著,前麵是光禿禿有些裂縫的牆壁,天上是半隱在雲層中的夕陽。
仰望著夕陽的微光,包國維思考著自己往後的舉動會給這世界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大蒜素自不必多說,即便往少了說都能救下幾百萬人的性命,而且會間或影響到上千萬人、乃至數萬萬人的生活。
侯氏製堿法,從工業上講,可以打破西方在純堿行業對國內的壟斷。
這意味可以拉近與西方差距,幫助國內工業發展,而且在未來可能會爆發的戰爭中,緩解內地食鹽短缺的壓力。
從農業上來講,其產生的氯化銨還可以大大降低氨肥的成本,用以提升整體農業承載力。
這意味著餓肚子的人將會變少,老百姓的生活或許也能好過些。
然而——受限於國內至今極為落後的生產力,麵對即將到來的大饑荒,老百姓真的能逃掉嗎?
“算了,逃不掉這個饑荒,起碼……”
包國維的思維忽然有些停滯下來:即便跳過這個饑荒,再給幾年的時間來發展工業,人們就能逃掉下一個饑荒了?還是逃不掉吧?
而且自己做了這些事後,原本的曆史是否也會因此而改變?
大蒜素和侯氏製堿法的提前出現已經不能稱之為蝴蝶效應了,更像是兩頭穿越時空、無比龐大的巨龍在扇動著翅膀。
世界局勢的發展是否會因此而脫離原本的軌跡?
思索一番後,包國維搖了搖頭,若是什麽都不敢幹,還來這幹什麽!
你包少爺從不是個畏畏縮縮的人,也不是一個隻追求物質滿足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再迴到那間破舊狹小的書房,屋子裏有些昏暗,一張小床,破舊的書桌上放著一列書。
打開書桌的抽屜,裏頭有一個本子,上頭壓著老包的老花鏡。
包國維抽出那本書:正是自己曾寫過的日記《在人間》。
仔細閱讀著上麵記錄的篇幅:《梭蟆的故事》、《我見黑魚猶似人》、《街頭上的孩子》、《黃包車夫》。
新紀錄的兩篇是《街頭凍死的男人》、《跳樓的陳》。
這上麵字跡工整,且寫滿了年代,甚至標注了精準的日期,也無需從字縫裏來瞧,隻需掃一眼便能發現滿紙都透露著兩個字:吃人。
包少爺雖然從不把好話說出口,但無疑是個心善的人,見不得人間疾苦,近來見到的這些事已讓他有些厭惡這個舊世界。
俗話說得好:來都來了。
既然來了,那就自己的一切都拿出來,搞個天翻地覆。
這迴總算是下定了決心:
“畏畏縮縮,小打小鬧、瞻前顧後的算什麽?總不能白來這一遭!”
往後這大蒜素便叫包子素!這侯氏製堿法便要改稱包氏製堿法!
“包維為唿叫包國維,這事幹不幹?”
“幹。”
包國維自問自答地安慰了自己一聲,這是來自未來的靈魂在詢問著原本的靈魂。
在做出決定之後,包國維覺得渾身都放鬆了下來,一把躺在了小床上,心中罕見的安定下來。
明明自己將要幹的事將影響數百萬、數千萬乃至數億人,卻仿佛卸下了一直以來背負著的重擔——變得更加輕鬆了。
而老包,依舊守在那地窖旁邊,滿懷欣慰的看著地窖裏頭白花花的糧食,根本想不到裏屋自己兒子的腦子裏裝有多麽可怕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