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當彰德府的守將派出哨騎前往探查情況的時候,那爆發過大戰的地點,已經隻剩下滿目的狼藉。


    不死心的他們又在周圍搜尋一番,但是依然沒能找到他們想要找的那個人,最後隻能如實稟告給守將。


    再結合上那些趁著夜色成功逃脫的士兵們的話語,他最後得出了一個令人手腳冰涼的事實。


    大順的皇帝,真的已經戰死了。


    “大順皇帝王崇祖當場戰死,其左丞相顧君恩亦自殺盡忠。”


    “王崇祖的太子,以及一大批大順的臣子,俱被俘虜。”


    看著報紙上的消息,所有的百姓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們依稀記得,不算太久之前,這報紙上刊登的,還是大順北伐北直隸,攻陷北京城的消息。那個時候的大順真是威風無兩,不想僅僅是短短的一年的時間裏,竟然出現了這麽巨大的變化。


    皇帝都兵敗身死了,太子也被俘虜,這意味著這個王朝距離滅亡隻剩下了一步,不,或者可以說,這個王朝已經滅亡了。


    不過他們的臉上,很快又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大華王朝對於百姓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在大華王朝的統治下,他們的權益得到了保證,不會再被士紳官員所欺淩,自己的子女更是得到了廣泛的受教育的權利,大華越興盛,那麽他們的日子就會越好。


    又怎能不感到開心呢?


    消息越傳越廣,大西那一邊也知道了。


    張獻忠的情報係統不算強,奈何此事已經在各地傳開,他想不知道,也不行了。


    “王崇祖死了……”


    他有些失神。


    當初起義時那數十家的頭領,如今僅存的已然隻有寥寥數人,其中,剩下的大多數還都在他的麾下,而走到巔峰的,也隻有他和王崇祖。


    前些日子大順攻下北京的時候,他真的以為這天下怕是要被王崇祖所取得了。


    沒想到他勝得的快,敗得也快,這麽短的時間裏一切就都沒了。


    張獻忠和他手下的大臣們都有些震驚,同時也有些絕望。


    兵鋒如此強盛的大順都打不過大華,更何況他們。莫非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縱然是張獻忠四個義子之中,最有指揮天賦的李定國,也不敢說他能夠戰勝華軍,甚至如果正麵撞上的話,絕對是敗多勝少的。


    如今大順已經處在了破敗的邊緣,等到大順被吞並,那麽大華一統天下之勢,將徹底成型。


    而等到大順被滅之後,直麵大華的,就輪到他大西了。


    “派遣使臣去洛陽吧,和大順朝廷談一談,商量結盟,共同抵抗華軍的事宜……如果他們還能形成秩序的話。”


    張獻忠歎息一聲,做出了安排。


    總不能坐以待斃。


    洛陽城中,因為大順皇帝和太子一死一被俘,也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亂局。


    開始的時候群臣是迷茫的,留在洛陽的幾乎沒什麽大官了,大多數的重要朝臣已經全去了北京,後來又跟著王崇祖迴來,結果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幾乎一網打盡。


    好在王崇祖還有個弟弟,他已經被他的哥哥封王,原本是留守洛陽的,此時倒是發揮出了作用。


    於是他被留守的朝臣們推舉成為了新的大順皇帝,而這些留守的臣子們,也一躍成為了新朝的重要官吏,直接便是一二品的大員。


    從表麵上看,新的朝廷已經組織了起來。


    但是這沒有什麽用。


    大順整體上已經呈現崩潰之勢了。屢次的打擊使得他們的主要兵力幾乎損失殆盡,尤其是跟隨著王崇祖稱帝時期的那一批老兵,早已經幾乎全部戰死。


    現在大順軍隊中,比例最多的部隊,竟然還是當初大明的降軍。


    並且數量還不多,根本擋不住。


    洛陽城府庫之中的存銀,也並不寬裕,連新皇登基的儀式都很是草率。


    最關鍵的是,華軍沒過多久就跟著來了。


    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嚴承方軍團留下了一個軍繼續占領北直隸剩餘的一些城池——已經不需要太多軍隊了,大多數的城池望風而降,雖然有一些頗有惡名的地主士紳打算頑抗到底,但是也沒有人支持,很快便被殺死。


    嚴承方親自率領著第一、第七兩個軍,南下向洛陽新的皇帝發動了進攻。


    順軍幾乎是一觸即潰。


    不久之後,華軍便已經兵臨洛陽城下。


    “諸位,該當如何是好啊。”王崇祖的弟弟,新任的大順皇帝坐在皇位之上,有些手足無措。


    誰能想到,剛剛登基,就麵臨著這樣的危局。


    早知道還不如不當,這華軍來得也太快了些。


    堂下的群臣麵對皇帝的詢問,也沒有了主意。大順的核心臣子們,已經被一網打盡了,現在城內的這些臣子,都是原本留守在洛陽的,本身也不是什麽高官,能站在這裏完全是因為從龍的功勳,要問本事,根本比不上原來那一波人。


    “可以棄城南遷,暫避鋒芒。”有大臣說道。


    “不可。應該依城固守,號召各地的軍隊勤王……”


    有大臣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但是很快又有人反駁。


    朝堂上一團亂麻。


    甚至還有幾個人,當廷吵了起來。


    張獻忠的使臣站在角落裏看著眼前的一幕幕,不由得暗自歎息。


    他到來的時候,看見新皇已經登基,本來內心還是有些喜悅的,以為大順已經恢複了秩序,那麽雙方聯合起來,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抵擋住大華的進攻。


    現在想來隻是癡心妄想罷了。


    甚至他自己都在思量到底要不要迴湖廣複命。


    如今大華的兵鋒所指,根本沒有誰可以抵擋,大西……似乎也是早晚的事。


    幹脆便在這裏歸順得了?


    他不由地思考著這一舉動的可行性。


    而那一邊,華軍已經抵達了洛陽城下,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攻城,城門便已經大開。


    大順朝臣的討論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早已經有人把他們看做是自己的功勳。


    等到華軍抵達之時,這些人聯合起來,獻了此城。


    無論是主張南遷的,還是主張固守的,都被統統一網打盡,包括大順的新皇。


    數十天之內,連陷兩皇。


    這一次,大順是真的迴天乏術了。


    大華一統之勢,已不可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