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在天空盤旋,發出一陣陣淒涼的鳴叫,禿鷲被濃鬱的血腥味所吸引,撲閃著翅膀準備迎來一頓飽食。


    “好好安葬,不可令其曝屍荒野。”曲元矩行走在遍地的屍骸之中,對身邊的戰士們囑咐道。


    正將己方戰死將士屍首用白布包裹的士兵們答應了一聲,將明軍的屍體也一起安葬。


    既是為了避免發生疫病,也是表達對他們的尊重。


    袁崇煥也知道此戰之重要,他催動部隊,悍不畏死地突擊,更是在臨行之前,將府庫裏的所有銀子發了個精光。


    明軍總數在五萬左右,俱是精銳,為了此次決戰,他甚至將幾個府縣的駐防士兵都調動了大半。


    或許是被主帥所激勵,或許是之前的整訓起了效果,這一戰的明軍也是格外的驍勇,至少沒有出現前番大戰,許多總兵帶頭臨陣脫逃的情況。


    戰鬥之激烈,縱然是他這般的三軍統帥,身上也是插了幾支箭矢,整張臉滿是飛灰。


    好在最終明軍先承受不住巨大的傷亡,先於第七軍被擊潰,明軍騎兵見步兵潰退,也是立刻脫離戰場,騎兵師順勢展開追殺,明軍就此一潰千裏。


    鳳陽城外,殘陽如血。


    戰鬥結束了。


    明軍五萬,僅戰場上屍首便有兩萬餘具,更有一萬兩千餘人重傷被俘,其餘士兵紛紛逃散,能夠迴歸明軍序列的,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第七軍兩個步兵師與一個騎兵師,步兵戰死兩千餘人,傷三千餘人,騎兵戰死五百餘人,傷五百餘人。


    ……


    戰敗的奏疏,很快便上奏九霄,一路來到了皇宮之中。


    聽著宦官的朗讀,皇帝的臉色逐漸變得陰沉,直欲滴出水來。


    “誑言三年平浙,如今竟爾平成了這般模樣!”


    “袁崇煥何在?”


    他怒視下方的臣子們,大聲說道,雖然此時他已經老邁,然而用嘶啞聲音傳出的怒吼依然還是令群臣俯首,戰戰兢兢。


    兵部尚書趕忙站出來,迴答道:


    “罪臣崇煥,自知愧對陛下之恩,在安排好大軍後事之後,已飲鴆酒。”


    “哼!”


    武興皇帝重重哼了一聲,對方這般行為,倒令得他不好再追究什麽了。


    “朕的兩個督師,無數精銳,已經盡陷在江浙。”他緩和了語氣,說道:


    “如今該當如何?”


    此言一出,下方的臣子隊伍之中,響起了一陣細小的議論之聲。


    有臣子大著膽子站出來,說道:


    “陛下,中原民亂未平,河南王二更是死灰複燃,若是再投入重兵於江浙,隻怕首尾不能相顧啊!臣以為,令各城守將各安其分,固守以遏敵軍之勢,較為妥當。”


    他的用意很明顯。


    江浙就是一個無底洞,大明在其中折損精銳與將領不知凡幾,不能再繼續投入了。現在就不要說平定叛亂這樣甚至能夠令人發笑的話了,隻要能夠擋住對方擴張的腳步,便已經足夠。


    先平定各地的民亂,再圖謀江浙吧!


    武興皇帝的臉色沉了沉,但是他知道這是正確的。


    麵對有些糜爛的局勢,他的內心,終究還是生出了些許的恐懼。


    縱然心有不甘,他最終還是說道:


    “各地總兵……盡可能遏賊吧……”


    朝會結束後,卻有一名兵部的郎中匆匆走到王體乾的身邊,在其耳邊耳語幾句,隨後這位大太監輕輕點頭,以示認可。


    “千兩白銀已送到公公府上……隻求能讓在下見陛下一麵。”


    千兩白銀對於王體乾而言或許不算什麽,但是對方的要求卻也簡單,隻是見皇帝一麵而已,說是有與兵事相關之事上奏。


    早就已經摸透了武興皇帝脾性的他,很輕易就令皇帝準許此人入宮覲見。


    然而這個官員的諫言,卻令他長大了嘴巴不知所措,內心甚至生出了惶恐。


    這個官員,竟爾建議皇帝暫時與江南的匪逆求和,待平定民亂之後,再與之戰。


    “你要朕與匪逆妥協?大明兩百餘年,從未有過天子向賊寇屈尊,你安敢勸我?”


    皇帝嘶啞的怒吼如同驚雷。


    “陛下,多線開戰,大明疲敝至極,待收拾山河,再與之戰,猶未晚也!”


    官員縱然有些恐懼,但是依然迴答道。


    皇帝卻是大怒,身體都在顫抖:


    “楊嗣昌,你真是好膽,竟敢如此諫言,朕看你是心向匪逆……給朕關入詔獄,好好拷打,是否與叛賊有關聯!”


    官員被拖了出去。


    王體乾全程看完了這一幕,在一旁悄悄擦冷汗。


    好在皇帝也沒有追究他的責任,這令他鬆了一口氣,同時暗下決心。


    以後介紹人,一定要問清對方的上奏內容。


    好險沒有把自己搭進去。


    ……


    鳳陽之戰的勝利,引得天下嘩然,江浙軍政府屢敗明軍,徹底已經被視為天下第一大寇,舉世矚目。


    而嚴應輝,也趁著這一波的大勝之餘威,正式自立為越王。


    頓時引得天下又是好一番波動,各路流寇義軍都是蠢蠢欲動,隻感覺自己要是不弄出點什麽頭銜,好似比這個賊頭低了一寸似的。


    那些開玩笑似的外號,什麽掃地王之類的,當然是不能當做正式的王號的。


    於是不久之後,王二於河南自立為豫王,各路反賊紛紛稱王,有幾個膽子大的甚至稱了帝。


    比較離譜的是,因為此時的湖廣有神一魁、上天龍、闖塌天等眾多流寇在流竄,這就導致了一時之間,冒出了許多的“楚王”,並且他們還互相指責對方是偽王,甚至相互攻伐,並且將明廷的楚王也給一並視作了偽王。


    不過他們的囂張,隨著孫傳庭率軍開始清掃流寇,也再無法持續,一大半的所謂王爺,被明軍或殺或俘。


    高迎祥此時溜到了江西,還是舊稱闖王,與陳奇瑜遊鬥。


    張獻忠則是試圖入蜀,不過現在還在邊緣與明軍激戰,起了個“西王”的王號。


    然而,就在稱王浪潮還未有平息之時,又一個消息,自江浙傳出。


    江浙軍政府首領、越王嚴應輝,病死於寧波。


    其子嚴全即越王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